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的经济

广宁县的经济,第1张

1978年,广宁县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对外经济交往甚少,还没有直接的外贸出口。是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为1.5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750万元、农业总产值为8323万元,分别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4.78%和55.22%;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8055万元。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要解决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问题,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从此,全县国民经济进入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新时期。

1979~1980年是“五五”计划最后两年。从1979年开始,全县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改革开放方针、政策,排除“左”的干扰,发展生产力,结合广宁实际,制订具体的改革和发展计划和措施,全县经济步入健康、协调发展的轨道。1980年秋,农村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精神,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工业贯彻中共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开始对部分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探索。商业、服务业也随之开展一系列改革。是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63亿元(按80年不变价),其中农业产值8428万元、工业总产值786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1.39亿元(按当年价,下同),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为47.68︰25.52︰26.72。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8735万元。外贸出口总额279万美元。 1981~1985年“六五”计划时期。全县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198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3亿元(按80年价计2.19亿元),比1980年增长74%;工农业总产值2.21亿元(80年价),比1980年增长35.58%;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60.60︰19.21︰20.19;外贸出口总额为14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2万美元。

1982年,农村落实中共中央1月1日批转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1982年1号文件),全县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27亿元(80年价),比1980年增长50.79%。

工业方面,立足当地资源,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促进国营工业发展。1981年起,利用瓷土资源,相继办起广宁陶瓷一、二厂,发展陶瓷工业。利用当地产“广东绿”玉石资源,办起广宁玉雕工艺厂等。1984年,全县国有企业进行扩大经营自主权和实行企业经济承包责任制、厂长负责制、计件工资等改革。1985年全县工业产值9425万元(80年价),比1980年增长19.86%。

35家国有商业批发、零售企业,陆续实行“承包经营,定额上缴,自负盈亏”;集体商业全面推行“分细核算,职工集体承包,自负盈亏”的经营承包形式。随着农村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个体私营商业迅速发展,个体商业由1980年50户发展到1985年4123户。198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28亿元,比1980年增长45.99%。

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发展。全县电话用户数1985年为1645户,比1980年增加100户,年均增加20户。 1986~1990年“七五”计划时期。坚持改革开放,把“开发山区、建设山区、振兴山区”作为全县的战略重点,全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199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6.09亿元(按80年价计3.63亿元),比1985年增长150.62%;工农业总产值5.63亿元(80年不变价),比1985年增长154.75%;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85年的60.60︰19.21︰20.19转变为57.77︰21.81︰20.42;外贸出口总额为37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58.30万美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1.48倍、28.15倍。

农业方面,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良种良法,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促进全县农村商品经济发展。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08亿元(80年不变价),比1985年增长63.34%。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1.05万家,全年总产值1.53亿元,比1985年增长3.90倍。

工业走培育、引进、开发相结合发展路子,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开发山区资源,推动山区经济发展。5年间,先后建成利用木薯生产的县葡萄糖厂,利用松脂生产的彩色油墨生产线,利用枝丫材生产的微粒板生产线,利用瓷土资源的马赛克、无釉砖陶瓷生产线,利用竹子资源的铜版纸生产线等企业,把山区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发挥较好效益。1987年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4.18%,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199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3.56亿元(80年不变价),比1985年增长277.06%。

商业方面,改革行政管理,转换经营机制,开展流通领域改革。商贸系统实行“三多一少”,即允许多种经济成份,运用多种经营方式,拓宽多种流通渠道,减少货物流转环节,逐步形成多渠道、开放式、网络型的流通体系,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购销两旺。1990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3.14亿元,比1985年增长146.14%。

“七五”期间,完成石涧110千伏输电工程;动工建设花山水电站;春水至南街、春水至古水路段柏油路工程竣工;投资近300万元,铺设中华东、中华西、南东一路等混凝土路面;县城2000门自动电话和古水镇自动电话开通,全县电话用户3668户。 1991~1995年“八五”计划时期。1991年起,全县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经济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0.12亿元(按90年价计16.60亿元),比1991年增长188.67%;工农业总产值29.12亿元(90年价,下同),比1991年增长172.15%;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0年57.77︰21.81︰20.42转变为38.37︰35.30︰26.33;外贸出口总额306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3009万美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7.29倍和50.61倍。

农业方面,“三高”农业逐步向基地化、企业化、规模化发展,建立起竹子、水果、茶叶、药材、松脂、蔬菜、禽畜水产等十大农业基地,“三高”农林业面积达133.50万亩,1995年,农业总产值7.01亿元,比1991年增长35.85%。乡镇企业实现产值15.87亿元,比1990年增长4.83倍。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葡萄糖、机制纸、水泥、油墨、陶瓷等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初步建立起具有广宁特色的工业基础。采取股份制、注资经营、抵押承包、租赁、产权转让等各种形式,推进国企和镇级企业改革,1995年底,全县20家国有企业有12家实施转制,全县248家镇级企业有102家实施转制。1995年工业总产值22.12亿元,比1991年增长297.84%。

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县587间国合商业门店,有528间实施以风险抵押承包为主要形式的改革,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199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25亿元,比1990年增长162.84%。

“八五”时期,广宁县以高投入、高起点大力发展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70亿元建成四连线县城至四会交界路段二级水泥公路;投资450万元新建和改造地方公路180公里,实现全县范围内区区通公路;投入1.30亿元,开通国内、国际程控电话,发展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业务,实现区区通电话;投资3.50亿元先后建成花山水电站、古水河梯级电站及其他河流水电站共14座。 1996~2000年“九五”计划时期。这时期头两年经济保持健康稳步增长,后三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市场持续疲软,经济发展遇到困难,连续三年处于经济发展低迷徘徊状态。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30.69亿元,比1995年增长52.69%;工农业总产值45.98亿元,比1995年增长57.90%;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从1995年的30.37︰35.30︰26.33转变为35.94︰35.71︰28.35;外贸出口总额155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3300万美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0.49倍和0.09倍。

以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中心,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县初步形成“三带”、“两廊”(特优稀蔬菜发展带、蚕桑发展带、中药材发展带、水果发展走廊、竹子发展走廊)的农业发展格局。2000年,全县新发展种植业、渔业、畜牧业等“三高”农业4.50万亩。农业总产值9.71亿元,比1995年增长38.52%。

1997年,省“八五”计划重点项目广宁纸浆厂建成投产,为广宁发展造纸工业奠定坚实基础。“九五”时期工业改革以国有企业为重点、产权改革为核心,实施抓大放小和各项配套改革同步推进,深化企业改革。至2000年底止,实行产权改革的国有企业有73家,占全县国企的70%。广宁纸浆厂、广宁制药厂、牛岐电站等企业成功转让;县陶瓷一、二、三厂等17家企业依法破产;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全县有338家国有及部门工业企业分别实施各种不同形式改革。2000年,工业总产值36.27亿元,比1995年增长63.97%。

“九五”期间,国有商业和集体商业全方位实施以产权改革为核心、转换经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全县52家国有和供销商业实施产权改革。扶持发展个体商业,2000年底,全县有个体商业户9000户。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80亿元,比1995年增长91.51%。

“九五”期间,交通条件大为改善。累计投资1.35亿元,完善省道四连线广宁路段二级水泥路建设59.50公里,完成县城通乡镇公路改造92公里,新建和改造村级公路190公里;投资1100万元建成石涧绥江大桥。电信事业日益发展, 2000年底,全县电话用户3.8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50万户,无线寻呼用户1.56万户,分别是1995年的2.34倍、14.12倍、1.55倍。

1979~2000年,广宁县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增长,经济总量和质量逐步提高。然而也存在经济总量增长不快,质量不高;个体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例偏低;国企负债率高,企业改革困难重重;农村产业化调整实质性突破不明显等问题。 武术是广宁人民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素有“武术之乡”之称,在全省享有较高的荣誉,在全国也有一定的位置。广宁武术的历史在文字史料上极少记载,就算有些记载,也是非常零散的。但是,广宁武术历史悠久,乃是客观上存在的事实。从一九七七年七月在绥江河畔的新楼区铜鼓岗挖掘的出土文物来看,广宁的武术在战国时期便已开始萌芽。这次清理出来的古墓坑二十二个,发现了大批随葬器物,以青铜器为最多,计有二百九十五件,这些青铜器中属剑、矛、戟之类的兵器就有六十五件之多。据省考古专家鉴定,这批出土文物是战国时期的,墓葬者生前是武士,以持矛佩剑。由此可见,战国时期广宁这个地方已经有了剑戟之类的武器,有了这类武器,就要训练一批人员来使用,训练的过程也就是练习武术的过程。

到了明、清朝时期,广宁练习武术的人就更多了。据旧县志记载,考取武举人的竟达十人,考取武秀才的更是不可胜数,这些武举人、武秀才遍及全县各区乡,可见当时练习武术的风气是相当普遍的。在民间也涌现了一批武术高手,他们的高超武艺,至今尚为人们所传诵。 广宁话,即粤语-罗广片-广宁话,为广宁当地居民使用的地方语言。该方言语言系统与标准粤语相近,属于粤语语言系统的一个分支。除了在广宁范围内使用外,在四会市的多数地区也使用并通用广宁话。广宁话只是一种语,却并不存在相对应的文字,即“有语无文”。故而,除了在口头上表达使用、口述传播外,还要涉及到书面使用情况。为此,新兴的一些年轻群体,就运用谐音以及音近的方式,用国语文字来书写方言书面语。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交流群体,在选择谐音字句、近音词语的时候,难免有着一定的出入,但是大同小异,它们都是相通的。

广宁境内流行的方言有广宁白话和广宁客家话,但主要是广宁白话。1989年在本县487177人中,说广宁白话的43868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0.05%;说广宁客家话的46038人,占9.45%;说其他话的(含广州话、普通话等)2450人,占0.5%。

说广宁白话的人绝大部分居住在靠近圩镇及县城周围的广大地区,这些人多是最早到广宁境内定居者的后代。他们的祖先多居住在境内中部及绥江沿岸一带地方,其原来方音如何,现已无法考究;这些地方土地肥沃,交通方便,早在明末清初便有外地人到本地经商做工。据清道光四年(1824)《广宁县志》云:“商多南海、顺德、三水、高要人。”又云:“木匠、泥水诸工,多来自外县,烧砖则江西客,织布三水居多。”可见,他们多来自珠江三角洲。这些说广州话的外地人多活动于县城及绥江沿岸一带,当地人与之交往,久而久之,潜移默化,本地土话与广州话互相融合,演变成与广州话十分相似的广宁白话。广宁白话属于粤方言中的一种次方言,其语音体系与广州话几乎完全一样,同样有9个声调,词汇与广州话绝大部分相同,语法则完全一致,故两种语言十分近似。

广宁客家话在声、韵、调诸方面都与梅州的兴宁、梅州市梅县区客家话相仿,但在词汇的用法方面则略有差异。说广宁客家话的人则多居住在较边远、偏僻的山区。广东的客家人多源于中国中原一带,广宁客家人大部分直接或间接由兴梅、粤东一带迁来,说的自然是客家话。他们来到时,地理环境优越,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已为别人所有,只好到边远山区安家落户,开荒垦殖,经过世代繁衍,长期与白话区的接触交往,逐渐形成今天的广宁客家话。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广宁方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最明显的特点是:说广宁客家话的人在不断减少,说广宁白话的人在不断增多。建国后至今的40余年,全县就有500多个原来说客家话的自然村逐步改为说广宁白话。另一特点是:由于广宁白话与广州话十分近似,广州话又一向是境内的“官方”语言,结果许多广州话里的音、词还不断“入侵”广宁白话,形成一种广宁白话与广州话混同而用的语言,本地人称之为“宁省话”。这种说法在年轻一代流传较盛。

由于广宁白话是广宁境内流行的主要语言,我们在研究广宁方言的时候,采用国际音标的记音法,仅就广宁白话加以论述说明。

薛六,1887 年7 月出生于广宁县拆石铺社岗坊大崀村(今潭布镇社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894 年,薛六在本村私塾就读。三年后,由于家贫致中途缀学,在家务农。 1908 年,薛六离开社岗到广州做榨油工人。1919 年的“五四”爱国学生运动和席卷广东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浪潮,使薛六深受教育。他参加了广东油业工会,且成为工会积极分子。1922 年中共广东支部派刘尔崧、周其鉴到广东油业工会开展工人运动,从这个时候开始,薛六经常与周其鉴等来往,汇报榨油工人艰苦生活的情况,政治觉悟有较大提高。 此时,刘尔崧、周其鉴等在广东油业工会内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十人团”,薛六由周其鉴介绍,参加了“十人团”。1923 年,在中共广东区委和刘尔崧、周其鉴等领导下,广东油业工会举行大罢工。薛六等与油业工人一起,坚持了8 个月的斗争。榨油旺季到了,资本家与工会谈判,答应了工人提出的条件,油业工人才复工。通过这次斗争,薛六认识到工人团结起来才有力量,才可以争取斗争的胜利。 1923 年农历岁末,薛六参加周其鉴、罗国杰等邀集的广宁籍油业工会会员李爱、陈义等30 余人在广州召开的会议,商讨利用春节回乡之机,在各自原籍乡村开展宣传组织农民协会的活动,为展开农民运动作准备。此后,薛六多次参加周其鉴召集的会议,研究回乡开展农运的具体办法。1924 年3 月,他参加周其鉴、罗国杰等在广州召开的成立广宁农会筹备会议,研究决定回乡成立农会的办法和步骤,通过了《广宁农会章程》、《广宁农会筹办通告》等文件。会上决定由薛六负责社岗的农运工作,和薛六回乡的还有榨油工人薛才、薛义等。4 月上旬,薛六等回到社岗后,立即分头到大崀、雷坪、荷木崀等村逐户进行宣传发动,使农民普遍认识到组织农会是为大众谋利益的行动,广大农民纷纷报名参加农会。4 月底,社岗乡农会成立,薛六任会长。这是广宁县成立最早的五个乡级农会之一。 6 月10 日,江屯、扶溪等地的大地主江耀南、冯月庭等高价收买当地民团头目黄福、黄鄂棠等人,带领江屯、扶溪民团50 人,武装袭击驻江屯的广宁县农会办事处和江屯农会,当日下午,再窜往潭布,在潭布民团头目江淮英等配合下,捣毁潭布农会。在此危急关头,薛六沉着地坚守在社岗乡农会,稳住了会员的情绪,周边地区农会会员受他们的影响,情绪亦逐渐安定下来。整个农民运动的局势,很快得到控制而趋于稳定。在广州公干的周其鉴遂立即回县,会合仍在县内的薛六、李爱等10 余人,重整旗鼓。经过8、9 两个月的宣传发动,各地相继成立区、乡农协。10 月,广宁县农民协会在县城学宫成立。 10 月16 日,县农协执委扩大会议在新楼村思兼祠举行。县、区、乡农协执委80 余人参加,薛六被选为主席团成员之一,和周其鉴、罗国杰、陈伯忠等一起主持会议。会议决定立即动员全县农民开展减租运动。会后,薛六回到社岗立即召开农协会员大会,宣传减租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动员会员起来开展减租。由于社岗、荷木咀、锅源等地农会率先决定实行减租,各地农协随即纷纷响应,迅即形成声势浩大的全县性减租运动。 由于薛六在开展农民运动和减租斗争中成绩突出,于1925 年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4 月,广宁县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在白庙梁家祠举行,选出薛六、杨进弟、李爱等9 人为执行委员,薛六为委员长。 薛六任县农会委员长后,组织了由省农会主持的在广宁县举行的西江地区各县特派员会议,介绍推广了减租运动与武装斗争相结合的广宁农民运动经验。此后,薛六致力于巩固与发展广宁农民运动的成果。特别是注重训练农军,组织农军模范队,进行正规的军事训练。还聘请黄埔军校学员何楠、江田、黄铎、岑任贤为军事政治教员,使广宁农军成为一支训练有素,思想觉悟高的武装队伍,打败了地主武装的多次反扑。 1925 年6 月,中共广宁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薛六被选为县委委员、县委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 1926 年5 月,薛六出席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分组讨论时,薛六介绍了广宁农民运动经验。在这次大会上,薛六被选为广东省农民协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委员。8 月,广东省农会执委会在广州召开扩大会议,薛六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29 日,薛六在大会闭幕式上发表演说,表示为革命事业要一往无前,坚持到底,决不犹豫和退缩,“吾人于革命事业,是时时要准备为民众而流血牺牲的。”全体代表报以热烈的掌声。 1927 年4 月27 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薛六作为广东代表之一,到武汉出席“五大”。薛六在分组讨论时,介绍了广宁县减租运动和武装斗争相结合的经验,并建议继续加强农民运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团结广大农民,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这次会议突出土地问题和农民问题,又强调领导班子中的工农成份。会议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薛六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成为首位进入中共中央委员会的肇庆籍人。会后,薛六到香港向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部长穆青、秘书长赖玉润、委员杨殷等传达中共“五大”精神,并于同年10 月参加中共中央南方局与中共广东省委在香港召开的联席会议。会上,薛六当选为省委委员,并被派往广宁组织农民暴动。 薛六回到广宁后,即与中共西江特委书记兼中共广宁县委书记黄学增及广宁县委委员罗国杰等共同组织发动广宁暴动。薛六和黄学增等一起,在石涧秘密召开全县农民代表大会,研究恢复工农武装和组织暴动,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等问题。同时加强训练农民自卫军,提高农军战斗力,并将农军改编为农民赤卫队,组织了300 多人的精干队伍,隐蔽于富溪、江美、螺岗、狮村等地待命。另一方面,派人做改造土匪争取民团的工作,以瓦解敌人,配合赤卫队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镇压。 1928 年2 月25 日,隐蔽于螺岗等地的农民赤卫队,在中共广宁县委和薛六、黄学增等领导下,武装进占螺岗圩,成功地举行了武装起义。并于螺岗圩镇安府召开有3000 多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宣布成立广宁县苏维埃政府,罗国杰任主席,薛六被选为政府委员。苏维埃政府设在镇安府。这是西江地区第一个苏维埃红色革命政权。 螺岗暴动的消息传到县城,国民党反动派惊恐万状。县长宁一白从广宁的十六区、高要县水南和德庆县附近,调集“三县联团”赶赴广宁县城南街集结,准备大举进犯螺岗。中共广宁县委和薛六、黄学增等闻讯,鉴于敌众我寡的形势,决定避敌锋芒,指挥农民赤卫队于28 日凌晨主动撤出螺岗,转入江美、富溪一带。同时派人秘密潜回县城南街,散发暴动传单,张贴广宁县苏维埃政府布告,以扩大暴动影响,牵制和扰乱敌人。 28 日上午,宁一白带领大批气势汹汹的地主武装抵达螺岗,结果扑了个空。当地主武装尾追农民赤卫队至江美、富溪时,立即受到农民赤卫队的迎头痛击,地主武装被击溃,缴获步q10 余支。 29 日,敌人又纠集地主武装600 多人,企图扑灭在江美的农民赤卫队。农民赤卫队在队长欧蛟率领下,分三路迎击敌人。各村农会会员也前来助威,走上附近山头,鸣锣呐喊,迷惑和扰乱敌人。面对优势于我之敌,赤卫队不敢久战,到傍晚时分撤出江美,连夜赶至石涧,与当地革命武装会合。在石涧又遇地主武装,与地主武装展开激战,毙伤敌10 余人。县城之敌闻讯,立即派兵赶赴石涧增援。石涧被敌全面包围,农民赤卫队虽多次抗击敌人进攻,但敌人的包围圈越缩越小,形势十分危急。西江特委和广宁县委以及薛六、黄学增等立即决定,县委成员分散到各区乡开展隐蔽斗争,留县委委员谭鸿翔坚守县委并负责指挥。同时决定为保存武装力量,赤卫队分成小队,西渡绥江向罗汶山区撤退,坚持游击战争。其中一部分与高要县委委员许其忠率领的高要农军会合,在广、高边的山区活动;另一部分在绥江南岸设卡收税,并袭击防卫力弱的地主民团,锄奸筹粮,继续坚持斗争。 螺岗起义失败后,薛六辗转至香港,向省委和南方局汇报螺岗暴动情况。省委留薛六在香港从事工人运动。1928 年11 月16 日至24 日,他在香港出席中共广东省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听取了“六大”代表传达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并与到会同志一起表示完全接受“六大”的决议案。会后,他在香港的部分同志中传达省委会议精神。他说:“广东的形势也和全国一样,是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党目前的总任务是争取广大群众,积聚革命力量,以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 1929 年初,薛六与中共广东省委委员、中共香港市委书记邓发等一起,在香港开展工人运动。那时,正值我国工人运动处于低潮,在白色恐怖笼罩下,有些工会转入地下,有些工会仅存躯壳,名存实亡,无法开展革命活动。

肇庆市广宁县南街镇经济最好。

2019年,原南街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9.0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2亿元,完成税收收入1.31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6.67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种植业产值3.48亿元,比上年增长7.2%。

2019年,原南街镇水田面积1333.47公顷,生产经营以种植水稻、薯类、蔬菜、水果为主。年内粮食种植面积3106.6公顷,总产量2.5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933.33公顷,总产量1.96万吨;木薯种植面积92.6公顷,总产量1100吨;马铃薯种植面积82.8公顷,总产量1630吨;蔬菜种植面积669公顷,总产量1.93万吨;水果种植面积2753.33公顷,总产量212万吨、其中柑、橘、橙种植面积2400公顷,总产量1.68万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林洞村推广种植大棚菜椒3.33公顷;在扶楼村推广种植化州橘红20公顷,大芥菜种植40公顷;荷木、星平村推广种植三华李4公顷。

拓展资料: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

广宁县位于肇庆市中西部,地处北江支流绥江中游,东邻四会市、清远市清新区,南与高要区、德庆县接壤,西与怀集县交界,北靠清远市阳山县,是重点老区县,也是西江地区建立最早、时间最长的革命老区,是全国“竹子之乡” “武术之乡”、全国最佳绿色生态县、绿化模范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文化先进县、新农村建设示范县、林浆纸产业示范县,是广东省重点林区、首批林业生态县和珠三角现代林业发展示范县,拥有省级造纸产业基地和一个国家级竹海森林公园。广宁县行政区域面积2455平方公里 ,辖1个街道14个镇178个村(居)委会4379个村民小组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广宁县常住人口408112人 。

2020年,广宁县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4.2%,农业总产值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7.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3.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3112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