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亚马逊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第1张

互联网上的每一项投资都充满风险,网上商务竞争激烈, 亚马逊公司在网络零售业略占先机,但她的竞争对手仍在跃跃欲试. 亚马逊公司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网上同类商品销售商

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或与零售商合作的网络入口和搜索引擎,例如Yahoo,AOL等。

提供在线拍卖业务的网站,如eBay,Yahoo等。

同类商品的出版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如Barnes&Noble,Inc.,Bertelsmann AG等。

在与这些对手的竞争中,品牌的认同度、客户化服务、购物的方便性、定价策略、检索工具的质量、编辑和站点内容质量、信任度、交易执行速度等都是商家竞争的焦点。

互联网企业往往高风险、高收益。亚马逊公司公司可预见的经营风险主要包括:

系统风险 庞大的商品数量和同样庞大的客户访问量,使系统负载加剧,系统崩溃的可能性随之提高。

公司的扩展使管理的难度加大

不断进入新的业务领域的风险

分销中心扩展和国际化扩展的风险

购并其他企业的风险

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带来的风险

==规范和立法的不确定性

与拍卖和zShop服务相关的风险

与网络诈骗和支付问题相关的风险

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风险

股票的市场风险

亚马逊公司的传奇故事是网络时代的昙花一现,还是能够一路凯歌、成功到底,现在不得而知。但为什么如此之多的投资者看好亚马逊公司,股价上扬至如此之高?我们只能认为: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奇迹。互联网技术正在变革我们的世界,每一位投资者都想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变革的步伐。这场变革使传统行业更精简、更高效。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些企业实现盈利的方式。对于亚马逊公司,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她继续投资、继续扩展,终有一曰会实现盈利。与此同时,沃尔玛之类的传统企业也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冲击,虽然她30年来一直拥有巨额利润,现在也在积极拓展网上业务。电子商务零售市场是又一片硝烟弥漫的战场,风险与机遇并存。

红刊 财经 何艳

编辑/承承

卢国韬表示,亚马逊云计算业务的表现在他预期之外,在未来还需不断加大投资的前提下,亚马逊EPS短期或较难好转。

自第二季度财报发布之后,亚马逊已经连续6个交易日收跌,市值整体缩水超过600亿美元。财报显示,亚马逊云计算业务AWS二季度表现低于市场预期,5年来,AWS收入的季度增速首次低于40%,同时,EPS(每股收益)也不及预期。

谷歌强势介入 AWS增速放缓

《红周刊》 亚马逊最新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均实现同比增长,但云计算业务AWS仅实现了83.8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84.8亿美元,同时,37%的增速也是5年来AWS季度增速首次低于40%。

卢国韬: AWS已经占据了“云”最大的市场份额,增速减缓应该是不可避免的,但就此次AWS增长缓慢低于市场预期来说,我判断认为是微软、谷歌这样的竞争对手存在,特别是谷歌在过去这个季度非常重视云计算,导致AWS在拿到新的份额方面并没有什么竞争优势。

《红周刊》:谷歌在云计算上加码对亚马逊“云”的冲击有那么大吗?

卢国韬: 本来市场或者至少在我看来,谷歌不会投入那么多资金在云计算上,但从过去这个季度来看,谷歌在云计算投入上显示出很大的决心,这在之前是没有被预期到的。亚马逊应该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向前的指引上,表示要进一步重视云计算的销售,提升销售能力。

对于亚马逊来说,目前面临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是其云计算销售价格表现疲软,这可能跟销售能力,与客户的沟通能力,或者激烈竞争等各方面因素有关。如果一旦在预期之外降价,则AWS的利润就会受到影响。另外,此前谷歌云计算追赶力度不大,亚马逊只需要与微软展开竞争就可以了,AWS也没有那么必要拼命去投资升级,但现在来看,在谷歌发力下,导致亚马逊仍需要加大投入,如此就会导致亚马逊的自由现金流没有预想的那么多了。

《红周刊》:对于亚马逊来说,哪些关键因素会限制AWS增长?

卢国韬: 亚马逊涉入的领域非常广泛,就拿电商业务来说,它的主要竞争对手并没有这块业务,那么亚马逊在电商领域的对手比如沃尔玛自然就不会选择亚马逊的云服务,而倾向于选择微软,这就造成了实际上有相当程度的用户对AWS是不开放的。亚马逊因进入的领域太多,也导致跟云计算客户进行竞争的方面会有更多,而这就可能减缓最能产生净现金流的AWS业务的增长,相对微软和谷歌来说,其AWS未来的增长率是最受限制的。

《红周刊》:除了同业竞争的影响,导致亚马逊云计算发展不及预期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卢国韬: 亚马逊之前拿到了美国国防部的一个大合同,AWS和微软来分得这一块业务,但是现在特朗普表示,政府应该调查AWS是怎么赢得合同的,这就出现潜在的风险,即使查出来没问题,但能不能拿到原来那么大的份额,就存在不确定性了。所以,从另一角度来讲,AWS还需要增加销售人员,保证增长。

《红周刊》:竞争压力下,AWS会作哪些改变?

卢国韬: 目前,亚马逊已经在慢慢进行某些方面的战略收缩,比如最近有个消息,亚马逊让The Trade Desk在它的Fire TV平台上做广告,而自己不做了,某种程度来讲,这意味着亚马逊把知道自己没有机会做好的领域让出去,这会减缓其他投资方面的压力,不过这是个渐变的过程。这个季度亚马逊财报确实不太好,但是因此判断AWS要出问题,还为 时尚 早。谷歌显示了巨大的决心,但具体如何还需要看后面几个季度表现。从AWS本身来讲,它既要承受降价压力,还要在销售方面进行投入,这会让其近一两个季度压力有明显提升。

在云计算业务放缓背景下,假设亚马逊没有其他业务补上,从静态角度分析,亚马逊的估值可能会有些偏高的,短期内,我觉得会有一定风险,但长期情况如何,还是需要继续跟踪观察。

电商业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红周刊》:电商业务作为亚马逊的主营业务之一,它在亚马逊的整个营业收入中的比例超过了50%,不过,最新财报显示,其核心电商业务增长速度似乎放缓了,相较前几年动辄超过20%的增速,今年第二季度来自在线商店的净销售额同比去年同期只增长了14%,来自实体店的净销售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您如何看待亚马逊电商业务增速放缓情况?

卢国韬: 亚马逊电商业务增速放缓,可能只是临时的,因为当用户逐渐习惯“一日达”后,会有更多的生意放到亚马逊平台上,当亚马逊能够卖更多不同种类的东西,利润空间也就会慢慢提升,所以问题不大。而它的“一日达”主要就是为了电商业务的进一步增长,它增长放缓的速度跟沃尔玛或者其他实体店相比,会更加缓慢一些,亚马逊的电商业务还有潜力可挖的,当然,因为它现在规模已经很大,我认为百分之十几、二十几就已经是高速增长了。对于亚马逊电商业务来说,若“一日达”真的能够进展成功的话,亚马逊就可以做很多原来做不了的事,比如生鲜、药品领域,这就又一次减少了消费者进实体店消费的可能性,加速从实体店抢生意对它来说其实是好事。总之,我觉得亚马逊线上零售在美国还是有很大成长空间的。

《红周刊》:虽然亚马逊线上零售可能存在很大成长空间,但亚马逊的线上线下融合似乎做得并不好。

卢国韬: 确实存在这个方面问题,亚马逊不管是大店还是小店,在线上线下的有效融合方面似乎并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以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为例,其在收购完成后就未达到预期,线上线下没能很好地捆绑从而将生鲜做好。全食主打要么有机,要么本地特产,能够保证新鲜和口感,但问题在于它的供应链太过复杂,大部分商品都要当地货源,可能每家店后面都要有供应链,个人觉得这样做是非常没效率的。当然,亚马逊的考虑可能是希望通过整合全食,在生鲜领域做得更好,或者如果做生鲜,本地的供应链是很重要的,得学习具体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大力布局“最后一站”

加入会员的人比非会员购买的东西更多,这是亚马逊投入“一日达”的出发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要实现“一日达”就会面临成本压力问题,物流服务要达到“一日达”,很多东西就需要自己来做,而不能过多地依赖FedEx、UPS,过去几年,在节假日时都会发生美国邮政系统不堪重负的情况,达不到亚马逊的要求,如今亚马逊自己建物流,必然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投入,而这需要长期进行多方面的投入。现在亚马逊已经有一半左右的运输由自己来处理,如果自己运输更多,利润会有所提升,但同时投资的数字也会更大。

《红周刊》:加大“一日达”投入显然会提升亚马逊的成本支出的,亚马逊第二季度总运营开支为603.20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99.03亿美元。从经营的角度看,亚马逊这种用成本换增长的模式是否 健康 ?

卢国韬: 亚马逊鼓励自己的员工下海创业去做本地物流,目的就是鼓励更多人创业,多在自己一两个镇的周围进行快递业务,也就是通常说的拿下最后一英里,虽然最后一站是最费成本的,但意义重大,也是最值得投资的。这需要一定的资金,但是难以确定具体需要花费多少,因为这将面临较大的成本增加,而且增加到什么时候也有不确定性。据观察,亚马逊的投资一个周期大概需要几年,如果现在开始进入周期的话,未来可能至少4个季度左右,成本压力会比较大,这会影响未来几个季度EPS的,虽然营收增长能帮助EPS提升,但个人认为达到预期的可能性并不大,还需要多观察一段时间。(注:卢国韬所在基金目前没有亚马逊仓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6633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