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烟的起源及发展历程,第1张

起源:

考古发现,人类尚处于原始社会时,烟草就进入到美洲居民的生活中了。那时,人们在采集食物时,无意识地摘下一片植物叶子放在嘴里咀嚼,因其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正好起到恢复体力和提神打劲的作用,于是便经常采来咀嚼,次数多了,便成为一种嗜好。

发展历程: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士兵从当时的鄂图曼帝国士兵中学会了吸食方法,之后传播到不同地方。1843年6月25日,法国开始制造历史上第一批用以商业贩售的香烟。后来香烟就在各地流行并传播起来。

扩展资料:

危害

烟草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可预防死亡原因,烟草使用者中的一半都会死于烟草使用。目前全世界吸烟者总人数超过十亿,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每年烟草使用导致全球五百多万人死亡。在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口的稳步增长以及烟草企业的大力市场营销措施,烟草使用人数持续增长。

如果当前的发展趋势继续下去,到2030年,由于烟草使用导致的年死亡人数将超过八百万;到本世纪末,烟草将夺去十亿人的生命—而且据估计,其中四分之三以上都会集中在中低收入国家。

在世界前八位死因中,烟草使用是其中六个死因的危险因素。吸烟可引发肺、喉、肾、膀胱、胃、结肠、口腔和食道等部位的肿瘤,以及白血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流产、早产、出生缺陷、不孕等其它疾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却是可预防的痛苦和严重的生产力损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烟

全球大概有几十亿人在抽烟,中国人口基数较大,所以说中国的烟民也是不少的。无论是从烟草产值还是消耗上面中国都可以说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国家大概有4亿人在吸烟,虽然这个数量看起来不多,但是这是占据了全球吸烟人士的百分之三十。

中国虽然是一个文化悠久的历史古国,但是遍历中国的记载,很少能找到关于吸烟来源的记载。不过从少数的记载中能了解到,我国烟草的起源约在明朝嘉靖到万历时期,由南洋传入。现代意义上的香烟传入应该出现在清朝末期。根据历史学家研究表明,在十九世纪末,中国才真正认可香烟,当时美国商人带着一批香烟来中国销售,没想到大获好评,从此以后纸烟正式进入中国,也有不少厂家开始生产香烟,其中广东商人在宜昌开办的卷烟厂“湖北宜昌茂大卷烟叶制造所”翻开了中国香烟历史的新篇章。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一些地区相继沦陷,所以中国香烟发展似乎在那个时间停止了,但是这并没有难倒聪明的中国人,烟民依然在街头买卖着自制的烟草,一解相思之苦。火柴作为点烟的重要工具,在也随之进入到中国市场,聪明的商人已经学会把这两样东西一同出售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战争刚刚结束,百废待兴,国内的烟草行业进入了一种无序的状态,此时的烟草行业采用的是赎买和公私合营,当时比较早的加入公私合营的是旗帜南阳兄弟烟草公司,当时的体量比现在还是差了很多。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香烟和其他的物品一样实行的是统购包销政策,在当时中国香烟生产能力并不强,所以当时香烟可以说是很紧俏的产品,时常供不应求。改革开放后,香烟的市场迎来了春天,作为中国本土品牌的“红双喜”香烟异军突起,很快占据了中国的市场。当时的知名度甚至不亚于世界名烟万宝路。

我们国家现在目前的烟草行业已经成体系了,同时也创立中国烟草这家国企,虽然这家并不是上市公司,但是经济实力是非常雄厚的,每年都要交税一万亿甚至更多。,

几个世纪来,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在在所谓“烟文化”下被熏陶,人们虽然十分向往在一团团烟雾中寻找那飘忽的快感,也不能忘记他对人身体是有危害的,在尼古丁的作用下,人们对香烟的诱惑很难说不。所以中国的香烟上都会印上大大“吸烟有害健康”来警示人们。

据考古学家研究,早在公元前1800至2000年时就有人类吸烟的记载。

1492年哥伦布的两个船员杰雷兹和托瑞斯发现古巴土人点燃干烟并吸其冒出的烟,杰雷兹试着吸了起来,他成为欧州第一吸烟者。

1518年,西班牙探险家发现阿兹台克人和玛雅人用空芦苇吸烟草,西班牙人也学着吸起来,第一支卷烟就这样产生了。

1612年,约翰·罗尔弗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种植了第一亩用于商业的烟草。

1843年,法国烟草经营商开始生产西班牙式烟卷,并以法文正式命名为“cigarette”,英文香烟一词由此而来。

1881年,一种日生产120000支烟卷的卷烟机获发明专利,在这之前烟卷都是用手工制作的。

1924年,美国《读者文摘》第一次发表文章,提醒人们注意吸烟有害健康。

1966年,美国香烟包装上开始印有新标志:当心!吸烟有害健康。

[size=5]烟的历史及与人类的社会关系[/size]

烟草,根据史记,这个玩艺不是咱们的土特产,据说是葡萄牙水手在十六世纪的时候带到中国。不过这个来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记得。因为从十六世纪到现在好歹也有几百年历史,就不好再算是“番邦贡品”,得算“国货”了,这在文化历史上也是常见的事。比如辣椒,据说产地南美洲热带地区,十七世纪时才传入中国,但你去问下湖南人,还有陕西人、四川人、有几个承认吃辣椒是吃“外国佐料”的?

中国烟民的人数很多,早已超过发源之国。而且,虽有科学警告于前,政府限制于后,却并未发现吸烟人数减少。根据最近几年来的销售情况来看,反倒增加不少,我国已成为烟草世界的泱泱大国,究其缘由,难道真的验证了最近刘德华在电影“门徒”里的一句话,“我没有逼你抽烟,这都是源自于人类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按照道理中国人不该也不会吸烟的。吸烟并非传统,而中国人重传统;吸烟并无好处,而中国人讲求实惠;吸烟有害健康;而我们善养身体,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会接受,且屡禁不止,一定是文化上的原因。

谈到文化和烟,与社会经济有种水乳之融的关系。构成了通俗文化层面上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它以社会为土壤,以社会大文化为内涵,以通俗文化为色彩,以商业文化为本质,也与人际关系搭上了很好的桥梁。因为香烟和酒饭,甚至和音乐一样,能够协调人际关系。从下面几个例子来说明: [color=red]一、如果2个人见面,递根烟过去,拍下肩膀,说起话来比效融洽。二、需要提神比如写作,香烟代表着作者的构思与灵魂,没有烟雾笔下就会枯萎。三、比如一个人在家中无人陪你,你可以用烟来解闷。四、应酬的时候比如酒桌上。[/color]另外根据我观察,北方的烟民比南方多,因为北方人比效豪爽,讲义气重感情。当然他们喝起酒来也比我们南方人多,这也许就叫烟酒不分家吧?

如果把酒与烟的文化来比较,也许烟的文化没有酒文化那么久。但烟的一个重要文化功能就是交际。中国传统的交际之物,就是酒和茶,“茶交居士”“酒结侠客”,但现在都大有被烟所取代的趋势,因为你总不能一天到晚提着一壶茶或一瓶酒,见人就倒吧?然而怀揣一包烟,却可以走遍天下,“相逢见面开口笑,递上一支烟”,实在自然得很,也便当得很,就连求人办事,送得最多还是先烟后酒,这可能是香烟最大的优点。

烟能帮我们交人,也能帮我们识人。比方说,吸烟者大多数大度、豪爽,但也可能马虎、放荡;不吸烟者往往严谨、沉稳、但也可能拘谨、小器。公关人士明白,吸烟的人要比不吸烟的人容易打交道,这不仅仅是烟起了敲门砖的作用,还因为吸烟者往往性格外向,外向者多爱交际,爱交际者多爱聊天。通过烟,还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浅,客客气气递烟说明关系尚浅,彼此还很陌生,尚处于建立友好关系的阶段,或说明二者有一定的鸿沟(如上下级关系);相互抢着递烟说明双方地位相等,但关系半生不熟,又有意愿发展友好关系;随随便便递烟、丢烟,伸手到对方口袋将烟掏出来还要敬给别人,就简直是铁哥们了,至于请客吃饭时,只要桌子上有烟民,香烟是必备之物,让客人自己掏烟那是很丢面子的事情,现在大家知道烟的重要性吧,为什么那么多人要抽也许问题就在这里。

我们不是颂扬香烟,它是健康的敌人,这个是事实,你也很清楚,看到每包烟下面都有吸烟有害身体的字样吧,还是说明国家很关心人民身心健康的。也许有一天,香烟会从这世界上消失,但它带给我们的精神意志永远都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3886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