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经营管理果园?

如何经营管理果园?,第1张

以下是“苹果状元”贺志良的管理经验:

1、品种好 经营果园,果树品种是关键,如红富士、新红星等品种,因色泽、口感、外观、贮藏等方面有优势,在市场上走俏。红星、国光、青香蕉等苹果,因其自身条件的限制,不适宜套袋、贴字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在市场上价格较低。贺志良的0.5公顷果园中有320棵红富士,只有10棵是杂果。

2、采用新技术 近年来果树生产新技术不断推出,如果实套袋技术、果实贴字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应用后不同程度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贺志良对新技术的应用十分积极,可以说每项新技术都是他最先引进的。1995年开始给苹果贴字;1996年开始给苹果套袋;从1997年套袋和贴字两项技术都用;2000年以后又采用了无公害生产技术,苹果品质一直处于全县前茅,价格比其他果农的价格每公斤高1—2元。

3、先行一步 在果品生产技术的应用上,谁应用得早,谁就受益。从贺志良经营果园的经历看,无论是疏花、疏果、灌溉、无公害生产技术,他都比别人早1—3年。这就占了先机,他的苹果曾经1枚卖到2元就是证明。

4、计划生产 有的果农在管理果园上很被动,出现了大小年现象,同时出现因挂果过多导致品质下降的现象。而贺志良在果园管理上十分主动,对果树实行“计划生育”,每棵树挂多少果严格控制,不仅避免了果品商品率低的现象,而且防止了大小年的发生。

5、讲究营销策略 不少果农只顾生产环节,不注意销售环节,吃了不少亏。贺志良在销售上很讲究,通过所订报刊、果品市场、果品经纪人等多种途径了解市场信息,尽量避免中间环节,在销售上占主动地位。

6、充实自己 干什么事都要讲技术,技术从何而来?最佳途径是不断学习,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种果开始至今,贺志良累计参加过各种学习班40余次,花费在学习技术和订阅报刊、外出取经参观方面的费用有5万多元。而且他还记果园笔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学习使他由门外汉变为行家里手、变为“土专家”。

现在农村果农网络销售苹果,基本走的是这个路子,都是子女在城里,利用自己的人脉,帮家里父母和乡亲们联系销售发货。

据我所知,有些做得相当好。我老家有几个果农,上万斤苹果就是儿子儿媳帮着运作,他们老两口在家里装箱发快递,卖出去的。

给您5点建议:

1、与村中电商做的好的村民合作,稍给人家让让利,从人家渠道走。

2、与您长期合作供应你农药化肥的农资店主联系。据我所知,现在很多农资店,尤其是连锁性质做得比较好的农资店,都兼营电商服务,有自己的一些渠道。本着互惠互利原则,您用他们的药和肥,他们帮您留意苹果的销售,也是应该。

3、多关注一下村淘。马云在农村砸下的这个项目,我很看好它策划里所说双向选择。尤其是第二条,把农民的农产品卖进城里,与消费者对接。村淘宝我一直关注,拭目以待吧。新生事物,还在磨合中。

4、采摘时边采边销售。因采摘期,收购商相对比较多,果区多的是这样的苹果大集,别怕麻烦,采了就卖,有时比储存合算的。

5、直接出手卖货。我知道我们这边有老果农,就是带大货车直接去上海那边卖,当地有个亲戚,给找了个地方。也是非常辛苦。但因为苹果确实好吃不贵,销售还是不错的,可以过个好年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9180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