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第1张

企业文化

1、专注设计;

2、信任乔布斯;

3、从头开始;

4、坚信苹果

5、聆听批评;

6、永不服输;

7、关注细节;

8、不可替代;

9、保密至高无上;

10、主导市场;

11、发扬特色;

12、开拓销售渠道;

13、调整结盟力量。

扩展资料

公司战略

1、收购瑞萨芯片

2014年4月2日,苹果公司正在与日本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展开谈判,计划以约500亿日元(约合4.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旗下一个部门的股份,该部门的主要业务是为iPhone智能手机设计液晶显示芯片。

2、收购Novauris

2014年4月4日,苹果公司收购语音识别软件公司Novauris Technologies,以便帮助该公司进一步完善Siri个人数字助理服务。但苹果公司并未披露具体的收购价格。

3、收购Beats

2014年5月29日,苹果公司同意以30亿美元收购Beats Electronics LLC,获得后者旗下的流媒体音乐订阅服务和耳机生产线。据悉,此项收购为苹果史上最大一笔交易。

收购Beats将使苹果能够在基于互联网的流媒体领域获得立足之地,在当前流媒体市场上,谷歌旗下的YouTube、Spotify和Pandora等占据了主导地位。

4、收购Siri

Siri 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应用软件开发商,主要向苹果用户提供基于语音的个人数字助手服务。2010年4月,苹果收购Siri,具体收购金额不详。2011年,苹果将Siri整合到iPhone4S中,并最终成为其iOS移动系统的一部分。

5、收购Emagic

Emagic是一家德国音乐制作软件提供商。2002年,苹果将其收入麾下,具体收购金额不详。2014年Emagic旗下的Logic音序器软件已融入到了售价200美元Mac版Logic Studio专业音乐软件当中。

6、收购Nothing Real

Nothing Real是一家高端数字特效软件制造商。苹果在2002年2月收购了这家公司,并将该公司的技术应用到其特效软件Shake中。2009年,苹果关闭了Shake业务。

7、收购Power

Power Computing是一家苹果电脑克隆制造商,可授权使用苹果 *** 作系统。1997年9月,苹果使用价值1亿美元该公司股票收购了Power Computing。在乔布斯重新掌管苹果公司后,最后还是决定关停这项克隆业务。

8、收购NeXT Inc.

在被苹果解雇后,乔布斯在1985年创办了NeXT Computer公司,并推出一款Mac和Windows系统PC替代产品——NeXT工作站计算机。

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使用NeXT计算机创造了第一款网页浏览器和服务器。由于销售情况不好,NeXT后来将重心放在出售一款名为NeXTStep的 *** 作系统上,该软件吸引了苹果的注意。

1996年,苹果以4.29亿美元价格收购了NeXT,这笔收购也为乔布斯回归苹果打下基础。

9、收购Proximity

2006年,苹果收购了Proximity公司及其产品Artbox,这是一款针对处理视频片段、动画、剧照和音频的媒体管理和工作流系统。

10、收购P.A. Semi

2008年,苹果收购了微处理器设计公司P.A. Semi,据悉当时的交易金额为2.78亿美元。外界猜测,苹果将开始为其移动设备打造属于自己的处理器。事实上,苹果确实这么做了,这家公司后来开发出了A5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应用在iPad2上。iPhone5则采用了新款A6处理器。

11、收购Lala

2009年12月,苹果收购了流媒体音乐服务Lala,据悉交易金额为8000万美元,外界猜测苹果将涉足流媒体业务。1年后,苹果却关闭了这项在线服务。

12、收购Quattro

2010年1月,苹果收购了移动广告公司Quattro,交易金额传言达到2.75亿美元。外界猜测苹果当时正在打造自己的广告服务。果不其然,苹果在2010年4月就推出了iAd。

13、收购Intrinsity

2010年4月,苹果收购了移动芯片制造商Intrinsity,据悉收购金额为1.21亿美元,苹果希望通过这笔交易来开发运行速度更快、能耗更低的处理器。

14、收购Placebase

2009年7月,苹果收购了导航软件制造商Placebase,具体收购金额不详。当时,外界讨论苹果可能会跟谷歌地图分道扬镳,并开发自己的地图服务。最后的结果也确实印证了这一猜测。

15、再招Burberry高管

2015年1月,苹果招聘了又一名时尚业的重量级人士,即巴宝莉数字及互动设计副总裁切斯特·奇普菲尔德(Chester Chipperfield)。或协助Apple Watch销售。

16、以旧换新

2015年3月31日,苹果公司在中国内地推出“重复使用及循环利用计划”,目前仅支持iPhone和iPad产品以旧换新。

中国地区的iPhone或iPad用户可利用旧机型获得相应的优惠来购买全新设备。至于具体的优惠金额,用户可带着旧机型到苹果零售店咨询Specialist专家。

同时,苹果宣布将在国外扩大iPhone 6以旧换新的范围。除了苹果自己的iPhone外,黑莓、Android、Windows Phone手机也都能以旧换新购买iPhone 5c、iPhone 6或iPhone 6 Plus。

17、成立公司

2016年6月,苹果新成立了一家子公司——Apple Energy。

18、收购用Shazam

2018年8月报道,欧盟委员会将无条件批准苹果公司收购英国音乐识别应用Shaza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苹果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苹果公司企业文化

理念之一:产品至上\x0d\x0a乔布斯曾经说过,当产品人不再是推动公司前进的人,而是由营销人推动公司前进,这种情况是最危险的。很多公司有非常杰出的工程师和聪明的员工,但是从根本上而言,这些公司更需要将所有一切集合在一起的“地心引力”,即产品。否则,你得到的可能就是漂浮在宇宙中的一个又一个了不起的技术片段。这些技术片段无法组合在一起产生伟大的作品。\x0d\x0a理念之二:人才第一\x0d\x0a乔布斯从来不吝于重金聘请人才,甚至亲自参与招聘工作。募集网络一流人才,或者说组建由一流的设计师、程序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A级小组”,一直是他最核心的工作。他一生大约参与过5000多人的招聘,但是真正招募的人并不多。也就是说,他严把了公司最初的一道关卡,因此苹果公司留下的都是国际上一流的人才。\x0d\x0a理念之三:追求完美\x0d\x0a乔布斯十分注重细节,在首款 iPod发布前夜,苹果的员工熬了一整夜更换耳机接头,因为乔布斯觉得插进去的响声不够给力。\x0d\x0a理念之四:敢于残忍\x0d\x0a乔布斯对他砍掉的和发布的产品都感到自豪,他曾做了很大的努力要复制一个Palm Pilot,但当他意识到手机将会让PDA黯然失色的时候,直接就将计划砍掉了。这件事之后也让他手下的工程师得到解放,一心研究 iPod。\x0d\x0a理念之五:嫁接艺术\x0d\x0a研究Mac的初始团队拥有人类学、艺术、历史和诗歌等学科的教育背景。这对苹果产品的脱颖而出一直很重要。产品的外观和触觉是它的灵魂。但计算机科学家或工程师很难看出这种重要性,因此任何公司都必须有一个领袖认识到这种重要性。\x0d\x0a理念之六:不断学习\x0d\x0a在给苹果设计最初的使用手册时,他仔细研究了索尼的手册所使用的字体、排版以及纸张重量。在设计第一台Mac的外壳时,他又不断地在苹果的停车场徘徊研究德国和意大利轿车的车身设计。\x0d\x0a理念之七:极简主义\x0d\x0a乔布斯的设计理念之一就是不断简化,他曾让设计师们将iPod早期原型机上的所有按钮都去掉,包括开关按钮。设计师相当郁闷,但也正是这种理念,在iPod上开发出了标志性的滚轮来替代按钮。\x0d\x0a理念之八:守住秘密\x0d\x0a在苹果没有人会随便说话,一切都以有必要知道为前提,所以公司被分成了多个独立的单元。这种保密措施也让人们对乔布斯展示的令人惊奇的产品有着狂热的兴趣。\x0d\x0a理念之九:保持团队\x0d\x0a最初的 Macintosh电脑团队刚好100人,不多也不少。如果雇佣了101个人,那么就意味着有一个人会从房间里被踢出去。乔布斯也相信他只能记住100个人的名字。\x0d\x0a理念之十:多奖少惩\x0d\x0a虽然乔布斯很凶,对那些不够聪明的下属完全不能容忍。但他也很敢对那些优秀的人才给予丰厚的回报。乔布斯说:“苹果公司的员工很早就开始持有股票,我们是硅谷首批实行股票制的公司之一。我们每位员工除了工资外,还有股票收入,这是一种非常平等的公司经营方法,这种方式是惠普公司首创,苹果公司确立的。”

未曾营销先造势

往往越是未知的东西即将到来,人们便越是想迫切地知道真相。“好奇害死猫”说的就是这种人的天性,而企业利用好人们这种围观和看热闹的心态,就能让你即使用低成本也能做好宣传。

在苹果迷们盼望苹果手机面世的长达一年多时间里,网上讨论不断,甚至有人自称搞到了苹果手机的设计方案。但直到发布当日,人们最终看到iPhone的真实面目,几乎所有人都猜中了它叫iPhone,但几乎所有人都没有猜中他的造型,更为他的各种性能惊叹。

那种患得患失的心境和探求未知结果的神秘感,是产品推广和品牌宣传中最有价值的营销工具。在充斥着商业宣传的世界里,造声势其目标就是要确保营销的产品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更重要的是,确保这种谈论本身是有效的。

苹果公司会将其产品宣传成标志时代意义的物品,将其先进的技术创新吹嘘的天花乱坠,让顾客如痴如醉渴望得到,但最终你会发现你买回家的就是一部手机或者是一部带“智能”的手机。

饥饿式营销

苹果的产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对市场供应的控制,也就是使市场处于某种相对的“饥饿”状态,这有利于保持其产品价格的稳定性和对产品升级的控制权。iPhone的销售显然是这种策略的代表。

自上市以来,不管市场对这款产品的呼声多高,苹果公司始终坚持限量供应。不少人或许是因为买不到,而想买一部试试。有人甚至花很大的代价得到了自己并不了解的东西,他就会满足于得到的喜悦,有时候甚至闹不清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而苹果的饥饿营销则正好利用了人们这种赶潮流、追时尚的心理。

他高高吊起人们的胃口,却不急于满足。不满足引来更多关注,限量版比大路货更让人追逐。因为不容易拥有,便会更显得珍贵,更加不同。这种强势的营销风格和它的产品一样,让人又爱又恨,欲罢不能。

体验营销——让用户亨受不一样的神秘感受

苹果公司每推出一款新产品的推介会,都会选择充满神秘色彩的剧场进行,通过幕剧的形式对产品进行宣传,激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

打造苹果文化,培养疯狂的苹果粉丝

顾客并不希望被奉承迎合,有时候极力地讨好反而使他们其无所适从,倒不如吊足胃口来激发他们的兴趣。现代营销主张:“只要客户需要,要多少有多少。”而人性营销则是故意控制供应量,不让顾客很容易就得到满足:“你想要吗?没货,下次再来试试吧。”

苹果很多产品在其推出前和推出后都会有大量的短缺现象。这种造成市场饥饿感的手法,它运用的可是炉火纯青。认同我价值的人,就是我的消费者,请跟着我走。

苹果的营销已经用精神和价值观来号召和统领消费者了,超越了纯粹的产品层面,这正是品牌营销追求的至高境界。苹果真正不同的是,别人向消费者灌输,乔布斯是吸引,“愿者上钩”。

口碑营销—让手机从通迅工具变成时代玩具

有哪个手机品牌像明星一样被追逐?恐怕只有苹果。“苹果迷”们追逐苹果的各种产品,常常忘我的向周围的人炫自己的爱机,亲自演示,交流使用心得,炫耀爱机的个性配件,甚至走到哪里都捧着个苹果笔记本。即使是索尼、戴尔、诺基亚这些响当当的一流品牌,其用户的热情也无法与“苹果迷”的疯狂相比。

人性营销的极至

乔布斯的哲学是“做正确的事”,这个正确,不是技术,不是设计,不是美学,而是“人性”。有个故事很好的诠释了人性的重要性。有国王让两个工匠比赛雕刻老鼠,有个工匠雕刻的栩栩如生,第二个工匠雕刻的老鼠不是很像。当国王准备宣布第一个工匠获胜时,第二个工匠提议让猫来鉴别谁雕刻的老鼠最好,结果猫喜欢第二个工匠雕刻的,因为他用鱼骨雕刻的。

其实人生更何况不是如此,那些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是技术做的最好的人。而往往是最了解“猫”的需求的人。因为只有靠逻辑做事才能更符合事物本身的规律。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的需求。

只有贴近于猫的心态,用猫(客户)的视角去观察什么样的老鼠(产品)是它最喜欢的,用猫的行为方式去营销这只“老鼠”。才能让客户第一时间上喜欢上这只“老鼠”。这正是人性营销的精髓,而乔布斯正是把人性营销发挥到了极致。

作为一个高端产品,应该是消费者身份地位的体现,就如古诗所云:“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之美,此美不是任何人都能轻易触摸的朦胧美。越是未知的东西即将到来,就越是想迫切地知道真相,未知产生畸高的期望值,这是一种巨大的营销势能,是营销者求之不得的。

俗品牌卖物性,颠“疯”品牌卖人性;做品牌,突显产品功能、宣传性价比往往是企业的首选,认为这样更能促成消费。但是,如果成就让人追逐的苹果式的巅“疯”品牌,必须体现人性特质,并将这种特质发挥到极致,成为消费者高高举起的符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4070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