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草原,梦圆蓝天——“向草原”公益高校联盟活动进行中

心向草原,梦圆蓝天——“向草原”公益高校联盟活动进行中,第1张

为响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发出的组织开展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带领青年学生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在实践大课堂接受教育、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向草原公益高校联盟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前往内蒙古通辽市,深入基层开展“三下乡”活动。活动负责人包晗因为自己对草原的热爱以及对牧区孩子的关爱,在2018年创立了“向草原”公益高校联盟,他积极响应国家“三支一扶”的政策,号召、带领更多青年大学生投入向草原公益事业,将自己所学传递给教育相对落后的牧区孩子,帮助孩子拓宽眼界,承担社会责任,为民族团结做贡献。

这是“向草原”公益高校联盟的第六个年头,包晗积极响应“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我为北疆添光彩”的倡议,主动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家乡——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通过公益支教的方式建设内蒙古、回馈家乡,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家乡的孩子们打开探寻世界的全新视角。通过前期调研以及与各校领导的协商后,“向草原”公益高校联盟与通辽市奈曼旗第三中学达成了暑期合作。在对来自全国的大学生层层选拔后,最终确定38名优秀志愿者组成本期“向草原”支教老师团队,于7月4日从山东理工大学出发,开展为期22天的公益支教活动。此次公益活动以文化科技下乡、探索暑期托管服务为主题,通过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自己的热爱。

对于”向草原“公益高校联盟的志愿者们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第一次备课、第一次试讲、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无数个第一次成为摆在老师们面前的挑战。但支教老师们并没有因为困难而退缩,而是直面挑战、乘风破浪。为给孩子们提供一堂质量高、内容优的创意课程,无数个清晨,他们在争论中进行磨课;无数个夜晚,他们在电脑前修改课程内容。自2022年7月10日起,“向草原”公益高校联盟已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第三中学开展8天公益支教活动。奈曼三中的同学在这八天内体验到了工艺美术、军体拳、街舞等多元化课程,参与了篮球赛、100米接力赛、拔河比赛等富有趣味的团建活动,从课堂到课余时间,老师们无微不至的陪伴收获了同学们的认可,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和友情。

课外教育旨在补充学校无法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多元化需求,与学校教育协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老师们依照个人所学专业,开设了不同的课外教育课程。同学们可以在天文课上领略星空的浩瀚;在街舞课上体验舞蹈的动感;工艺美术与实验水墨课程上感受艺术的魅力;音乐课上与跳动的音符共舞;植物标本课上定格生命的永恒;思维训练课上活跃自己的思维;趣味地理课上欣赏世界的多彩风景。课程的开设不仅坚持以素养导向贯穿始终,而且还凸显课程的创新性和实践性。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在本次“向草原”公益支教活动中,各色体育课程充实着同学们的夏令营生活。散打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防卫手段;趣味篮球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意识;乒乓球为同学们点亮了新的技能,这些课程在增强学生的体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体育应充分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在提升学生体质的同时,完善学生人格品质。由大学生退伍军人开设的军体拳课程,带领同学们感受军营训练和军人气概,准确把握体育课程思政目标要求、加强目标导向性,把爱国情怀的价值引领贯穿于体育课程的始终,着力在行动上见行见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一个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更是新时代教育的必备内容,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向草原团队通过开设书法、诗词鉴赏课、写作课程等,发扬传统文化在中学生中的教化作用。书法老师在课堂上讲述书法理论知识,并且指导每位同学亲笔写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借传统书法的笔端传达对父母的感恩;在现代诗鉴赏课上同学们一起朗读《乡愁四韵》,体会漂泊游子的拳拳爱国之心;通过古诗鉴赏课上的平仄音律与古人对话,领略大唐南宋风光;写作课上同学们留下对于传统文化的深沉情感。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人文价值与道理因子,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向草原”公益高校联盟志愿服务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教育,强化实践。此次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同时也坚定了“向草原”队员们立足基层、服务社会的信念。

香港回归有感三首

(一)

清廷丧权辱炎黄,

赤子蒙辱痛断肠。

国耻民怨今消去,

巨龙腾飞屹东方。

(二)

南约辱国割香港,

列强逞凶民遭殃。

一国两制方针定,

明珠归主更辉煌。

(三)

五星红旗飘香江,

卷走米旗送英皇。

两岸人民奏凯乐,

百年梦圆国富强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表现乡愁的诗: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7396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