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营“互联网+民宿” 民宿经营营销策略

如何运营“互联网+民宿” 民宿经营营销策略,第1张

运营“互联网+民宿” 民宿经营营销策略:在做好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推动顾客的传播行为,鼓励顾客在互联网销售平台做出良好的评价,写出产品体验。    

1、移动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个顾客都有自己的社交圈,顾客在社交媒体上的记录和展示都会给民宿品牌累积不少名气。做好口碑营销,不断丰满品牌价值,是民宿品牌推广的有效路径。

2、消费者成为品牌营销代言人的最根本原因是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对民宿价值的认可,所以民宿经营者要做好从预订到售后的每一个服务环节,在日常经营中务求顾客满意。

3、通过互联网,游客可以在出发前了解各个城市和景区的民宿情况,利用网络支付手段,提前预订客栈民宿,并安排好以民宿为中心或节点的旅游路线和计划,与原来通过互联网来预订机票、酒店、景点门票等一样方便。

4、整体来看,“互联网+民宿”目前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兴行业。与传统酒店经营较高的互联化程度相比,相当多的民宿经营还处在较低程度的互联化水平。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在良好经营的条件下,民宿连锁会带来更大的品牌价值和收益。但民宿最大的魅力是个性化与人文特征,在民宿的复制过程中,如何防止其成为流水线产品,保障个性特征是很大的课题。

2、放眼民宿市场,在政策和资本的积极推动下,部分民宿必然走向品牌连锁的道路。真正走向连锁的民宿最终会逐渐脱离原本民宿的概念,转型精品酒店或度假村,着重品牌价值的输出。

一个好的宿,“卖”的是回忆和情怀。一个精品民宿,更加注重独特回忆与独特情怀的塑造。

设计一个民宿,不是简单的几栋房子,也是设计一种生活形态,它诠释的是个性、自由、灵活、舒适、随性的生活态度。

名宿设计具有特殊性,它包含了策划、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营销与运营等专业的综合设计。

好的名宿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首先,要设计一个独特的卖点。

这点上,设计上的创新很重要。在国内有不少知名的民宿,在其奢侈腹地,动辄2000元、4000元甚至是上万元一晚的民宿,很多人不禁疑问,他们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开办民宿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山水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古村古镇资源等。

但是,如果要做高端那么这些肯定是不够的,就要有高出竞争群体的优势,这种优势一定是要具有比较优势的,容易拿来包装的,同时特色也应该是鲜明的,发展民宿业不宜一哄而上,需要依靠自然、文化禀赋挖掘“卖点”。

拿莫干山裸心谷为例,“全球首个Discovery Adventures Andaman Moganshan Park”以及来自南非的美食等这样的独特卖点,使得其从众多名宿项目中脱颖而出,首先抢占到了消费者的心智高地,品牌一定要做到先入为主,讲究先发优势。

2.设计一个特别容易记住的好名字。

美国营销大师阿尔.里斯认为:“从长远观点来看,对一个品牌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名字。”

3.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

名宿设计毕竟属于商业化设计,在立足情怀的同时,对市场的准确把握也是必不可少的。设计好,资源好,并非就一定能卖到高端,以高端的品质为基石,充分挖掘自身特色,更好的去契合市场的需求,也许更加有竞争力。

4.其次,有充足的资金。

资金的来源不同,设计的品质和周期也会有所不同。目前,民宿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个人投资。

二是众筹或者私募。

三是公司或者资本市场投资。

有了主人、设计师、资本的相互配合,那么一个精品的民宿项目才可以顺利的开展。

5.有好的设计团队。

一个好的设计团队总能设计出个性的创作,让产品的设计极具特色。

6.工程施工队伍。

很多设计概念图和实际作品图之间的差距,就如同淘宝的卖家秀和买家秀。

生活就是最好的营销,尤其是对民宿产品来说。民宿的营销推广,除了那些常规的推广方式,如网络营销:通过建立预订网站以及豆瓣、微博、微信、网页等网络渠道展示推广民宿;整体营销:联合组建民宿协会,整合资源,整体打包营销;同时可以通过集体举办节庆活动来提高人气;口碑营销:与游客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通过温馨的服务,打响自身品牌等等外,最重要的就是——体验。有体验,就要有生活。没有生活的民宿,卖得只有住宿,注定会惨淡经营。对于一般的民宿业主来说,要建设专业而整合的推广平台,不大现实,不管是投资能力和专业能力都值得怀疑。这个时候自媒体是救星。像携程、去哪儿等这些公共平台,很明显,在这里能找到的只是住宿,而不是生活方式。携程、去哪儿是流量平台,对于大酒店适用;而民宿是小而美的个体,属于场景范畴,其内核是社群商业。社群商业的要义便是去中介化,充分运用场景营销。因此,民宿经营者要学会使用自媒体工具,包括微信、微博等媒介,做足经营特色与调性,找准自己的客户群,做到精准营销。效果往往事半功倍。所以,2015年,Airbnb、自在客等民宿平台开始国内扩张,而一些小而美的民宿及生活方式分享平台也在国内逐渐兴起,包括态客、故乡旅行等,但要推动国内民宿业的快速发展,还需要时间。尤其是在宣传推广产业链不完整的环境中,民宿经营者只能像全能电商一样,才能把自媒体的价值做出来,从而形成自媒体的强大粘合度。在工业化泛滥的今天,人们普遍都有一种田园情怀,在城市待久了,都有到乡村心灵放牧的渴求;渴望过上几天闲云野鹤的生活,体验一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田园情趣。这就是民宿的市场所在,关键是如何去激活的问题。首先,在认识上不要有误区,不要以为有好的设计、好的品味、好的硬件,就可以乐得清闲,客人就应该趋之若鹜、乐于其中。但现实是,在民宿的运营中,各种各样的客人会让你烦不甚烦:灯坏了,洗手间堵了,门打不开了,找不到电器开关等,都是常见的情况。作为民宿主人,必须是万能的,乐于分享、充满热情;如果只是厌倦城市想回归山林,那未免把民宿经营想得太简单了,这些俗事是民宿主人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一个核心问题是——想装逼,还是想挣钱?如果在这两点里选其一,我都劝你打住,不要亵渎民宿,更不要拿自己开心。经营民宿其实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是因为你喜欢,就不累;做久了,累就成为了享受,享受就变成了情怀;再做下去,情怀就会成为某些人的遥望。所以,开办之前就要想好了,到底是为了回归还是为了挣钱?挣钱就要放得下架子,要回归就要准备好不挣钱。如果没有想好,到最后,文艺装不下去了,就降低为推销住宿,最后住宿也贩卖不成了,只有关门转让。其实真正说起来,民宿的营销更应该是一种分享,只是对民宿主人生活的一种展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都是媒体,只要把自媒体经营好,民宿品牌就会跟着个人品牌成长。哪怕是公众号,也是一样的道理,民宿的营销传播关键不是你告诉人家我这里有民宿,而是要告诉人家我这里有怎么样的民宿,我们在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跳出民宿看民宿,能给民宿注入更多的生命力。民宿不能单独看成住宿,而应该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保留当地特色生活。如果只是住宿,很难竞争过酒店,给客人留下的理由。故乡旅行的实践,是把“民宿+人+物产”结合起来, 给客人一种当地深度的体验,给他们选择民宿而不是选择酒店的理由。譬如,故乡旅行对广州某民宿的运营,就采用了这种模式。该民宿原本只是该区域的孤独的一栋,环境好但留不住人。故乡旅行因时因地制宜,春天摘青梅、夏天摘杨梅,并充分运用当地山水资源丰富等特点,创生出皮划艇、徒步等户外活动;再结合人的要素,让该民宿的经营格局与效果有了质的改变。住民宿是为了旅行休闲,感受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借用环境、人文等要素,注意设计感与卖点,把餐饮、客房、人、物产等结合起来,民宿经营会看到另一片新天地。如果单个民宿没有能力举办什么大型的节庆营销、事件营销,但至少要连续不断的小型活动,尤其是那种结合当地民俗的活动,这样才能形成民宿项目强大的粘合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3722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