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旅游特色景点

武义旅游特色景点,第1张

武义素有“温泉之城、萤石之乡”美誉,自然山水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历经八百年风雨横跨母亲河的熟溪桥;誉为“浙江第一、华东一流”的武义温泉,日出水量6000吨左右,水温42℃至45℃。清水湾温泉浴场、温泉山庄是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境内有堪称中华一绝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神秘村落俞源太极星象村;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的省级文保单位郭洞古生态村;以及寿仙谷、刘秀垄、清风寨等10多处省市级景区。武川风情多姿多彩,斗牛、道情、龙灯、抬阁等民俗风情各具特色,引人入胜。武义是传统的农业县,田园肥美,物产丰饶,是浙江省商品粮、商品猪、出口茶、桑蚕、杉木、毛竹、油茶林基地县之一。近年来,武义以 农村奔小康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农业,推动了农 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茶叶、优质水果、花卉苗木、食用菌、蔬菜和畜牧业等特色产业优势初步形成,农产品美好誉度不断提高,全县农产品中 有全县已经有有机食品4只、国家绿色食品1只、省级绿色农产品10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7只。全县已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1个,面 积8万亩,有17家企业获得有机食品生产经营认证。拥有浙江省著名商标2只,市级知名商标5只,近年来武义农产品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 举办的各种博览会、农交会中获得金奖45个。200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9.4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4.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18元,比上 年增加了11.4%。武义是“中国有机茶之乡”,茶叶是武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现有茶园11万亩,2004年茶叶总产量6800吨,总产值2.05亿元。 其中名优茶产量2100吨,产值1.68亿元。茶树良种化率已达28.6%,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2004年颁证有机茶总面积达到了1.88万亩, 居全国首位,产量600吨,产值4800万元。武义山区地理环境条件优越,所产茶叶的自然品质“色、香、味、型”独特,白毫显露,色泽翠绿, 具有兰花的清香和鲜醇可口的特点,历史上就享有一定声誉,早在1932年,在省农产品展览会上,武义鸿源协的茶叶获乙等奖。优良的茶叶内 质为名茶生产开发提供了现实基础,武阳春雨是我县创制的一只名茶,产于海拔近千米的牛头山麓一带。茶叶受云雾滋润,集天地之精华,得 自然之灵气,秉承千百年传统制茶工艺,加之现代科技精心培育制作,所得品质卓尔不群,其形似松针丝雨,色泽绿嫩稍黄,香气清高幽远, 滋味甘醇鲜爽,获得了品茶大师和消费者的者的一致认可。武阳春雨自1994年开发成功以来,在各类名茶评比中屡获殊荣,当年获首届“中茶 杯”名优茶评比一等奖,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9年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第三届“中茶杯”名优 茶评比中获特等奖、中国国际茶博览会国际名茶金奖;2001年获浙江省精品名茶金奖,同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2004年武阳春雨茶被评为 浙江省十大名茶。武义是浙西南重点产粮县之一,是全国杂交早稻示范县,“武义大米”享有盛名。近几年,我县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以中国杂交水稻 研究中心、省农科院等科技单位为技术依托,聘请袁隆平院士为顾问,有力推动了优质大米的生产开发和普及推广。1997年,从南湖杂优中心 引进香两68等组合进行试种。2001年累示范推广面积达34353亩,建立了100-1000亩高产示范方29个;2001年又大面积示范推广部颁二级优质 米的晚稻超级稻组合面积达3.5万亩,占晚稻面积的21.2%。2004年在王宅等地建立的浙江省唯一的国家杂优中心P88S/0293两系超级稻示范方 116亩,平均亩产达65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亩产达712.07公斤。今年又建立了4800亩的超级稻新组合试种基地,进行大面积的超级稻P88S/0293 等新组合试种、示范。 武义是国家外贸部确定的为全国三大出口梨基地县之一,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栽培蜜梨,是省内主要蜜梨产地之一,栽培品种有早熟的 翠冠、西子绿、新世纪、菊水和中熟的黄花、清香等。“桐琴牌”蜜梨入选了全省十大名梨,获得了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全县蜜梨总 面积达到13000余亩,年产量1万吨,年产值近2000万元。武义县南部山区海拔650米以上耕地达8万多亩,植被173万亩,是理想的生产高山无公害蔬菜地区。目前全县高山蔬菜面积达3万亩,创产值4500万元,有3万山区农民从事高山蔬菜产、供、销等业务。武义高山蔬菜量大质优,种类丰富,四季豆品质优、销路好、效益高、面积大,已成为高山蔬菜的主栽品种。武义的宣莲是中国三大名莲,曾被选为清朝宫廷贡品,是武义县传统名贵特产,因产于原宣平县得名。有近500年历史。宣莲颗粒硕大,圆冰润 饱满,酥而不烂,味美爽口,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近年来,武义县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培育,引进了新品种“太空莲3号”和“十里荷1号” 进行种植推广,并大力进行宣莲品牌开发,现已注册了“乡雨”、“莲童”、“汤记”等宣莲品牌。目前,武义共有宣莲种植面积3000余亩, 年产量约200多吨,产值近1000万元。武义是传统的畜禽饲养产区县,也是著名特产“金华火腿”的主产区之一。2004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9.62%.已成 为全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家禽饲养有389万羽,其中以三黄鸡为主的优质土鸡有150万羽。已注册的“少妃牌”本鸡供不应求。我 县圈养麻鸭历史悠久。浙江省著名商标“田歌牌”蛋鸭系列产品,远销杭州、上海、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全年生猪饲养量33.1 万头,山羊 饲养量1.45万只。

武义的旅游景点比较多,具体如下:

一、秋澄公园浮雕凸显文化特色。

在秋澄公园下沉式广场,建有两块长20米,高1.5米的浮雕,该组浮雕再现了《熟水秋澄》、《夜宿武阳川》两首诗的意境,凸显了秋澄公园的文化特色。

二、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

浙江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有“江南华清池,浙中桃花源”之美誉的浙江省武义县境内,距武义县城60公里,总面积1 327.69公顷。

森林公园拟划分为可登高揽胜,生态探险的牛头山景区;可峡谷涉趣,探险猎奇的石门峡景区;可观览瀑布,吸氧保健的九瀑沟景区和上田服务管理区等4个功能区。

三、清溪湖温泉养生度假村。

武义清溪湖温泉养生度假村是武义县目前继塔山温泉、溪里温泉后,喷出的第三眼温泉。

是按国际三星级标准建造的豪华度假村。

她坐落在泉溪镇境内风景秀丽的清溪湖畔。

清溪湖水域面积1200亩。

这里是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的上佳选择,也是举办各种会议和商贸洽谈的理想场所。

四、赤壁奇观--大红岩.崆峒山。

浙江省武义丹霞旅游区位于武义县中部,距县城20公里,44省道上松线西侧,是武义旅游的核心景区。

有近10平方公里的典型丹霞地貌。

十里丹霞十里画廊,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一幅精美绝伦的自然画卷。

票价:30元,距县城20公里,上松线西侧,汽车西站票价约3元。

五、俞源。

中国唯一的太极星象村。

俞源村,坐落在武义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

票价:30元,距县城22公里,汽车西站发车,车资3.5元,每隔半小时发车。

俞源太极星象村,中华一绝。

六、江南第一风水村-郭洞。

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的郭洞,地形独特,三面山环如障,犹如福地。

双溪汇注,天赋灵性。

难得北面留一平地,远处又有左、右青山相拥,恰好应了"狮象把门"之说。

双溪汇合后沿西山环村而流,于是一座回龙桥跨溪而建,把这块宝地的风水包裹得严严实实。

票价:30元,距县城10公里,清水湾度假村方向。

七、清水湾温泉度假村。

清水湾温泉”属大型的医疗热矿泉,温泉康乐中心配有先进的 *** 冲浪泡池和露天温泉泳池及五个露天温泉小泡池。

此外,度假村还配有足浴中心、推拿中心、歌舞厅、KTV包厢、棋牌室、美容美发中心、茶室、购物中心、垂钓中心、村中村农家乐、健身乐园、乒乓球室、篮球场和两个网球场等各种休闲养生娱乐设施。

是您旅游观光、休闲养生及举办各种商贸活动和会议培训的理想场所。

八、唐风露天温泉度假村。

大唐风吕露天温泉度假村是金华金大地投资有限公司在原武义温泉山庄的基础上投资开发的以露天温泉为主导产品的三星级度假村。

度假村地处武义壶山省级森林公园内,占地五十余亩,是集温泉沐浴、客房餐饮、商旅会议、棋牌娱乐、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健康旅游的胜地。

九、阳光温泉浴场。

武义温泉浴场位于武义县城往南4公里处,到郭洞古生态村风景区的途中。

这里的温泉被誉为“华东第一泉”,采自地下330米深处,日用水量4500吨,常年水温41.2-51C,人称“浙中华清池”。

十、雄鹰展翅——寿仙谷。

寿仙谷的由来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相传,天宫中的大将青龙与宫中侍女金凤相爱,冒犯了天规,为追求幸福,他俩私奔到此处峡谷,隐蔽在一个山洞里,过着人间美满的生活。

此洞就是现在的“龙凤居”,居室石壁上仍有含情相望的龙形和凤影。

青龙和金凤在龙凤居长相厮守,产有一子。

儿子聪慧过人,性柔心善,深爱此谷山青水美,即静心修炼,终成正果,成为寿仙。

寿仙谷因此而得名。

寿仙好行善事,乐为人间主点延年益寿之应,受到百姓拥戴。

千年之后,升天为星,即寿星,也就是二十八星宿中的角亢星。

票价:25元,距县城20公里,汽车西站发车,车资4元,每隔一小时发车。

十一、小黄山景区。

小黄山景区位于浙江省武义县东南部,距县城48公里,交通便捷,总面积5平方公里。

景区内以奇松、怪石、云海、飞瀑被称为“四绝”,天池、悬棺、小三峡等景点更使景区锦上添花。

山间一座古村落,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达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是人们休闲度假之胜地。

门票:10元,位于柳城镇,距县城48公里。

汽车西站发车,1.5小时即达。

十二、浴仙湖赤壁——清风寨。

清风寨,位于“温泉之乡”浙江武义,距县城十五里,南一公里处为著名的太极星象村俞源,北部“十里画廊“刘秀垄,是省级风景区“龙潭-郭洞”的中心景区。

票价:25元汽车西站发车,往宣平、俞源方向的车都可到达;车资3元。

十三、碧湖春色——石鹅湖。

石鹅岩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级旅游区,位于武义县城西6公里处,面积10平方公里。

景区内丘岗起伏,岩性复杂,断裂发育,形成特殊的地貌。

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分明,景区内林木苍盛,秀峰碧水,天然成趣,以奇岩、秀湖、名寺和红军革命史迹而著称。

票价:30元(含游船10元),距县城7公里,汽车总站发车,车资2元,发车时间为:7:50,10:30,14:00,15:30;

十四、令旗天降——刘秀垄令旗峰。

刘秀垄,绵延5公里丹霞地貌,山垄两旁秀石林立,奇峰拔萃,素有“十里画廊”美称。

相传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所追杀,逃到这里,躲进路旁一个山洞里。

刘秀一进洞,便有蜘蛛在洞口织网,一群麻雀飞来停在洞边树上。

王莽率兵追到,见洞口蛛网密布,且有麻雀鸣跃枝头,猜想刘秀不会在洞里,便继续往前追去。

刘秀死里逃生,重振帝业。

他即帝位后,为表彰救驾之功,便封这里的麻雀为五爪,食五谷;蜘蛛背上加盖皇印,封为金蜘蛛,以示荣耀,而这条山垄也变成了刘秀垄。

刘秀垄口,左右耸立两座奇峰,一座像鲸鱼,一座像狮子,称狮象迎宾。

步入垄口,两边青山茂林修竹,翠绿醉人,山顶岩石陡峭,古藤缀拂。

票价:25元。

距县城18公里,汽车西站上车,往俞源、宣平方向的车皆可到达,半小时左右一班车。

十五、千年古刹——延福寺。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延福寺,坐落在武义县桃溪镇陶村东的福平山旁,为后晋天福二年(937)僧宗一创建,原名福田寺,宋绍熙年间(1190一1194)赐名延福。

清康熙九年(1670)重建观音堂和两廊。

雍正八年(1730)至乾隆十三年(1748),多次修茸大殿,并增建天王殿和两廊厢楼。

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建观音堂,现存的建筑群,按中轴线排列为山门、天王殿、大殿和观音堂。

两侧厢楼,殿间有长生池、观间堂,后有石涧井。

十六、熟溪桥--古代木结构廊桥的艺术珍品。

弯弯曲曲穿城而过的一条河流,唐代武义县建县时,原名武阳川。

后因这一条母亲河,对于武义的子民来说,实属至关重要,相传只要河中有水,两岸稻谷皆熟,故而改名为熟溪。

熟溪本身就很美,更因在熟溪上建有古桥,景色就越加增光添彩,八百年来,倍受游人青睐。

熟溪古桥始建于南宋开禧三年(1207),九孔十墩,到明代万历四年(1576),加了桥屋,成了风雨廊桥。

桥长140米,宽4.8米,有桥屋49间,两侧间隔设置条凳,供游人休息用。

条凳把廊桥分成三道,古时两旁走行人,中间通车马,现只允许行人通行观赏。

桥身两旁设有独具江南特色的木栏杆,安全美观,依栏远眺,可尽览小城的美景。

“百尺长虹锁碧流,芦汀荻浦净寒秋……遥见船从桥下过,恍疑人向镜中游。

”这是古人徐俟召写的《咏熟溪桥》中的句子。

自从熟溪桥建成至今,文人学士写下的诗文颇多,其中,民国诗人何葆仁还写下了《游熟溪桥》的一部长诗。

十七、朱吕讲堂——明招寺。

明招寺位于武义城东10余公里的武阳镇下陈村附近的明招山麓,初名惠安寺,清乾隆二十年(1757年)敕名智觉寺,是闻名海内外的金华婺学发源地。

南宋年间,著名理学家吕祖谦、朱熹、陈亮等人在此讲学,成为影响全国的最高学府之一。

吕祖谦开创的婺学(金华学派、浙东学派)相沿发展,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至今保存的明招寺朱吕讲堂及吕氏古墓群,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八、台山寺。

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武义县城南38公里的云华乡境氏总面积5平方公里。

境内悬崖千切,气势雄伟,峰峦竞秀,云雾绩绕,有如世外仙境,素有浙中胜地之称。

台山寺座落在台山之巅,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寺名。

据记载,早在北宋乾德年间(公元963-968年),号称伏虎禅师的高僧人 台山说法,结茅安禅,骑虎募创台山寺。

其虎每夜卧于寺门口大岩石上,天长日久,留下虎形迹,至今依稀可辨。

后经历代扩建,台山寺初具 规模。

明崇帧己卯年(公元1639年),改名真静庵,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复名台山寺。

近年又修复并新建了来翠亭、前殿厢房、观音堂、妙云亭。

功德亭、山门牌坊、环山长廊、竹亭、焚经石塔和身高15米的南簸阿弥陀佛露天立像等景点,香人日盛,饮誉四方。

汽车西站发车;票价10元。

十九、发宝象龙塔。

发宝象龙塔立于武义县城东北金安山上,始建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2),竣工与万历三十六年(1605)。

塔名取叶经上“狂象无言问老龙” 之意。

发宝象龙塔为砌体,仿楼阁建筑形式。

平面六角形,共7层,高42.26米。

塔身逐层收分,每层相闪错开辟窗。

腰檐用平砖和菱角牙子相同叠瑟,层层挑出。

塔内用砖砌出踏道,转虚其中,盘旋而上。

塔顶用传叠瑟逐层收缩而成。

每层塔内都有不同朝向的牵木,牵木上铺设木地板,大大加强了塔身的整体牢度。

木刹杆自第六层开始,直通刹杀。

刹杆铁质,由覆盘、仰钵、露盘和宝瓶组成。

另外,在塔外壁每层腰屋下,用墨描绘二斗三升,是仿木结构建筑的做法。

以上是整理出来的资料,应该比较全了。

祝你玩的愉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9447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1
下一篇 2023-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