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和可口可乐与公共关系

冬奥和可口可乐与公共关系,第1张

可口可乐借助冬奥会的影响力向公众传达了绿色环保的理念,完成了商业品牌到社会品牌的转变。

作为冬奥借势营销的其中一员,不同于其他品牌体育营销的“纯粹性”,可口可乐中国这次将传播重点放在了以支持可持续冬奥的方式玩转冬奥层面,试图以生活化、社交化的方式建立竞技体育项目与“回收”概念的联系,倡导人们意识并参与到回收饮料瓶的行动。这与北京冬奥组委确定的“可持续·向未来”愿景以及“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高度契合。

面对品牌们共同的冬奥营销主题,可口可乐中国独辟蹊径的以生活化的视角将冬奥舞台搬进大众生活。5个颇有生活质感的小剧场,将那些原本发生在赛场的冬奥运动在生活的街头巷尾进行演绎。5个生活场景演绎的正是人们的回收饮料瓶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可口可乐中国不仅发起了一场“投瓶运动”,更完成了一次品牌价值的宣言。

最近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热度非常的高,已经好几次登上微博热搜了,而且这款吉祥物的需求量也非常的大,供不应求,很多消费者都愿意用非常高的价钱去购买这款吉祥物,现在很多商家都推出了和冰墩墩相关的产品,就是为了蹭这波热度。虽然现在很多厂家都已经加大力度生产吉祥物,但是现在需求量还是越来越大。这款吉祥物之所以会成为爆款,跟很多因素都是离不开联系的。

一、冰墩墩的原身是熊猫

熊猫本身就是我国的国宝,而且长相也非常的可爱,胖嘟嘟的让人忍不住想摸。冰墩墩就是以熊猫为原型,然后加上各种装饰品,所以这个卡通形象也是非常可爱的,很多人都争相去购买这款吉祥物。这种款式深受年轻人喜爱,也非常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观,所以很多人都愿意把这款吉祥物买回家,放到家里当作装饰品。而且这次冰墩墩的造型百变,每一款造型都是非常可爱的,所以让人忍不住入手。

二、国人的爱国热情

北京能够成功举办冬奥会就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因为这是一项非常高的荣耀,能够提升祖国的国际地位,也能够促进北京的经济发展,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冬奥会的吉祥物受到国人的追捧,说明了国人的爱国热情,这也代表着国人对于冬奥会成功举办的高兴。国人也希望我国的运动员能够在这次冬奥会上获得非常好的成绩,所以这种对于吉祥物的追捧也算是一种另类的鼓励。而且在这次冬奥会当中,有很多人自愿去当志愿者,也有很多人参与到这次冬奥会的举办,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也体现了我国国民的团结之心。

赞助与冠名是奥运营销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运用得最多,投资巨大的方法,一般都为大品牌、大企业所用。比如Visa公司就把赞助视为整合营销沟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虽然投资巨大,但回报甚丰。 它赞助过的活动除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外,就连美国十项全能队、NBA梦之队、美国体 *** 联合会等等都不放过,由此可以看出赞助给企业与产品带来的好处。

奥运营销

当然,公司赞助的目的一方面是为接受方提供资助以外,更多的是能从赛事本身得到更多的宣传,而这种宣传效果要远比普通电视广告要好得多。一个人在激动不已的情况下接受一个产品与在电视机前昏昏欲睡的情况下接受一个产品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商家为了要实现这一特定的商业目标,才肯投入巨资。

很多跨国公司也都愿意赞助奥运会活动,从而让自己的品牌获得更大的提升。比如奥林匹克的全球合作商就有博士伦、IBM、 《时代》 、Visa(付款系统)、可口可乐、柯达、松下、施乐等等等。

除了赞助以外,冠名也是个不错的方式,比如曾经争取冠名权的就有雅芳、尼桑、宝马、麦当劳等等,它们都从冠名的过程当中,获得了相当的好处。

2008年奥运会预计在2003年1月开始实施共同市场开发计划,预期10家国际企业集团将成为组委会合作伙伴,10~15家企业集团将成为组委会的赞助商。到时具体竞争情况如何,我们只有试目以待了。 奥运期间,电视、广播、报纸等各大媒体都将成为焦点,也将成为商家与产品竞争的真正舞台,如何能在这方面前瞻性的进行投入,也必将成为致胜的关键所在。

这一点从申奥过程中就有了很大的体现。单是央视连续14小时的申奥直播收视率一直稳定在70%,申奥成功后收视率一度攀升到88%的创纪录数字,与央视联盟的海尔集团的手机广告被反复播放,这一连串的数字不能不让各商家垂涎。

另外,各种户外媒体也将成为竞争的注意点,如何能在奥运期间,让品牌能在各个角落形成一个统一鲜明的视觉系统,商家从现在开始计划与打算,其实并不算为时过早。 真正的奥运营销与品牌精品打造过程,除了赛事本身以外,在前期如何能借用奥运资源,结合自己的产品创造出一种“本土奥运文化”,也很重要。

这一点从美国柯达公司借日本长野办1988年冬奥会之机,一举攻进被富士公司垄断的日本胶卷市场这一案例,就能给各商家以很大的鼓舞。事实上,柯达公司在这之前是经过了长时间精心准备与筹划的,而并不是奥运赛时时的突发奇想,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

比如我们的商家,完全可以在奥运之前,创造一些本土的奥运文化,从而为奥运期间的成功突破打下基础。

例如某一产品或商家,完全可以就此想很多办法,进行连续的品牌打造工作。比如可以结合申奥纪念日举办各种纪念与庆祝活动,一方面与消费者互动,另一方面畅导一种文化或精神,并进行广泛传播,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6485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