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净利润下滑背后:领克平均售价超15万,不输大众丰田

吉利净利润下滑背后:领克平均售价超15万,不输大众丰田,第1张

文|郭文静

图|来源网络

为了应对持续下行的中国车市,吉利早早开始改善现金流,在疫情爆发之后来看,这个决策无疑是明智且具有前瞻性的。

3月30日,吉利汽车发布了其2019年财报,从财报来看,2019年上市公司销量、营收、净利润、毛利率等关键财务数据均有所下滑,虽然考虑到2019年市场整体下行态势,吉利已经跑赢大盘,但多项下滑的数据还是免不了引发了市场的担忧。

不过,结合市场整体环境仔细分析能够发现,吉利看似惨淡的2019年财报中隐藏了不少亮点。

数读2019,吉利战略转型初显成效

对于吉利汽车来说,2019年是非常关键且具有挑战性的一年,这一年是吉利第四次战略转型的第一个完整年,企业从聚焦销量的快速增长转向聚焦销售质量的提高,以市场占有率为更重要的目标,所以并未陷入市场混战,而是保持了战略定力,确保了企业的整体健康发展,这些在其2019年财报数据中均有所体现。

下面壹姐就以几组关键数据来详细解读下企业2019年的表现:

销量:结构均衡、渠道健康,市占率稳中有升。

2019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为136.16万辆,同比下滑9%,超额完成其2019年下调后的销量目标,小幅跑赢大盘;零售量则实现了同比1%的增长;市占率也从2018年的6.2%提升至2019年的6.5%。

同时,吉利汽车是目前自主品牌中产品销售结构最为均衡的企业,2019年销量中,轿车销量为53.01万辆,同比下滑18%,占比39%;SUV销量为79.98万辆,同比下滑6%,占比达到59%;MPV销量为3.17万辆,占比2%。

其中,领克品牌的销量、出口量、新能源车销量均有亮点,具体来看,2019年领克品牌累计销售12.81万辆,同比增长6%;吉利出口量同比暴涨109%至5.8万辆;新能源车销量破10万辆,达到11.31万辆,同比增长69%。

吉利也在去年着力提升渠道的健康度,降低经销商库存,批发量下降而零售量上涨就可以证明这一点,2019年12月,吉利经销商终端销量约17万辆,创单月终端销量记录;吉利2019年存货同比增加17.7%至48.21亿元,也能说明,企业将库存压力更多的留给了自己。

收入:营收净利润双下滑,单车平均售价持平。

2019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为974亿元,同比下滑9%,与销量下滑幅度基本一致;营业成本为805亿元,同比下滑5.3%;毛利为169.17亿元,同比下滑21.36%;净利润为82.61亿元,同比下滑35%;毛利率下滑2.8个百分点至17.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李东辉表示,2019年,中国车市整体下滑、销售价格大幅跳水、国五国六升级切换、新能源车补贴退坡等多重不利因素,带来了成本的大幅上升,对于吉利来说,在近几年实现平台化战略基础上,2019年也是其成本最高的一年,所以全年净利润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然而,也应该看到,在克服了以上种种不利因素后,吉利汽车在2019年下半年经营状况有明显改善,上半年企业净利润为40亿元,降幅高达39%,下半年降幅缩小至30%,实现净利润42亿元,达到企业预期。

吉利汽车的产品结构也在不断向上,2019年吉利汽车单车平均售价为7.45万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考虑到2019年市场整体价格大幅下滑,这一表现已属不易;10万元以上车型占总销量的比重超过39%,7年间翻了10倍,成为吉利主销价格段之一;领克平均售价达到15.6万元,已达到主流合资品牌售价区间。

费用:研发投入保持高位,推高行政费用。

与营收9%的降幅相比,吉利汽车三费(销售费用、行政费用、财务费用)降幅较小,其中行政费用还同比大涨36%至51.22亿元,这无疑推高了成本,影响了净利润。

但值得注意的是,吉利行政费用的大幅增长与其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有直接关系,2019年上市公司研发总投入为30.67亿元,同比增长59%。研发开支占行政费用的比例为60%,是造成行政费用大涨的主要原因。

据李东辉透露,2019年吉利的研发投入总额为54亿元,占收入比例5.6%,基本上和吉利最近五年以来平均5.4%的研发投入的占比一致。这一比例处于中国汽车企业领先水平,和国际车企的研发投入比例处于同一水平。

现金流:手握193亿现金,无惧疫情等挑战。

从近几年的业绩来看,吉利的现金水平一直不错,2019年年末上市公司的总现金为193亿元,比2018年年末的157亿元增加35亿元左右,其中包括去年年底企业发行的5亿美元优先永续资本证券,上市公司净现金水平为118亿元。

财报还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上市公司应收票据净额(应收票据-应付票据)达150亿元,可在必要时通过向银行贴现应收票据为上市公司提供额外的现金储备。

李东辉表示,良好的现金储备不仅说明了企业利润情况较好,也为企业应对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未来市场的各种挑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19年底发行5亿美元优先永续资本证券,以应付2020年的市场挑战,足见吉利的前瞻性。

展望2020,“全球大吉利”时代开启

2019平稳收官,2020年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开启,但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安聪慧的表态来看,吉利显然已经做好了应对疫情的准备,并且不打算调整销量目标(2020年销售141万辆)。

安聪慧表示,2020年全球汽车产业面临严峻挑战,挑战与机遇并存,但中国汽车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变,吉利汽车会保持战略定力,推进产品升级、市占率稳步提升,以及加速全球化,“吉利的长远规划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在疫情期间,做到目前不裁员,不减薪,不延期支付员工的薪酬”。

具体规划方面,产品上,吉利年内将投放6款全新车型,吉利三款(icon、豪越、全新A级轿车),领克两款(05、06),几何一款(C),一年推6款全新车型,2020年无疑是吉利的产品大年了,而且这6款车中的绝大部分都出自吉利目前的CMA、BMA等最新架构。

这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吉利的研发实力,也会对品牌提升、销量提升、成本降低起到很好的作用。正如前文所言,因为这一系列模块化架构的打造,吉利近几年研发投入处于较高水平,而越来越多架构车型的上市,将进一步提升平台化、模块化的效益,降低成本,且据安聪慧介绍,6款新车中的3款将在现有工厂生产,工厂产能利用率也将得到提升。

李东辉也强调了降低成本的目标,他表示,2020年在保持年度141万辆销量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吉利将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各个环节上争取实现11%的降低。

吉利2020年的另一大重点就是全球化,这其中包括领克四季度登陆欧洲,宝腾、路特斯、白俄罗斯工厂等全球布局的运营,以及与沃尔沃的合并,而后者是重中之重。

据李东辉透露,从2月11日上市公司发布吉利与沃尔沃合并的公告后,到目前为止企业已经完成了对合并要求的所有顾问的聘请,正在研究合并的具体计划,他强调对于合并后的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来说,这次重组有七重意义:

1.将成为真正的科技公司。

2.将拥有极星、沃尔沃、领克、几何四个从高端到入门的四个档次清晰的电动汽车品牌。

3.将大幅提升研发能力,加快研发速度。

4.将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和国际化能力。

5.有助于突破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无形封锁,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招揽人才。

6.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

7.将快速建立产业生态链,降低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风险。

今年是吉利收购沃尔沃10周年,在过去10年这场收购给双方带来的成长有目共睹,而这场合并显然是双方为下一个10年获得更好发展所做的努力。

写在最后

有位投资人对吉利汽车2019年业绩的一句评价让壹姐印象颇为深刻,“看吉利不能只看业绩数据,更要看决策人的视野和格局”,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的业绩起伏并不能代表“大吉利”的发展状况,如果将视野拓展到“大吉利”这个层面,那么吉利汽车显然仍是中国汽车业最值得投资的公司之一。

2020年的市场或许会惨烈的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但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也未尝不是个再进一步的好机会。据透露,1月、2月吉利市占率分别为7.3%和7.5%,持续上升,甚至还欠市场4万辆以上的终端发货订单,不难想象疫情结束后吉利会出现怎样的火爆销售场景。

有的人真的在考虑如何活下去,而有的人却在保持着“活下去”警惕的同时不断地大步超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19年对于车企而言,并不算是一个乐观的年份,市场持续下行和匆匆而来的国六排放政策将车企们打了个措手不及。基于如此不堪的市场环境,2019年亦成为汽车市场最动荡的一年,因而倒闭的车企比比皆是。但我们要清楚的是,市场消费热情减退,并不意味着市场失去消费力。相反的,因为市场收窄的缘故,过去的市场泡沫逐渐被抹去,留下最真实的消费指向,指向真正受市场信赖的品牌。

2020年1月6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吉利汽车)正式公布2019年12月及全年销量数据:12月吉利汽车销量为130,036辆,同比增长39.3%;2019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1,361,560辆。凭借出色的销量表现,吉利汽车不仅超额完成2019年销量目标,同时还摘得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之冠,自2017年至今,吉利汽车已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与此同时,吉利汽车还发布了其2020年的销量目标,2020年计划销售新车141万辆,同比增长3.6%。

从市场表现来看,吉利汽车无疑是成功的;但在大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为何吉利汽车依旧能保持稳定的发展脚步,继续稳坐销冠之位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回顾一下在过去的2019年里,吉利汽车都做过些什么。

在过去的一年里,吉利汽车并未因市场萎靡而退缩。在大家都为销量发愁时,吉利反其道而行之,开拓更广阔的天空。对于未来的市场形式,吉利的做法是明智的,因为从趋势来看,国内汽车市场从增量向存量转变,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筛选越加严谨,将再度刺激车企之间的竞争性,而那些在2019年被迫关门的品牌便是最好的例子。因此吉利在2019年里加速推进品牌形象的建立,在众多中国品牌里脱颖而出。

2019年3月28日,戴姆勒和吉利宣布,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将其打造为首个全球合资车企,同时亦是首个股权占比50:50的合资企业;就在前天,2020年1月8日,吉利与梅赛德斯-奔驰合资的“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双方将在研发、制造和供应链等领域发挥协同效应,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

视角转向另一边,2019年7月16日,吉利控股集团在收购路特斯后为品牌注入新活力,在英国伦敦发布首款电动超跑路特斯Evija。就在当天,吉利汽车集团总裁、CEO安聪慧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吉利准备在武汉工厂投产路特斯车型;至此,性能跑车的板块,终于被吉利引入国内市场;吉利可谓是品牌扩张速度最快的中国品牌,随着扩张速度加快,无论是对于形象建立还是产品技术升级都有着不少的好处。

但吉利并不是一个只会推动品牌合作的车企,因为它深谙国内市场之道,尤其以目前的市场规则而言,吉利同样需要一个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因此在2019年4月11日,吉利高端新能源品牌“几何”在新加坡正式发布。几何A成为了几何品牌下的首款纯电动车型,几何A以全新的logo、全新的家族外观、强悍的配置,与吉利已经发布的车型截然不同;这也是继领克后,吉利旗下的第二个子品牌,与吉利、领克形成全新品牌矩阵,带来更宽广的产品布局。

回归市场根本,消费者真正能接触到的还是产品本身,而品牌布局的最终落点亦是指向核心产品力展现。自8年前吉利收购沃尔沃后,这两个品牌之间的合作可谓相当紧密,联合推出领克品牌,共同研发CMA架构,都是这几年里吉利与沃尔沃合作带来的成果。在过往,领克和CMA架构所表现出的更多是独立于吉利和沃尔沃之外的合作成果;但在2019年,第一款诞生于CMA架构下的吉利汽车正式诞生,它就是2019年5月10日上市的吉利星越。未来,吉利与沃尔沃的产品将逐渐规划入CMA架构,共同推动一体化平台发展。

当然,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的合作并不会就此停住,2019年10月7日,吉利与沃尔沃汽车集团分别对外宣称,双方有意将各自现有的发动机业务合并成一个独立的业务板块,其目的是希望独立后的业务板块可以成为开发下一代发动机和混合动力系统的新一代全球供应商。

2019年7月3日,吉利控股宣布与百度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电子商务等AI技术在汽车、出行领域应用展开全面战略合作;未来将集成吉利与百度各方面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推动智能互联技术发展。与此同时,吉利GKUI 19吉客智能生态系统正式亮相。而实际上,早在2011年,李书福便开始积极布局智能互联,而此次吉利汽车推出GKUI 19吉客智能生态系统可以看成是吉利汽车8年智能互联布局的落地。

智能汽车作为未来汽车的大趋势,离不开智能互联技术成长带来的技术革新。从GKUI到GKUI 19,吉利汽车对智能互联的布局显然走得要比其它品牌要快一些,随着5G、loT技术的发展,GKUI 19在汽车智能生态上的优势将会逐渐凸显。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一些事件外,吉利汽车在2019年其实还做过不少的事情,例如吉利牵手戴姆勒布局豪华出行服务、推出第一个出行市场“零排放”概念、宝腾X70在马来西亚丹绒马林工厂正式下线等。由此可见,吉利即使在面对并不乐观的市场环境下,依旧有相当大的决心推动自身品牌及产品向上发展。相比那些委屈求全,在车市寒冬中死盯销量,越走越窄的“生存之道”,吉利汽车所表现出的格局更大,看得更远,也正是因为这种格局让吉利汽车即便在车市寒冬中仍能凭借其自身的品牌和产品价值获得市场认可,让其蝉联乘用车销量冠军之位。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5671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8
下一篇 2023-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