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订销售促进策略

如何制订销售促进策略,第1张

1、目标适宜的原则:古人云:“

取法乎上

,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也。”这话意思是说,目标得定得高一点。但过高的目标,又将制造经营的障碍。

我们的目标

不能订得不用费劲便

伸手可得

。而要做到

跳一跳

才能够得着。所以我们所订的营销政策中的目标设定,既要“取法乎上”,又要不致“高不可攀”。适宜才能得到推广,取得良好的激励作用。

2、配套运作的原则:有一个“

木桶效应

”,原理说:一只木桶

盛水

多少,并不

取决

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最短的那块木板。美国营销学者艾尔.里斯和

杰克特

劳特

提出的“二十二条

商规

”中有一条也说,企业采取的各项营销措施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其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只有一条。但这一商规成立的基本前提是,其它营销措施及其管理系统应与之相配套。

3、符合需求的原则:前面在讨论企业与个人的相互关系时,已经揭示企业与个人应该是互存互荣的关系。企业应该满足个人的需要,同时也对个人有所要求。我们所制订的营销政策,如果不能满足个人的需要,同时又对个人有所要求,推广执行中就有可能出现不满的情绪,以致将其束之高阁,形同虚设。

4、

独有特色的原则:特色既特点,仅管营销政策每个企业都订,而且其订的原则都遵循同一规律。但是,我们在制订时,应该找出同中之异,充分利用自己可以搜集到的同业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找到自己的独特点,制订出在阶段内独有特色的营销政策。每个企业都有自己具有的优势,我们只要将自己的优势良好地加以整合,就能做到使我们所订的营销政策,在阶段时间内真正具有不可模仿和不易模仿的特点。

5、稳健经营的原则:最近有专家提出了企业在市场进入理性发展阶段后,应该稳健经营的论点。其实,一个企业在任何时期中都

不能忘记

,稳健经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既然如此,我们所订的营销政策也必须符合这一原则,千万不可以因某种情况的面对,而冲动起来,用“杀鸡取卵”的方法,与

自己的竞争

对手针锋相对。

6、激励上进的原则:我们制订营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企业优势的组合,使我们生产的产品达到

最大的市场

销售,因此,我们所订政策的最大作用应该是激励我们的销售人员和我们所掌握的网络中的经销商。所以,我们在制订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企业、销售人员和经销商的三方利益。从三方需求的深层次上来确定政策条文,使所订政策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1)通过了解分析提供市场信息,可以避免企业在制订营销策略时发生错误,或可以帮助营销决策者了解当前营销策略以及营销活动的得失,以作适当建议。只有实际了解市场情况下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和企业经营发展策略。

(2) 提供正确的市场信息,可以了解市场可能的变化趋势以及消费者潜在购买动机和需求,有助于营销者识别最有利可图的市场机会,为企业提供发展新契机。

(3) 有助于了解当前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和技术经验,为改进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信息。

(4)整体宣传策略需要,为企业市场地位和产品宣传等提供信息和支持。

(5)通过市场调查所获得的资料,除了可供了解市场的情况之外,还可以对市场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从而可以提前对企业的应变作出计划和安排,充分地利用市场的变化,从中谋求企业的利益。

扩展资料:

市场调研研究方法:

(1)文案调研

主要是二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主要的渠道来自网上资料搜索和图书馆等书籍信息搜索。

(2)实地调研

实地调研可分为询问法、观察法和实验法三种。

(3)特殊调研

特殊调查有固定样本、零售店销量、消费者调查组等持续性实地调查;投影法、推测试验法、语义区别法等购买动机调查;CATI计算机调查等形式。

(4)竞争对手调研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句中国最古老的成语勾画出了竞争研究的重要性。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不了解竞争市场情况,不认识竞争对手,就意味着没有胜算的机会。

市场调研报告核心:

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

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市场调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6674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