华润雪花啤酒甘肃有限公司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华润雪花啤酒甘肃有限公司是什么时候成立的,第1张

华润雪花啤酒甘青藏区域公司是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下属公司。是由华润雪花啤酒甘肃区域公司与华润雪花啤酒青藏区域公司于2008年9月正式合并成立的新公司。公司办公地点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生产、经营啤酒、饮料的外商独资企业,总部设于中国北京。目前华润雪花啤酒在中国大陆19个省市经营超过61家啤酒厂,占有中国啤酒市场的18%份额。旗下拥有30多个区域品牌。2007年华润雪花啤酒产销量超过690万千升,品牌价值达到136.58亿元。公司总产销量再度超越国内其他啤酒企业,成为中国销量第一的啤酒企业。

合并后的华润雪花啤酒甘青藏区域公司销售市场将全面覆盖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宁夏等五个省市区,是华润雪花啤酒公司市场最辽阔,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域公司。并拥有兰州、昌都两家大型现代化啤酒生产工厂,年啤酒产能超过30万千升,以国际领先的生产酿造设备,采用CRB全国统一的质量、技术标准,生产多个品种系列的优质雪花啤酒。甘青藏区域公司的成立对西部啤酒市场格局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成为了西部啤酒的领航者。

华润雪花啤酒甘青藏区域公司经过全体雪花人不断的努力奋斗,在西部五省40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让“雪花”开遍西部每个角落,所有雪花人发扬雪花啤酒“勇闯天涯”精神,不怕艰苦,在环境恶劣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雪花啤酒在中国西部的销售神话!在兰州、天水、拉萨、昌都、西宁等多个重点城市,雪花啤酒已达到市场第一或第二的优势地位,雪花啤酒品牌认知度已高达70%以上。依托雪花啤酒冰爽纯正的优质口感和全国销量第一的品牌影响力,雪花啤酒在西部市场呈快速、稳步的上升趋势,拥有了众多忠诚消费者,也逐渐成为了西部消费者的首选啤酒品牌。

华润雪花啤酒甘青藏区域公司目前已上市38种雪花产品,产品覆盖了从高档到主流的各个档次和细分。采用先进的膜过滤技术酿造的真正生啤酒--雪花纯生啤酒,带给你金质般尊贵享受;个性十足,激发潜能,挑战自我的雪花勇闯天涯啤酒,带你抵达心中的天涯……在保持雪花啤酒一贯的纯正口感的基础上,雪花啤酒以不断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为目标,根据西部地区民族多样化、口味喜好重等特点,推出了许多更加适合本区域市场目标消费群的雪花品种,如西藏区域昌都工厂生产的雪花啤酒,均以昌都当地雪山泉水为酿造用水,口感清冽,品质圣洁,以圣山圣水酿造的雪花高原啤酒,深得藏区各民族消费者的喜爱。2006年研制推出的超高档产品雪花“8844”在2007年2月华润雪花啤酒近50余家啤酒工厂中质量排名名列前茅,在西藏地区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2008年,雪花啤酒采用新VI,新标识设计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剪纸艺术为元素,整体形象更新颖夺目,体现了“中国的雪花”产品概念。借雪花新VI启用时机,2008年4月,甘肃区域兰州工厂先后推出了雪花清纯、雪花原浆等一系列全新产品,大大地丰富了该区域市场上的啤酒品种,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雪花清纯一跃成为兰州市场第二大销量的啤酒产品,而利用多种先进技术,不经巴氏杀菌酿造的雪花纯鲜啤酒,更是将平常只能在生产线上品尝到的生鲜啤酒,带到了千家万户的餐桌上,受到了兰州市民的一致欢迎。

为答谢广大消费者对雪花啤酒的厚爱,公司开展了丰富多样、精彩不断的各种推广活动,将雪花啤酒“积极、进取、挑战、创新”的“勇闯天涯”精神带到了每个消费者身边,让消费者在品尝口感纯正的新鲜雪花啤酒的同时,领略雪花啤酒年轻、阳光、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

在拉萨和昌都,雪花啤酒在民族节日雪顿节举行各类推广活动,与西藏广大藏族同胞一起享受藏历节日的欢乐的激情;

在甘肃兰州、青海西宁等地,通过每年一度的雪花啤酒节,将雪花啤酒各品种产品全面展示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能畅饮更多雪花啤酒,享受雪花优质口感和真诚服务。并将雪花勇闯天涯精神与精彩纷呈、惊险刺激的各类文化娱乐节目相结合,走进消费者,走进各个社区和广场,为所有喜爱雪花啤酒的消费者打造了一个?“积极、进取、挑战、创新”的品牌体验场;

在兰州工厂开展新颖别致的“夏日冰爽工厂体验游”活动,向广大消费者介绍现代化的兰州新建工厂,让消费者零距离见证雪花啤酒生产工艺和优异品质,增强消费者和所有雪花经营商户对雪花啤酒产品质量的信任。活动共接待数千位来自社会各界的团体及个人游客,将华润雪花啤酒的企业文化与雪花啤酒品牌美誉度都提升到了更理想的高度。

华润雪花啤酒坚信:“每一个人都不简单,每一瓶酒才放光彩”。华润雪花啤酒公司将秉承诚信、务实、专业、团队、积极、创新的企业精神,不断满足消费者要求,不断创造价值,回报社会。

工厂简介:

1,兰州工厂

华润雪花啤酒(甘肃)有限公司兰州工厂,于2007年10月正式建成投产,工程总投资3.73亿元。从奠基到投产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成为中国同等规模建厂、投产最快的啤酒企业。工厂位于兰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宁园区,占地198亩,年生产规模26万千升,全面达产后,每年将创造近一个亿的税收,给兰州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司因此获得了“兰州市2007年度最佳投资奖”。

工厂从原料筛选加工到成品酒包装采用了最先进的生产工艺管线和灌装设备:糖化麦汁生产采用全自动微机中心控制 *** 作,生产工艺采用全封闭隔氧式生产,麦汁煮沸采用动态低压煮沸工艺和闪蒸工艺技术,相比其它技术能节约能源30以上。

啤酒过滤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硅藻土烛式过滤系统和PVPP精滤系统,有效去除细小凝固物,确保雪花产品口味纯正。

在质量管理方面:配置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全自动啤酒分析仪、气相色谱仪、溶解氧仪、分光光度仪、啤酒瓶检测仪等设备,对产品品质进行严格的仪器品控管理,所有原辅材料进厂首先必须经品尝合格后方可进行卫生指标和理化指标的检验,保证啤酒口味的纯净性、协调性、一致性和口味新鲜度

公司本着对社会、环境的高度负责的态度,采用天然气锅炉,没有任何污染,达到对社会环境的充分保护。在生态绿化方面,从细节入手,在充分保持原有地貌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园林绿化,使厂区成为一个环保型、花园式的新型啤酒生产基地。

1,昌都工厂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在2004年10月收购了昌都原雪源啤酒公司,成立华润雪花啤酒(西藏)有限公司,并先后投资7000多万人民币对昌都工厂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使之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生产雪花系列中高档产品,听装和瓶装共计10种产品。特别是引用海拔4000米以上优名山优质泉水酿造的雪花320[藏族同胞亲切的称为’雪花8844’]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2005年开始按雪花啤酒的产品质量统一标准首期投入1600余万元进行了技术改造,使昌都工厂生产及检测设备整体达到具备生产高档、超高挡啤酒的水平。

昌都工厂生产的系列啤酒引用昌都优名山优质山泉水生产。其优异的水质及富含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而具备独特的优势,经权威部门检测,该泉水的综合指标达到优质矿泉水标准。公司建立了独立的供水系统和提纯、净化系统,确保啤酒酿造用水100%使用山泉水。

2005年公司被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质量信誉等级AAA级企业;2005年被昌都行署授予“先进纳税单位”;2006被昌都行署授予“纳税突出贡献单位”。

震后重建对水泥企业的影响

四川省主要的水泥企业包括拉法基(含四川双马)、四川金顶、亚东水泥等,其中都江堰拉法基、四川双马江油厂部分设备受损,处于停工检修期,亚东水泥因水电供应不足进行停工检修,四川金顶正常经营未受影响。从这一情况来看,即使上述公司全力进行生产,对灾后重建的水泥需求尚难满足,因而,将刺激其他水泥企业,尤其周边省份水泥企业产品的消费需求,如华新水泥(湖北恩施生产线)、祁连山(甘肃生产线)。海螺水泥在四川达州、重庆忠县规划新线,也将受益于震后重建。

海螺水泥:公司规划在四川达州、重庆忠县分别规划建设3条、4条4,500t/d熟料生产线,首期建设包括四川达州2条、重庆忠县1条生产线,建成后公司在川渝地区的水泥产能将分别增加440万吨、220万吨。受震后重建刺激水泥需求旺盛的影响,该项目进程可能进一步加快;未来有望借助优秀的管理能力和营销实力,迅速扩大区域水泥市场占有率。产能快速扩张、成本及市场控制能力强等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优势是我们长期看好公司的关键因素。

华新水泥:公司在湖北恩施拥有1条生产线,目前在建1条2000t/d生产线,2007年在重庆市场销量为91万吨。在灾后重建水泥缺口加大的情况下,公司水泥有望进入四川剩公司是中部区域龙头,在湖北省拥有较强市场控制力,武汉经济圈建设将对公司业绩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拉法基(含四川双马):拉法基在川渝地区拥有9条新型干法生产线,水泥产能约950万吨。拉法基将是震后重建的最大受益者,但是都江堰拉法基、四川双马江油厂部分设备在震中受损。

四川金顶:拥有4条湿法窑和1条新型干法线,其中新型干法熟料产能78万吨;目前1条4500t/d生产线正在建设。地震没有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灾后重建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业绩。

祁连山:在靠近四川较近的甘肃省,公司拥有1条2500t/d生产线,目前1条4500t/d生产线正在建设,预计2009年将投产。公司是甘青藏地区的龙头企业,具备整合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基础;但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风险提示

灾后重建将加快四川区域内水泥结构调整,但行业内的供需情况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石。我们认为落后产能淘汰进程、新建生产线的控制情况是影响行业景气度的关键因素,而这两个因素目前难以准确进行量化预测。受水泥有效运输半径的限制,距震区较远的水泥企业难以在震后重建中受益;近日水泥板块上市公司股价快速上涨,我们提示投资者注意短期回落风险

最近看了一篇网络文章《中国城市5大战略》。文章的结语说的很精彩:一个城市乃至一个都市圈的兴衰,除了区位、交通、资源、产业基础等客观因素,更取决于以下主观能动因素:

首先是国家战略。如何取势借势,挂挡国家战略,如“一带一路”倡议、兰—西城市群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文化复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双碳”战略等。

其次是政府意志。地方政府首脑能否找准自己的城市定位,聚焦得力的战略抓手,先做好谋划和策划,再落到规划和计划,而且一张蓝图干到底。

三是创新突破。能否跳出GDP至上和传统招商引资的思维惯性,勇于推进发展模式创新和新旧动能的转换,充分调动社会,市场的力量,大力激发企业家精神。

四是城市营销。是否重视城市软实力,提升城市魅力,通过有效传播刷新社会认知,做到吸引远近各类资源。

一个大都市的发展取决于以上四个方面的主观努力,同样一个县域的发展也可以从上面四个方面发力。由此想到我们生活工作多年的兰州市红古区,想到海石湾,窑街的发展。作为地处西北的兰州市的一个远郊区县,应当如何规划布局,进而来进行创新突破,实现发展和崛起是每一个红古人应当关注的。记得红古区政府把红古区定位是:兰州——西宁城市群节点城市之一,兰州——西宁一体发展已经是国家战略。红古区委、区政府围绕建设“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的目标,提出了红古要布局“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区;资源循环化利用示范基地;甘青大通道重要交通支点和现代物流基地;国家甘青藏旅游带的兰西黄金驿站;兰西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五大功能支撑,进而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着力打造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和甘青区域合作创新发展示范区。

红古区提出的目标不可谓不宏达,也切合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布局和红古区本地的实际。但如何把脉号准本地发展的优势和瓶颈,进而布局整合本地的各类资源,把它们转变为推动本地发展的各类动能和引擎;能否把战略规划落到实处,推动本地经济社会腾飞 。这个也就成了考量当地党委政府集体智慧和执行力的试金石。

位卑未敢忘忧国,本人在红古已经生活了30年,30年的岁月也是自己兢兢业业,踏实工作,为红古区的发展增砖添瓦的30年。在这个30年里,我也见证了红古区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崛起。红古区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 、水利和人力和自然资源条件,经过30年的发展,红古区尤其是海石湾镇已经具备了兰州—西宁城市群节点城市的雏形,从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区位优势,人力物力等方面已经积累了具备了重新崛起的条件,只不过目前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不小的瓶颈。这个瓶颈就是红古区在经济体量、人口资源方面还不够大,对外的辐射力,影响力还不够强。红古区行政区域内只有户籍人口14.3万人,海石湾城区也不过五万人左右,不足以支撑起兰州—西宁城市群节点城市的发展和崛起。曾经作为红古区两大发展龙头的海石湾镇和窑街镇发展的最大的瓶颈都是经济资源、人口总量太少,发展后劲乏力。

首先是海石湾,在1989年红古区政府搬迁到海石湾以后,作为红古区的行政中心,海石湾经过30年的建设,从经济文化 ,从基础设施,从城市规模面貌方面的确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城市建设方面海石湾“四纵四横”的城市框架已经建成,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海石湾北区已经有了新型城市的面貌,横跨湟水河的川海大桥,团结桥的建成连接了海石湾和青海海东民和川口镇,推动了两地的一体交流发展。海石湾南区滨河路的建成通车拉开了南区发展的框架。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里海石湾进一步发展面临后劲乏力的问题,海石湾大量新开发的楼盘空置率越来越高,新的贸易商铺大量闲置。近几年海石湾的房价增长乏力,有下跌的风险,而湟水河对岸是人口超过40万的青海民和县,民和县城所在地川口镇川垣新区的房价已经超过7000元,平均比海石湾高2000元。海石湾南区滨河路开通后,海石独立高中,红古区人民医院将相继搬迁到海石湾南区滨河路沿线。海石湾南区和民和川垣新区一河之隔,距离很近。目前两地已经开通公交车,通过川海大桥和团结桥,海石湾和民和川口镇连接更加紧密。海石湾下一步的发展应当是大力改善软硬环境,吸引红古川区以及民和县城周边的人来海石湾居住投资,来安家兴业。应该这样说,除了红古川区和窑街,邻近的民和县庞大的人口存量就是海石湾下一步发展的资源存量和潜力。如何吸引海石湾周边以及民和县的居民来海石湾居住投资兴业将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和文章 。如何打破两省两地的行政区划的藩篱和壁垒,如何实现两地在资源、人口迁移上的自觉自愿自由,两地如何在教育,医疗方面政策一体,发展资源实现两地一体共享,如何实现两地的政策一体互通是摆在两地居民和政府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考量红古区党政领导智慧魄力和能否担当的试金石。海石湾,民和县两地山水相连,同处河湟腹地,自古一来就是同根同脉,川海一家,人文互通,民间的人文、经贸交流自古绵延不绝。人为的行政区划成为了两地实现互联互通,一体融合发展的藩篱。如何创新思维,打破行政区划的阻隔,实现两地长远一体深度的融合发展,这是决定未来红古能否二次崛起的最主要的因素,也是唯一的机会。可以大胆地设想,如果两地领导有魄力,敢担当,积极主动争取甘青两省和中央的政策支持倾斜。或者干脆把争取红古区,民和县单独划出来,成立一个经济特区——川海市。中央再给予特殊的扶持政策,相信不远的将来,一个繁荣兴旺的新的经济特区将在甘青两省交接处崛起。这也将会为甘青两省一体合作发展趟出一条新路,树立新的示范和标杆。

再说窑街镇。当年窑街镇因煤碳资源开发而振兴,曾经的窑街镇在鼎盛时期商贸繁荣,厂矿密集,资源富积,本地常驻和流动人口接近10万,号称“陇原第一大镇”,民间号称当年的窑街为“小香港”。无奈进入21世纪以后,窑街地区的煤矿资源接近枯竭,尤其是国家出于环保和资源整合需要关闭当地近30余家民营小煤矿以后,窑街地区更是缺少拉动本地经济发展的引擎。大量的人口外迁,窑街地区日益没落。在2010年,红古区政府为窑街地区争取到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项目,为窑街矿区采煤沉陷区复垦绿化,优化生态环境,居民棚户区改造争取了大量资金和政策支持。经过近十年的转型改造和发展,窑街地区初步改变了粉尘满天遍地,房屋老旧破的面目。从2021年开始,红古区政府在窑街地区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如今的窑街天重新蓝了,路宽了,街道干净了。当年的采煤沉陷区如今转变为大片的绿地公园,窑街滨河沿线的大片小区更是窗明几净,环境优美,窑街地区开始重现“大通河畔大花园”的景致。

但现在的窑街还是面临人气不足的问题,大量的人口外迁,窑街地区尽管地处大通河畔,有完善的城镇水电路网基础设施,有干净敞亮的滨河小区,有大片红花绿树成荫的游园。但窑街地区大量人口外迁,常驻人口已经不足3万,房价直线下跌,商贸疲惫,经济增长乏力成为窑街发展崛起最大的制约和瓶颈。

窑街地区和青海民和以及甘肃永登的河桥镇、七山乡接壤,相邻的地方还有青海乐都和甘肃永登的连城,民乐,通远等乡镇,这些地方除大通河沿岸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居住开发之外,多数都是自然生态条件恶劣脆弱的地方,好多地方山大沟深,当地居民生活条件困苦。如果红古区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把窑街周边相邻县区乡镇山区农村的居民大量组织搬迁来窑街安家居住,国家给予一定的产业补贴,使搬迁居民能搬得动,住的下,留得住,有产业。使搬迁居民有能力有条件购买窑街地区的存量房屋安家居住。使窑街地区已有的教育、医疗资源得以盘活振兴。窑街地区人口有了恢复增长,国家再对窑街地区产业发展给予一定支持,充分利用窑街地区优越的水利,交通和工业基础,大力开发窑街地区闲置的土地资源,发展高效城郊农业以及商贸和旅游产业,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现代工业,使窑街地区的居民居有屋,行有路,还有地方做工兴业,养家糊口,发家致富。窑街地区的搬迁居民便成了推动窑街重新发展繁荣的动能。窑街新搬迁居民原有的居住地都是生态脆弱的山区,国家在原有居民搬迁出去以后,可以对当地的山林草封闭保护,封山种草育林,恢复当地生态。依据当地生态承载力,适当保留人口,适度发展种养殖产业。

可以设想,当窑街地区生态恢复,变成宜居宜游的“大花园”当窑街地区接纳大量周边地区生态移民,人口实现恢复增长,本地闲置的小区房产得以盘活,窑街地区原有的教育医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窑街地区借助人口的增长发展现代城郊型农业,发展工商贸易等产业,窑街地区重新实现人口稠密,百业兴旺。大量外地游客经过窑街去鲁土司衙门,连城吐鲁沟,青海互助北山旅游,途径窑街在这里休息居住,补充给养,短时间在这里停留休闲观光,窑街便成了名符其实的甘青线上的旅游黄金驿站。到那时一个新的人气产业兴旺的“陇原第一大镇”将再次崛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6248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