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绿茶怎么在网上找客户

日照绿茶怎么在网上找客户,第1张

我帮你说明一下大致的方法和流程。

首先,进行两方面工作:一、在 阿里巴巴 这样的贸易平台注册并发布自己的产品信息;二、在此类平台搜索有相关需求的客户信息。

然后,通过预留的和搜索到的联系方式与对方联系洽谈。

同时,最好建立自己的相关网站,以便于发布详尽的信息,和方便的与客户联系。

(网络只是平台,方便我们寻找信息,业务方面和平时的 *** 作是一样的)

品质提升闻名四方 产业发展实现双赢 近年来,日照绿茶产业生机勃勃,发展迅速。在地方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质监部门的技术支持下,在广大茶农的辛勤努力下,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质量不断提升,知名度日益提高,产销量逐年增加,地方财政和茶农的收入稳步增长。通过走标准化公害绿茶的发展路子,通过政府与茶农建立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日照绿茶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高速路,品质提升闻名四方,产业发展实现双赢。

一、加大科研力度,提升茶叶品质

与南方一些地区相比,日照昼夜温差大,四季气候变化较大,但与北方其他地区相比,日照的海洋性气候又具有种植茶叶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保证日照绿茶的优良品质,有关部门多次到外地考察,选择适合日照种植的优良茶种,茶叶质监部门更是加大科研力度,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深入研究各茶树品种在日照地区种植后的变化。

2008年2月份山东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取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认可证书。这标志着该站在组织结构、质量管理体系、设备、环境设施、人员能力水平以及检验技术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也标志着该站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8年8月26日,由山东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和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共同承担的《日照茶区与南方茶区不同茶树品种生育特性和茶叶品质对比调查研究》课题顺利通过国家鉴定。课题组对日照茶区栽培的黄山群体、鸠坑、福鼎大白、龙井43等主要茶树品种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这些品种在日照茶区生态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性状差异、内在营养成分的变化以及品种的驯化而产生的性状变异,筛选出适合日照茶区生长的茶树品种;通过机制名优茶加工试验,总结出适合日照茶区机制名优绿茶的加工工艺,充分展现了日照绿茶的品质特征。调查研究发现,同一品种茶树生物学特性在日照茶区发生了变化,如春茶萌发期比原产地晚30多天,叶形变小,叶片增厚,栅栏组织明显增加。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发现日照绿茶比原产地绿茶氨基酸含量有所提高,茶多酚含量降低,酚氨比有明显的降低。以福鼎大白为例,5月1-5日的日照茶区一芽一叶样品采集分析数据显示,氨基酸含量比原产地增加81.1%,茶多酚含量减少16.6%,酚氨比减少39.6%。因此,该项目可以通过检测氨基酸、茶多酚的含量,作为鉴别日照绿茶的依据,为保护和促进日照绿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最终专家们给出了“选题正确,立项及时,技术路线科学合理,资料齐全,数据可靠,圆满完成了项目下达的任务”,“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的鉴定意见

同时,采取标准化管理,“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采摘、统一建档”的“四统一”管理,加大从选种到采摘的全程标准控制。经过不懈努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绿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山东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山东著名商标等荣誉纷至沓来,全市茶叶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知名度大幅提升,茶叶产品畅销上海、北京等国内市场。

二、加大保护力度,打响日照品牌

为进一步扩大日照绿茶的影响力,加大对日照绿茶的保护力度,省质监局发布了《日照绿茶》地方标准,由市质监局和市农业局联合发布了《日照绿茶 投产茶园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幼龄茶园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和《有机茶园生产技术规程》,完善了示范区建设所需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 *** 作标准体系。根据日照市政府35号令《日照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山东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根据全市茶叶质量状况,及时向市政府写出了《日照绿茶产业分析》、《日照绿茶整顿方案》等材料,帮助日照市的雪青、旭光、浮来青、碧波、圣谷山、莒国翠6家茶叶加工企业率先被国家质检总局核准使用日照绿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为促进日照绿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前,还有14家绿茶生产企业正在申请日照绿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

三、加大发展力度,提高经济效益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日照绿茶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立足实际、科学决策,围绕建设绿色无公害基地和优质加工区域,拿出专门资金用于示范区茶园建设和加工企业的优化改造,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型茶园,对企业进行优化改造,改善茶叶加工环境。地方政府与茶农建立了合作社,由政府提供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帮助茶农科学种茶。不断建立完善“企业+标准+基地+农户”、“村集体+标准+服务+农户”、“企业+标准+基地”、“茶叶专业合作社”等有效组织形式,将农户分散经营联结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使用统一的标准组织生产,切实解决分户生产标准不一致或不按标准组织生产的问题,建设并扩大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同时,扩大示范区效果,将茶叶标准化生产的有效经验转化到其他农业产业,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日照绿茶走科学发展的路子,科学种植,科学管理,科学加工,效益逐年提升,地方财政收入和茶农收入稳步增长实现双赢。以岚山区为例,无公害示范茶园面积从最初的承担企业自有茶园1000亩,扩增到22663亩,示范农户从开始的5个村701户增加到9830户,辐射农户40000多户,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达20万人。该区茶叶产量从最初的3596吨增加到6064吨,总产值达到44611万元,亩产值达到4979元。年均茶叶产量达到5862吨,年均产值达到38115万元。

用合作共赢的模式,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日照绿茶正以更高的质量、更快的步伐持续发展,开创绿茶产业发展的新天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6168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8
下一篇 2023-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