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外销茶叶为什么能在清代异军突起?

福建外销茶叶为什么能在清代异军突起?,第1张

迄至清初,福建茶叶除武夷等名茶品种闻名于世外, 其整体生产规模、制作技术均远逊于江淮、四川等地。然而, 到 18 世纪 30 年代以后, 福建茶独擅出口之利, 其生产规模远超其他产茶省份, 开始了闽茶近 150 年的全盛发展时期。原因何在?

制茶技术的变革

至迟18世纪初期, 武夷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相继出现。清朝以前,福建与其他地方一样, 均是炒制绿茶。小种红茶的制法是以日晒代替杀青, 在揉捻后堆放片刻, 使其发红明显, 而后炒和烘, 使其色、香、味异于绿茶。崇安县令陆廷灿雍正十二年 (公元 1734 年) 所刊《续茶经》引《随见录》记载: “ 武夷造茶, 其岩茶以僧家所制最为得法。至洲茶中, 采回时, 逐片择其背上有白毛者, 另炒另焙, 谓之白毫 ”(Pekoe, 优级红茶之一种, 不同于政和的白茶) , 这是国内最早的红茶记录。《随见录》早于 1734 年的《续茶经》, 所反映的史实当更早。

注:英语中的black tea 指颜色较深的茶,半发酵的乌龙茶也包含在内,早期欧洲人没能力严格区分今天意义上的红茶和乌龙茶。

欧洲人 18 世纪初就记载工夫 (congon) 茶, 小种红茶产生早于工夫茶。由此推测, 小种红茶可能产生于清初。由于小种红茶制法繁复且费工时, 因此, 福建各产区简化加工步骤, 创造工夫红茶。这两种红茶先为英国人接受 , 随后风靡欧美, 销量大增, 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出口茶, 从根本上促进了福建茶的生产。

清廷在福建实施比较宽松的茶叶管理制度

清代在主要茶区实行茶引制度, 茶商需纳钱请引, 而后按引购茶, 不许超过所得茶引规定的购茶量。若要增购茶叶, 需再申请茶引, 不但需多纳钱, 还得受官员勒索。清代的主要产茶省份中, “ 福建向不颁茶引, 并无征收茶课 ” , 只在康熙十九年 (公元1680 年) 因军需议加茶课税银 35912 两。福建茶课税到康熙二十六年 (公元1687 年) 豁免。惟贩运崇安武夷茶时, 需在关口“ 照则例纳税, 多寡不一, 汇入商税项下奏销 ”。

农村雇工对雇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动

万历十六年新题例规定: “ 今后官民之家凡请工作之人, 立有文券、议有年限者, 以雇工人论, 止是短雇月日, 受值不多者, 依凡 (人) 论 。”这是说明打短工者不被认为是“雇工人”, 与雇主在法律上平等, 没有人身依附关系。

清承明律,到乾隆五十三年 (公元 1788 年) 规定:“ 若农民佃户雇请耕种耕作之人, 并店铺小郎之类, 平时其坐进食, 彼此平等相称, 不为使唤服役, 素无主仆名分者, 亦无论其有无文契年限, 俱依凡人料断 ”。以上材料说明, 从明末到乾隆末年, 农业雇工对雇主法律上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这对于大量使用雇佣短工的茶叶种植与制作具有重要意义。

雍正年间取消劳动力流动限制

清律规定, 居民只能在向国家登记土地财产、纳粮和应役的地方居住, 不能随便迁徙, 这就是所谓的“ 人户以籍为定 ”。如离开居住处到外县、外省去, 必须取得地方官同意及发给路引, 才能持之通行前往, 否则就触犯了“ 私越冒渡关津 ”律。雍正三年 (公元 1725 年) , 删除了须发路引规定。雍正九年 (公元 1731 年) 又规定: “ 流民”已佣工得食者, 听其自便 。茶叶种植与制作季节性强, 每年只在采茶制茶期间需要大量劳力, 非地广人稀的山区本地劳力所能满足, 只能大批雇佣外地劳力。雍正年间取消劳力流动限制, 在法律上承认雇工能顺利流入茶区, 保证茶叶种植与制作需要的外地劳力。

福建商人的贸易优势

宋元以降, 闽南商人在远东贸易中长期居优势地位。西人东来后, 首先遭遇的也是闽南海商。清初至清中期, 活跃于茶区的商人多是漳泉商人。闽南人经营闽北茶叶由来已久。闽南商人不仅活跃于茶区, 而且直接经营闽茶外销。清前期海禁开放以后, 福建茶从厦门出口, 经营者多是闽南商人。

1757 年, 清朝闽海关关闭, 实行广州一口对外贸易。福建茶出口改为由陆路内河运到广州。贩运茶叶者仍多是闽商。“ 闽皖商人贩运武夷、松罗茶叶, 赴粤省销售, 向由内河行走 ”。不仅贩运闽茶至粤省多是闽商, 而且与洋商进行茶叶交易者也不乏福建商人。广东十三行经手所有内地茶叶外销, 很多福建商人由闽来粤, 直接经营茶叶等中国商品的外销。乾嘉年间广东十三行著名行商中, 潘同文 (同文行)、任怡和 (怡和行)、叶义成 (义成行)、潘丽泉 (丽泉行)、谢东裕 (东裕行)、黎资元 (资元行) 各行俱闽籍。刘东生为徽籍, 卢广利、梁天宝、易服泰、关福隆、黎届成为粤籍, 闽籍行商全属漳泉商人。

从 17 世纪末到 18 世纪 90 年代, 荷兰通过印尼巴达维亚(雅加达)转口, 向欧洲贩运茶叶不下数十万担, 经营从中国贩茶到巴城的海商, 几乎都是闽南人。在巴城从事中国帆船与荷兰人之间茶叶贸易的掮客也是闽籍巴城华人, 如 17 世纪 30- 40 年代的巴城甲必丹(华人头目)连富光本身就参与与荷兰人的茶叶交易。 闽籍商人, 特别是漳泉商人长期形成的内陆与海上贸易网络, 是推动闽茶海外贸易从 而促进闽茶生产的主要动力之一。

18世纪开始,茶叶开始风靡欧洲,随之而来的是市场需求暴增,中国茶叶迅速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国际贸易商品。具备以上条件的福建在全国的产茶区中脱颖而出,开启了近代以来福建茶业的辉煌时代。

阅读有趣的文字  探索 有趣的世界 享受有趣的生活

王掌柜的茶话会

茶叶网络营销策划书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其创制年代,据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制茶学》载:“青茶(即乌龙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创制发明了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铁观音因品质优异,香味独特,各地相互仿制,先后传遍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乌龙茶区。20世纪70年代,日本刮起“乌龙茶热”,乌龙茶风靡全球。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等部分绿茶区纷纷引进乌龙茶制作技术,进行“绿改乌”(即绿茶改制乌龙茶)。目前我国乌龙茶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四大产区,以福建产制历史最长,产量最多,品质最好,尤以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闻名于海内外。近年来,与安溪茶山一山之隔、全国第二大铁观音生产基地的华安铁观音,也开始崭露头角。

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观音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铁观音于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观音」两种,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其树性稍,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适宜制种铁观音茶。

分析:奕福茶叶主销售的就是铁观音,正符合现今大众群体对茶叶的需求,铁观音对一般的工薪阶层也比较适合,所以有很好发展前景。

行业环境分析

经过调查研究,现今网购已经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衣奕福茶叶在网络上的营销方式有很好的发展平台,首先:网络媒介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无时间地域限制、无时间版面约束、内容详尽、多媒体传送、形象生动、双向交流、反馈迅速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小店营销信息传播的效率,增强小店营销信息传播的效果,降低小店营销信息传播的成本。

其次,网络营销无店面租金成本。且有实现产品直销,能帮助小店减轻库存压力,降低经营成本。

网络营销策略选择

营销策略

产品: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观音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价格:对奕福茶业的定价,不仅要综合当前的茶叶市场行情,也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在网络营销的环境中要最大限度上的实现“最优供需配置状态”,同时满足生产最优条件、交换的最优条件和生产与交换的最优条件。

促销手段:奕福茶业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多种多样的特性。在网络营销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网站、网络广告、E-mail营销等方式来推广。

消费者分析

从消费者性别来看,茶叶消费受年龄、性别、收入等消费者特征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在年人均消费超过600克的群体中饮茶的男性比女性,所以在访问网站的大部分消费者中,男性居多,因此在设计网站的时候应多考虑男性的审美观,适当增加一些吸引男性的元素。其次结合网络消费者的特点,这些消费者,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而且收入较高,追求个性化事物,因此网站在追求美观性的同时还要不落俗套,可增加些交互性、时尚的内容。

从消费群体来看,网站流量来源也可以为以下几种:

1、企事业单位。他们可能把茶叶作为公司的一种福利待遇发放给员工,而实体店的茶叶价位往往比较高,所以他们转向网络,进而形成消费需求。

2、茶生产商。他们可能是出于要建立自己的网店从而借鉴本网站,也可能是想与本网站加盟实现共赢。

3、茶经销商。他们可能从本网站获得信息,或是与本网站建立某种贸易关系,转销本网站所推广的.茶叶。

4、临时散客。

推广策略

1、威客:国内有不少威客网站,在猪八戒威客上面还有论坛发贴这个功能,只要很少的钱就可以让众多的人帮你在各大论坛发贴。

2、博客:注册几十个国内知名的博客,以新浪为主,把每次精力写好的软文先发到新浪博客里面去,然后再转载到其它的博客。

3、交友网站:校内网、百合网等,发挥的力度与微博是一样的。

4、E-mail和相关聊天软件:聊天软件很多,我要列举一下,腾讯QQ、MSN、飞信(手机彩信、短信、杂志)、阿里旺旺慧聪发发、Skype、雅虎通、新浪UTGame、GoogleTalk、IS语音聊天、快门、校内通、多玩YY、51挂挂、网易泡泡、百度HI等等。

5、RSS订阅:有些博客、网站、论坛上面有这样的功能,现在的腾讯在RSS功能方面做得很不错,我很赞,RSS是留住客户眼球非常不错的方式。

6、生活搜索:比如电子地图里面注明奕福茶叶公司,最好对公司做一些比较详细的介绍,未来手机用户越来越多,GPRS定位系统越用越广泛,生活类的搜索更会帮助客户点明方向的。

7、企业黄页、目录网站、行业报告。

8、电子词典:比如百度百科

9、免费下载:比如豆丁网,很多免费下载的好网站,把你们公司那些不是机密的东西都拿出来分享吧,当然关键词要注意下。

10、权威评论和权威排名

11、游戏平台:比如第二人生这个游戏就是个不错的平台,现在这个游戏虽然不那么流行了,但给了人非常大的启发。

茶叶网络营销策划书(三)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茶叶行业已逐渐成为主产区农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出口创汇的优势农业行业,备受国家重视。2019年,我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茶叶种植国、世界第一大产茶国,还是全球茶叶出口的主要国家。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茶叶进出口增长受阻,贸易形势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1、茶叶行业进出口现状:出口为主

2017-2019年我国进出口总量呈上涨趋势,2019年中国茶叶出口数量达36.66万吨,同比2018年增长0.5%进口量4.56万吨,同比增长19.3%。我国茶叶出口规模远大于进口规模。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物流不畅,企业开工延迟,中国茶叶对外业务遭受阻滞,进出口量都出现了下滑。2020年上半年,出口总量下降,为17.6万吨,同比下降1.7%出口总额为9.94亿美元,同比减少7.7%。

2、细分产品进出口特点分析

我国出口的主要茶叶品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2019-2020年,绿茶是主要茶叶出口品类,2019年中国绿茶出口达30.39万吨,占出口总量的82.8%。2020年上半年,绿茶出口量占比提高到了84.3%。

我国进口茶叶中主要产品为红茶。2019年红茶进口量为3.64万吨,占总量的79.9%2020上半年我国红茶进口比例变化不大,占比80.2%。

2019到2020上半年我国茶叶进出口均价均出现了整体下滑,但是,红茶的进出口均价却出现了逆势上升。2020年上半年我国茶叶出口均价为每千克5.22美元,进口均价为每千克2.54美元红茶的出口均价从每千克9.91美元增长到了每千克12.14美元,进口均价从每千克3.46美元增长到了每千克3.7美元。反观其他主要茶种例如绿茶、乌龙茶的进出口均价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

3、进出口地区分布现状

从出口省市来看,近几年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快,中国茶叶出口省市向中西部战略转移的趋势明显。具体来看,浙江省继续保持领先,上半年茶叶出口7.8万吨,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44.4%,同比下降1.1%其后四位依次是安徽省、湖南省、福建省、湖北省,茶叶出口量分别为3.1万吨、1.7万吨、1.2万吨和8,205吨。其中,安徽省、福建省、湖北省茶叶出口实现逆势增长,同比分别上升17.8%、6.7%和4.7%。

2019年我国茶叶出口六大洲129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非洲是我国最主要的茶叶出口市场,合计占出口总量和出口总额的80%以上。按量排序,主要出口国家有依次是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美国和加纳,摩洛哥占出口总量的22.7%

2020年上半年,我国对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加纳等国的茶叶贸易总体稳定且呈不同程度增长对美国的茶叶出口大幅下滑,同比下降了33.4%。在当地严峻的疫情形势下,物流不畅、需求不稳以及实施入境货物管控措施等是影响茶叶订单执行或新订单萎缩的主要因素。

2019年按进口量,印度和斯里兰卡是我国进口茶叶的主要供应国,分别按进口量占比30.8%和29.5%,其次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肯尼亚等其他国家和地区。

2020年上半年源自斯里兰卡和印度的茶叶进口量分别为5328吨和4122吨,同比分别下降为19.1%和19%,占我国上半年茶叶进口总量的30.8%和23.9%。

4、进出口趋势展望

虽然2020年全球被疫情席卷使得茶叶进出口规模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政策利好等方面,在未来茶叶进出口规模还是有望增加,但是茶叶进出口的市场单一和结构失衡现象会继续保持下去。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2225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4
下一篇 2023-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