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管理,提升销售团队? 拜求指点步骤以及要点。 谢谢~

如何建立、管理,提升销售团队? 拜求指点步骤以及要点。 谢谢~,第1张

营销队伍建设:在销售管理中,营销团队的管理是最难的,如何管理和激励营销团队,是每个营销总监必须面对的。很多营销管理大家也针对营销团队的管理和激励专门出过书,但真正在实际工作中用处不大。本人根据10多年的营销经历,总结了营销团队管理和激励十三法,与各位分享。

一、领导的作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和“一只绵羊带领一群狮子”的结果绝对不一样。《亮剑》中“野狼”一样的团长李云龙,带领原本不太突出的弟兄,很快下面的人个个都成了精兵强将。一个平庸的领导,只会将下面的人全部变为平庸者。所以销售团队领导人的管理艺术、技巧、专业技能、性格、人格魅力是一个团队是否有战斗力的关键。

二、分工明确,职责清晰

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分工。只有每个团队成员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现象。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损失,而且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理不平衡,最终导致公司工作效率整体下降。

所以必须制定清晰的岗位职责说明书,让团队各层级详细了解自己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范围、对自身的能力要求、与其它职位的相互关联等信息,以指导团队人员的工作,。

不但上岗时要求必须首先学会解读岗位职责的说明书,并且定期或不定期的通过沟通和促动让他们能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努力,那么他们会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同时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现象。

三、建立层阶管理秩序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每层阶的职能也不同,所以有“一个人最多管10个人”之说。如果销售团队的每个人不管大小事都向团队的最高领导请示、汇报,团队的最高领导基本上就变成了救火队长,琐事缠身。同时团队的各层阶主管基本上成了摆设,即没积极性,也没责任心。所以为了为了提高各级主管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确保整个销售管理链的良性运转。同时也提升基层销售员工的团队归属感和向心力。必须在销售团队内实行逐级汇报、逐级负责的层阶管理秩序。

除非你想换掉某位主管,或者你今后真的想亲自抓该工作,否则千万别让员工/客户觉得他的主管在你面前没“份量”,甚至被你“架空”。

四、制定工作标准,并让团队成员清楚工作标准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 *** 作性。

五、责、权、利相统一,并公正公开

当年英国政府把国内的重型囚犯流放到澳大利亚,并雇佣一船运公司负责运输。囚犯在船上病死、饿死、虐待死、自杀的不计其数,真真活则抵达澳大利亚的寥寥无几。后来政府按活着到达澳大利亚的囚犯人头数付费给船运公司。游戏规则改变后,在船运途中死亡的囚犯几乎为零,所有的囚犯基本能安全抵达澳大利亚。

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一个象“活着到达澳大利亚的囚犯人头数付费”那样合理的游戏规则,让每个员工按照游戏规则自我管理。游戏规则要兼顾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并且要让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责任、权利和利益是管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缺乏责任,公司管理混乱,进而衰退;缺乏权利,管理者的执行就变成废纸;缺乏利益,员工就会积极性下降,消极怠工。只有管理者把“责、权、利”的平台搭建好,员工才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当公司把某职位当成“荣誉称号”授予团队的不同员工时,由于享受了利益,但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销售团队内部的不公平感就出来了,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公”。我付出的比他多,我的销售回款比他多,但他的收入却比我多,郁闷呀。

内部的不公平感必将导致团队士气低落,效率低下,战斗力减弱。

六、以身作则,做团队的表率

小时候看电影,每到关键时候,共产党的部队领导收一挥,“同志们,跟我上”,而国民党的却躲在后面大喊,“兄弟们,给我冲”。这里无意评论国共两党,但却可以看出两种风格。

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管理者要想管好下属必须以身作则,并勇于替下属承担责任,而且要事事为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示范的力量是惊人的,一旦通过表率树立起在员工中的威望,将会上下同心,大大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得人心者得天下,做下属敬佩的领导将使管理事半功倍。

七、内部实行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

人天生具有惰性。

任何一个有团队,其中的20%是上进的,优秀的,20%是落后的,另外的60%是中性的,摇摆的。当我们在团队中倡导向优秀学习,并对优秀者进行奖励,并对落后的进行惩处,那中间的60%向20%的优秀者靠拢,整个团队的风气是积极向上的。否则这60%向20%的落后靠拢,最终形成优秀的人才留不住,整个团队风气萎靡不振。

如果在销售团队内经常进行各种营销竞赛,并对优胜者进行奖励,对落后者进行惩罚,甚至淘汰(奖要奖的心动,罚要发的心痛)。那团队中间的60%必定跟随优秀的20%,同时团队成员之间充满竞争,整个团队就会形成比学赶帮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极大地调动营销人员的工作激情。整个团队就成波浪式的向前发展。

八、抓典型,树榜样,学榜样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学雷锋运动”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雷锋精神激励了无数的成长中的青少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理销售团队管理中也要树立榜样,包括销售过程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典型 *** 作等,以此为参照物引领和规范销售工作,激发销售人员释放激情,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因此我们在销售团队管理中要抓典型,树榜样,学榜样。

九、主动与团队成员沟通,并对团队成员以诚相待

很多领导认为,下属会主动的找机会与他沟通。或者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权威打断手下的语言。在手下还没有来得及讲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我们的经验大加评论和指挥。打断手下的语言,一方面容易做出片面的决策,另一方面使员工缺乏被尊重的感觉。时间久了,手下将再也没有兴趣向上级反馈真实的信息。反馈信息系统被切断,领导就成了“孤家寡人”,在决策上就成了“睁眼瞎”。积极主动的与团队成员沟通,与团队成员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将会使你的管理如鱼得水,以便及时纠正管理中的错误,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制度。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十、不与团队成员争权、争利、争功,并及时的及时兑现营销考核的承诺

对于团队人员的工资、奖励、提成、职位晋升、保险、福利、培训等各项承诺,团队领导都应说到做到及时兑现,如果不及时兑现承诺,团队成员就会失去工作的激情。

同时不与团队成员争权、争利、争功,否则最终团队将人心尽失,谁也不愿意跟随如此不堪的领导卖命。

十一、不仅自己会做,更应该指导团队做

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是提高管理水准的有效方式。学习有利于提高团队执行力,便于增强团队凝聚力。手把手的现场指导可以及时纠正员工的错误,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形式之一。

但太多的中小企业有个共性,在招聘业务员后仅举行了产品知识和入职方面的简单培训,有的什么培训都没有,就将业务员派往市场一线。有的业务员跟着老业务员学,有的靠自身摸索,结果自身素质高的业务员市场表现和业绩还不错,大部分不尽人意,有的很快就被淘汰,有的发现“自己不行、不合适”而选择了离开。常常营销管理者们以为业务人员知道该怎么做,而事实上,业务员并不是不想做、不想做好,而的确是不知道怎么做。

所以团队领导不仅自己会做,更应该指导团队做。

笔者多年的经验得出,对我最感激的人是那些认为跟着我学到东西获得成长的人。

十二、给团队成员锻炼与发挥的机会

每个人都希望用自己的能力来证明自身价值,团队成员也不例外。给他们更大的空间去施展自己的才华,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和支持。不要害怕他们失败,给予适当的扶持和指点,放开你手中的“雄鹰”,让他们翱翔于更宽阔的天空。是个猴子就给他们座山折腾折腾,是条龙就给他们条大江大河扑腾扑腾。

事必躬亲,是对团队成员智慧的扼杀,往往事与愿违。长此以往,团队成员容易形成惰性,责任心大大降低,把责任全推给团队领导。情况严重者,会导致成员产生腻烦心理,即便工作出现错误也不情愿向领导提出。

在合适的机会给团队成员锻炼和发挥的机会吧,

他们的成长,将为你的工作带来更大的贡献。

他们的成长,将促使你更进一步。

十三、给“罗卜”的同时,别忘了“大棒”

拿破仑一次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个落水男孩,一边拼命挣扎,一边高呼救命。这河面并不宽,拿破仑不但没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猎q,对准落水者,大声喊到: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见求救无用,反而增添了一层危险,便更加拼命地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

对待自觉性比较差的员工,一味的为他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去帮助他,并不一定让他感受到“萝卜”的重要,有时还离不开“大棒”的威胁。偶尔利用你的权威对他们进行威胁,会及时制止他们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潜力。自觉性强的员工也有满足、停滞、消沉的时候,也有依赖性,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能够帮助他们认清自我,重新激发新的工作斗志。

利益优先原则体现在实践中,包含“战略”和“战术”两部分。“战略”部分即指企业制定以利益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增加透明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鼓舞员工士气,提高战斗力;“战术”部分即指企业在具体营销工作中,按照自己制定的政策行事,“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将工作绩效与个人收入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个人价值。

从“战略”部分来讲,许多国内闻名企业,如海尔、联想都将利益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个人发展空间融合在一起,力求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这是一种超脱了低层次的生理需求之上的高层次的需求,实际上也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利益”机制;这种营销政策不仅能满足一般员工的物质需求,更能满足个人的精神需求以及职业发展需求,对员工的吸引力非常大。跨国企业多半采用这种激励机制,宝洁、壳牌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中国企业学习的榜样。

但国内还有许多企业,包括众多知名企业,它们在并未能满足营销战线员工的物质需求的前提下,片面追求所谓的“高层次需求”,给予员工更多的发挥空间,或者是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等等,最后的结果证实这种激励机制是全然失效的。为什么呢?就因为它们忘记了最根本的“利益”问题,没有最核心的“利益”,营销战线上的员工不可能有任何的激情和信心。马克思都曾说过这样的明言: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缺少了物质基础的员工,怎么可能会去追求那些对他们来讲是遥遥无期的“高层次需求”呢?这种激励机制是完全脱离实际的,也是“舍本逐末”的。因为战略失误而惨遭市场羞辱的例子举不胜举。

有些企业“战略”上的激励机制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而且在最初都可以极大的提高员工士气,促进销售业绩的飞速上升,但此后不久销售业绩就开始长期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原因何在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些企业在“战术”上的执行落后或者失误了。一些企业是典型的“只说不做”,在具体的营销过程中从不及时兑现企业所承诺的各项激励,我在营销过程中就多次碰到过类似的情况,企业在员工心目中的信用度甚至比街上的骗子还差,甚至有员工宣称:“相信企业的激励机制就等于是不相信自己”;另外,部分企业在业绩提升之后,故意停止执行奖励政策,转而找各种理由来进行搪塞,或者是形形色色的关系户都争相进入营销战线,最终变成大家吃“大锅饭”,出力多少、业绩好坏与个人收入完全脱钩,员工收益与个人努力不成比例,利益机制在实际中得不到体现,最终士气低落,战斗力锐降。由于执行不力而造成营销下滑的情况明显多于前者。企业如能坚持以利益为核心,并在实践中真正体现,则能很好的激励营销战线上的员工。这是一条铁的原则,雷打不动。

充分放权与授权

以利益为核心的激励机制无疑能很好的激励营销战线上的员工,但这还不够。为了更好的激励员工,营销主管和经理应该适当改变目前采用的单一的利益办法,不仅仅单纯用物质刺激来鼓励员工,还应该给予员工充分的放权和授权。这对于营销战线上的员工来讲意义非常重大。

充分放权与授权,使得营销战线上的员工免受传统组织过于严密的控制,让他们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来控制自己的活动,承担责任,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激励营销战线的员工的一种方式。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我在营销领域一贯的用人原则。只要看准了一个人,我就给他充分放权,授予他与他能力相适应的权限,让他自由的、充分的发挥,如同大禹治水一样,用疏导而不是堵截。这种制度助我在复杂的市场营销领域完成了许多创造性的营销方式和方法,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营销战线上的员工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2001年3月,下面的一个业务员提出空调旺季进行“买空调送风扇”促销活动的建议,当时几乎没有人认可这个设想,我鼓励他去试着做一下,结果一炮打响,淡季市场几乎取得接近旺季市场一半的业绩,业务员也是信心高涨;一个销售经理新到一个地方开创局面,企业给他充分的信任和权力,不到一年,市场一片火爆。充分放权和授权,应该是最人性化、最能发挥人的潜能的激励方式。

当然,在充分放权和授权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度”的问题,自由发挥的空间要给予营销战线上的员工,但同时,纪律对他们也是必要的。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接班人”计划

从事销售工作的第二年起,我就在自己所管的辖区内实行“接班人”计划。我一直认为,在市场营销中,最要害的因素是人,最稀缺的资源也是人;而营销战线上的每一个员工,尤其是那些优秀的员工都是非常重视个人的未来职业发展,非凡注重在企业中的学习机会、发展前景和工作空间。我深以为然,为了有效激励员工,最终实施“接班人”计划,让员工在营销中得到提高和升华,这也是企业对员工负责任的表现。

我所采取的“接班人”制度,可概括为“全员实行、分级接班、专人负责”,即只要是我所管辖的营销战线的员工,全部参与到“接班人”计划中来;每个人要具备上一级的人的素质,随时针对上一级的人试行“接班”;每个替代者都要有师傅携带,而这个师傅一般就是其直接上司。比如,促销员要随时预备接任业务代表,业务代表要随时预备接任业务主管,业务主管要随时预备接任分公司经理(或片区经理),分公司经理要随时预备接任片区总经理,等等。这种制度从企业角度来讲,可以避免出现因营销成员离职而对企业正常营销工作造成较大影响的局面;从员工角度来讲,这是给他们的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这种发展空间随着个人能力的加强不断拓宽拓深,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

企业施行“接班人”计划,可以针对营销战线上的员工制定相应的培训体制,每周或每月举行例会,全体员工相互之间就产品技术、市场行情、营销手段和技巧、攻关战术、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促进共同成长;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过来讲课,参加各种学习班、讨论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积极、大胆、主动的放手使用员工,给予更多的工作空间,令其接受更大的挑战,授予更大的权力,让他们有更大的工作乐趣或挑战,激发其对工作的热情和对企业的归属感,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接班人”计划无疑是对营销战线的员工具有非凡诱惑力的一种激励措施。

沟通与氛围

沟通在营销领域的作用非同一般,它能起到联结员工与企业的桥梁作用,加深双方的熟悉和了解,缓解双方的紧张情绪,更是一种有效激励员工的方式。

市场营销工作内容烦琐复杂,营销战线的员工天天重复面对着上面的压力、经销商的埋怨、消费者的投诉,工作紧张而精神压抑,而沟通则可以将员工的郁闷宣泄放出,减少烦恼,轻装上阵;让领导理解营销战线员工的需求和不平,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想些什么,从而及时、有效的把握员工,拉近双方的感情;恰当的满足员工需要,建立良好的“双边”关系;发现、相信、培养、提升员工的才干,在营销工作中,适时关心、支持员工,给员工更多空间去发展客户。

在沟通的同时,努力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在员工生日时给予一定的礼物,让他企业对员工的重视,给他家的感觉——有良心的人不会对家反戈相向;上下级之间多沟通,并解除员工的心理烦恼;鼓励员工之间经常多交流、沟通,增进同事间的感情,严禁员工在工作中相互拆台,鼓励员工团结协作,最终为所有员工创造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这些措施、制度都是有效激励营销战线的员工的重要方式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6655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