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保险的方式有几种

推销保险的方式有几种,第1张

一、在中国大陆,保险目前有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两种(不涉及再保险业务)。

社会保险由于低水平、广覆盖的主导思想,所以目前不存在营销模式的问题,但是在推广中有半强制的现象存在。如果是体制中人士,不参与可能存在诸多不便。

商业保险又可以分为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两大块业务和公司类别。

财产保险公司多经营财产保险(主打业务是车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短期意外险等。由于客户投保期限短,流动迅速,所以业务营销以店铺经营和代理人单层次直销为主。由于交强险的存在,许多运输行业从业者也有兼业代理的现象。

人寿保险公司主要经营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医疗保险等。由于客户缴费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培养客户的忠诚度,所以以各种形象广告和代理人多层次直销为主。由于电子化、无纸化业务的推广,许多银行、金融行业从业者也有兼业代理的现象。

保险行业宣称到了变革的时候,针对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修正一直在进行,但是大的变革似乎还没有出现。

二、目前所知的保险营销模式有这几种:

1.代理人

2.电话销售(含呼出和呼入)

3.银行网点销售(银保)

4.电子商务(网上卖保险)

5.渠道销售

保险营销是指以保险为商品,以市场为中心,以满足被保险人需要为目的,实现保险企业目标的一系列整体活动。保险营销是以保险市场为起点和终点的活动,它的对象是目标市场的准保户。保险营销的目的是满足目标市场准保户的保险需求。保险营销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推销保险商品获得利润,还是为了提高保险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或占有率,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信誉。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作为医疗界的网红,“百万医疗险”以其区区几百块钱保费撬动百万医疗的迷人杠杆比,瞬间戳中千万人的痛点,飞进千家万户。可是,这种“低保高赔”的健康险真的完美吗?

今天我们就从以下几个角度聊一聊“百万医疗险”为何这么火?

· 低保费,高保障

· 不限社保用药

· 保障范围极广

· 重疾额外支付

· 可“带病投保”

· 后续续保

“百万医疗险”类产品的保障期多为1年,保费通常在几百元之内,保额为100万元、300万元、600万元不等,有的甚至高达千万元级。

每月一杯奶茶钱,就能换来百万医疗保障。

这样的宣传稳稳抓住了老百姓看病的痛点:看病难看病贵。可是这个产品不仅保费便宜,还有健康管理服务外加垫付,几乎满足普通老百姓对保险产品的所有想象:

低保费,高保障

现在这个环境,越来越多人已经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可要达到100万以上的保障,需要缴纳高昂的保费,常常让普通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及。而百万医疗险,哪怕全家都买上,也只需一两千,多数家庭都是可以接受的。

突破社保范围,可报销自费药

社保外用药和自费药一直是老百姓看病的痛,可现在这个痛也被百万医疗险抚平了。一般高配的医疗险不局限于只报销社保范围内的药。

对重疾尤其是癌症的额外支付。癌症动辄几十甚至上百万的医疗费用总让人焦虑不安,但现在的百万医疗险对重疾或癌症都有更高的限额。 比如一般住院医疗保险金是300万,确诊为癌症或重疾相关的就可以翻倍,也就是600万,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保障范围广,报销比例高

现在很多保险是买什么保什么,比如意外保险只能报销意外事故导致的医疗费用。而重大疾病保险则更加严格,只有保险合同规定的病种才能获得赔付。偶尔会遇到非常尴尬的事情是花了很多钱买保险,真的出了事故了,买的保险都不保。

而百万医疗保险则没有这个问题。只要是正常的医疗费用,不限社保目录(自费药、进口药),不限疾病种类,不限治疗手段,都能报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非意外、疾病导致的需要美容整形、性病等疾病医疗费用是不能报销的。

可带病投保,长期有保障

很多医疗保险,在发生疾病,保险公司理赔完后,就不能继续再投保了。比如一年期重大疾病保险,如果赔付了,第二年就不能再投保了,也就失去了保障。

而百万医疗保险一般都条款承诺,不会因为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变化或者历史理赔情况而拒绝被保险人续保或者单独调整被保险人的续保保费。也就是说即使发生了重大疾病,只要按时续费,也可以继续享有保障。

等待期较短

长期重大疾病保险的等待期一般为90天或180天,投保后的90天或180天内发生重大疾病,保险公司是不赔付的。而百万医疗险的等待期只有30天,投保后如果是意外事故导致的医疗费用,没有等待期,如果是疾病,只要过了30天,就可以享受保障了。

可在线投保,免体检方便快捷

额度高的医疗保险,一般需要先体检才能投保,并且需要通过保险代理人购买,不能自己直接购买。而百万医疗保险,大部分都是可以在线投保的,非常方便快捷。

百万医疗险背后的“套路”

百万医疗险优点很多,是目前市面上性价比非常高的医疗保险,但购买百万医疗保险前,对于百万医疗保险的局限性还是有必要了解的。如果细究“如何保,怎么赔”等核心问题后,“百万医疗险”营销噱头背后的“套路”也就日渐显现出来。免赔额和续保成为主要的诟病点。

1万免赔额

大部分百万医疗保险都设置了这1万的免赔额。如果是小病,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再扣除1万元免赔额,实际理赔金额并不大,很多人可能都达不到理赔标准。好在1万以内的医疗费用大部分家庭还是能够承受的。

续保

目前并没有一款短期医疗险能保证一直续保,一般都是“交一年、保一年”。专家表示,百万医疗险属于短期产品,更新变化较快,随着市场、政策及投保人健康状况等变化,其条款或细则方面很可能产生变化,或者停售,能否续保存在变数。不过保险公司一般承诺会有新的类似替代产品,且从老产品转到新产品的客户没有等待期,可以带病投保。

报销型保险

重大疾病保险一般是提前给付,一旦确诊了,就能从保险公司拿到全额的赔付用于疾病的治疗。而百万医疗保险是报销型的保险,医疗费用需要先自行筹措和支付,然后再找保险公司报销。不过还好目前有的公司推出了提前垫付服务。

买了百万医疗险,还需重疾险吗?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百万医疗险是费用补偿型保险,必须以合理且必要的医疗费用发生为前提,赔付金额不会超过治疗费用。而重疾险是定额给付型保险,只要确诊符合约定的重疾(或轻症)即可一次性获得高额理赔款,理赔款可以自由支配。因此,赔付额有可能远远超出实际治疗费用。比如贾先生患了甲状腺癌,治疗费用10万元,那么社保+医疗险赔付,最高赔付上限不可能超过10万元。而如果他买了50万元的重疾险,只要确诊,即可一次性获得赔付50万元重疾保险金,部分产品可能还有癌症额外给付。

其次,百万医疗险可以作为社保的补充,提升保障范围和治疗品质(比方社保不管自费药,但中高端医疗险,可以覆盖自费药和私立医院等)。可社保报销的部分和医疗险补充的部分,加起来最多不会超过看病的实际花费。可是一场大病如癌症,烧钱的可不止医疗费用, 还包括许多隐形损失,如收入损失、家庭成员的投入、康复费用、护理费用、药品营养费等等,这些都是需要重疾险来弥补或者转嫁的。

再次,有些情况医疗险未必能帮得上忙。比如双眼失明,假如有希望救治或正在救治,医疗险还是能有作用的。如果碰到极端请情况,没有治疗的必要性,不用治了,那这中间就不会产生医疗花费,空有百万医疗也没有多大用处。重疾险就不一样了,确诊直接就可以获得赔偿,可以用来后续的病情改善,或者干点别的什么都行。

保险课堂笔记:

配置保险抵御大病风险,聪明人的做法是:医保+医疗险+重疾险。这三重防御机制,对于身患重疾的家庭而言,是相当给力的保障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2928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