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诈骗手段有哪些

微信公众号诈骗手段有哪些,第1张

微信十大常见诈骗手段

如今,微信已经深入到很多人工作和生活之中,有人通过微信赚钱,有人通过微信交友,当然还有一部分人,通过微信行骗。为了骗到钱,骗子们的诈骗方法也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十大微信骗局,以此来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辨识能力和警惕性,不要被骗子的这些“套路”给“套”住了。

一、索要手机号和验证码

这是骗子常用的伎俩,一旦骗子进一步要求告知验证码时,就更要留心,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因为跟你对话的好友微信被盗,通过盗用的微信,骗子用好友的微信骗取你的手机号和验证码之后,就能盗取你的微信。

通过盗取微信号、绑定微信的QQ号码以及手机号码等方式,获取微信个人信息,骗子在冒充主任与其家人朋友联系,并以各种理由要钱。

防骗提醒:

遇事需冷静,不要相信文字汇钱,若需汇钱必须电话或语音确认。

二、伪装诈骗

骗子一般都在朋友圈中发布旅游风景、奢侈品、豪车等照片,通过附近的人/摇一摇的渠道伪装成成高富帅或白富美,与你搭讪,首先骗取你感情的信任,进而以借钱、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

三、代购诈骗

骗子声一般会以“低价代购”、 “海外代购”为诱饵,待付款后,骗子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类似理由,让你加付“关税”,等你付钱后,骗子消失了,钱、货也没了。

不管是网上代购还是找人代购,大家都要多留个心眼。请人代购时,应要求代购人提供购物凭证,如订单截图、购买日期、订单号、收银单据及出售商家的联系方式、物流运输证明等,以便日后发生纠纷时方便维权。

四、虚假购物送礼

此类骗局都打着免费领取礼物的旗号,大家只需支付一点儿“邮费”,就可以获得似乎价值高额的礼物。例如,不久前微信朋友圈曾火爆一时的“香奈儿口红试用”骗局,不少爱美的女生申请之后,在对方的网页上填入了自己的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结果,不但收到的口红是假货,还为此支付了16元的“快递到付”费。

实际上,这16元并非快递费,而是“代收货款”,也就是说,骗子利用微信朋友圈打着“产品试用”的幌子做起了虚假销售的勾当。这种骗术比之前的集赞送礼来骗运费更隐蔽,骗的不是运费,而是货款。骗子以收件人支付货物运费的名义骗取货款,网友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将“货款”当成“快递费”,上了骗子的当。

五、积赞或者分享到朋友圈的营销骗局

第一种是集满多少个赞就可以获得什么礼品或优惠,实际等你集满了要求的“赞”,去兑换礼品或领取免费消费卡时,发现拿到手的奖励“缩水”。

第二种是商家发布“点赞”信息但需要填写提供姓名和手机号码(或分享到朋友圈、不加分组地曝光一定时间),一旦所征集的信息数量够多(或者增加的关注量足够多),这种网站、公众号会自动消失,目的是套取更多人的真实个人信息获得更多关注。

六、假公众账号诈骗

骗子会在微信平台上取类似“XX官方”或取相似字的公众账号名称,让人误以为这是官方的微信发布账号,然后再进行诈骗。

防骗提醒:

知名公众号都已认证,请勿轻信非认证的公众号消息。

七、招嫖诈骗

骗子一般会用衣着暴露的美女图片作头像,以昵称、签名等方式暗示提供“特殊服务”,在见面的地点很可能早已有几名大汉在等待着你的到来实施抢劫。

八、“爱心传递”诈骗

骗子一般会以虚构的寻人、扶困的帖子以“爱心传递”的方式发在微信中疯传,引发不少善良网民转发,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

防骗提醒:

转发需谨慎,扩散会害人。

九、招聘诈骗

骗子会通过发布优越的待遇来吸引待业中的人士,以各种报名费、佣金为由实施诈骗,待缴费后骗子会“人间蒸发”。

防骗提醒:

人才市场的大门每天都敞开着,不妨多走走,找份自己理想的工作。

十、陌生异性主动添加

一般有有几种可能。 第一:做微商的,需要新的资源,流动人群。 第二:喜欢要红包,给你聊几句,就诱惑你,想让你给她发红包。 第三:诈骗的,慢慢聊出来感情,就扯到钱的问题。 第四:扯淡的、无聊的较为罕见。

有可能是诈骗。

确实,这些隐藏的套路,很多人很难发现,基本上发现自己被坑之后,就已经被套路了。起初我并不知道是什么套路,直到我小老弟踩坑之后才了解这些坑人玩意儿。虽说是一些隐藏套路,但并不高明,无非是利用大家想赚钱的心里大做文章。前段时间,我小老弟因失业在家没找到适合的工作,在无计可施时被人拉进一个微信群聊中。群主说只做一些简单的任务就能赚钱,关注公众号佣金还蛮高有5元的有8元的还有10元的,小老弟一听多少有点心动,他心想目前没上班每天在家关注公众号怎么说也能赚个二三百块吧!可他转念一想,还是问一下我比较放心,毕竟我对手赚网有研究。小老弟跟我细说关注一个公众号能赚几十块钱,我跟他说这种不靠谱,简单关注公众号没有这么高价。后面我叫老弟把我拉进这个群一探究竟,发现果然有猫腻。刚开始完成了两个任务对方支付了佣金,后续想接单就得先垫付资金,如果你照做那么就上当了,你垫付的资金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有几百上千甚至上万块,当你发现自己被骗时,对方早就把你拉黑了,平台也会随之关闭跑路。这样的套路,早些年就有人玩过了,现在这些骗子拿出来玩还有人上当。

在近日,央视曝光了多个山寨公众号,这些公众号假冒自己是地方的招生主管部门,仿冒官方的微信公众号进行虚假宣传行骗。

对于这些公众号,根据新闻报道,微信官方称已经清除了1138个问题公众号,这类假冒官方的公众号用官方的名义进行牟利,诈骗。

那么怎么公辩真假的官方公众号呢?

首先须要打开微信公众号,然后点开右上角有个空心的人头的标志,在里面有个账号主体要看这个主体有没有微信的官方认证标志,是不是你要找的部门,企业机构。如果都是正确的那么就是真的官方公众号,如果没有官方认证标志显示主体是个人或其它机构的话,就要认真辩别一下这个是不是真的官方公众号了。

在电视上,每年都会曝光很多假冒官方的微信公众号,我希望微信这方面的主管部门可以加强监督,减少甚至杜绝这类假冒官方的公众号的产出。

根据网信办在2015年出台的《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上明确指出对冒用、关联机构或社会名人注册账号名称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注销其账号,并向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报告。”

这类微信公众号在官方监管的漏洞之下,一些机构甚至在电商平台上出售,租这类假冒公众号,进行牟利。

教育部表示,2020年具有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院校学校均已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公布,考生和家长可以自行查看,不要信那些不看分交钱就可以上的大学。

所以以后如果要加某个机构,平台,招生公众号的时候一定要留个心眼,要根据微信官方平台的专门认证辩别,不要不去看,对方要求交钱,或者其它很奇怪的要求时,必须要多想想要不要那样去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3501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