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与代理各自的优缺点?

经销与代理各自的优缺点?,第1张

买断和代理的两种经销方式,买断制,也叫经销制,是指生产者在分销产品的同时将产品的所有权转移给批发商或零售商的经销方式;代理制,也叫代销制,是指生产者在分销产品的同时不将产品的所有权转移给第一个买者(或渠道成员),而是当这一成员就产品转卖给下一个买者,产品所有权同时完成从生产者至第一个代理商、第一个代理商至第二个经销商的转移的经销方式。 一、买断制的优缺点 从生产者的角度看,买断制意味着产品的风险转移给了批发商或零售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生产者当然更喜欢采用买断制。 买断的优点:1.实施买断,易于企业对市场监控,企业选择的批发商或零售商,大多是规模较大,规范运作的经营单位或个人,其内部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合同制定、收货回执等,使货物的流向、流量清晰明了。企业对各区域批发商或零售商均实行统一供货价。2.实施买断,可以有效的压缩应收账款,降低资金回流风险,企业与区域批发商或零售商的业务往来一般都是采用现款现货的方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应收账款。3.实施买断,可以最大的减少不良资产的流失,企业与区域批发商或零售商每笔业务的发生,均有原始合同或协议为依据,即使企业与买断商发生债务纠纷,或买断商破产,都为公司明确了不良资产、债务追索主体,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公司的资产流失。4.实施买断,可以减少销售费用。企业利用买断商在当地的营销网络资源及人力资源优势,可以减少企业对市场开发的投入、降低销售网络建设的成本。5.实施买断,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更好地开发市场。鉴于目前状况,中国要入关、企业要发展。所以不能把销售的希望完全寄托于销售队伍的完善上,而是要迅速的销出产品,企业利用总经销商较强的销售网络、销售队伍及销售经验,使产品的销售在短期启动并达到可观的规模,抢占市场空白点,提高市场销售份额。 6.实施买断,可以更好的完善自身销售队伍的建设,可以使企业有较为宽裕的时间和资金进行自身高质量销售队伍及销售模式的建设,从而逐步以自身的销售队伍替代批发商或零售商,对现有市场进行渗透和管控。 买断的缺点:1.最大的缺点是可能影响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2.长期采用买断制会在企业销售工作中产生致命的惰性;3.批发商或零售商的市场毕竟不是企业自身的市场;4.如批发商或零售商在达到一定销售规模后,极易对企业在反利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代理制的优缺点 从法律上来讲,代理商与委托人之间的关系属于委托代理的关系。代理商在代理权限内替委托人销售商品,其所有权不属于代理商,因此销售收入归委托人所有。而代理商只领取佣金。买断商与厂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买卖关系,买断商的收入不是佣金,而是商品销售价格减去购入价格后的销售收入。因此,销售代理与买断从理论上来讲有如下三点区别:①买断双方是买卖关系,而代销双方是一种代理关系;②买断商以自己的名义从事销售,而销售代理商通常以委托人的名义从事销售,签订销售合同;③买断商的收入是买卖差价收入,而代理商的收入是佣金收入。代理制的优缺点是: 1.销售代理商是独立的法人组织,并与委托方有长期稳定的关系。销售代理商的独立性是指销售代理商不等同于厂家的直营销售机构,也不是厂家的子公司或控股公司,他有独立的利益,独立核算。代理商与委托方的关系是长期稳定的,一般在一年以上,有的长达数十年,这是代理制优于我国目前通行的买断制(即商业企业单纯的买进卖出)的地方之一。 2.代理商只拥有销售代理权,而不拥有对代理商品的所有权。这是销售代理制与买断制的主要区别。在买断制下,商业企业从生产企业购入商品后再销售,因而拥有商品所有权,并承受全部买卖风险。而销售代理制下,代理商只代理委托方进行销售产品,并不拥有产品所有权。 因此,中间商更愿意厂商采取代理的方式。 3.销售代理商按委托方的意志,在代理权限内行事。委托方的意志一般体现在其赋予代理商的代理权限上。代理权限中规定了代理产品的种类、数量,代理区域的大小,是否有独家销售代理权,产品售价的高低及浮动幅度等;委托方的意志同时体现在代理合同中规定的代理商的义务上,如:独家销售代理时,代理商要达到最低代理额,再如:代理商负有广告、售后服务、仓贮、商情报告、保护委托方的智力财产等义务。代理商只有在代理权限内按委托方的意志行事,完成其负有的义务,代理行为才是有效代理,否则是无效代理。 4.销售代理商行为的法律效果应由委托方承担。由于代理商行为体现的是委托方的意志,销售代理产生的权益与义务都通过代理合同转移给委托方。代理商不能占有代理行为产生的权益,从而不能占有销售后的货款;同时也不承担代理行为产生的义务,从而客户若不能及时收到货品或发生货损与产品质量问题,客户只能要求委托厂商赔偿损失。 5.销售代理商的收入是佣金而不是购销差价。这是由销售代理商本身不占有商品所有权的特点决定的。代理商只是一种中间商,其主要功能是提供销售机会,因而只能等商品售出,贷款汇回委托方后,才能从委托方厂商那儿取得佣金收入,且佣金收入随代理额的浮动而浮动。 就独家销售代理而言,其除了有上述一般代理的优缺点外,还有如下独自的优缺点:(l)独家销售代理商拥有某一区域内的独家销售代理权;(2)独家销售代理商不得同时代理与委托方厂家产品相竞争的产品;(3)独家代理商应当在一定时期内达到最低销售代理额,否则视为严重违约,委托方有权取消独家代理权。 总之,从生产者的角度看,1.代理制可以吸引更多的渠道成员加入,拓展市场的速度较快,从而提高销售额,但不利于降低资金风险;2、代理商反映的市场信息不一定正确;3.代理商不易贯彻厂商的政策;4.厂商自己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也不小,风险缺没有有效降低;5.代理商的当地关系够,进入市场初期阶段困难度小,而且可运用关系,避免出现逾期催收款;6.大多数代理商日后的成长空间有限。

现代运输方式中主要的运输方式有海洋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

一、海洋运输。

(1)优点:成本低,能进行低成本,大批量,远距离的运输。

(2)缺点:运输速度慢,受港口,水位,季节,气候影响较大,因而一年中中断运输的时间较长。

二、铁路运输。

(1)优点:速度快,运输不大受自然条件限制,载运量大,运输成本较低。

(2)缺点:灵活性差,只能在固定线路上实现运输,需要以其它运输手段配合和衔接。

三、航空运输。

(1)优点:速度快,不受地形的限制,在火车,汽车都达不到的地区也可依靠航空运输;

(2)缺点:成本太高,普通货物运输不适用。

四、公路运输。

(1)优点:灵活性强,公路建设期短,投资较低,易于因地制宜,对收到站设施要求不高;

(2)缺点:仅限于距离短途运输。

五、管道运输。

(1)优点:由于采用密封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可避免散失、丢失等损失,可用于运输量大,连续不断运送的物资。

(2)缺点:灵活性差,运输货物较单一。

首先从服务的角度来说,二者殊途同归。物流本质是在合理成本基础上给予需求者最优的服务;而市场营销的宗旨即是及时、高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促进产品附加值的实现。

其次从竞争的角度来说,二者互相影响与促进。现代物流对企业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实现企业竞争战略等方面。在全球化经济日渐兴起的背景下,主要竞争模式不再是企业之间的单打独斗,也不是一国的各区域之争,竞争演变为世界舞台上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供应链管理日益成为关注的热点。其中物流管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战略外包形式中,第四方物流企业的资源、能力和技术同来自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源、技术和能力得到了有机结合,除契约或协议的管理问题外,几乎所有物流职能都委托给了由两者构成的联盟体。由此形成的物流网络结构不仅影响着供应链上物流的速度、质量、成本及及时性,也决定性地影响原材料的采购及产品分销渠道是否高效,可以满足产品价值的顺利实现。

而反过来说,当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之时,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及分销技术差异性变得较小。加之,随着电子商务快步走上商务舞台,并成为一种主要的商业模式,价格等信息日趋透明,而顾客的主动意识变得强大,个性化需求迅猛增长。这样的环境下更要求企业一定要集中精力建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差异化竞争。这样的竞争战略与营销战略及形式的变化对现代物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求现代物流能够提供定制化、一体化、敏捷化、电子化的服务,与企业营销战略紧密配合。

物流与市场营销之间有着本质联系,在对需求者满足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自身竞争力、扩展市场份额等目标的实现,物流与市场营销互相影响与促进,共同追求企业的最终利益。

现代物流崛起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1、物流规划是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营销强调在适当的地点和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价格将适当的商品提供给目标市场,满足顾客的需要[3]。而从物流的职能角度来讲,物流使命就是把正确的物品,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方式,正确的价格,正确的质量,送到正确的地点,完成实体流动,满足客户的要求。因此,产品是否及时满足市场,取决于物流中各环节运作效率;产品是否可以具有价格优势,增加竞争力,取决于物流管理是否高效、合理、减少重复及无用活动;产品分销渠道是否构建合理、通畅,取决于交易双方的物流网络、设施设备水平及技术能力。由此说来,物流规划也是营销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简单地解读为后勤服务角色。

2、物流服务于营销实施全程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他人进行交换已获得所需所欲的一种社会及管理过程。定义突出强调了需要、欲望和需求;产品;价值、满足和质量;交换、交易和关系以及市场几大核心概念,其中物流管理要求其为产品价值实现全程服务,诸如采购、储存、包装及运输和全程的信息提供与利用。

首先物流提供准确的库存及生产在制情况辅助于市场预测,在企业下达采购要求以后,结合生产规划,及时将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入库;其次在生产过程中提供快速准确的组盘配货供应于生产线;将产成品合理仓储,最后根据客户订单要求,物流部门或企业合理规划运输与配送路线,采用合理的运输方式,优化调配车辆及路线,以合理的成本满足市场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物流系统会向消费者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诸如提供货物交付全程查询与追踪服务、利用对数据的积累和整理,对客户的需求预测,提供咨询支持、货运代理服务;随着第四方物流的发展,也可以向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并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人力、技术、设施设备等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重构组织结构,优化作业流程对客户物流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等。

在这样的过程中,物流决策水平决定了企业采购是否合理、原材料和产成品流动中是否出现各部门的效益背反现象、交货期及其长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等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顾客满意度的关键性问题。科学合理的物流策略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营销战略实施效果,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

3、现代物流崛起促进市场营销发展

进入新世纪,计算机、通讯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新的商业模式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人们对于物流的认识也从最初的概念热演变为深度挖掘其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的真正意义。物流服务形式从传统物流发展至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第五方,服务范围从企业的仓储部或运输部发展为企业的子系统,到了今天变成了包括整个供应链上所有成员企业的整合与协调控制者。

其中现代物流趋于系统化,在设施设备标准化、包装标准化及仓储自动化、运输合理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等基础上,物流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企业或供应链整体效益出发,通过快速、准确的信息共享,制定优化调度方案,各环节之间衔接通畅,保证物流效率,有效降低货损货差率,提高了服务质量,使商品价值快速实现,契合了市场营销的目的。

物流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也极大地增加了营销战略调整的灵活性,高效的物流活动可以快速适应企业采购、销售及供应的调整;同时,网络技术、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订货系统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先进技术在物流系统中广泛采用,也扩大了市场营销的范围。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营销理念也从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4P理论演变为以追求顾客满意度为目标的4C理论。21世纪,艾略特·艾登伯格提出了以建立顾客忠诚为目标的4R营销理论,由此可以看出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树立“顾客至上”理念的重要性。

因此,在企业活动中,市场营销与物流是密不可分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价格、技术等日趋透明化,差异化服务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营销为企业正确分析市场,找到突破口;完善的物流体系又为营销战略的成功实施保驾护航,可以说,市场营销和物流同为企业竞争力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3839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