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投资是骗局吗

共享经济投资是骗局吗,第1张

是的,近年来,

随着各种共享服务的出现,

一些不法分子也在这上面

打起了“歪主意”,

以“共享经济”为幌子实施诈骗。

5月24日,

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发布一起

针对老年人的投资“共享纸巾机”诈骗案。

家住鼓楼区的陈大爷退休后开始学习理财,偶尔也会做些投资。

2018年10月的一天,邻居孙某在和他聊天中说起了“共享纸巾机”的项目:“我是安徽某传媒公司的,负责‘纸巾机’项目。我们这个项目属于‘共享经济’范畴。只要充值12000元、投资10台纸巾机就能成为会员,之后每天都可以获得返利,每周提现一次,返利总额能达到投资金额的2倍……”听完孙某的介绍,陈大爷有点心动。孙某见状立即表示要带他去总公司参观。

第二天,陈大爷和10多位老年人一起被带到了安徽蚌埠,孙某在蚌埠的一家庄园招待了他们,并称该庄园也是公司的资产,可为“纸巾机”项目担保。之后,孙某隔三差五地邀请陈大爷到公司的门店听课了解项目详情,又带他去“考察”了几次“纸巾机”项目,每次出去“考察”都包吃包住。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学习”,

加上孙某的不断游说,

陈大爷对这个项目建立了信任,

便投资了12万元,

“购买”了100台“纸巾机”。

“开始的时候的确每天都有返利进到账户里,一到时间就能提现,大概一个月就赚了几万块钱。”陈大爷说。尝到了甜头后,他又继续追加资金,前后总共投入了30余万元。然而,陈大爷的投资返利却越来越少。

2019年1月,陈大爷发现投资平台关闭了,公司门店已人去楼空,孙某也联系不上了。这时,陈大爷才意识到自己受骗了,赶紧报了警。

接到报警后,鼓楼分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经初步调查,和陈大爷一样被骗的老人总共有32人,最大年龄81岁,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总投资金额为364.8万元,经济损失171.9万元。嫌疑人所谓的蚌埠某庄园为‘纸巾机’项目担保也是骗人的,实际上两者毫无关系。

鼓楼分局经侦大队民警夏文强介绍说:“由于受害人都是老年人,对项目经营的模式及事情的过程表述不清,很多人也无法提供投资银行流水,而且犯罪嫌疑人已潜逃,涉案资金存在大量现金取现现象,这都给案件侦办带来了很大困难。”

专案组持续展开侦查,办案民警多次前往安徽蚌埠取证,通过受害人的资金流信息,最终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并将犯罪嫌疑人孙某、周某、姚某玲抓获归案。

据犯罪嫌疑人孙某交代,

他们的诈骗目标都锁定在老年人群体,为了让更多老年人“投资”,他们还给予高额介绍奖励,每直推一名新会员,推荐人即获得新会员投资金额10%的直推奖,新会员再往下发展一层,可以获得5%的奖励,再往下发展一层,可以获得0.5%的奖励。嫌疑人只花费10多万买了20多台纸巾机作为展示,其他的钱都被三人挥霍了。

目前,该案已移诉至检察机关。

警方提示

在此,民警也提醒广大老年人朋友,面对五花八门的投资宣传和高额回报诱惑的时候,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轻信“收益高、回报快”的投资项目,遇到投资理财方面的问题及时与家人沟通,以免上当受骗。

近日, 作为“新动能”之一,共享经济有光明的前景。但越是被看好,越需要珍惜羽毛,不能滥用,不能蜂拥而上。只有摆脱资本热捧与营销炒作,走向理性、合规、审慎,在分享平台上做深做透,才能找到真正清晰的发展焦点和盈利路径。

笔者有个朋友长期观察研究“互联网+”经济,近期闲聊时他不胜感慨:共享是个筐,啥都往里装。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过去常说“万物皆可互联”,现在是“万物皆可共享”。先不说共享单车、共享停车、共享租屋等已走近普通大众的共享产品,现在,市面上“花式共享”迭出:共享马扎、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宠物、共享冰箱、共享红酒……能生出这么多花样,脑洞开得真够大。

“共享+”百花齐放,这是好事。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社会为创意点赞、为创业喝彩的同时,也有一些所谓的“共享”,因为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盈利模式,蹭着“共享经济”的热度,做起“风马牛不相及”的生意,不仅浪费社会资源,也透支了“共享”的公信力,成了“伪共享”。

比如,有所谓的创业者把所谓的“共享雨伞”投放到地铁口、公交站台等交通节点,结果半个月后悉数消失,项目相关负责人以一句“藏伞于民是初衷”来尴尬圆场;有人在城市街头投放“共享马扎”,但管理跟不上,最终被市政部门清理搬走;有人瞄准中午急需找个地方打个盹的白领推出“共享睡眠舱”,但安全、消防、卫生都过不了关,最终被管理部门叫停……这些所谓的“共享”,实际上都跑不出“广告噱头吸粉走流量”“收取押金形成沉淀资金”的套路。

共享经济是指在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权利人对使用权进行临时性转移,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权利人也能从中获益。其本质是整合闲散资源,盘活存量经济,减少浪费,避免新的资源开掘。“伪共享”之所以没市场,就在于它们是典型的新瓶装旧酒,并未真正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来解决由来已久的生产与生活痛点,而只是营造“繁荣假象”,制造“虚假需求”,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成了“非共享、不经济”。

“伪共享”蠢蠢欲动,不外乎资本逐利冲动、短平快挣热钱等心理作怪。一些“共享项目”虚火高烧、想象力贫乏,单纯靠拼密度、拼规模、抢占线下网点商圈的野蛮生长不是长久之计。只有摆脱资本热捧与营销炒作,走向理性、合规、审慎,在分享平台上做深做透,才能找到真正清晰的发展焦点和盈利路径。

毫无疑问,共享经济有光明的前景。有人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共享经济还将保持40%的高速增长。但前途越是被看好,越需要珍惜羽毛,不能滥用,不能蜂拥而上。毕竟,共享经济的初衷是美美与共,便利你我。高速奔跑的“共享经济”参与者们,请记住:别因为赶路,忘了为何出发;别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启程时的本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6360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