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招行视频《番茄炒蛋》浅析

2017年招行视频《番茄炒蛋》浅析,第1张

从11月2日午夜开始,招商银行的番茄炒蛋视频营销火了,微信指数当天暴增68倍,达到2445万,远超王者荣耀和房价等关键词,这俨然成为了事件营销的非常好的案例。

事件营销的主体或参与者为人,更细致地说,是渠道用户、潜在客户、互联网网民等

事件策划: 立足于目标产品和公司形象,考量现有资源和风险情况,策划完整的事件。

渠道选择: 含互联网渠道的各大门户、社区、社交媒体以及传统电视、报刊杂志、线下聚会等传播渠道。

事件引爆: 事件的引爆媒介可以是H5、短视频、各类富媒体等,以突出事件内容和吸引眼球为佳。

事件传播: 事件的传播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 冷启动阶段 ,涉及到种子用户的触及和分析。其次是 如何推动进行转发运营 。

事件发酵: 用户的参与、讨论、转发等动作会导致用户群体热情的上涨,用户对事件的认知和理解极具变化,这也是事件运营的核心。

事件升级: 当用户热情白热化后,各方意见讨论纷纷浮现,品牌知名度极大提升,将事件升华为内涵或背后含义。

营销转化: 事件背景褪去,促成销售转化的阶段,也是目前事件营销领域的难点。

一个成功的营销事件,必定是考量了以上所有因素和环境的。

事件发酵的关键

万变不离其宗,所有事件和情节的关键点只有三点,就是「群体」、「深度」和「矛盾」。

群体决定了事件的上限,深度才是引发共情的关键,而矛盾则是持续发酵的核心。

首先,番茄炒蛋这个名词并不陌生。关于番茄炒蛋的话题和事件也此起彼伏,但是从来没有一次可以触及到这样的传播量级和热度。

我们先思考两个问题:

番茄炒蛋放盐和胡椒,还是放糖?对于北方人来讲,这个问题可以媲美“豆腐脑咸还是甜了”。

但是为什么没有像这个广告一样热起来呢?

某明星的离婚案前前后后火了半年多,为什么没有借势被用来炒作营销呢?

(1)首先是群体的问题

群体量级来看: 一线明星和好莱坞巨星的量级肯定是不同的,所以事件营销的群体选择很重要,既要打中目标群体,又要覆盖潜在群体。

群体渠道来看: 网易云音乐选择了地铁这个工薪一族聚集地线下场所,而番茄炒蛋选择了留学生群体及其家长聚集的微信朋友圈。

(2)再来是深度的问题

一个是日常生活、口味选择的深度;

一个是涉及到亲情、人生选择、留学情怀等深度。

(3)最后是矛盾问题

为什么要触及留学生群体? 首先留学生群体是本事件的主角,一定会产生共情。对于单一的亲情和相处模式,又一定会引发讨论和异议。

事件的矛盾点在于,对亲情的不同理解 。对于这一点,无须多言,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绝对是千人千面的矛盾。

有了这三点后,就决定了这个事件是一定会引发讨论和传播的。

但是发展到白热化后,我们往往会发现我们讨论的事情已经超越了事件本身,不再是留学生与家长的问题看法,甚至上升到了亲情、生活选择等更深层次,这也是事件升级的部分。事件是否跟品牌有强关联度,导致了能否将热度回归品牌来承接。

简单来说,如果是杜蕾斯做这个事件,就是不合适的,因为被亲情这种人间大爱所触及的群体会瞬间放下儿女私情而变的性冷淡,这一点对于品牌来讲是毫无帮助的。

就矛盾这一点上,也要注意不能过激,比如某公司之前出的扎心文案,用户一边倒地被伤到,难易引发多方思想观点的碰撞,也意味着营销发酵的失败。

事件发酵是一个小火慢炖的过程,过冷、过火,都会导致草草收场。

营销需要目标拆解,每个不同的阶段都需要有不同的目标,但并非每个阶段都适合或者说需要品牌植入。企业营销是漏斗,在事件后端收割或更适合。

11月1日开始,《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视频广告快速涮屏,引起舆论两极分化,不少关联热点的软文阅读量近十万。

有的人看哭了,觉得这视频里的亲情挺扎心,很被打动。有的人却气炸了,强烈鄙视里面的巨婴人设,引起社会印象的讨论。

而在广告圈和品牌圈内,也纷纷议论。

总而言之,番茄炒蛋既有槽点又有亮点。在此到第5天,尝试从传播的角度对这个广告视频进行分析。

亮点:

一、一般来说,完美的广告顶多只能在广告人的朋友圈传播,而因为有“巨婴”这类信息传递,引起社会印象的讨论,进而涮屏。

二、击中70后留学生父母的目标受众。在传播中,让这些为孩子奉献的父母“自我感动”——哎呀,我就是这么为孩子付出的,小招懂我。看完番茄炒蛋,好爱招商银行。

三、广告温馨感人,那句“想留你在身边,更想你拥有全世界”的话,成功激发情感共鸣,让人印象深刻,恰中人心。

四、广告中没有过多的植入产品,留悬念最后来个爆点,容易形成记忆。后面露出品牌时,让人咯噔一下:原来广告是卖这个品牌/产品的啊,意想不到,扎心。

五、广告最后,“你的世界大于全世界”这个slogan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以后想到这个品牌,就有温暖、家的潜意识植入,达到场景营销、品牌传播的最终目的。

六、招商银行一直在强调的品牌理念是:你要什么我就努力给你什么,贴心、懂你。从传播力度看,招行品牌口号的认知(招商银行为您而变,招商银行为您成就未来!)都传达到了人心中。

而在细节和体验方面的 槽点 :

一、一开始看标题和开头,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是个美食APP或者留学业务的宣传。

二、视频广告和招行的关联度不够大,广告和产品(招行xyk)没有紧密结合,招行xyk在广告中没有推动剧情。

三、微信的露出比例更高,看后结论容易引到微信小视频真好用,或者下关于厨艺的APP,让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厨艺之类的想法。

四、有人觉得逻辑不够严谨。广告的话语面向的对象前后混乱,有些话对父母说,有些话对出国子女说。视频面向父母,开卡行为却又像面对子女。也会有人看后对广告语有印象,对广告片段有模糊印象,但对品牌没有印象。

这个视频广告经过分析,发现传播的首要目标不是触及目标群体,而是打造一个品牌传播的爆品。招行这个xyk产品,功能上或许没啥亮点,所以只能打情感牌。而对于槽点,如果你是 *** 盘手,如何优化?收集了一些想法,分享如下:

视频优化想法:

一、视频前面可加一个前奏场景,这男娃去超市采购食材,带上招行卡,各种问老妈怎么挑食材,然后涮卡,与招行xyk挂勾。只是去国外场地拍广告,会有比较高的制作成本,影响方案实现。

一句话:成本不影响想象力的发挥,但影响他的实现。

二、广告可换成父母视角,讲孩子从小到大,使用招行xyk带来的便利,即使孩子出国,也能替父母更好的照顾到孩子,这样会让目标群体更有代入感。

而对于这个视频广告的品牌传播,反而觉得没必要再优化这个视频了:

一、依据这个视频广告传播的目的,如果是推产品服务,产品价值露出不够,但如果只是要拉一波知名度和好感度,那么消费场景也许反而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如果不是推出了什么特别的用卡服务,而只是一个留学生专属的附属卡的话,换再具体的消费场景,也没法呈现招行的专属性。

二、留学生xyk,更多的是子女和父母的一种链接。招行想表达的应该是金钱联系背后的爱与关怀,像风筝一样,不在身边,但有需要,随时响应、随时解决。番茄炒蛋只是一个话题点。换而言之,他只是要告知,我们有这个专属卡了,一个有强情感联系的专属卡。但其实,也许产品服务上,和招行其他卡或其他银行的xyk,没有更多的特殊价值,但就是让你觉得,这个卡才是联系子女和父母最好的。

如果招行后续还有不同场景解读的视频系列,效果也许更好。现在预先抛出一个有争议点的视频来引发关注,比较合理。台湾大众银行,就是曾用三支不同的视频来传递“不平凡的平凡大众”这一品牌主张,单个视频里,也没有直接的品牌/产品露出,但整体上,让消费者对大众银行的好感度就会UPUPUP。

招行这么成熟的品牌,可以这样玩,没毛病,效果已达到。但如果是一个在消费者心中没有任何链接的牌子,未必能行。深而言之,能做出这种片子的人很多,为啥只有招行、京东神马的能火?招行在初期投放了哪些渠道?值得深究。

最后,一句话:这个温暖的银行广告能上热点,甲方爸爸可开心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7162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