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整合传播的具体案例有哪些啊?能给点具体的东西吗?跪求答案……~~~~(>_<)~~~~

公共关系整合传播的具体案例有哪些啊?能给点具体的东西吗?跪求答案……~~~~(>_<)~~~~,第1张

解密华帝“十运火炬”整合营销传播案例编者按:“高手做势” “高手做势,中手做市,低手做事。” “事件营销”,当属“做势”。 2005,称得上是中国企业“事件营销”年。 有企业搭乘“神六”升空,进行事件营销;《超级女声》是蒙牛乳业联姻湖南卫视进行“蒙牛酸酸乳”推广的事件营销活动;青岛啤酒也联姻CCTV《梦想中国》来诠释其新的内涵…… 事件营销,英文为Event Marketing,国内有人把他直译为“事件营销”或者“活动营销”。 所谓事件营销,就是企业通过运作公关事件来迅速提高企业及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达到“一举扬名天下知”的目的。 进行事件营销,企业必须整合本身的资源,通过具有吸引力和创意性的活动或事件,使之成为大 众关心的话题、议题,因而吸引媒体的报道与消费者的参入,进而达到营销的目的。 简单地说,事件营销就是通过把握新闻的规律,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通过具体的 *** 作,让这一新闻事件得以传播,从而达到广而告之的传播效果。 由于这种营销方式具有受众面广、突发性强,在短时间内能使信息达到最大、最佳传播效果,为企业节约大量的宣传成本等特点,近年来越来越成为国内流行的一种公关传播与市场推广手段。 本刊将分两期对华帝股份2005年两个经典事件营销案例进行分析,本期介绍的是华帝股份“十运火炬”的体育事件营销,下一期将对华帝“1+2红领巾助学工程”公益事件营销进行点评报道。 华帝独具特色的企业新闻传播,是其成功进行事件营销至关重要的因素,以下,本文将对华帝2005年“十运火炬”事件营销的整个策划事件进行全面回顾,并对该整合传播经典案例进行实证、全景式分析。 上篇:创意策划 策划背景 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于二○○五年十月在江苏举行。第十届全国运动会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性体育盛会,是举国上下的一件大事,也是二○○八年奥运会前的一次大演练。 火炬传递是历届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一个亮点,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性和深远影响的重要活动,可谓万众瞩目。十运会火炬传递活动,是集全社会力量办好十运会火炬传递活动的重要体现,更是宣传十运会,扩大十运会影响的客观需要,让全社会更加广泛地关注十运、支持十运、参与十运。 暨独家研制并捐赠九运会火炬后,2004年11月,华帝股份(以下均简称为“华帝”)凭借雄厚的企业综合实力,在强手如林的十运火炬竞标中脱颖而出,再次承担了十运会火炬接力活动所需的火炬、火种盒、点火器等器材的研发和生产任务,并以火炬等产品折合人民币192.3万元捐赠十运会筹委会,也因此,华帝股份获得了十运会特殊标志使用权,成为十运会特殊标志使用许可企业。 策划思路 当我们“拿下”十运火炬时,迅速组建了以总裁为组长的十运火炬推广项目小组。 项目小组收集了大量的十运会相关资料,并反复研究推敲,把这些材料变成头脑风暴的养料。 深秋的中山小榄龙山公园,淡淡的灯光映衬着波光磷磷的人工湖,徐徐的秋风轻抚着婀娜多姿的垂柳,茶馆里飘来淡淡的茶香,一切,出奇的清幽。而这淡淡的茶香,就从龙山公园外围的“无所味”茶馆传来。而茶馆里,正酝酿着一场华帝前所未有的大策划。 2005年11月29日晚,经过项目小组各单位成员的前期充分准备,十运火炬推广项目小组首次头脑风暴大会在此召开。 华帝总裁黄启均提出四点要求: (一)任何策划创意,要与企业现在的实际状况相符; (二)任何策划创意,服务市场,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任何策划创意不会造成负面影响,一个好的策划一定是良性效应的循环; (四)所有策划创意有较强的生命力,能产生持续深入的影响及可延续策划的空间……” 接着便是头脑智慧的激烈碰撞。 “火炬与火息息相关,我觉得很有必要按比例设计一款打火机,作为礼品回馈给华帝客户!”——华帝研究所的团队成员不仅仅是技术行家,创意点子也一流。(这个创意最后被采纳,有趣的是,这个制作精美的火炬打火机面世即被某著名品牌看中,希望能印上他们的LOGO制作成礼品送给他们的客户,并给我们提供了详尽的合作方案,当然,这是后话。) “我们要利用这个平台,强势进入体育营销领域。最好的方式是与体育代表团结成合作伙伴,这是火炬热潮后的又一延续整合传播的绝佳机会。”——这个建议当场被初步采纳,而最后我们策划的“100万元金火炬重奖十运冠军”的合作方式得到了东道主江苏体育代表团的高度赞同,并成为其合作伙伴。 “火炬研制新闻传播的话题绝不仅仅是火炬本身,可以延伸到体育、财经等新闻。” …… 一场充满创意、灵感的思想盛宴,最后形成的是十运火炬推广方案雌形,经过多方无数次的沟通与论证,一套严密的整体策划构思、系统的推广传播方案,慢慢地浮现在策划小组成员的眼前。(如下图所示)紧接着,按照此结构图,又制作了详细的项目推进表。 下篇:方案执行 全面、缜密的整合策划方案为执行阶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方案执行时我们因势利导,很多新的创意点子充实到方案的子项目,以下就以项目结构图为导线,顺着营销事件的发展,解密厨卫业界本年度最为耀眼的体育营销事件。首先,恰当的全国性新闻发布会是整个事件传播的主轴。 2005年6月23日,华帝股份在南京召开“独家研制及捐赠十运火炬、火种盒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华帝向十运组委会倾情捐赠其独家研制的火炬器材,包括价值200万元人民币的高科技火炬、火种盒与采火器等火炬器材。 随着神秘的华帝十运火炬揭开面纱,我们发布的新闻稿重点传播了华帝低氮燃烧、计算机仿真技术、智能控制、防熄火保护等行业高端企业技术,借此塑造自身品牌形象、树立企业文化,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情感关系,赢得更广泛的支持。 独家研制及捐赠十运火炬、火种盒新闻发布会8月16日,国内厨卫业巨头——华帝在北京召开了十运火炬纪念版珍藏版上市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华帝隆重推出零售标价达10000元的十运火炬珍藏版纪念灶。相比市场上其它品牌的灶具产品的价格,华帝此番推出的“珍藏版纪念灶”可谓是“天价灶具”。此灶一出,立即在厨卫行业内部以及媒体中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2005年8月17日,十运会江苏体育代表团合作伙伴(华帝)新闻发布会暨金火炬捐赠仪式在南京举行。华帝股份此次除了赞助江苏体育代表团60万元外,还精细打造了24K纯金火炬100枚用于奖励江苏代表团在十运会上获得金牌的选手。 我们发现,华帝“十运火炬”,是随着人们对十运会的广泛关注,华帝独家成功研制火炬的捐献,火种的采集,火炬接力,从科普新闻、体育新闻、经济营销新闻等三条新闻路线,选择独特的切入点,通过频繁的新闻发布会,不断制造新闻亮点,发布不同类型的新闻,满足了媒介对十运的宣传需求,同时,华帝也得到了宣传企业形象的目的,可谓实现了共赢。 其次,利用科学合理的媒介展开全方位传播。 华帝此次的传播媒介覆盖互联网、平面媒体、销售终端、广播电视、户外公交等可利用的媒介,根据各类媒介的特点,实施不同的传播计划。以下以互联网为例,作重点介绍。 网络媒体 围绕华帝十运有奖竞猜专题,在新浪网、中华网、搜狐网等门户,发布“华帝创意科技,点燃十运火炬”的广告信息。在与新浪网的合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合作方式:硬广告和新浪十运会专题赞助合作。有奖竞猜活动:参加“华帝十运会有奖竞猜”的网民,就有机会获得由华帝股份送出的丰富奖品。投放频道均是新浪网的强势频道,如新浪首页、新闻中心、体育频道、女性频道等,广告形式有通栏、擎天柱广告、专栏赞助、Button、文字链接等。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华帝在新浪投放的广告平均每天至少有1000万次的曝光数量,5000多人次主动点击了解广告内容。华帝品牌的受众和十运会关注人群网上互动,在推广期间,通过硬广投放,同时配合十运专栏的赞助、有奖竞猜等广告形式吸引了20万人次的关注, minisite的设计采用专题的版式,给网民一种真实性和新闻性,并在内容上提供大量的资讯,以吸引网民停留的时间。有奖活动的形式,吸引了6万多人注册,提供了网民自身的数据资料,收集了有效的名单,为华帝与网民的沟通平台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华帝品牌在本次项目推广中,总体曝光机会达到 1亿6000万,总点击数达到215347次。在与中华网的合作中,大量运用了流媒体、画中画、超级通栏、业内通栏等广告形式,在新闻、军事、体育、十运会等频道投放广告。值得一提的是,中华网军事频道作为全世界华人公认的第一军事频道,8月18日,代号为“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吸引了大批网民,华帝方面与中华网紧急磋商,第一时间在中俄军事演习专题投放了文字链接广告。据数据显示,当天在军事频道的广告印象数为912,813,点击数为9974。至推广项目结束止,华帝股份在中华网投放的广告总印象数为322,770,359,总点击数量为324,511。同时,除了部分网站首发的全篇幅新闻通稿外,所有在平面媒介投放的相关新闻,也均在网络上转载,覆盖网络有新浪网、搜狐、网易、中华网、TOM、21CN等综合性门户网站;有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人民网等新闻类网站;有慧聪网、中国电子信息网等行业专业网站。 平面媒体 平面媒介的利用,主要体现在硬广告及相关新闻的传播上。项目推广期间,分别在《数字家电》、《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等主流媒体发布了公益广告。同时,相关华帝十运火炬新闻传播覆盖《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证券报》等中央区媒体;《北京青年报》、《山西日报》、《京华时报》、《包头日报》等华北区媒体;《上海证券报》、《东方早报》、《杭州日报》等华东区媒体;《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华南区媒体;另,西北区、西南区、华中区、北北区媒体的报道也较为活跃。其中,配合华帝金火炬重奖东道主江苏代表团十运冠军事件,与《南京晨报》合作,独家赞助了《江苏金牌选手专访》栏目;与《扬子体育报》合作,独家赞助江苏十运军团金牌榜。 销售终端 销售终端的宣传主要有十运火炬传递及展示、万元灶陈列、主题海报张贴、大型路演等方式。其中,十运会开幕式前夕、十一黄金周期间,珠三角的“华帝圣火南粤激情传递”、汕头的十运火炬展示仪式、湖南的“传炎帝圣火、燃万家欢乐”、湖北襄樊的“火炬义卖助学子”及万人跑活动影响力巨大。以在广州人民北路广东电台广场启动的十运火炬传递为例,活动吸引了包括广东卫视、广州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羊城交通广播电台在内的十多家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活动支持媒体单位羊城交通广播电台还对启动仪式进行了同步直播。同时,奥运冠军王军霞和葛菲亲自领跑,在广东珠三角掀起了一股全民运动的热潮。 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的传播也较为活跃。05年11月2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十运火炬的特点,还播报了华帝竞标2008北京奥运火炬研制权的消息。7月1日、7月15日、8月1日分别在南京、河南商丘、北京三地举行的采火活动,央视《新闻30分》等新闻栏目也作了报道。8月12日的全国火炬传递启动仪式,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电视台均对此作了报道。国庆期间,汕头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播放后,在当地也引起较大反响;在江苏电台投放的四个版本广告也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其他媒体 户外、公交等传播媒介方面,深圳华强路牌户外广告面积达三十多平方,江苏南京100多辆的公交拉手广告也很好地传达了华帝独家研制捐赠十运会火炬的信息。 笔者分析,体育营销是基于品牌战略和营销战略基础之上有别于企业表面营销方式的一种营销手段,也是大企业国际化道路的手段之一。体育营销带给厨卫企业最大的启发就是如何通过品牌或产品共性建立联系,从而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情感关系,达到一种体验营销概念。华帝正是将企业技术与体育项目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来冲击体育营销之门,赢得媒体及大众的关注和肯定。 有关人士透露,华帝此次十运会火炬成功掘金体育营销,为其跻身2008年奥运会奠定了基础,从中可见,华帝精心进行此番体育事件营销的好处。

你说的“汽车市场的井喷”是指以下这个特定年代——

、05年的发展表明,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平稳增长的阶段。

05年1-11月累计汽车产量完成514.47万辆,比同期增长10.24%;汽车销售完成513.76万辆,比同期增长12.07%。

1-11月,乘用车累计生产352.29万辆,同比增长16.40%;销售351.53万辆,同比增长19.48%。其中基本型乘用车累计生产247.43万辆,同比增长20.05%销售245.64万辆,同比增长22.52%。乘用车,特别是基本型乘用车增长幅度高于去年同期,其中经济轿车成为整个市场的热点,MPV产销量同比增长幅度最大,分别达到34.89%和42.37%。

1-11月商用车累计生产162.18万辆,同比下降1.14%;销售162.63万辆,同比下降1.21%。其中客车生产15.68万辆,同比下降5.07%;销售15.65万辆,同比下降4.66%。货车生产106.25万辆,同比增长4.06%;销售106.09万辆,同比增长4.11%。

除了少数细分市场出现快速增长以外,从整体来看,整个汽车市场基本上进入平稳增长阶段。2002年-2003年出现“井喷”,2004年增长速度降到15%,2005年增长速度为10%左右。但是从绝对量上看,2005年增长50万辆以上,仅次于2002年-2003年的增长量。

2、06年,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平稳增长,但由于产能过剩的矛盾将充分暴露,到2010年,整个产业将继续保持竞争激烈,部分品牌将边缘化,行业将开始大规模的兼并重组。

06年将继续平稳增长的态势,汽车产销量增长率在10%左右,乘用车的市场增长率保持在15%~20%左右。

现在汽车行业在建产能220万辆,已有整车产能约为800万辆,而今年全年的汽车销售量能在550万量左右,过剩200多万辆。如果加上目前在建的产能,汽车产能过剩将达到400到500万台的水平。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已经进入平稳增长阶段,短期内销售的增长不能够消化这么多的产能。

总量过剩带来三个结果,第一,竞争将在未来几年,保持激烈;第二,一部分企业将必然走向边缘化,06年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的开始。而边缘化的特色,首先是品牌的边缘化,然后,是企业被挤出市场;第三,部分强势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低成本的扩张。

3、总体来看, 2005年的营销,仍然以产品创新为主。新产品与优势价格,仍然是主流的营销手段。但是,2005年也是汽车产业界从产品创新到品牌创新的观念转变之年,一批企业引入了品牌战役营销的概念,取得了一些成功,主流企业家已经认识到目前的营销并非真正的品牌营销,正在计划2006年的突破

当前,在中国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跨国公司都纷纷把最为先进的车型号和技术拿到中国市场参与竞争能力,各个厂家之间在产品技术上的差距已经变得非常有限。同时,各个厂家都已经普遍意识到,单纯依靠价格与车型两个手段,能够获得的增长潜力也已经不多。今后,在产品与价格基础上,如何逐步过渡到品牌创新发展阶段,品牌创新存在哪些问题和陷阱,如何进行品牌创新,将成为各个企业思考或者积极探索的主要问题。

4、2005年中国整个产业品牌营销存在四大问题、四个现象与四大理论漏洞,企业在进行品牌营销的时候,应该重点避免。

品牌营销的四大现象:

品牌雷同

品牌不带来销售

防御性很差,很容易被竞争对手超过

难以持续成长

中国汽车企业品牌营销存在的四大问题:

以企业为导向的品牌理论误区

品牌策略的零散化

没有构建品牌价值导向的价值链体系

品牌战略没有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

品牌理论的四大漏洞:

整体品牌营销理论落后

品牌认知存在很大误区

没有支撑品牌的价值体系

品牌塑造体系存在误区

缺乏系统的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品牌理论体系的指导

上述现象,已经在中国其它行业企业普遍存在,中国汽车品牌,也难以避免以上问题,因此,2006年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必须力图避免上述问题,才能取得更快发展。

06年中国汽车以品牌竞争为核心的十大营销策略与主要表现手段

在传统的以产品、价格和广告为主要竞争手段不起作用的情况,中国汽车营销策略手段也将随着营销战略的改变而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十大方面:

市场战略将成为汽车企业的主导战略;

产品创新将从目前技术导向性的产品创新,逐步转向,以消费者需求和总体品牌价值为导向的价值创新;

价格战不可避免,但是单纯降价不再成为增大销售的有效手段;

06年汽车销售渠道将开始整合,渠道建设将不得不进行创新与调整,小规模4S店以及区域汽车市场销售方式将获得发展;

沟通手段将不断的多样化,在市场增长平稳、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出奇制胜的沟通策略成为汽车品牌发展的首要选择

自主品牌对外出口将会得到继续强化;

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的平稳发展,将使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国际汽车品牌将更加本土化;

服务是中国汽车产业创新的重大机会,服务将成为塑造汽车差异化品牌的基础性的手段,同时汽车服务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网络媒体及传统的强势媒体将成为汽车品牌塑造特别是弱势品牌的关键性媒体;

人员培训与人员素质的提升,特别是销售与服务系统人员技能的培训与提升,成为提升汽车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

构建高水平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形成真正贯彻到底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将成为一个重大创新点;

构建良好的外部供应体系,建立价值链导向的供应体系与顾问机构,将成为另一个突破性的机会点。

中国汽车理论创新:从五代营销理论出发,审视汽车企业的营销现状与创新未来

根据五代营销理论,中国汽车企业目前正处于第三代营销向第四代营销过渡的时期,即正从管理4P向管理消费者需求发展。在这一过渡过程中,要求我们的企业能够时时刻刻的学习先进的营销理念,并结合自己企业的现状进行创新。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创新。如何进行需求管理。将成为我们企业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处研究部)

一、中国汽车步入稳定增长阶段

1-11月累计汽车产量完成514.47万辆,比同期增长10.24%;汽车销售完成513.76万辆,比同期增长12.07%。10%的增长速度,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汽车产销增长中居较低,1991年增长40%,1992年增长50%,由于宏观调控,1993年增长速度降到22%,1994-1998年均在10%以下。1998年开始,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基本建设投资,鼓励内需,1999年到2001年汽车产销年增长速度在13%-14%,2002年-2003年出现“井喷”,2004年增长速度降到15%,2005年进一步下降。从增长速度看,2005年属于90年代以来的低潮。但是从绝对量上看,2005年增长50万辆以上,仅次于2002年-2003年的增长量,是一个好年景。

2005年汽车市场增长是不平衡的,其中乘用车增长幅度较大,商用车产销略有下降。

1-11月,乘用车累计生产352.29万辆,同比增长16.40%;销售351.53万辆,同比增长19.48%。其中基本型乘用车累计生产247.43万辆,同比增长20.05%销售245.64万辆,同比增长22.52%。乘用车,特别是基本型乘用车增长幅度高于去年同期。

在乘用车中,MPV产销量同比增长幅度最大,分别达到34.89%和42.37%。MPV的增长主要集中在1.6-2.5升排量,3.0-4.0升大排量MPV增长了51.19%。SUV产量累计同比增长11.63%,但是累计销量增长幅度达16.02%。四驱SUV中, 2.5-3.0升产量增长了85.84%。两驱SUV中,2.5-3.0升产量增长188.18%。

1-11月商用车累计生产162.18万辆,同比下降1.14%;销售162.63万辆,同比下降1.21%。

其中客车生产15.68万辆,同比下降5.07%;销售15.65万辆,同比下降4.66%。货车生产106.25万辆,同比增长4.06%;销售106.09万辆,同比增长4.11%。

车型

产量(辆)

同比(%)

销量(辆)

同比(%)

乘 用 车

3522852

16.40

3515334

19.48

其中:基本型

2474262

20.05

2456380

22.52

商 用 车

1621840

-1.14

1622266

-1.21

其中:货 车

1062458

4.06

1060901

4.11

客 车

156784

-5.07

156502

-4.66

从全年汽车产销形势预计,汽车总产量将超过560万辆,其中轿车产销量可能超过265万辆。

1.市场增长点在转移。今年1-10月1.0升以下的轿车销售增长85.15%,1.0-1.6升增长23.04%,其他排量段下降,或微弱增长。这说明油价上涨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市场上排量1.0升以下的微型轿车品种少,车型较老,特别是发动机技术老化,外观也比较陈旧。小排量车的另一个优点是维修价格便宜,这是微型轿车受到欢迎的原因。

国内制造增长率

CKD增长率

轿车总计

11.13

13.85

排量≤1.0

99.07

0

1.0<排量≤1.6

21.56

81.28

1.6<排量≤2.0

-26.64

-30.92

2.0<排量≤2.5

-3.72

113.03

2.5<排量≤3.0

-22.15

851.65

3.0<排量≤4.0

0

0

2.市场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在较高增长速度下,各企业的市场增长情况却大不一样。今年南北大众产销量大幅度下降(30%-40%),而东风日产增长近两倍,现代、通用产销量已经与上海大众比肩,夏利、奇瑞、神龙等增长迅猛,丰田稳定推进,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在重大转变之中。

2005年1-11月基本型乘用车累计产量排行是上海通用(含东岳)、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北京现代、广州本田、一汽夏利、奇瑞汽车、东风日产、神龙汽车;而以累计销售量排行依次是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北京现代、广州本田、一汽夏利、奇瑞汽车、东风日产、神龙汽车。

产量增长幅度最大的是东风日产(154.70%)、其次是上海通用五菱(153.73%)、上海华普(117.27%)、奇瑞汽车(115.99%)、吉利浙江豪情(112.33%)、哈飞汽车(67.96%)。主要生产企业中下降幅度较大的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金杯汽车、比亚迪、长安铃木等。销售量增长幅度较大的是上海通用五菱(196.30%)、其次是东风日产(167.89%)、上海华普(138.76%)、吉利豪情(111.46%)、奇瑞汽车(100.91%)、东风悦达起亚(67.23%)、北京现代(58.81%)。

厂家

产量

同比增长%

销量

同比增长%

一汽-大众

217491

-19.59

204169

-20.89

上海大众

208238

-36.40

214464

-31.94

北京现代

200493

51.77

203514

58.81

上海通用

274622

32.30

259569

28.11

广州本田

188819

14.15

186141

15.22

天津一汽夏利

180407

54.70

171497

51.59

奇瑞汽车

157534

115.99

158705

100.91

东风日产

146921

154.70

140667

167.89

神龙汽车

127646

54.25

128198

64.86

一汽丰田销售

111051

43.86

116047

60.04

浙江豪情

105966

112.33

108642

111.46

东风悦达起亚

93764

67.80

91926

67.23

重庆长安铃木

83799

-14.74

82142

-18.98

一汽海南

52702

6.41

54895

15.14

一汽轿车

52073

8.23

51909

11.82

长安福特

50993

8.50

50821

16.89

哈飞汽车

44303

67.96

43005

56.46

昌河汽车

37542

50.91

38004

48.99

跃进集团

33321

31.78

33514

35.62

福建东南

32463

16.96

33306

22.40

上海通用五菱

23602

153.73

24516

196.30

上海华普

20441

117.27

21799

138.76

金杯汽车

15007

34.06

23697

30.20

比亚迪

9835

-40.51

9694

-43.78

注:为与销售量统计口径相一致,在上海通用的产量中包含了上海通用东岳汽车公司的产量。

二、06年,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平稳增长,但量由于产能过剩的矛盾将充分暴露,到2010年,整个产业将开始走向大规模的兼并重组。

1、06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平稳增长,竞争更加激烈

从05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平稳增长阶段,06年将继续这一增长态势,汽车产销量增长率在10%左右,乘用车的市场增长率保持在15%~20%左右。

分析各个细分市场,目前成长最大的是中低端车,包括伊兰特、凯越中级车。明年小型车在市场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会逐渐传递到五六万元的低档小型、微型车,但是这个消费群的增长空间将非常大。预计明年由于这种连锁效应,中低档车会对小型车产生影响,小型车对6万元的空间也会产生影响,因此整个的竞争也会越来越细化,将来对消费群的多样化的满足会成为一个比较大的营销关键点。

另外中档车和中高档这个领域的新车型像雅阁、领驭、帕萨特类型不会出现太多,主要受到内部竞争,品牌竞争,服务竞争,价格、市场容量等各方面的影响。在豪华车系列,包括宝马、凯迪拉克、奔驰的引入与奥迪的竞争,同时把整个豪华车的市场向下挤压,将使得明年的竞争不仅仅以价格竞争为主。

一方面今年年底,一些厂家为了完成全年任务,肯定会大批量地向经销商压货;另一方面,由于明年7月份,中国承诺汽车关税将降至25%,上半年消费者可能会有浓厚的持币待购的心态;这种情况将导致明年上半年中国汽车的价格会进一步下降,价格竞争将更加激烈。

明年各大厂商也会相继推出自己的新品,新品上市自然会拉动整个汽车市场,虽然每款上市的销售势头持续时间不过2、3个月,可是也会让整个汽车市场热火朝天。家庭车、多功能车会在整个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相对来说公商务车的市场会相对萎缩,个人商务还将成为主力军。

消费者的购车观念越来越成熟,需求越来越多样性,无论在中高档还是小型车市场。个性化产品的热销标志着当前汽车市场已经步入以个性化需求为主体的买方市场。所以,产品性能低劣、价格不合理、售后服务差的企业将会逐渐被市场所淘汰,而那些既能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品味,又能在性价比上有较高竞争力的产品无疑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后胜出。

明年是一个品牌服务的竞争年,因为每个厂家都加大对自有品牌的管理,也要求抓品牌服务的质量,提供给客户更多、更好的服务,加大对目标客户及潜在客户的管理和发展。

2、汽车产能过剩,06年或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的开始年

日前,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汽车行业在建产能220万辆,已有整车产能约为800万辆,而今年全年的汽车销售量能在550万量左右,过剩200多万辆。如果加上在建的产能,汽车产能过剩将达到400到500万台的水平。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已经进入平稳增长阶段,短期内销售的增长不能够消化这么多的产能。

总量过剩,必然导致市场竞争进一步的加剧,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中国汽车产业全面进入产业整合和结构调整的发展阶段。

06年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的开始。边缘化也要以品牌为单位,产能过剩意味着一大批企业被挤出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有实力的企业会进行低成本的扩张,面对中国现在的汽车产业这种势头有点早。

96年到99年家电行业曾出现大规模的兼并重组,海尔在96年到99年三年时间兼并了18家工厂,都是低成本收购,整合为大规模生产线,成为家电行业的老大。这种经历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成功企业总是在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瞄准势头、开足马力大踏步实现跳跃性的发展,这也是品牌战略的规律。按照常规做法,加大塑造品牌的 *** 作力度,有能力去吃掉那些可以拓展你的品牌生存空间的企业,成为企业快速进步的加速度。去年,乳品行业也是打价格战打的厉害,也是大规模兼并的一年。今年伊利、蒙牛有可能超过一百亿,他们的生产能力跟不上,其销售额很多都来自兼并这些企业。

三. 2005年是汽车产业界从产品创新到品牌创新的转变之年

当前,在中国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跨国公司都纷纷把最为先进的车型和技术拿到中国市场参与竞争能力,各个厂家之间在产品技术上的差距已经变得非常有限。同时,各个厂家都已经普遍意识到,单纯依靠价格与车型两个手段,能够获得的增长潜力也已经不多。今后,在产品与价格基础上,如何逐步过渡到品牌创新发展阶段,品牌创新存在哪些问题和陷阱,如何进行品牌创新,将成为各个企业思考或者积极探索的主要问题。

99年美国波士顿汽车营销论坛有个口号式的观点,第一句话全球汽车品牌依靠产品的品质拉开差距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在波士顿会上,大家认为也是类似于我们营销的研讨会,他们认为各个厂家在品牌上,在技术创新上,彼此的差距,一个是不大,你很难拉开差距,谁的产品销售更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品质和技术之上的营销。在这一点上IBM有自己很好的精彩的总结,IBM认为OST的 *** 作系统在那个时代最好的,微软在他看来仅仅是合格的,能打60分的 *** 作系统,在1990到2005年15年的时间,看到比尔盖茨连续11年蝉联世界首富,后来IBM的总裁退休之后写过非常感慨的文章,相反微软在营销或者在服务方面所做的努力要彻底改变整个计算机产业。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已经经历过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学习制造汽车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我们不但不能够设计汽车和研发汽车,甚至制造汽车都有很大的问题,所以在这个阶段当中,我们主要通过合资引进国外产品的成熟的车型,引进国外生产线和设备,来制造汽车;

第二阶段,打造中国本土强势汽车制造和生产基地的阶段。从2000年开始,由于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速度很快,各个厂家,都加大了,打造和提升自身制造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基础的和发展的速度,引进的设备和机床技术,在世界上都是先进和一流的,以至于业内人士批评说,中国有两个不协调:第一个,中国制造技术的高标准,同中国汽车的研发和设计能力的低技术的不协调,第二个不协调,中国市场整体的弱势市场,和中国4S店高标准地投入的不协调,但是无论如何,在这个发展阶段当中,汽车产业,已经普遍,提高了和提升了,自己生产工厂的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我们生产的设备和水平,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第三个阶段,则是跨国公司,把最先进的车型,推到中国市场上参与竞争的阶段。在早期,中国自主品牌发展过程当中,汽车引进合资,都还是国外落后的技术和落户的车型。但是,现在,整个车型的技术水平的发展状态,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全面创新和都是起创新性的技术,成为市场的主流和市场的主题,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状态。

在汽车工业当中,中国汽车算是正在发展初期的产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依靠产品,但是未来或者从06年开始,我们的品牌将越来越重要,我们也看到在全球建立合资工厂的,都是最好的,最新的产品投入市场。1999年在波士顿大家探讨的观点,在中国汽车市场依靠产品品质和技术拉开差距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因为大家的技术都是最先进的、产品品质也都是最好的。所以06年中国汽车营销将从产品向品牌创新过渡和发展。

论坛上,各个企业分别就品牌问题谈了观点。学会秘书处尤其感到振奋的是,北京现代在伊兰特过去三年实现爆炸性成长,一举取代捷达占据中级车领导位置后,仍然明确提出,这不是一个战略性的成功,而是一个以产品技术与产品应用为导向的战术成功,不是以品牌为导向的创新的成功。未来北京00现代汽车,已经明确提出要提升与构建品牌战略。

这个判断说明品牌战略作为一个基本战略,已经被企业界营销人士充分认识。

一汽夏利,也在取得优异成绩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要打造国民车第一品牌的概念,而吉利则提出,要为老百姓造买得起的好车,这些新的概念,都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汽车产业在营销上一个重大创新,既在产品品质和技术无法拉开差距的背景下,下一个阶段,品牌竞争将在产品技术和创新基础上,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工具。

业内人士对自己发展现状与阶段的清醒判断,是非常了不起的,这说明中国汽车营销水平整体的进步,同时,这个观点也是符合实际的。今天大部分的企业销售主要靠领先的产品的优势或者产品的驾驶在市场上大显身手,并没有真正的发展到依托品牌,依托品牌价值的稳固的创新带领市场发展,做不到这一点并不是大家意识不够,而是目前中国的汽车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是这种客观状况导致的,所有的品牌在中国都是新品牌。因此,未来,中国汽车企业将进入到真正的依托消费者接受和体验为基础的品牌大战阶段。

四、中国汽车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四个现象与五大理论漏洞

4.1中国汽车品牌营销存在四大问题

既然在今天的竞争中,品牌非常重要,那么中国汽车产业目前品牌营销的现状如何呢?我个人认为在管理思想与 *** 作体系上还是有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四个方面:

问题一:以企业为导向的品牌理论误区

现在企业天天讲品牌建设,要提升品牌,但是大部分企业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品牌,品牌的本质是什么?

现代营销学定义,品牌就是消费者价值印象或特征,是消费者对品牌能为自身带来的好处和利益的一种价值特征,是消费者在选择购买商品时的价值路标。

一个老百姓人他之所以需要品牌,说到底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和价值,由于商品技术的复杂性、高技术不断推出以及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消费者在本身商品知识有限的情况下,不具备凭借感观判断产品好坏的条件,所以品牌就成为消费者找到能够代表自身利益和价值的商品最重要的工具。如果品牌能够成为消费者的价值和利益的象征,也就是成为消费者某种特殊价值的代表,那么品牌就必然变成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路标;所以从商标到路标,这是品牌战略的一个巨大的飞跃!

实践上存在两种导向的品牌理论,一种是以企业为导向的品牌理论,是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这种承诺是企业认为的一种品牌个性或价值;另外一种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品牌理论,是消费者对一个产品或者品牌,能够给自身带来的利益或者价值的特征。两种导向的品牌理论主要区别如下图如示:

两种不同的品牌导向,导致海尔与TCL在95年到01年都在家电领域发展时的巨大差异

而目前大部分企业对品牌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企业导向的层次上,没有的品牌价值特征的清晰的设计,往往总是愿意用广告词,或者所谓的广告语的替代品牌的价值特征。

问题二:品牌策略的零散化

尽管品牌战略提了很多年,但是,我们发现各个企业基本上没有一很系统的品牌策略,品牌策略本身是高度零散化的,没有一个中长期的品牌发展规划,没有一个确定的能够长期执行的品牌战略。在 *** 作现象上,一个非常突出的表现,就是品牌 *** 作活动零散性很强。而在汽车品牌发展的历史上,绝大数成功品牌,主要是依靠,一个持续稳定的塑造品牌的某一个关键价值点,而逐步被消费者所接受,才形成品牌价值特征的。

如捷达“皮实耐用”这种品牌价值特征的形成,主要是靠持续的一系列的事件营销和宣传推广而形成的,主要围绕着两条主线展开:

第一个,就是不断地,进行出租车耐用省可靠性的长期宣传,先后在98年到01年,推出六十公里五大修,全国无大修出租车评比,哈尔滨48、68辆汽车集团五大修理程达到430,000公里,以及深圳珠海,出租车大赛等4大系列活动,几乎每年一个活动,稳健的推动品牌的发展,并且主题不变,持续贯彻,持续的深化和推动,这些工作,都是品牌,被消费者逐渐的接受和认可,再加上,市场营销和销售体系的高水平的 *** 作,成功地打进了出租车市场,带动整个几大品牌最终在99年成为全国的第一出租车品牌,

第二个方面,收是围绕着捷达的赛车进行了一系列炒作,连续5年,十一次参加赛车拿到七次冠军,更重要的是,围绕着赛车比赛进行了系列的宣传和推广,使消费者相信捷达上经济耐用的家庭轿车,从而拿捷达的品牌,通过这些活动,得到了真正的提升。

这些活动,一个突出特色,就是主线清晰,前后连贯,深入推广,品牌导向,这四大策略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品牌策略的体系化。但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着这样一系列清晰准确的主题进行品牌推广的企业不多。大部分企业往往是根据产品的销售,在短期打一点广告、做做宣传,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问题三:没有构建品牌价值导向的价值链体系

第三个方面,没有构建品牌价值导向的价值链体系,我们现在,实际上是使用产品技术替代了品牌技术,我们总希望向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而不是消费者更需要的产品,或者在消费者看来价值更大的产品,因此,我们还没有学会从技术导向的产品和价值创新,转变成消费者需求导向的产品或者价值的创新,我们的很多技术很多概念,往往以信为导向,不以消费者有没有价值判断和价值感觉为导向,这样一种发展状态,显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问题四:品牌战略没有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

对品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是把品牌作为销售工具,没有把品牌作为企业的核心发展战略来考虑。

尽管我们很多企业都在谈论着品牌,但是,企业存在的三个现象,让我们感到品牌并没有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策略:

第一,没有把品牌战略作为一个核心的目标,大部分企业甚至没有一个基本的品牌目标。产品的销售量是每个企业的硬指标,是每一个销售公司经理和销售人员的核心目标,但是品牌战略和品牌的标准,几乎没有任……

几年前,口碑营销在中国如婴儿般呱呱坠地,如同所有新生的事物一般,我们对它充满了好奇、期待和疑虑。今天这个婴儿已经在质疑和信任中逐渐成长起来,它带着与生俱来的特性和优势稳稳的占领了自己应有的市场,它用时间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现在也许还有着不同的声音但是这些已不能从根本上影响口碑营销在中国市场的持续发展,口碑营销的还将继续的活跃在我们的视线中。

博拉(Bolaa)是国内最早建立口碑营销的公司。博拉创立之初,将自己的目标定位于一家专业的博客营销服务商,开创了中国博客营销之先河,矢志于成为深受人尊重的互联网企业。公司通过博客内容聚合、博客人导航和博客报个性订阅三项产品,帮助广大网友从数以亿计的博客(播客)内容中发现与分享精品,通过向各大博客托管商、博客作者提供博客推广、统计排行、个人签约代理、博客分众广告投放等服务,帮助博客托管商与个人坐着实现博客营销、签约出版和赢取收益。基于这种共生盈利的利益机制,博拉与众多博客网站和博客作者共同建起一个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关系。正是由于这种模式,博拉聚集了大量的知名和草根博客其创始团队还曾于2004年初首创了中文论坛聚合模式,拥有大量的BBS资源, 在论坛营销方面也有不容小觑的实力,这些都造就了博拉在国内口碑营销的“最早最专业”。05年,博拉与中国五粮液集团葡萄酒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让口碑营销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中国市场上,其案例被酒类行业营销业界列入当年影响中国酒类营销的10大事件之一。

在博拉开创国内口碑营销先河半年后,奇虎具有前瞻性的加入了口碑营销的行列,自此第一次全国性的口碑营销浪潮来临了。当时奇虎和Discuz!携手推出You-Marketing社区整合营销平台。覆盖了40万家社区论坛、日流量高达16亿,积累了1.3亿用户,将论坛用户细分成20个社区生活圈。You-Marketing致力于为企业主提供发现人、影响人、沉淀人的社区整合营销服务,帮助企业实现社区中的长尾营销。在这一次的浪潮中口碑营销得到良性发展迎来了第一个春天,它的市场潜力也第一次震撼而有力的摆在公众面前,口碑营销市场开始风生水起。大概又过了半年大旗崛起了,大旗号称全球最大的中文论坛门户,以“浓缩中文论坛精华”为基本定位,被誉为中文论坛类原创信息聚合模式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再后来1024的庞大水军来了,1024互动营销顾问(北京)有限公司号称社区营销先行者,并以十万水军而闻名业界。在口碑营销开始蓬勃发展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口碑营销公司的加入才使得国内口碑营销市场如此丰富多彩,不管后来它们是否成功或者转型,在国内口碑营销发展的过程中是因为它们才使得口碑营销磨炼得更有战斗力。

06年末07年伊始许多公关公司也开始注意到网络口碑营销这一块,除开传统的媒体推广、信息收集、新闻广告代理等,各大公关公司开始借助网络口碑营销整合全新的公关创意传播、网络公关危机处理和网络事件营销。奥美公关、博雅公关、蓝色光标等都是知名的公关公司,从各方面的消息分析可见公关公司现在在给客户做提案的时候已经特别加入了网络口碑营销这一块。即便有的公关公司网络口碑营销体系还不完善和健全,但是它们已和多家专业知名的网络口碑营销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用以弥补自身在这方便的欠缺。中国广告策划界的“奇人”叶茂中说过:“营销战在本质上和真正的战争是一样的。我们如果服务一个客户,他所有的竞争对手在我眼里都是敌人,因为我们都是在抢消费者,是你死我活的,只不过它是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所有的公关公司和口碑营销公司本身,只有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赢得最后的胜利。

国内口碑营销发展至今也曾饱受争议,大家对真正的口碑营销存在较大误解。许多人对口碑营销的认识还只片面的停留在对厂商竞品的攻击谩骂或者盲目删帖。真正的口碑营销是需要用用事实说话,用道理帮助消费者理性决策,“深度教育用户,让好产品家喻户晓”是博客的服务理念。博拉(bolaa)就是靠自身的资源和营销模式加上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坚持做实事求是的口碑营销才成为今天独当一面的真正的、与众不同的专业口碑营销公司。博拉公司坚信“好产品才有好口碑”,好的口碑才有深度教育用户的可能。口碑营销的宗旨是让真正的好产品被更多人知晓、让更多用户明白为什么好为什么买。真正的口碑营销应理性帮助老百姓科学决策,而不是攻击谩骂或者盲目删帖。单纯靠几个水帖和强制删除负面往往给品牌带来负面口碑。

国内口碑营销现已初具规模,在未来更有着可预见的强大的市场潜力,它将与传统广告一起成为品牌建设和维护的最有力的武器。不过在今后的网络营销大战中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对网络口碑营销公司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博拉作为口碑营销开创先锋和国内最早最大的口碑营销公司,早已以其新锐的商业模式、超前的专业视角、对企业网络营销的深刻理解,成为业界的专业领先企业。但是深知“发展才是硬道理”,所以近年来博拉以数年经营的口碑营销为根基,配合网情舆论监控等多种营销手段开始向数字整合营销的广阔行业大踏步前进,经过不断的改革和进行新的尝试现在已经颇有成绩,相信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营销手段的不断推陈出新,口碑营销一定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发展盛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7899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