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中杯星巴克视频(星巴克为什么有中杯)

罗永浩中杯星巴克视频(星巴克为什么有中杯),第1张

去过星巴克的人应该知道,柜台上放的杯子只有中杯、大杯、超大杯三种,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没有小杯?简直逼死强迫症啊!

1

从星巴克中杯咖啡说起

视频中,罗永浩要点一杯中杯咖啡,但星巴克女服务员反复指着眼前的三个不同型号的杯子对罗永浩说,最小的才叫“中杯”,中间大小的叫“大杯”。罗永浩说,我明白你指的是大杯,但是我要中间的那个中杯。但服务员还是说,对不起,这是大杯。被一再羞辱之后,罗永浩恼怒的自打数个耳光后离去。对此,罗永浩在一次现场活动中说,过去三年中,他曾被星巴克服务员说了8次,星巴克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对此,星巴克给出了回复,表示将提升服务水平,为喜爱星巴克的顾客提供与众不同的星巴克体验。星巴克在回复中解释,为确保顾客杯型选择准确,有时会再次与顾客确认。对于这种不痛不痒的回复,很多消费者并不买账,不少网友表示,星巴克不仅没有透露出改变杯型称呼及服务的意愿,还为自己做辩解,实在是有些傲慢。

2

“比例偏见”决定杯型选择

星巴克的杯型设置很有意思,关于“Tall(中杯)、Grande(大杯)、Venti(超大杯)”还引发了罗永浩的一次“较真儿”。

不过在国内很少看到“小杯(Short)”星巴克,一个“隐藏的小杯”作为重要的“价格锚点”很容易把用户的决策目标锁定到中杯、大杯。我们在设计产品时也通常会考虑参照物,在杯型比较与价格的差异出现时,用户自然就有所倾向。

在“参照物”、“价格锚点”的设定下,用户的感知就形成了一定的“比例偏见”,我们会自然而然的进行比较,3元能多喝83ml的感知(消费者几乎不会现场计算,大部分以视觉判断大小差异)可以促进快速决策。

我们做了一个小调查,调查人群以专业咖啡社群成员和学生、白领为主,共收集有效问卷116份。在“星巴克咖啡杯型中,你最常选的是哪一个?”这个问题的调查中显示,59.48%的人群选择了Grande(大杯),26.72%的人群选择Tall(中杯),13.79%的人群选择Venti(超大杯)。

在“选择Grande大杯是因为什么?”的问题中,46.38%的人群选择了“中杯量太少,大杯刚刚好,超大杯喝不了”,33.33%的人群是因为“习惯选择中间的”,18.84%的人群是因为“划算,感觉价格比较另两个杯型便宜”……

可见,“杯量适中”的感受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然而还有33.33%是因为“习惯选中间的”,这一点也是人们的惯性思维,商家正好“利用”此思维,设计3种杯型供选择,一般人在3个同类别不同规格的产品上选择,会以“择中原则”进行,“小的不够,大的浪费”的心理驱使部分用户选择了Grande(大杯),这两种心理与行为习惯就占了选择Grande(大杯)人群的79.71% 。

在上一个图表中可以看到26.72%的消费者选择Tall(中杯),一般在消费者选择Tall(中杯)时,星巴克服务员会说一句话:“只要加3元就能升大杯,您需要吗?”

“大杯美式”是28元,服务员这句“加3元升级28元的大杯”,一下就提醒了用户,“差价才3元,很划算!”

所以,此刻又有近一半人改为购买了大杯。

消费者“心甘情愿”的购买“大杯”星巴克,与星巴克品牌设计的消费者决策链路是否有关呢?为何一定要引导消费者购买大杯,站在消费者立场会感觉到“划算”,这正是“比例偏见”的消费者心理核心, “占便宜”的心理+产品自有“便宜”要素,就形成了消费者的感知,也因此购买了商家希望的那款产品。

从上面表格最后一列也可以看出,中杯、大杯、超大杯分别百毫升价格在7.06元、6.41元、5.25元,当然是越大杯越划算。

为何星巴克也希望消费者购买“大杯”、“超大杯”?是为了让消费者省钱吗?

大杯、超大杯,从成本上,只是增加了部分的水、咖啡、糖、奶,当然这部分已经有很多人测试过每杯咖啡的含量等,这部分不展开,从成本角度,这些增加几乎可以忽略,星巴克最大的成本是房租、水电、人员管理等费用,这些费用是固定的,不管你卖出多少咖啡,所以当然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到店消费者等关键要素上,客单价越高,消费频次越高,对星巴克越有利。

星巴克给我们哪些启示:

比例偏见的产品规划:在产品规格设置、价格设置中应用,引导用户选择品牌希望推荐的产品。

比例偏见的感知参与:让消费者感受到“划算”、“占便宜”、“实惠”,且品牌自身又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3

由“价格劣势”转为“价值优势”

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乐纯酸奶。

乐纯酸奶最新的宣传是:“每一盒乐纯三三三倍酸奶都使用德国顶尖的滤乳清酸奶制作工艺,用三倍的鲜牛奶和三倍的乳酸菌发酵,再用专利工艺脱去整整2/3重量的水分,只留下三倍的纯净营养。”

“三倍鲜牛奶、三倍乳酸菌、专利工艺脱去2/3重量的水分、留下三倍的营养”,这里面的“三”、“2/3”就成为消费者非常重要决策要素,首先感觉是“三倍”带来“多的”感知,而“一盒”又表现出“少的”对比,形成“精华”、“纯”的感受。这个品牌在很早有一句广告语“三杯鲜牛奶才能提炼出一杯乐纯”,“三”和“一”的很容易让消费者形成“比例偏见”的感知,进而形成消费转化。

这种利用了“比例偏见”的营销方法后,消费者的感知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我在购买这款酸奶时就被“牵引”着进入消费决策链路中,并完成购买。

从一开始进入视觉的“产品、包装、价格”,下意识就会与自己常规吃到的酸奶品牌、价格关联,比如安慕希205g,大概一瓶4.1元/瓶,尽管是一直定位高端的特仑苏,其酸奶115g的价格是9.5元/瓶,乐纯135g的原味酸奶15元每盒的定价立马显得贵了点。

乐纯酸奶给我们哪些启示:

当产品价格高于顾客常规认知时,品牌方如何打动顾客呢?在此,“比例偏见”的应用恰好可以把“劣势”(用户感知的“劣势”)变“优势”,从“价格”到“价值”转化,以乐纯酸奶为例,挖掘“产品特点和顾客诉求”进行匹配,制作酸奶的工艺过程,从“三杯牛奶”到“一杯酸奶”很形象的提炼,且又与顾客对“健康”、“营养”等诉求非常契合,因此就会形成“物有所值”的感受,当然这也和哪部分用户群相关,是感性消费、还是理性消费,在一些产品上会有差异,但此种提炼后,此品牌的产品就从不同角度打动了不同类的消费者,这是品牌营销中顾客旅程的认知、认可、认同。

只要能够洞察消费者诉求,巧妙设计产品,在价格、参照物,以及视觉等要素的组合下,消费者自然会形成一定的“比例偏见”。但要切记,好产品是所有营销战略的基础,我们仅仅是在策略上让顾客“看见好产品”,而不是“欺骗”。

文|耿慧丽

图|来源网络

直播卖车能行么?视频直播的风口外加新冠疫情的推助,直播卖车俨然已经成为汽车行业2020年最热门的现象之一,从4S店销售顾问到车企老总再到电商平台、淘宝美女主播薇娅、暖心的口红一哥李佳琦均参与其中。

但无论普通销售顾问是还是带货能力超强的一线主播,都用自己的试水经历证明:太难了。直到老罗(罗永浩)卖哈弗,刷新了大家对直播卖车的认知。

4月10日,初涉直播业务的老罗在第二场直播的最后压轴时刻,选择带货哈弗F7,28分钟的直播,观看人次破千万。12辆半价哈弗F7瞬间被秒光,11357张2777元代金券也被一抢而空。如果这1万多张代金券都被使用,老罗这场直播将给哈弗带来超15亿元的销售额。

比上述数字更值得关注的是,老罗和哈弗联手的这场直播,不仅在汽车行业火了,还在老罗的带领下成功出圈,火到了直播界、科技圈乃至所有为销售转型焦虑的零售行业。

为什么前面那么多试水直播卖车的都没什么水花,到老罗和哈弗这就一鸣惊人了呢?古人云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壹姐认为,这次哈罗CP的成功出圈,也符合这一条:人对,车对,诱饵够大,时机合适。

天时地利人和下的成功

早在老罗宣布将联手哈弗卖车之初,就有媒体质疑,薇娅、李佳琦等带货能力最强的一线主播直播卖车都没火,科技直男且初涉直播领域的老罗能成么?

事实证明,这两点正是老罗直播卖车成功的要素。薇娅、李佳琦此前直播卖车不行,是因为他们的粉丝和观众绝大多数都是年轻女性,而买车基本上是男性主导的消费行为,即便是女性买车,背后往往也少不了有比较懂车的男性做“技术支持”。

而老罗,一个早年因“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等金句而走红网络的新东方英语老师,后来自己创业做网站与培训学校,再后来继续转型创办锤子科技做智能手机,创业失败欠债6亿元登上“老赖”名单,借着直播风口转型做视频直播等丰富的人生经历,令其历经网红几代更迭依然在线,关注度不减反增。

老罗身上张扬甚至狂妄、讲话直接又幽默的特质,让其吸引了一大批男性粉丝;再加上其牛博网、锤子科技等创业经历,几次创业失败依然不言败的顽强精神,让老罗科技直男的形象更加突出,圈粉能力也更强。在一众主攻“吃喝玩乐”的网红中,堪称科技直男代言人的老罗显然更适合给汽车、电子等科技产品带货。

直播带货,最根本的还是货好,如果物美价廉、性价比突出就更好。而哈弗这次直播也做到了这一点。全球累计销售近600万辆,正在由中国走向全球的哈弗品牌已经是中国最成功的SUV品牌,其中,哈弗H6连续十年夺得国内SUV销量冠军,全球累计销量突破 300万辆,被网友称为“国民神车”。

用善于飚金句的老罗的话就是:“汽车能卖到300万部要知道是很吓人的,很多厂商连手机都卖不了300万部”。如果不是有着“国民神车”称号的哈弗品牌,即便是老罗带货,这场直播也不会有这么高的关注度以及瞬间秒光、万众哄抢的热闹场面。

在几乎所有汽车品牌都已经涉足直播卖车的当下,哈弗联手老罗能打响直播卖车这一战,还有一个原因是舍得投入,给出的诱饵足够大。原价137800元的哈弗F7直播直接半价68900元,和此前直播卖车中给出的几千元至多2-3万元优惠,一年使用权等“诱饵”相比,显然更具诱惑力。

也有人说,半价卖车,没有老罗,依然也会被迅速秒光。但不能否认的是,没有老罗的高人气这场直播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火。在活动开始前,老罗与哈弗F7联袂现身的“基本上不赚钱,用10个半价车跟你交个朋友”等海报已经广为流传,成功引起广大网友的注意,为这场直播做了很好的预热。

再加上,虽然是一直在线的网红,但老罗初涉直播领域,好多人好奇其带货能力究竟如何,是否具备专业主播的素质等,也注定其开始的几场直播人气更高。

本质还是一场品牌营销

尽管反响很不错,但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哈弗与老罗的这场直播卖车却很难复制。“没有老罗的人气,也不可能有半价优惠那么大的折扣。这种方式更适合厂家来 *** 作,4S店根本没法用这种直播方式来卖车。”一位因疫情“被迫”在抖音等直播平台上“营业”的4S店销售顾问如此评论。

还有不少行业人士认为,即便有老罗坐镇带货,随着其作为视频主播的常态化,以后其直播的关注度肯定不如最开始的几场。

直播领域的资深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评价,和李佳琦、薇娅等直接带货的主播不同,老罗的直播间品牌传播和曝光一定是第一位的。“他更适合做产品的品牌宣传。” “所有投放老罗直播间的品牌方,至少在前三场都是奔着传播效果来的,其次才是销售量。”

在不少汽车行业人士看来,老罗与哈弗的这场直播卖车,也是品牌宣传的意义大于实际卖车。毕竟,半价卖车这种方式偶尔“尝鲜”一下还可以,无法作为卖车常态大规模推广。

从品牌传播、产品营销这个角度来看,老罗与哈弗的这次联手互相成就,而且很值得推广。在直播中,长城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哈弗F系头号产品经理文飞出场介绍哈弗F7,老罗插科打诨,调动气氛,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文飞介绍哈弗F7身上诸多智能黑科技,诸如AI超级语境、超级互联、智能娱乐等众多智能科技,是一款更懂你的SUV:“只需要说一句我想看星星,天窗就会自动打开。”老罗适时幽默一把:“不仅能看到天空的星光,还能看到女孩用发懵的表情看着你。”

文飞介绍哈弗SUV始终秉持“过度研发”、“过度投入”的品牌理念,老罗则不忘自嘲:“那也得有钱才能投入啊,我做手机的时候也想过度投入,可惜没钱啊。”

作为一名经历过“大场面”的资深营销人,文飞在这场直播中的表现很稳,自然又清晰地突出了哈弗F7作为长城汽车第一款“全球车”的产品实力,还颇为贴合年轻一代的胃口:高颜值、科技智能,走出国门为国增光等。

老罗则金句频出,网友称昔日彪悍的老罗又回来了。有数据显示,第二场直播后,老罗抖音粉丝量从4月1日的493万陡增至858万。从数据和网友的评价看,老罗作为主播的地位稳了,而且挺适合走科技主播的路线。

2018年8月以一场潮流轰趴宣告诞生的哈弗F系,自诞生以来就将年轻、运动作为鲜明标签,提出要“与年轻人交朋友”。而通过这次与老罗交朋友试水直播卖车,哈弗F系的年轻化营销又添上精彩一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老罗无愧自媒体营销之王,一场跨年演讲搅动半壁媒体圈,这次二罗促膝相谈九小时,前戏做的十足,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两张名嘴的世纪对决。下面是整理的9小时《长谈》的罗永浩语录精华,欢迎阅读。

9小时《长谈》的罗永浩语录精华1

罗振宇:作为一个CEO,你在管控这家公司的时候,最重要三件事是什么呢?

罗永浩:跟所有的企业都大同小异,找钱、找人、定战略方向,对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这三项。

找钱上面我做的不够好。有朋友说你得了便宜还卖乖,你一个相声演员跑到科技界,忽悠融资到10个亿。但是仔细检讨,资本运作、金融运作这方面,我们不是一个很强的公司,融到钱的是其他的长板,是投资人产生了错觉。

找人这件事,最近两年我还是有一些心得,前面三年没有一堆副总裁,自己找必须投入很多精力,实际上我有一些轻度的社交恐惧,所以初期做得非常差。

第三,大的方向明确。如果你的主营业务变现没有那么快,就要想办法到相对容易的领域,挣得利润,补贴你长远发展的战略及核心业务。

初期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我战术上勤奋,战略上面懒惰,直到今天,这三个方面做得都是不及格的。从前年秋天到现在,我40%、50%精力都用在挖人,这些事情早就应该做了,我应该找一个很好的CFO,找了一个跟我们脾气、理念相投的。战略方向上,我们的主营业务变现困难,应该干一些赚钱的,我们今年会有一些手机外的产品出现。

罗振宇:你会不会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罗永浩:举例来说,我们的 *** 作系统,会跟外面的团队合作。我们输出的比合作方多,但我还愿意做。我想做这些是为了长远发展。如果不差钱,我希望把它彻底开源,放出去。我开源,我的竞争对手都会用,当然我只是偶尔做一些这样的事情,现在生存都很累,这些事情顾得少。

罗振宇:理想主义是缥缈的事你怎么定义?

罗永浩:赚钱是打造出来的副产品,本质上要有追求。大家会说亚马逊这么多年不赚钱,这个企业来到世间不是为了盈利吗?那这个企业就是糟糕的企业,我认为不对。

我是觉得做企业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盈利,亚马逊以今天的速度持续发展,每一个制度财报都是微亏的,你觉得这个企业有没有价值,我觉得有价值并且对社会有好处。

企业挣钱以后也是要讲理想主义、要有追求。我理解的好企业是在金钱之上的,金钱是一个基础,金钱之上有更高的追求,但是这只是我的意愿,如果这个企业不控股了,我讲这个有什么用。

罗振宇:钱是什么,对于我们创业的人来说,就是放在外面能看得见的自我成长的进度条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刻度,营业额变多少,估值多少就知道自己的内力变成了多少。

9小时《长谈》的罗永浩语录精华2

罗振宇:这些年做产品当中,你觉得有哪些错误是本来可以避免的?

罗永浩:其实还是很多的。比如说我们设计产品的时候,还没有产品线负责人,产品是我负责的,我的盲区还是挺多的,除了研发技术之外很多东西没有足够了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使得我们犯了不少错。

在内部有工程师、技术方面负责人的情况下,如果几个主要负责人提到的意见不一致,我们更倾向于相对资深的,这也是某种意义的偷懒。

我跟小米雷军聊天的时候,他说他过去的几年是硬件里面的全外行,他给了我一些建议,说了他的经历,我也说了我的经历。在交流供应链问题的时候,他提到,全部中小型的供应商他都拜访过,而我有中度社交恐惧症,除非要我去,我才去。我们现在做了一些调整,基本上所有主要供应商老板或者负责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尽量拜访。出差次数多了十倍左右。

罗振宇:你的出货量跟巨头相比还差两个以上的数量级,你怎么赶上?真正杀手锏是什么?

罗永浩:我们原来方向没有错,是受了一定的制约,出现了这个问题,我们不认为过去几年的大方向是错的。我认为未来的大方向在触控和手机设计,在科技界里,十年是足够长的.时间阶段,所以在十年里我们就要做出高度差异化和创新赢得市场。

为什么公众接受度不行?第一,研发生产供货,晚六个月,没死就不错了第二,在一些在公众接受度上的判断我们的确不足第三,如果回到五年前,知道这么艰难,我就会找一个团队专门做快速变现,使得手机部门的亏损变得小一些,或者抹平。

这是一个长征,今年有意识往这个方向调整。今年下半年会有一些裁员,如果那里的收益能填掉手机方面的亏损,我们就是手机亏钱也不错。

罗振宇:能不能假设一个情况,因为市场不确定,几年之后干脆转型了?

罗永浩:不会,我的思路及方向性的东西很清晰,没有动摇过。我们这个时代就是手机和触控设备,下一个平台如果没有意外会是VR眼镜,我的梦想是做最大的计算平台,希望能在平台革命的时候参与或者领导一次,这就是我的终极目标。

我个人赚钱最快的方式是做脱口秀,签一个年约,六个月做节目,六个月度假,这样我赚钱就简单一点,智能设备、手机都扔掉,日子会过得很舒服,下一个计算平台跟我也没有关系了。

9小时《长谈》的罗永浩语录精华3

罗振宇:你内心怎么看待黑你的人?

罗永浩:我觉得多数人还是正常的,我有我讨厌的公众人物,我不做企业可以在网上随便讲话,我不会到微博留言,我理解那些讨厌我的人和讨厌我们公司的人在那里写的那些东西,有一些东西需要花一段时期消化和适应。我还没有对社会失去信心,讨厌一个人批评讽刺,我能理解,以前我也这样。

罗振宇:罗永浩粉和锤粉,你觉得他们重合吗?

罗永浩:早期重合度非常高,现在重合度越来越少,我们市场都有舆情监控。早期是因为支持,或者买了好几个送给别人了。

但是今天,我们靠产品本身转化的支持者越来越多,所以我们论坛里也常有人反感,为什么说这个手机呢,又扯到老罗。

对于粉丝经济,我想再澄清一下,粉丝经济的载体必须是一个20美元左右的东西,这个是通行全世界的东西,在粉丝身上赚钱的明星,都是卖一本书、一个碟,或是电影票。一个偶像的脑残粉支持买一两千块的东西,在商业上成功的例子几乎没有。

罗振宇:我们还是回到用户,小米很用心的经营自己的用户,各地的社群等等,我观察你好像没有干这个事。

罗永浩:我们在差不多在170、180个城市,包括国外的城市都自发建有锤友群,每当产品发布的初期或者发布会前期,锤粉们都会自发组织一次聚会,大家在一起交流。对于粉丝们,我们非常感激,公关团队也会送一些T恤衫、海报等,让活动更顺畅。我们没有像小米一样经营,核心原因还是人员不足,不是别的原因。

9小时《长谈》的罗永浩语录精华4

罗振宇:你用多少精力融资?

罗永浩:融资是间歇性的,如果到了资金的紧要关头,有时长达几个月,80%都在融资上。我们这个行业是比较重资产的,但我在这里也犯了很多错,我整个五年用在融资上的精力不超过15%,我认为这个比例是不对的,应该20%到30%,再用30%精力找人、最后剩余30%做战略,然后再去做产品,应该是这样分配精力的。

罗振宇:企业死不是因为不赚钱,而是因为资金链断裂,你遇到过这些险象环生的吗?你能分享一个最危险的时刻吗?

罗永浩:就是去年M系列发布前两三个月,我们该收的收不到、还有亏损的、还有该付的。一款产品能不能如期做完,全是跟钱挂钩的,扛不过去,八个月的投入全打水漂了。

当时非常焦虑,整天心脏难受,确实是过劳导致。老婆说,如果你有什么三长两短,我还跟着你欠了960万的债务,你死了我还要还960万。当时听了不忍。有过非常艰难的时刻,还是扛过来了。

罗振宇:投资人给你的建议你会很认真听吗?

罗永浩:其实很多投资人都给了我一些建议,有些人投资人对这个产品和行业比较了解,剩下多数都是不太了解。对于第一种投资人,我会主动去请教。有一些人说我做企业刚愎自用,这可能跟我原来做的一些事情有一定正相关。

9小时《长谈》的罗永浩语录精华5

罗振宇:这一年花一半的时候挖人,你怎么判断这个人在行业里被高估还是低估?

罗永浩:没有很熟悉资深的,都是朋友的朋友。我有一个比较大的失职,在T1发布会上,很多公司都拿了我们的机子回去拆了研究。一个好朋友认识很多手机圈的老大,但我有社交恐惧,有很多交际该去的没去,所以这个挖人的工作耽误了大半年。

罗振宇:你遇到最困难的说服是谁?

罗永浩:最困难的说服应该就是现在的这个产品线负责人——我的合伙人吴德周。我们第一次谈了七个多月,第二次我去上海出差的时候才说动,这就跟谈恋爱一样,搞到最后就很头疼。

罗振宇:你最喜欢开的条件是什么,工资、情怀、期权?

罗永浩:情怀很少谈,做这些工程师、科学家,比较冷静。他们会更关注将来,而不是钱和期权股份,所以你要先说服他们去相信你做的东西将来有很大的希望。这个圈子牛人很多,不愁钱,不愁工作,你要让他相信这个事能成,期权和工资都要谈,工资多,期权股份就少一些。否则人家在大公司待得很舒服,不会到你的企业。

罗振宇:锤子公司高管离职,有一些是知名度的。

罗永浩:我认识很多大企业老板告诉我,我们过去常年维持在年流失率不到 7%、8%的水平,这是很不健康的。一个正常公司如果到了六七百人的规模,每年强制淘汰15% 都是正常的。我们的公司过于稳定,这样很业余。强制15%的末位淘汰听起来很残酷,但这样才能保持战斗力,要不然公司出现一大批人缘好,但是活不行,越走越没有战斗力,其实不是好事。

9小时《长谈》的罗永浩语录精华6

罗振宇:任何一个优秀群体笨蛋总是多数,你公司里笨蛋是多数吗?

罗永浩:任何群体都是20%的优秀的人,带动80%相对没那么优秀的人往前走。

罗振宇:有没有员工越级反映情况?

罗永浩:这个当然有,这个是我们公司的财富。在一个企业里,很多人分不清,正常反映问题和打小报告的区别。

我自己注意到,在中国,普遍年轻的小伙子、姑娘们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即使觉得顶头上司有严重问题,也一直忍着不说,到了忍不了就辞职,辞职的时候未必都和人力或者高层反应情况,而是跟另外的同事说,最后才传到我的耳朵里。我去找他问,为什么当时他不反映,结果他认为反应就是打小报告,让我很挠头。

早期创业的元老级的同事,有很多没做主管的,仍然有非常强的主人翁精神,他们只要有看不惯的事情就会直接找我说,并且还是骂骂咧咧的说,这个对我来说是很宝贵的财富。

罗振宇:一个人在职场什么最重要的?

罗永浩:肯定还是业务水平,如果业务水平一直很好,但发展不理想,可能就是企业有问题,如果触碰到这种问题就可以走。

9小时《长谈》的罗永浩语录精华7

罗振宇:创业几年,你自己身上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罗永浩:我觉得我比以前看待问题宽松了很多。

我开始理解有一些企业的做法并不是邪恶和不道德的事情。我理想主义时期做客服希望满意度是百分之百,而不是95%、96%,你可以说是过于理想化,没有常识、见识。正常人群的正常分布,100个人总有2、3个是流氓,一个企业追求百分之百的客户满意度,意味着有一百个流氓敲诈你、讹你的时候,你会去做配合,这个必然带来更多类似的人群朝你这个品牌涌来,假以时日你很快就会扛不住。

如果我没做企业,没接触相关领域,从一个消费者角度是想不到这些的。创业后,我见到了原来生活圈子见不到的人和生存处境,那些事情之后就有了一些宽容度上的变化,这是最大变化。

罗振宇:天生骄傲。你是更骄傲了还是一样骄傲?还是不如原来骄傲?

罗永浩:某些方面比原来更骄傲了。因为一些困难时刻激发了我的逆反心里,有一些该坚持的事情上比原来更强烈第二种情况是,我发现一个问题,做企业的同时,维持一个道德高尚件事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高尚洁癖这件事做不到。

我有朋友误会说,做企业是不是一定缺德才挣钱?我毫不犹豫地否认。如果你是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一生维持道德洁癖,只要你生存能力不过于笨拙,一定没有问题。但是做企业基本做不到,在一个领域里只有做到垄断才能谈高尚。

罗振宇:学习上你有什么方法吗?

罗永浩:对我来讲还是读书。我之前有个很意思的发现,你知道火车站卖的书和机场卖的书是不一样的,是给两部分人看的,在机场书店里摆在起眼位置的书绝对极其靠谱,是好书。

我早期还有一个错,就是在看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前人总结的经验和智慧,但是自己实战的时候就想不起来。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就组织了一个学习小组,把大家看的商业管理书籍中学到的东西都进行再一次整理,然后做PPT集体讨论,如果在实际 *** 作中,出现类似问题就互相提醒,让这些知识成为脑子工具箱的一部分,反复复习和实战。

罗振宇: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现在为自己设计一个墓碑,你为自己设计一个背影,留给中国商业史的会是什么?

罗永浩:我以前有一个开玩笑的说法,原来是想这样刻墓碑——他的一生,是无论从事任何行业,都对其他行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一生。当然这是反过来的说法。

我小时候的偶像是盛田昭夫那样的巨头,一眨眼三十多岁,赶上这么一个创业的时代,实业创业也得以成为一个可能,这对我这样一个毫无背景和专业积累的人,是一生最大幸运。

所以朴素说应该更好。严肃考虑的话,大概是:在一个没有机会做实业的地区长大,小时候却有过很多这方面的梦想,最后终于因为个人的努力和时代的机遇,把这样一个事情做成。

我们去日本,就发现有创业精神的人都有点辛酸的事,这个国家过去几十年就没有产生过很大企业,日本早年很成功,但是后期,在成熟富裕发达、基本上大的格局国家里毫无机会,在中国70年代初出生赶上这么悲催的时代,这是一个强烈反差,把这些感受刻到墓碑上,对后面的人不知道是激励还是启发。

罗振宇:开场的时候说,这是中国电视史上最长的一次专访,今天的这样的采访可能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规律吗,但我觉得这个事好、这个事有价值,罗永浩的手机就那样做了,今天这样一个漫长的采访就这样做了,我们坚信它有价值,它向杆旗飘扬在这个时代。

9小时《长谈》的罗永浩语录精华8

这是一次长达近9小时的访谈,号称史上最长访谈节目。达到了这个时长,意味着很多问题会聊的很深入很具体,也就具有了参照价值和可 *** 作性,所以我想看的是这个完完整整的9小时无删减的视频。等了十几天,也没找到9小时的视频版本,只好看了373分钟的视频版本。为什么非要看"9小时无删减"的?不是因为强迫症,而是对于罗永浩这么一个极具个性的企业家,我不想错过任何细节,以免造成误解。为什么非要看"视频",而不是听"音频"或读"文字"?理由同上,另再加一条:我相信人的眼睛是撒不了谎的。

言归正传,罗振宇都问了什么?罗永浩都是怎么回答的?这个难以一言以蔽之,有兴趣的自己去看,在这里我只说自己的观后感。

罗永浩把"创业"分为了三大板块,即"找人——找钱——定战略方向",这是一种"横向的划分",三者本质上都属于"战略"的范畴。而个人觉得在"战略"之上还有一个更高层次也更基础的东西,就是"价值观"。所以在这里对"创业"再做一个"纵向的划分",即:确立价值观——选行业——定战略——玩战术。在我看来,这个顺序是不能打乱的,必须层层推进,越往后变化性越强也越不重要,但"保密性"要越来越高。

一、先谈谈"价值观"。

以前对罗永浩不太了解,看到的负面信息居多,就以为他只是个"卖情怀的小丑"。现在看来,并不是。非常能理解为什么他会表现出那么执着强硬而自信(自负)的态度,本质上是他的"价值观"在给他提供能量,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做的事是"正确的"并且是"有前途"的,那动力是很充足的,几乎是开启了"无限能量模式"。"价值观"这种东西很难确立,因为从哲学上讲,它属于"三观的结晶",而"三观"的形成又是一个很复杂很漫长的过程…所以"价值观"一旦确立,也极难改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老罗甚至可以接受自己退休,都不会允许企业的价值观改变,因为"价值观"就是一个企业的"立业之本"啊,当然也是一个人的"立人之本"。我相信以老罗这种好为人师,不断输出价值观的人,早就完成了这一步。至于他所谓的"改变世界"这种说法,其实就是实现自己"价值观"的过程。这么说来,创业是个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觉得一件事是对的,所以一定要做成它",就这么简单,这就是所谓的"理想主义"。而如何做成它?这才是一个复杂而现实的过程,这其中的快乐与痛苦,精彩与疲惫,收获与代价都是难以想象的。

二、确立了价值观,才能根据它来选择和排除行业(比如以我的的价值观就认为"房地产"这个行业的价值就很低,所以就不会加入)。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想做的"未必是"能做的",其实这并不是问题,因为如果一个人特别特别想做一件事,总有办法接近它的。更为关键的是:如果这件事又是"擅长"并且"喜欢"做的,那TA的推进效率是很可怕的,再加上价值观所提供的"无限能量",功成名就,势在必得。难怪连乔布斯都说"如果一个人在二十几岁就能找到他所热爱的事业,那么他是幸运的"。罗永浩能在四十岁的时候找到并从事这样的事业,也挺幸运了。

三、战略的话,也就是老罗所说,分为"找人(合伙人),找钱(投资),定战略方向"。

对于低成本创业的行业,最重要的应该是"找人",人够了,钱自然就够了。对于高成本创业的行业,最重要的应该是"找钱",钱够了,人自然就够了。"定战略方向",这其中包含三要素:"天时"(即创业的启动,扩张,转型的最佳时间点)、"地利"(即所选区域的产业发展状况和前景,这最好在"选行业"之后就同步确定下来)、"人和"(即所选区域的行业人才与人脉和客户规模),这些当然是要跟合伙人商量着来,群智群策要比独裁靠谱的多。但唯独"价值观"是没商量的,这个要事先就跟"拟定合伙人"谈清楚,最好是"相同",起码要"不冲突",否则免谈。因为"合伙制度"和"企业制度"将会是"价值观"的体现,这必须要达成统一。

四、为什么是"玩"战术?因为战术这东西本来就是用来玩的,花样越多,变化性越强越好。

就是要让对手和同行猜不到自己的行动,跟不上自己的节奏,所谓"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战术"才是需要严格保密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罗永浩对"前三者"都能说,但绝不会透露新品发布会的具体时间,所要研发的"智能硬件"的品类等这些具体细节的原因。

当然除了这些,罗永浩还是一个很经典的"范例",他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性格有明显缺陷的人在目前的中国是怎么取得成功的(毕竟乔布斯离我们太远,国情又不同)而反之创业又对他的性格所产生的影响和改变,他展示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他确实可作为一杆鲜明的旗帜立于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我当然也希望他能成功,这不只是一种激励,而是我很认同他的价值观。不过要注意一点,他从事的是"科技行业",这跟"互联网行业"都属于新型产业,所受到的政治干扰较少。那么相对传统的那些行业,能否也实现这种价值观呢?请拭目以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5552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8
下一篇 2023-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