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是985还是211

华中农业大学是985还是211,第1张

华中农业大学是211不是985。华中农业大学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

华中农业大学介绍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学校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扩展资料:

华中农业大学优势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1‰)、农业科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工程学共8个学科。

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医学、园艺、水产养殖学、农学、动物科学、园林、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环境科学、林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学、风景园林、市场营销。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农学、园艺、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林。

华中农业大学代码是10504,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z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华中农业大学(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华农”,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

学校办学源头溯源于1898年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历经传承演变,1952年由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农学院全部系科以及原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7500亩。

历史沿革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扩建为湖北省高等农务学堂,学校迁至武昌城北宝积庵,开始高等阶段办学。

民国元年(1912年),学校以湖北省立甲种农业学校之名重建。

民国19年(1930年),湖北省筹设湖北省立乡村师范学院,并于民国20年(1931年)在宝积庵原址正式成立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开办本科教育。

民国22年(1933年),国立武汉大学设立农学院筹备处,并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秋在徐家棚棉场举办一期“农业简易班”。

民国29年(1940年)11月,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改建为湖北省立农学院,先设立农艺系,学制4年。

1952年,以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省农学院的整体和原中山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农学院、江西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校址设在湖北省农学院原址宝积庵。当年招收本科生,次年招收首批研究生。

1985年,华中农学院正式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

院系专业

截止2022年3月,学校下设17个学院(部),设有62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止2022年3月,学校现有教职工3013人,其中教师1688人,教授527人,博士后32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4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6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家5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76个。国家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

质量工程

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获批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26项、省级专业建设项目37项;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校级优质课程179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0个,教育部农业部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省级高校实习实训基地4个;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湖北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特色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农学、园艺、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林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工程

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医学、园艺、水产养殖学、农学、动物科学、园林、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环境科学、林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学、风景园林、市场营销

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应用化学、市场营销、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土地资源管理、风景园林

学科建设

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4个;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其中自主设置的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14个,有98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

重点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科研平台

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专业实验室4个,国家级研发中心7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部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26个,部省级研发中心2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5个,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1个,校企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35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62个。

研究成果

2015年,学校共获批各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192项,另有13项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获批项目数205项。2017年,学校5项成果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5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6项。

2011-2016年,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647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83项;获得科技经费40.3亿元;发表SCI收录论文5520篇,EI收录论文1943篇;在《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一批有关水稻、玉米、柑橘、番茄种质研究的高水平论文;获省部级(含武汉市)以上科技成果奖202项(含参与),其中国家级15项;获授权专利1270项;76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56件,获批新兽药证书11个;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底,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总量达191.4万余册,纸质期刊2000余种,数据库数量106个,电子图书110万册。文献资源涵盖农、生、理、工、文、法、经、管等学科,形成以农业与生命科学文献为特色,传统资源与电子资源互为补充,多学科文献协调发展的多元化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先后被认定为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优秀级图书馆”、CALIS中文联合编目B级成员馆、湖北省“图书馆自动化测评”优秀图书馆。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展“七校联合办学”,与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港澳台地区等11所高校开展本科生交换培养,学校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高校,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先后与美国普渡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克罗地亚萨格热布大学,埃及本哈大学等签署或者续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暑期课程班协议和学生交换协议,累计派出本科交流生209名,接收49名。2017年,学校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续签中外合作办学协议。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院校一批次、二批次概念。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农林类双一流211院校,有金融学、英语、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技术、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药学、农学、风景园林、园艺、茶学等专业,建校120年。

                                 

南京农业大学简介

南京农业大学是重点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双一流”农科联盟、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和1914年金陵大学农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原国立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的部分农学类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整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

截止2021年3月,学校拥有卫岗校区、浦口校区和白马教学科研基地,总面积9平方公里,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设有20个学院(部),65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0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有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9000余人,教职员工2700余人。

南京农业大学现有农学院、工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含无锡渔业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金融学院、草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体育部等20个学院(部)65个本科专业、30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20种专业学位授予权、17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和15个博士后流动站。南京农业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

                                 

南京农业大学重点专业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利用、兽医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蔬菜学、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食品科学。

“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畜牧学、草学、公共管理。

“双一流”建设学科: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化学、机械工程。

省级品牌专业:农学、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土地资源管理。

省级特色专业: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省级重点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园艺、动物科学。

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12月,南京农业大学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多个;有省级虚拟仿真共享实验平台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4个,省级重点专业25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软件类)1个;有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有2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8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30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13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5门、线下一流课程6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6门。

科研成就

截至2019年9月,南京农业大学“十二五”以来,科研经费超26亿元,获得国家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00余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1项。

                                 

馆藏资源

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有馆藏纸质书刊235.4万册,电子图书1500余万册,电子西文期刊13800种,电子中文期刊15200种,中国内外数据库120种,自建特色数据库6个。

校训

诚、朴、勤、仁

校训“诚朴勤仁”,分别从学校前身中央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和金陵大学校训“诚真勤仁”中各取二字组合而成,是学校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秉承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优良传统,逐步形成的具有南农特色的精神品格。

“诚”,诚恳、诚信。《礼记·中庸》有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是天的根本属性,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则是为人之道。以“诚”字为校训之首,意在训诫师生员工诚信做人,诚实做事。

“朴”,朴实、朴素,于质朴笃实中见才华,于朴素气质中见本性。《道德经》有云,“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朴”虽微细而无具体名象可称,但为宇宙万象之主宰。以“朴”为训,意在引导师生员工求真求善、质朴敦厚。

“勤”,勤奋、勤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体现了南农人勤奋刻苦、任劳任怨的精神品格,以“勤”为训,意在劝告师生员工勤敏担当、持之以恒。

“仁”,仁爱、仁义。《论语·雍也》有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强调立己达人、相互关爱、尊重人格、与人为善。

以“仁”为训,意在勉励师生员工心系苍生、仁爱天下。

校训“诚朴勤仁”要义即:诚信做人,诚实做事;求真求善、质朴敦厚;勤敏砺学、持之以恒;心系苍生、仁爱天下。

2021年南京农业大学在河南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8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7341

2021年南京农业大学在湖北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8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71853、2021年南京农业大学在广东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4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241

2021年南京农业大学在广东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4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241

2021年南京农业大学在贵州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4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4299

2021年南京农业大学在内蒙古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6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110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8922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