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企业新媒体半死不活,就死在这15个字上

99%的企业新媒体半死不活,就死在这15个字上,第1张

99%的企业新媒体半死不活,就死在这15个字上

最近特别喜欢海尔。其实我以前很爱海尔。一般如果有人告诉我哪些企业的新媒体做的最好,我会说海尔不是支付宝钱包。众所周知,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效仿支付宝钱包,海尔的商业模式其实是可以复制的。

甚至在几次求职面试中,因为多次提到海尔,海尔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也是不冷不热,但是特别上瘾。最简单的话,看海尔的内容就是舒服,就算做不到也要10万+。

有趣的话,因为对海尔新媒体的好感,我在室内装修新房的时候选择了海尔的家电(为什么新媒体不能促进销售?)

幸运的是,我和海尔的两位新媒体总监有过一些接触。无论是沈老师还是以前的老师,他们所传达的核心思想都很容易让人信服。海尔新媒体普及只是时间问题。

去年年初,海尔主导的“蓝V联盟”经过几次争霸,早已成为蓝V在微博的基本玩法。说“一战成名”也不为过。

至于蓝V联盟,我的理解是海尔的领导激发了企业官员的业务激情,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里程碑。我之前有多少蓝v被困在“分享0,评价0”的尴尬境地,很无奈。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期,有多少人会去关注一个公司在微博里说什么,热搜榜前三的永远是大牌明星?

海尔向他们展示了一种可能性。或许,如果海尔官微一直坚持到最后,最多是第二个支付宝钱包,但如今“80万蓝V首席蔻驰”冠名赞助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点燃海尔,有着截然不同的现实意义。“V盟”的扩张代表了在新浪微博中发现的另一种价值洼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浪微博应该感谢海尔让一大批蓝V知道了新浪微博的使用价值。

有一天我还在想,杜蕾斯成功了,大家都说杜蕾斯的产品天生就有社交特色;支付宝钱包成功了,大家都说是因为是支付宝钱包;海尔成功了,大家找了各种理由...每个人都否认他们成功的确定性,愚蠢到从财富中受益。

最近,海尔的沈关于企业新媒体的演讲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我至少看了三遍,还是觉得要分享一下。为什么99%的企业新媒体账号是死是活?也许第一个还活着,但是。如果说新企业媒体有什么诀窍和捷径的话,应该就是这十五个字。

以下几点转载为“插入学院”

关于企业新媒体的12个逆向思考

创作者|沈(海尔集团公司新媒体负责人)

网络主播|莫凡

01.“高层居民楼愿意放权,中高层不干涉,编制敢乱动。”企业新媒体很难做的差。我怕的是批了又浏览,不停的改,好不好就一个字,一篇稿子决定不了怎么办。有什么意义?我一直等到深夜,等待领导干部的反馈。万一领导干部要在飞机上或者酒桌上等,辞职的愤青多了去了。

除了重要的,独特的,一般的稿子真的没必要废话。管理者控制不了自己参与的冲动,会让编剧有刹车的感觉。即使你雇佣了他,你也要坚信他比你更有技术含量。

2.管理人员就像物体一样。如果你只知道做一根头发,对方会厌烦的。但你调戏两次,缓一缓,对方就会想:“你怎么还没死?”这在官微追逐网络热点的情况下尤为明显。

春节假期,海尔上了很多大牌明星的热点微博,网友评论“来了”“海尔每天都像精仿一样活跃”。结果海尔突然停了。这段时间大家的评论区基本都是“海尔怎么还没来?”“我帮海尔占一席之地”。

网络热点大家都会追,但有的人高调,有的人不张扬,不在乎对错。你可以狂野不羁,但道德底线绝对不能超越。

新媒体在互联网上摆脱热点叫什么?其实网上追热点是有办法的。有人说杜蕾斯的产品纯天然不脏,追网络热点非常容易成功,这显然否定了杜蕾斯作为创始人的想象力。

就海尔而言,一个正经卖家电的,也成了网络红人的一个网络段子,这显然与自身特点无关。海尔之后,风起云涌的蓝V兵刚开始到处打仗。你要知道,在此之前,关伟这个知名品牌在微博里一直是默默无闻,不冷不热的。

道德的底线是三观。

04.不要把官微管理想象成孤注一掷。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声明为官网。谨慎是好事,但没有必要一直害怕。微观管理就像和人打交道,做人的底线就是微观管理的道德底线。当然是张嘴就说。

关伟的确是一个企业的麦克风。在独特的情况下,它是企业最权威的报表入口和出口,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只是一个社交网络账号。我不相信爱情。现在的人能接受我就是我,企业就是企业。在通常的表达管理体系中,绝大多数官微最多是指写作的信念,而不是企业股东会的管理决策。你可以在重度信息发布的情况下严肃,但在正常 *** 作的情况下就没必要了。海尔官微解体,平时扎能打,但消息一出,风格立马转变,吐字清晰。

05.KPI有存在的道理,但也有被留下的神奇效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对方往往有办法对付你。如果一个人是对的,足够的信任会让他做得更好;再复杂的考核体系也不管用。

如果一定要评价的话,人气(互动传播量/粉丝总产出)、打开率、合格率(合格打开率之比)的相对指标值显然要比粉丝量、阅读量、关注量等正向指标值可靠得多,但它们是一样的。君子锁不住奸诈小人,信任感通常会产生最强烈的想象。一流的人才都是叛逆的,一流的公关公司都是强硬的:钱你帮我就行了,剩下的你不需要干涉我。

06.企业新媒体运营还是不用找分销商。如果一定要找,一定要找最好的。在淘宝几十块钱几千读者,几百块钱几十万粉丝的时代,假货贩子会给你完全错过谈话客户的机会。

“你的KPI高吗?”“每个人的费用预算是多少?”想都别想,是所有承包商和经销商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在KPI这么便宜今天,你为什么还能指望它会主动给你下大力气去真正经营它?高层住宅没有活力,中高层拿回扣,企业损失很大。即使是离客户最近的官博,也可以授权给第三方企业,你离你的创造者十万八千里。

但是一流的公关公司还是很值得信赖的。原因很简单:新媒体也是一个技术职业,职业道德在一地鸡毛的现状下最受磨练。很明显顶级精英团队会把广告牌放在生命之上。

07.新媒体行业人员流动率高,一切正常。换工作对我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小号写手换了好几次岗位却依然春风得意。好的客户,再加上相对宽松的自然环境,谁都可以离开。

小号运营是非常非常容易上升的,面对如此大量的数据和信息的互动和传播,他们的工资看起来极其可观。为什么我为企业创造了这么大的使用价值?为什么我拿的这么少?其实都是因为我没有努力去想明白。优秀的我很多,但是优秀的社交网络账号很少。其实这一行是没有门槛的。在好的服务平台上完成自己的使用价值是一种回报,净值会慢慢上升。企业会考虑你的使用价值,慎重等待。你能得到的远不止换工作。

08.其实今天大家讨论的所有新媒体都已经不新鲜了。未来的媒体是什么?想想未来,你或许可以对如何从智能眼镜和淋浴房的浴室镜子中获取信息做出一个模糊的猜测。一张餐桌、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都有可能拥有独立的IP。想想不觉得自己很帅吗?

“两微一端,一站”这几年一直在提,新媒体已经不是当初直言的“移动端”新媒体了。海尔已经出了高清屏可以连接互联网技术的冰箱,缺的是随时随地提交订单;智能淋浴房里的智能镜也已经生产出来了。你能问它“镜子漂亮吗?”小伙伴们,你们眼中的未来早已成为现实。未来的媒体是什么?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有可能成为信息内容媒体。我想到了一句话,“熟不一定真”。

09.不要因为手握几千万粉丝就觉得自己不简单。第一,他们没有你想的那么忠诚;其次,现在查水表、关闸门都很容易。

在海尔新媒体杂志的客户资源层面,粉丝被归为“订阅客户资源”,大部分只是认同你的内容。不要觉得自己手里拿着一头狮子,指着哪里打哪里。想办法给他们创造更高的使用价值才是关键,因为他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离开。海尔新媒体的创业契机,就是让这类客户的人性化要求得到考虑,比如哪些洗头机,哪些洗澡机,哪些洗猫机。

10.很多企业新媒体从业者都很羡慕自媒体人,这是没有必要的。你看他们赚钱很容易,但你想象不到他们的艰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总会有得有失。

作为一名本科生,新浪微博正在蓬勃发展,我的培训费来自微博上赚的宣传费。曾经我是青岛的一个小KOL,大学期间月收入几千。工作之后,为了保持更好的距离(其实主要是懒),我的账号就不会再 *** 作了。其实我觉得很清楚了。做自媒体平台,短期内你大概会觉得赚钱快,但是在企业网平台上,你可以整合很多资源,勾勒出一个更宏观的理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不是吗?

11.尽管痛苦,这瓢冷水还是要浇。在这个领域,大家都拿的时候,其实在非常多的行业,新媒体的危害还是非常少的。老板并不比你笨。谁能在看不见兔子的时候打散老鹰?

不能因为领导干部不重视就觉得他们是恶笔。其实每个企业领导干部都应该比我们看得更远。往往不那么被重视,原因很简单,新媒体暂时没有对企业产生迫切的使用价值。在一个几千亿盘子的大企业里,你能为他把握的新媒体的使用价值是什么?

12.不要听那些说哪个冬天要来的人。这个领域的春天还没开始呢!

这绝对是一个新时代,拭目以待吧!

创作者:沈来自:君宝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637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01
下一篇 2022-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