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蚕

如何养蚕,第1张

(一)课题产生背景

本课题产生纯属偶然,在一个极为自然的状态中生成,事先并未经过精心策划。在一个春意融融的早晨,本班一个小女孩,将自己养的蚁蚕带到学校向同学炫耀,此举在班级引起轩然大波。这群从小生活在火柴盒似的楼群中的孩子,大多是第一次亲眼目睹,亲手触摸爬在绿色桑叶上蠕动的黑色小生灵,显得特别新奇,特别兴奋,继而萌发了养蚕的愿望。小女孩答应再到乡下亲戚家要一些蚕,分发给和她有着共同爱好的同学养。教师敏锐地发现了学生的兴趣、需求,准确地把握住了学生的求知脉搏,及时抓住了这一契机,当机立断进行组织。就这样,一个新的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便应运而生,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便自然生成。此活动的主旨为:满足学生对个人阅历中未知事物的探究心理。

(二)活动方案设计

1. 活动主题:养蚕

2. 活动目标:

⑴认知目标:

① 通过喂养蚕,了解蚕的生活习性、生长过程。

② 通过书本、上网、请教他人,收集与蚕相关的资料,并学会做资料卡片。

③ 学写观察日记。

⑵能力目标:

① 通过观察蚕的外形、变化,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② 通过喂养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⑶情感目标:

① 为学生创造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③ 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珍爱小生命的美好情感。

3.活动设计:

⑴制作养蚕箱,并在组内展示,评出蚕宝宝的最佳“安乐窝”。

⑵各显神通,寻找桑叶,解决蚕的生计问题。

⑶交流养蚕经验,将蚕养活、养好。

⑷通过查书、上网、请教他人,收集蚕的有关资料,做成资料卡片。

⑸在观察蚕的外形、生长变化的基础上,写好观察日记。

⑹展示成果,并安排一次口语交际——“话说养蚕”。

二、 活动实施

(一) 自行设计,制作蚕箱

养蚕小组的成员,如愿以偿得到了2——6条数量不等的蚕宝宝,另外还附带几片桑叶。养蚕活动拉开了序幕,首先得为蚕安一个舒适的“家”。小组成员,分头行动,自行设计,亲手制作,每人都精心为蚕宝宝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安乐窝,并纷纷把“安乐窝”带到学校展示、参评。这些“安乐窝”大多用纸盒改良而成,倾注了孩子的爱心与智慧,十分漂亮,有的简直就是精美的工艺品。“安乐窝”有可以开启的门窗,涂上了绚丽的颜色,配上了卡通图案,有的还写上了给蚕宝宝的祝辞。参评条件挺苛刻,不仅要求外观漂亮,而且还得符合环保条件——没有异味。听说这一点是养蚕小组在蚕箱制作前就作了严格规定的,因为有一位小组成员打听到,蚕闻了异味会生病。

评析:如今的孩子不乏高档的电动玩具,可以玩极具刺激的电脑游戏,一集连一集地看动画片。可是,他们很少接触自然的东西,到小河边垂钓、用蜘蛛网粘知了、去郊外挖马兰……大多孩子都没亲历过,现在让他们亲自喂养呵护蚕,补充了他们生活中缺失了的一部分,他们觉得新奇,这便是驱使他们去付出、去探究,去实践的动力。

(二) 各显神通,寻找桑叶

蚕是弱小的生命,对吃很挑剔,桑叶是它们唯一的食谱。在高楼林立,柏油马路纵横的城市中,要找到桑叶,绝非容易。没有桑叶,怎么养蚕?蚕因为没桑叶吃而夭折,这轰轰烈烈的养蚕活动,不就成了昙花一现?果然没几天,就有学生向教师告急:蚕宝宝没吃的了。有一个孩子在日记中写道:我的蚕已经养了好几天了,桑叶是那儿来的呢?一开始蚕吃的是糜晨阳给我的几片桑叶。因为蚕小,所以还应付了好几天,可现在蚕快把桑叶吃完了。听人说,只有乡下才有桑叶,我焦急万分。桑叶的问题的确是个大问题,关系到蚕的生死存亡。如果教师这时不管,可能蚕会饿死,养蚕小组便土崩瓦解;如果教师这时接手处理这一棘手的难题,活动就失去了自主性,孩子们就失去了锻炼的机会。考虑再三,教师还是宣告:蚕宝宝的桑叶由蚕的第一监护人解决。结果让老师感到意外,所有养蚕组的成员都没让自己的蚕宝宝饿着。他们各显神通,通过各种渠道弄到了桑叶,有的是爸爸妈妈带着到郊外亲手摘来的;有的是打电话让乡下的亲戚送来的;有的是让邻居在工作单位的院子里采的;还有的是自己交涉问本组的同伴要来的。最有意思的是,有一个孩子居然在自家楼下发现了一棵桑树。虽然这棵桑树早就存在,可他一直到这次养了蚕才认识了它。由于桑叶来之不易,养蚕小组的成员都学会了桑叶保鲜法,什么冰箱保鲜法,什么湿毛巾保鲜法,说起来一套一套的。

评析:也许是职业的习惯,许多小学老师对学生都爱像保姆似的大包大揽。其实学生群体中蕴藏着的能量,往往就是被这样的包揽扼制的。如果教师相信学生,给予学生施展本领的机会,学生显现出的才华、能力,会让我们老师刮目相待。尤其是在他们具有了强烈的责任感,主动去做某一件事时,爆发的能量更是让我们老师始料不及。

(三)观察探究,增长学识

蚕在孩子们的精心喂养下一天天长大,养蚕小组的成员经常聚在一起交流养蚕经验:蚕沙要天天清理;蚕对卫生的要求很高,脏手不能触摸它;蚕吃了带水的桑叶会生病……孩子们积累了不少养蚕经验,养蚕进入平稳期。再加上孩子们天天和蚕亲密接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此阶段教师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究,无疑是趁热打铁。在教师的刻意引导下,孩子们仔仔细细观察蚕宝宝,兴致勃勃写观察日记,遇到问题翻书、上网查资料,精心制作做知识卡片,结果是令人欣喜的。下面撷取的是部分孩子写的日记片断:

蚕和我的中指差不多粗长,又白又嫩的皮里透着丝丝青色,它的背上每隔一段就会有一对花纹。它的嘴呈八字形,吃起桑叶像剃须刀,从桑叶的边缘,一条一条剃下去……

蚕的眼睛很小,长在两边,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没有眼睛呢。蚕的前面有三对足,后面有四对足。它的身子软软的,凉凉的。爬行时和蚯蚓差不多,一拱一拱的……

蚕宝宝又开始蜕皮了,它先把身体紧缩,接着尾部一挺,一对小脚首先从肚子下露出来。不一会儿,它又用嘴咬住皮,尾巴一缩,皮又蜕了点,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它终于把旧衣服脱去了,换上了一件白白的新衣衫……

……有时我去摸蚕宝宝,发现它的身上凉凉的,不知这是为什么?查了书我才知道,原来呀,蚕没有固定的体温,它的体温会随着周围温度的高低而变化。蚕的身体两侧有许多对气门,周围的温度一变,它就借开关气门的方法来调节体温……

今天我上网查到了有关蚕的资料。蚕为什么能够吐出丝来呢?那是因为蚕吸收桑叶中的营养成分,在体内合成丝素、丝胶等蛋白质……

从以上学生的日记片断中,大家不难看出,学生是在用眼观察,用情体验,用心探究。收获之大,毋需笔者赘述。

评析:假如,养蚕小组的活动只是停留在“养”的层面上,那就极大地浪费了教育资源。此时教师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的暗示、引导、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将活动引向纵深,优化活动过程,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四)春蚕作茧,设置茧箱

初夏,孩子们养的蚕陆陆续续上山结茧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付出,孩子们终于有了收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们把洁白的蚕茧带到学校展示,让没参加养蚕小组的同学感到艳羡。此时指导教师萌发了一个想法:要不了几天,蚕蛾就会破茧而出,繁衍后代。如果保留好蚕种,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蚕卵里就会钻出蚁蚕,那时就可以分给更多的孩子养了。养蚕小组采纳了教师的建议,可随即孩子们就被接踵而来的新问题难住了:没有交配过的蚕是孵化不出蚁蚕的,要是某同学养的两条蚕都是母的,或都是公的怎么办?要是母蛾先破茧产了子怎么办?……面对这些问题,养蚕小组的成员集思广益,最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在教室设置一个蚕茧收集箱,把大家的蚕茧放在一起。新生成的问题迎刃而解,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体现。

评析:说到创新,有些教师总是把它看得过于神秘,更有甚者把它和创造发明联系起来。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实践中,任何一种以前未有过的新的思想、新的感悟、新的做法就是创新。“设置蚕茧箱”这一主意,在成年人眼里也许不屑一顾,但对于从未有过养蚕经历的孩子来说,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三、 活动总结

这项综合实践活动,在孩子们“话说养蚕”的漫谈声中结束。在这项活动中,十多个孩子亲历了整个养蚕的过程。其中,只有一个孩子养死了一条蚕。其余孩子养的蚕都成活了,并结出了茧子。在这项活动中,孩子们在一个广阔的学习背景下主动地实践、探究、攫取知识,涉猎了生物、语文、计算机网络、劳技等多门学科,提高了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自我学习等诸多能力、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强化了责任感。其效果,远非封闭式学习所能比拟。

养蚕饲育技术

一、小蚕饲育技术处理要点及饲育标准

1、收蚁前补催青。蚕种领到后,室温升至25—25℃干湿差1—2℃,蚕种遮光保护,第二天早晨感光收蚁。2、适时收蚁:春蚕上午8—9时,夏秋蚕上午7—8时收蚁。3、精选良桑,采摘适熟叶。4、调控好目的温湿度。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育。5、加强眠起处理,严格分批,淘汰病死蚕。

表1小蚕饲育标准

令期

项目

一令

二令

三令

备注

目的度(℃)

干湿差(℃)

27-28

0.5-1

26-27

0.5-1

25-26

1-1.5

眠中降低0.5-1 眠中干湿差3-3.5

张种

用桑量(公斤)

蚕座面积(R2)

(匾)

1.0

7

(2)

3.0

16

(4)

12.5

40

(5-6)

?

每日给桑回数

3-4

3-4

3-4

桑叶切成蚕体二倍见方三令切成三角叶成鸡爪叶

换气

给桑时结合换气,经常换气5-10分钟

除沙

不除沙

起起眠各除一次

起、中、眠各除一次

?

二、大蚕饲育技术措施要点及技术标准

1、经济合理用桑,做到良桑饱食。2、饲育方式:因地制宜选用室内蚕匾(床)育,蚕台育或塑料大棚地面衣。3、防治蝇蛆病。适时喷洒灭蚕蝇药剂。

表2大蚕技术标准

令期

项目

四令

五令

备注

目的度(℃)

干湿差(℃)

25

2

23-25

2-2.5

?

张种

用桑量(公斤)

65

500

?

蚕座面积(m2)

11

22-25

?

每日给桑回数

4

4-5

春季五令可采桑青四令三眼叶或芽叶

换气

开门窗养蚕

开门窗养蚕

夏秋蚕要特别防闷热

除沙

起眠除各1次

每日中除1次

起除1次

每日中除1—2次

?

三、严格消毒防病:

1、养蚕前消毒:⑴彻底清扫:清洗蚕室蚕具,喷石灰浆消毒。⑵药剂消毒。第一次用1%有效氯的漂白粉液将蚕室、蚕具喷洒一遍;第二次用毒消散,氯砼合剂封闭熏烟、消毒。⑶小蚕具要清洗干净忍气吞声,蒸煮消毒半小时,尼龙膜要用漂白粉液逐张喷洒两面。

2、养蚕中消毒防病:⑴严格防病卫生制度,蚕室门口撒一层鲜石灰,换鞋入室洗手 *** 作。蚕沙坑远离蚕室堆放。给桑除沙后地面清扫干净,病死蚕丢入石灰缸,僵蚕包好烧掉,严禁病死蚕喂鸡。⑵坚持使用防病药剂,收蚁后第二次给桑前及各令起蚕使用防病同一号或漂白粉防僵粉消毒一次。三令盛食后灭蚕蝇和氯霉毒交替使用。⑶严格提青分批。淘汰病、小蚕。⑷防止农药中毒,保证桑叶质量。

3、蚕后消毒:用石灰浆对用过的蚕室具全面喷洒。

四、上簇与采茧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栽桑养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传统的蚕业生产链中,栽桑和养蚕密不可分,因为桑叶是家蚕的唯一食物来源。为什么“蚕宝宝”只爱吃桑叶?日前,这个千百年来萦绕在人们心中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谭安江团队研究发现一个苦味受体基因可以决定家蚕的桑叶专食性。相关研究2月28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PLOS Biology)在线发表。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谭安江研究员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昆虫的取食偏好和对食物的选择具有高度多样性,而植食性昆虫的取食行为主要是由其化学感受体系(嗅觉和味觉)决定的。数量众多的“嗅觉受体”和“味觉受体”基因在植食性昆虫的宿主植物定位及可食性鉴别等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对于“嗅觉受体”的研究,“味觉受体”的作用机理复杂,其研究相对滞后,目前功能得到鉴定的“味觉受体”数量也非常少。谭安江坦言:“虽然存在家蚕的一些突变体可部分取食其它植物叶片,但决定家蚕桑叶专食性的分子基础及相关的基因一直没有得到揭示和鉴定。”

家蚕有76个“味觉受体”基因,分布在16条染色体上。研究人员根据前期的研究线索,针对位于三号染色体上的唯一“味觉受体”基因GR66开展了功能分析,并利用转基因和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手段获得了其纯合突变体。

研究发现,苦味受体基因GR66在家蚕食物选择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在正常饲养条件下,GR66突变体的生长发育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但其食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蚕宝宝”开始出现“味盲”现象,除了桑叶以外,还爱吃苹果、梨、玉米、大豆、花生甚至面包等“零食”了,而对照组野生型(wild type)“蚕宝宝”只吃桑叶或含有桑叶成分的人工饲料。基于以上实验依据,研究人员判断,GR66是“蚕宝宝”的一个取食抑制因子,突变后抑制作用消失,导致“蚕宝宝”可以无差别地取食桑叶及其它食物。

该研究为昆虫食性以及植物-昆虫互作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审稿专家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案例,实验设计策略值得称道,为未来在其他昆虫上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该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数据”,有利于进一步对单食性或者寡食性的食草动物的适应机制进行研究。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季节性的影响以及人力成本的上升,桑叶的供应已成为制约规模化和工厂化养蚕的重要因素。谈及研究的应用价值,谭安江说:“我们的研究或许能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思路。”他进一步解释:“冬季没有新鲜的桑叶,很多厂家用含有桑叶粉的人工饲料喂养,成本高。如果今后能‘去桑叶化’养蚕,开发规模化的人工饲料,那么成本将会降低。”他表示,为培育适合工厂化饲养的家蚕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也是研究团队未来努力的方向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3017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