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白象方便面突然上热搜?

如何看待白象方便面突然上热搜?,第1张

相信很多人曾经都吃过白象大骨面,但是近几年,统一、康师傅等品牌的崛起,让我们几乎看不见白象的身影。

白象再一次走进我们的视野,是在3月初的好丽友事件。

好丽友自1997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世界巧克力派市场占有超70%的份额。而其中,2019年在中国约58亿的营收,就占了好丽友全球销售收入的48%左右。换句话说,好丽友一半的销量,都来自中国市场

但是好丽友不仅在中国"双标"涨价,甚至连原料都与其他国家使用的不一样。在我国使用廉价而又不健康的代可可脂,却还堂而皇之地一"原料涨价"的理由提高售价,这样我们中国消费者不能忍受!

于是在大家激烈谴责好丽友的时候,白象这个低调的品牌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白象作为我国的老牌企业,在国内方便面企业纷纷接受外国合资的时候,没有接受日资的入股,导致市场份额逐渐减少。而且白象三分之一的员工都是残疾人,这让我们纷纷为白象竖起大拇指!

而白象的真正"翻红",则是由于"足味酸菜"事件。

老坛酸菜牛肉面,一直是方便面界的"顶流",但却在今年的3月15日,被曝出当中的酸菜在制作过程中,卫生状况非常糟糕,工人们都是赤着脚,在土坑里踩着即将装入方便面中的酸菜,甚至工人抽过的烟头,都直接扔在酸菜堆里。这个噩耗,让一众老坛酸菜牛肉面的"粉丝"反胃连连,不敢再吃任何带有酸菜的食物。

当天晚上,针对插旗菜业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卫生不达标等问题,白象食品在微博评论里霸气回应:"一句话,没合作,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

这让我们对于白象这个品牌更放心了,一时间,网友们纷纷成为了安利白象的"自来水"。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来白象不仅有大骨面,还在我们没看到地方偷偷创新,除了很多不同系列的新口味。尤其是"汤好喝"系列,一直是我的心头好。

我不能否认白象的品牌创新以及为了社会作出的贡献,但是白象的爆火,也离不开白象自身的品牌营销

在酸菜事件的相关新闻下方,几乎都能看见清一色的推荐白象的评论,而且文案都非常相似。很难相信这都是喜欢白象的人自发评论,至于这些评论怎么来的大家心里都有数。

我并不反感品牌营销,白象如果能借着这阵东风,发展得越来越好,让我们能吃到更多美味的方便面,那受益的不还是我们吗?

按理说自媒体营销带货,企业也可以从中获利,难道不是两全其美之事?实则不然,“卖惨”营销本质上就是一种谎言,产品热卖的盛况建立在谎言之上自然无法持久。当消费者意识到自己的同情心被利用后,对企业的形象无疑是致命打击。

曾经在电商平台上一度成为流量密码的“滞销体”文案,收割了无数心系三农的网友们的爱心。一句“苹果滞销,帮帮我们”的谎言配上沧桑的老农面孔,就能轻松获得上万单订购,消费者即便收到的货物劣质到与宣传严重不符也大都出于同情不舍得计较。但这些文案随后纷纷被曝光出是子虚乌有、纯属编造,意识到被骗的消费者日后若遇到真的滞销货物,还会愿意伸出援手吗?到头来受伤的终究是生产商品的企业或者农民。靠卖惨编织谎言者最终消耗的不仅是同情与爱心,更是在透支这个社会的真善美。

营销乱象百害而无一利,显然光依靠道德自律与网友的自我辨别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完善的监督审查体系来遏制、打击。这种涉及到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理应得到法律法规的相应处罚。此外作为平台提供者的各大电商也应加强审查、举报体系,与消费者形成合力,共同打击营销乱象的继续泛滥。

对于企业来说,在民众追捧称赞、自媒体营销造势所带来的热潮下,绝不应迷失其中,反而更要保持清醒,以做好产品为立身之本,否则等潮水退去,搁浅在沙滩上的仍然是原先毫无变化的企业,在竞争中还是会处于弱势。白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创新产品、把控质量。曾在三年时间内研发新产品八十余种,涵盖十余个品类,在产业升级的同时也紧跟社会需求与潮流。同时白象还在质量上严格把关,在近日数家同行知名企业卷入土坑酸菜事件的同时,白象一句“没合作,放心吃”的回应得到了广泛称赞。只要做好了产品,再低调的品牌也总会被消费者挖掘、认可。

“卖惨”营销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不断涌现、屡禁不止,不仅是对消费者同情与热情的消耗,也是对企业长远利益的损害,更是对社会信用的扰乱。我们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多方合力完善互联网监督机制,避免乱象继续泛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6842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