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宁很多款官网找不到?

为什么李宁很多款官网找不到?,第1张

因为李宁官网卖的很款式都是旧款,滞销的,而爆款一般一下就卖完了,所以很多款官网都没有。

李宁篮球鞋款一般无假货,只是需要注意某些打上“赞助”标志的鞋款(这类鞋款码数一般在47-51.5码之间)。

同时“韦德之道”系列的正代在闲鱼上有低价出售的情况,但这种套路一般都是不发货骗人到微信上面进行先款交易

李宁在试图改变品牌在公众思想上的认知,使大众摒弃对“李宁”的传统认知,提升品牌形象,让消费者对企业产生好感,打好“感情营销”的首牌。

要知道,大众之所以将NIKE和阿迪达斯归类于国际大牌,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因为公众一开始对其产生好感,再根据好感建立情感联系,然后利用这种情感推销自己的产品。

早期的NIKE和阿迪达斯享受国家经济宏利,企业发展先于我国,使得“大牌”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总是愿意花费更多的金钱去享受“大牌”所带来的自信感,而不去思量产品本身的价值,这些观念放在中小性企业眼中是可怕的,更是难熬的。可要从根源上改变人们思想的认知谈何容易。

李宁的目标: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李宁公司的付出,以及对追求品质的努力;这一路走来,我们已经看到了李宁在进军国际化上的雄心,在改变人们认知思想上的决心,在设计提升的上用心。相比于NIKE的不走心,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后浪在自己的道路上坚定不移的信心

李宁的崛起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股国潮风靡大街小巷,穿着帆布胶皮底的青年男女正是这场时尚运动的主力军,经济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李宁牌是他们的心头好,谁也不会想到这样巨大成功的背后,却有着说不尽的心酸。

自李宁斩获体 *** 冠军之后,无数人给予厚望,汉城奥运会上,李宁因伤病出现巨大失误,一夜之间从体坛英雄变成民族罪人。从汉城回到北京,欢呼和鲜花都是旁人的,他孤零零的走在机场小道上,整个人都陷入沉寂。

指责和争议铺天盖地般涌来,就在这时候,李宁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出现了。他就是李经纬。有同样坎坷经历的人,总是会惺惺相惜,在知道了李宁的遭遇后,向他伸出了橄榄枝,89年,李宁正式退役。

国家给了他体制内的最好的两个选择,在广西体委副主任和国家体 *** 队教练间任选一个,李宁拒绝了。他义无反顾的去了广东三水,跟着李经纬下海经商,凭着天生直觉和营销策略,李宁亲自代言,砸60万在央视插播广告,当年就创造出健力宝销量3000万的奇迹。

出于感激,更是出于情谊,在李经纬的鼎力支持下,李宁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品牌,"李宁"。从体育器材到运动服一应俱全,市场前景一片大好。李宁通过积攒的人脉和高质量严要求,顺利承包了整个亚运会的运动服。

那一年他身穿白色李宁运动服,在青藏高原接过圣火传递火种,用一种传奇的方式回归大众视野,曾经辉煌的体坛事业悄然落幕,属于他的商业时代来了。从93年到96年,李宁每年收入涨幅都在100%以上。

可就在李宁创造了6.7亿的销售历史记录不久,他做出了一个令很多人不解的决定,将企业交由职业管理人士打理。在这之后,除了一些重要的董事会议,李宁很少在公司露面,也不会过问公司具体业务,功成身退。

危机乍现,李宁该何去何从

二十年后的今天,各种外国运动品牌爆款中国,年轻人消费趋势往国际化靠拢,国产品牌遭到了很大冲击,与此同时,安踏特步等国内运动产品竞争激烈,行业颓势。

李宁就像额头冒汗的中年人,开始往低谷走。为了改变生存现状,公司将视野放到国际,将"一切皆有可能"的口号改成"Make The Change",打算跟耐克正面刚。

新战略的第一步,就是改变低价高质的现有模式,可提价之后,订单量锐减,库存积压连年亏损,短短几年,企业31亿元全部打了水漂,贴上了老国产旧货的标签之后,李宁似乎只能在体育器材方面苟延残喘。

除了企业的董事们,媒体人也在积极关注李宁走势,最终总结出李宁亏损的原因:国企病,品牌老化,转化执行不彻底。15年,退隐几十年的李宁重返商场,结合当下时代主流,选择了新的营销方式,"要以创业的心态去创造李宁新的产品,新的渠道,新的运营方式以及新的体验。"

大刀阔斧的改革

李宁带着团队拜访各大线上线下平台,重新签订销售合约,挽回旧客户的同时开创新市场,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个燥热的时代,李宁高调开通了微博,推广公司,更新日常,拉近了和客户之间的距离,让品牌又一次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与支持。

找出问题所在后,55岁的李宁开始了二次创业,打破原有的体制,一切从零开始。一是多品牌布局,区分各类体育产品,不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可以清晰的解决自己需求。二是定位消费人群,符合年轻人审美物质基础。

将品牌定位调整到以高性价比为优势的终端市场,三是优化渠道,提升门店和线上售货途径,调整产业链,增强供给侧结构改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便是打造时尚单品,提升品牌效力,坚持12年国际化趋势政策,让产品走向世界。

反败为胜的重中之重

想要产品走向世界,就要增强品牌影响力,李宁的赞助从国内到国外,从国家乒乓队到羽毛球队,从国内篮球联赛到西班牙,阿根廷球队,直至NBA比赛,名声大震。

与此同时,李宁造势于优质代言人,先后签约赞助韦德,推出"韦德之道"高端篮球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闯入时尚界,纽约时装秀,巴黎时装秀,米兰时装秀,场场不落,从前年开始,再次掀起国潮浪花,成为国外奢侈品代表。

品牌年轻化,改变设计风格,不论是"国潮"还是"复古",都走在时尚的前沿,引领大众而不是盲目跟风。改造供应链,升级消费体验,让年轻人注意并与其产生非常强烈的情感联结,利用偶像热度,挖掘潜在客户并获得好感,扩大李宁市场。

在李宁最辉煌的时候,提到李宁就提到了国人的骄傲,"把汉字穿在身上"正是李宁服装文化的一大亮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外国人的火热追捧,都加深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中国李宁"四个大字直击人们内心的柔软。

90年代大红大紫的复古街头文化大火,验证了"时尚就是一个轮回"的道理,时代的碰撞擦热产生了一种吸引年轻人的灰色神秘感……

加深与阿里,腾讯等产业的合作,加大对电商平台的投入,迎合年轻人消费方式和渠道,对准消费的有生力量群体大力出击,每逢双十一双十二大力度减免活动,更是获得消费者好感的有效举措。

从总体数据上来看,李宁产值增收主要归功于电商渠道收入增加,18年营业收入增长18.45%,净利润增长39%,首次实现营收入100亿。

不变初心,方得始终

"李宁很早就给国家队穿,绣着国旗,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按国际标准。"李宁说。

不论是八九十年代还是现在,李宁的款式变了,价格变了,但质量始终上乘;营销模式变了,公司内部产业划分变了,可站在中国角度看世界的大格局没变。

不仅如此,身为企业的创始人,他坚信企业应该是由经理人来经营,管理者要做的是制定制度来维持产业运作发展,靠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不是长远之道。从亏损31亿到年入100亿,李宁做的最对的事,就是"有斗志,敢于冒险,敢于追求,有勇气和担当把你的想象变成现实。"

现在的李宁前景一片大好,企业也正是需要他的时候,或许未来几年,李宁先生会再次功成身退也未可知。

李宁的定位是体育用品的中高端市场,是国内品牌体育用品的领头人,立足于中端市场并逐渐向高档市场转移,并推出低档市场。

1、李宁一方面沿着运动与休闲两方面发展,力图占据中高端市场,既比耐克阿迪等品牌便宜,又比国产其他品牌等新潮。

2、李宁是中国最早迎战外资品牌的国产运动服装企业,李宁公司与中国的体育界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得到体育界的充分认可。在国内有很多忠实的客户,且有很多国际知名体育明星做代言。所以成为仅次于阿迪,耐克的中高端成品。

3、李宁品牌价值高,品牌概念:“李宁,一切皆有可能”后重塑品牌形象“90后,李宁”。国产最好体育品牌的形象,且在国际体育用品品牌当中仅次于耐克,阿迪。

运动品牌

1990年,李宁有限公司在广东三水起步。创立之初即与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携手合作,透过体育用品事业推动中国体育发展,并不遗余力赞助各种赛事。

1995年,李宁公司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跑者。

2008年12月30日,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举办的“2008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李宁凭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荣登“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榜单”大奖,赢得广大消费者普遍赞誉。

李宁品牌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编制的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50位,品牌价值达142.52亿元。

李宁公司重视产品研发,不断创造纪录、刷新纪录程。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李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7547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