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智能手表? ​

年轻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智能手表? ​,第1张

不用猜了,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我懒!

别人我不知道啥原因,但是我可以清楚的给你讲讲我用智能手表的感受,那就是智能手表:简单、方便、手机能干的它都能干,手机不能做的它能做。

相信现在的年轻人除了手机之外,智能手表的普及率也是非常的高,不信,你随大街看看,几乎每个年轻人都人手一个。我也不例外。我带智能手表无外乎下面几个原因。

“对我来说,智能手表可以量化数据”

因为本人喜爱运动,在运动的时候智能手表可以随时健康检测,最常见的就属心率的变化了,其实这也是这一届年轻人的健康理念,因为我们更加重视自身的身材管理、健康管理,所以智能手表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效率。

而且现在年轻人猝死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很惜命的,有个智能手表随时监测健康安全,心里有底啊。而且现在的智能手表不仅使用场景多样,功能更是逆天。尤其是已成标配的健康监测,心率监测、连续血氧饱和度监测、压力监测、呼吸训练……我在练帕梅拉的时候,这些都能够检测出来。顺便说一句,做帕姐的运动必须带智能手表,要不小心被带走......

再比如,提醒我喝水、起身走走,避免亚健康。我已经适应了这种有智能手表的生活,很简朴但是却一样不落,充实感满满的。如此强大的功能,购买智能手表的年轻人当然会受到热捧。

“看时间方便,节约眼睛”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种感受,出门的时候需要看时间,但是随时掏手机真的很不方便,但是有了智能手表就能很好的管理好时间,不会出错。也免了丢手机的恐慌,之前有一次去上海出差,频繁的拿手机都让我感觉患上了焦虑症,因为放在手里就会不住的看手机。眼睛也快崩了。所以,有了智能手表还能省点眼睛。

“工作、生活=ta很实用”

智能手表能够很好的检测微信上的信息,给与主人提示功能,就比如你不在面办公时不想忽略单位群里的消息,但是手里拿着手机还不方便,这时智能手表就能够给与提醒。而且,现在在很多的公共场合,智能手表也是非常实用。例如在上海,每天地铁过闸机直接用 Apple Watch,虽然也可以用 iPhone,但是还是没有 Apple Watch 方便。

而且智能手表 *** 作一般都很简单,比如我的智能手表能投手亮屏幕,NFC功能可以用于乘坐公交甚至当门禁卡,再也不要在裤兜里面翻来翻去的找钥匙。

“好看、时尚、没事来拍个照”

想想现在年轻人都干啥:吃饭、睡觉和拍照。像我这种运动迷,就喜欢随时记录运动,当坚持一定的运动量后,那种大汗淋漓的运动自豪感,不来照片对的起自己吗。之后在发个朋友圈,收获一堆获赞。哈哈,开玩笑,我没那么虚荣。但是偶尔发发倒是有的。

而且现在的是能手表也是非常的时尚,和符合年轻人的流行理念,至于智能手表的价位不等,几百几千的都有,这个需要大家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定。

这就是我现在对智能手表的一些感受,因为有了智能手表我会对生活更加的积极向上。智能手表已经成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因为智能手表带来的科技感和便利感,同时年轻人健康意识觉醒,健康风险意识加强,也会让更多的年轻人动心。

范主说:早买早赚到

这枚Grande et Petite Sonnerie腕表,出自独立制表师Philippe Dufour之手,搭载极为复杂的大小自鸣功能,数量也十分稀有。 同一款腕表之前曾在拍卖会上拍出400万的高价,过了9年的时间,就卖到5000万,涨了12.5倍之多,也是令人咋舌。

可能有范友想问,这块表凭啥能卖这么贵,它真的值这么多钱吗?

之所以能卖出这样的天价,是背后许多原因共同促成的结果,包括制作的难度和成本、制表师的知名度、品牌的 历史 和光环、腕表的稀缺性、受到各大富豪追捧…种种因素叠加到一起,当然也不排除商业运作的可能性。

除了这种极度夸张的情况,在当下的腕表二级市场,确实有很多高溢价的表款,轻松冲破公价不是梦,翻2-5倍也是常有的事。

也因此有不少表友调侃,“买表相当于买理财”,在他们看来,某种程度上腕表不是消费品,而是成了投资品。不过范主觉得,靠炒表挣钱这件事还是比较玄学,不宜过于认真,但若是细品其中门道儿,也不是完全没有规律可循。

如果要说手表里的理财产品,大概占整个腕表市场的1%,懂行的小伙伴都知道,最容易保值升值的几个品牌:百达翡丽、爱彼、劳力士,堪称表圈三大金刚, *** 、皇橡和水鬼,这些年来就是硬通货一般的存在。

不过,除了三大金刚,近两年像宝珀、欧米茄、江诗丹顿等品牌,在二级市场其实也越来越火热,有些表款行情不断上涨,甚至存在翻番、翻几倍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什么样的腕表有保值升值的潜质?最近范主就和好友——资深制表师赵伟鸣一起聊了聊这件事,感兴趣的小伙伴赶快mark起来吧~

限量款或产量低,供小于求

稀缺性是投资的关键,都说物以稀为贵,其实稀有并不是确切的数字,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供大于求的时候,大家很容易就能买到,因此便会贬值,变得“不值钱”;而供小于求时,人人都想买却买不到,价格就会相应地水涨船高。

像是AP、PP和劳力士,就是因为产量极其有限,专柜经常一块现表都见不到,问就是排队N年起步,如果你是品牌的VVVIP,才有机会拿到。

这时候大家求表心切,二级市场的价格就像坐上了火箭,大幅溢价甚至翻倍都是分分钟的事。毕竟在二级市场,只需要加钱就能分分钟拥有现货,买表心切的消费者就会前仆后继,也因此导致了三大金刚的价格屹立不倒,万年常青~

而且这两年因为疫情影响,国外腕表产量大大降低,可国内外市场对于腕表的需求却越发火热,这种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也让腕表整体行情都涨得非常厉害。

这时候如果再有限量版三个字加持,更是有如乘上了东风,堪称高溢价的强有力筹码。

比如宝珀在今年7月底推出的极光绿五十噚深潜器,中国区限量发售100枚,据说还是“逢4必跳”,其实只有80多枚。当时范主和身边所有几乎表友都参与了抢表,实际感受一秒没,最后也是加价找朋友购买,才终于拥有了心心念念的极光绿。

这块表原本公价7万多,转头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就飙到了12万,抢到的绝对是幸运儿…

欧米茄去年推出的史努比超霸,也是最近的当红炸子鸡,作为一枚登月纪念表,这已经是史努比超霸推出的第三代了。

前两代已经停产的表款,分别限量5441和1970枚,于2003年和2015年发售,当时公价都是小几万。第二代尤其火,曾经一度炒到30多万,现在这两款表的二手价依然维持在8-11万,也是很坚挺了。

今年这款虽然不限量,但产量应该不会很多,相当难买,刚发售时就要排队一年半载。

范主也是等了半年,才终于去店里提表。实物十分美丽,感觉很有收藏价值,最重要的是,在疫情的影响下,欧米茄还推出了这样诚意满满又设计巧妙的经典腕表,没有故意炒作和搭售限制,也是很让人感动了~

不过,因为数量确实很少,这款目前在 二级市场行情持续走高,涨幅已经高达近3倍 ,早早入手的小伙伴真的要偷着乐了。

彩色盘面吃香,绿盘风头尤盛

这两年彩色盘面的腕表特别吃香,PP的Sales就告诉范主,如果你想买 *** 女款,白盘排队会相对快一点点,蓝盘还要等2年以上。(而男士所有 *** ,都要排队10年起…基本等于没有希望)

彩盘的流行,和现在腕表市场不断成熟发展有着很大关系,过去传统的白盘已经不能再满足消费者,已经拥有了中规中矩的经典款之后,大家便开始追求个性,追捧独特吸睛的彩色表款。而且疫情期间,缤纷色彩看着也是赏心悦目,还很治愈人心,现在几乎所有腕表品牌都在出彩盘。

而在一众彩盘里,更加珍贵少见的稀有色,在二级市场价格就会格外高。不仅是因为稀有色盘面看着炫酷,背后还很考验工艺技术,产量低也是有原因的~

比如特别受国人追捧的绿鬼,生产工艺就有一定难度,外圈绿陶瓷和表盘的搭配,很难保证每一批产品的颜色一致,所以报废率很高。颜色亮眼还难得,比黑水鬼等其他配色炒得贵也就不奇怪了。

劳力士去年推出的新款蚝式恒动也是如此,一系列彩色盘面亮瞎眼,刚推出就刷爆了朋友圈。虽然是最基础的表款,公价原本47000,二级市场价格却一路走高,像是黄色、绿色都涨到了六七万,有些颜色甚至炒得和水鬼一样高…要知道,蚝式恒动之前可是二级市场要打折卖的款式。

其中最火的还要数这枚Tiffany蓝盘,目前已经被炒到万10万+,足足翻了一倍多。要问为什么?其实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稀缺性,这个颜色的表盘,在同级别品牌里只有劳力士在做,清新纯正的配色非常亮眼,但是因为这种蓝制作有难度,所以出货量非常少。

范主的好友赵伟鸣因为太喜欢,就以10万出头的价格入手了,在他看来,虽然是以高价买入,但是抱着一种投资的心态,这块表相当于“戴在手上的存款”。按照劳力士的保值程度,哪怕戴一段时间再出手也不亏,跑赢通货膨胀还是没问题的~赵伟鸣还拆过这枚表的机芯,他说拆完以后更加觉得必买不可,机芯稳定牢靠~

绿色盘面也是这两年的大热,这点可能和绿鬼、绿金迪多年的铺 (洗) 垫 (脑) 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感觉现在的新表只要带点绿,就能成为妥妥的爆款预定。像是之前百达翡丽的绿盘钢表5711,在国外拍卖会上就拍出了300多万的惊人高价。

爱彼今年也一口气推出了好几枚绿盘皇橡,都是一表难求,感觉“逢绿必火”是现在的一大规律。

宝珀极光绿也是个很好的例子,去年仅在美国部分地区发售的限量极光绿五十噚,馋哭了一众国内表友,今年就趁热打铁,专门针对中国市场限量发售100枚,还是在线上抢购,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不得不说这一抹极光绿真的很绝,表盘 经过纳米镀层工艺等几十道工序,才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宝珀绿”,就像深海里的一道幸运极光,在不同光线和角度下变换着不同的光芒。

而且它的外圈在强光下是绿色,暗光下又接近黑色,妙就妙在不会很张扬,又充满独特的小心思,让懂表的人能一眼即识,难怪那么多表迷想收入囊中。

除此之外,一些特殊盘面也比较有保值潜质,比如宝珀之前的无辐射,红黄标极具辨识度,还有之前炒得很火的梭子鱼,二手价格依然很坚挺。

熊猫盘也是如此,黑白对比鲜明、经典耐看,很多熊猫盘腕表在二级市场都表现不俗。这款皇橡26331,Boy·A入手时公价225000,现在行情都在30多万且不断上涨,也是一枚增值神器。

颜值和实用性兼顾,有噱头更加分

对于奢侈品来说,要想足够保值,不仅要有经典不过时的设计,还要保证过硬的品质和很高的实用性。就像爱马仕BKC、香奈儿CF、LV老花包,一说起这个领域最值得入的就是它们,买了能用好多年,任何年龄场合都不会出错。

做到了这些,消费者就会买账,哪怕逐年涨价还要配货,大家也争相追逐,就算买不到新的,二手也愿意投资。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那些在二级市场能炒起来的表款,基本都是符合主流审美 (至少不会丑的太离谱,不然大家都能看出是智商税) ,外观经典,功能实用,品质受到市场公认好评的。

比如销量扛把子劳力士,就以品质过硬、皮实耐用著称,前面提到的新款恒动,不仅靠彩盘加分,搭载的325机芯也进行了更新换代,动力储存由40小时提升到70小时,擒纵轮、轴承等零件和都做了改进,精准度和佩戴的舒适性都很出色。 这也是恒动第一次出41mm直径的腕表,自然备受市场追捧~

宝珀极光绿也是,五十噚系列本来就口碑很好,得益于顶尖的机芯研发水平,有着“天地良心珀”之称。 经典好看、长动力、防水性好,属于各方面素质都很高的全天候腕表。

这次的42mm表径也很合适,符合当下大表盘的主流趋势,加上极光绿的概念,市面上确实没有其他同样功能和颜色兼备的选择。更别说100块限量,越难买的表越香,难怪抢到的人拿出来卖,翻一倍也有大批人想买。

欧米茄史努比同样如此,超霸系列原本就是欧米茄的王牌之一,作为NASA认证的航天表,登月情怀满满,专业品质过硬。加上可可爱爱的史努比,没有人能抵挡它的魅力,二手价炒到翻番也在合乎情理。

运动表 正装表,尊达设计必火无疑

这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运动表已然成了大势,能佩戴的频率更多、适配各种运动和日常场合,因此,近年来炒得火热的都是运动表,正装表在二级市场的行情则要冷淡许多。

而说到运动表的风靡,就不得不提腕表界大神级人物尊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目前最火的两大金刚,都是出自尊达设计,从皇橡到 *** ,感觉有了大师的金手指开光,身价就像开了挂~

不过,皇橡和 *** 虽然都是运动表,风格还是有着一定差别,皇橡相对精致时髦,因此无论男款女款,在二级市场都十分火爆。 *** 款式更偏男性化,相对硬朗一点,所以男款疯涨,基本公价两到三倍,女款却涨得不多,差不多持平,但也是十分保值了。

P.S. 因为现在流行运动风大直径,所以通常37mm以上这种男女都能戴的,溢价潜力比小直径更强。比如同样是霜金 (玫瑰金) 皇橡,33mm就不如37mm溢价高,前者公价约28万,二级市场40万左右,后者公价32万,二级市场要60万左右,涨幅更大。 (当然,这也和买表的主力军目前是男性,男性容易炒表有关)

此外,还有江诗丹顿纵横四海,也是范主和朋友很看好的表款。其原型江诗丹顿222之前曾被误传为尊达设计,不过实际设计者Jörg Hysek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尊达影响,作品同样运动感十足,符合当下审美大势。总感觉这款表的潜力还没有完全被挖掘,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就能起飞~

钢款最好炒,金表势头走高

材质方面也有“潜规则”,通常来说,钢表的公价原本就比较低,溢价空间大,更有升值的潜力。

像是绿鬼、黑水鬼这些就不用多说了,还有钢王5711,从一开始的公价18万,在二级市场涨到30万、50万,再到现在80万、90万左右,感觉一路飙涨,根本停不下来。

以及爱彼很火的钢款15500,市场价比公价翻了一倍,大概要30万左右。

不过这两年随着国内腕表市场逐渐成熟,追求贵金属表款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而且贵金属表本来产量就比钢款少,所以现在金表价格越来越坚挺,是妥妥的保值型选手。

有些时候,金表的潜力甚至比钢表还足,比如这款PP的蓝盘金表,公价七八十万,现在市场价已经涨到200万,翻了近三倍,但同款钢表可能只翻了一倍左右,可见金表的势头之猛。

绿金迪经久不衰,也是因为有金表+绿盘两大王牌,市场价稳稳地保持在五六十万,比公价翻了一番。前面提到爱彼今年新出的绿盘26331,也是从公价五十多万,涨到二级市场300多万,金表加上绿盘还是很厉害。

另外陶瓷材质这两年有要火的趋势,AP新表就各种在陶瓷上做文章,一些男士陶瓷表款在二级市场表现也不错。

名人营销,知名度和认可度高

最后,名人效应的加持也很重要。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保罗·纽曼迪通拿,正是因为传奇影星保罗·纽曼的佩戴,它才从寂寂无名、卖不出去的小透明,一跃成为最具价值的古董表,拍出了近1.2亿的创纪录天价。

劳力士之所以能这么成功,也是因为长久以来,各种软硬营销太深入人心,中外电影里就有N多桥段,日积月累下来,在大众当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已经不可动摇,被很多人看作是人生必须拥有的第一块好表。

Richard Mille的走红,也和名人带货密不可分。全世界的天王、富二代和奥运冠军都为它打call,在富豪名流精英圈子里的流行不言而喻。“亿万富翁入场券”、巨星标配的定位深入人心,保值程度也是相当惊人,很多富豪都把它当作投资,代替买车买游艇。

范主记得前一阵,王子文戴了一块AP的镶钻熊猫盘离岸型26231,当时这块表就大火特火,一夜之间所有表商都在刷王子文同款,很多人点名要这款,排队加钱也买不到。

公价247000,现在二手价都在30-40万不等,还有挂到50多万的,感觉也是非常夸张了。

当然除了这些,对于大众买表的建议,除了刚才提到的百达翡丽、爱彼、劳力士等品牌,好友赵伟鸣说认准大牌的经典款,比如买卡地亚蓝气球,流通性高,款式经典,设计不错,也是保值的不错方法。凯特王妃一直戴的就是这款。

另外,范主觉得宝珀五十噚,欧米茄的海马、 星座 这些,也是二手市场流通性比较好,买了也不会后悔的选择 (当然前提是购买时找到比较好的购买渠道) 。

----我是结尾的分割线----

好啦,关于腕表保值升值的话题,今天就先聊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条件并不是绝对的,只是目前市场的一些规律,仅供参考,基本上符合的特点越多,溢价的潜力越高~

当然,分享这些也并不是推崇大家去炒表,一味哄抬价格会造成市场乱象,消费者因为高溢价而被盲目地割了韭菜,就得不偿失了。

更多时候还是应该量力而行,买个喜欢,自己开心就好。比如对范主来说,买表就是爱好,买过的心爱手表也不愿意卖掉,所以其实不管涨价降价也关系不大。

不过,如果能擦亮眼睛,抢先入手增值潜力股,更是一大乐事。希望大家都能用美丽的价格,拿下自己心仪的腕表~

1999年,近天命之年的Richard Mille已在钟表珠宝行业沉浸多年,早已是大富翁,生活无忧,驾驶、收藏赛车是他最大的爱好。

不过他并没有选择退休,而是创立了自己的同名钟表品牌——里查德米尔(RICHARD MILLE),人们今天更愿意称作RM。也正因为这次创业,有人说他“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的Richard Mille

“既非制表师,亦非工程师,也不是科学家”,后来的媒体采访中,Richard Mille常常这样描述自己。

与大部分钟表品牌的创立很不一样,他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我想设计出全然创新的产品,打破风行一时的经典风格。”

今年春天,摩根士丹利和LuxConsult发布瑞士钟表产业研究报告指出,里查德米尔以近8亿瑞郎销售收入,在上一年度排名中位列第七,是前十名里唯一没有“百年 历史 ”的品牌。

按照瑞士高级制表基金会《高级制表白皮书》的划分,里查德米尔是23个现代品牌之一,从2001年发布第一款腕表RM001算起,今年刚好二十年,在东方文化里,不过弱冠而已。

里查德米尔第一款腕表RM001,编号01

如果说第一个十年里查德米尔还是属于运动员、明星和企业家那个小众圈层,那么第二个十年它则广为大众所知,它被写进流行歌词,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如今几千枚的年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它的渴求。

它颠覆传统,走出一条完全不同于传统制表的路,并且引爆潮流,市场上模仿者众多。如果按当今钟表迷们习惯的表达方式,里查德米尔可以被称为“现代钟表品牌之王”,或者“新世纪表王”。

然而在这些表象之下,人们不禁会问,里查德米尔到底凭什么成为新世纪表王?是应用新材料?是创新的工程美学?还是饥饿营销?似乎都有那么一点。

但百川归海,Richard Mille的企业家精神贯穿始终。他以一个企业家敏锐的商业嗅觉、果断、创新力和坚韧,将里查德米尔打造成当下最成功的独立公司之一,成就一段商业传奇。

01

-

战略家

1980年代,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发表了他那部至今影响全球商业的管理学巨著,《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他在书中如是定义企业家(精神):

并不是每一个新办小企业都可以称为企业家行为,企业家总是寻找变化,并将其视为机遇加以利用,大幅度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创造出新颖而与众不同的产品,开拓出新市场和新客户群体。

在德鲁克这本书出版二十多年之后,Richard Mille身体力行,诠释了管理学大师那段晦涩的文字。

经过观察,Richard Mille发现世纪之交的高级制表市场上,运动型和女士腕表品类并不丰富,日后接受采访,他仍按捺不住激动,“我看到了我的机会,我不得不创立自己的品牌,就是现在。”

Richard Mille具有超乎寻常的洞察力

彼时大多数钟表品牌都已在使用现代机器和工具,不过Richard Mille认为那只是在生产19世纪钟表的复制品,并没有真正将当代 科技 运用到腕表上。

就这样,他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品牌定位:高级制表塔尖上一个崭新的细分市场,结合当代前沿 科技 、适合运动佩戴、完全不同于既有市场产品的奢华腕表。

换作Richard Mille当时最直接的描述:他要戴着他的腕表去驾驶赛车,比赛过程中腕表可以抵挡加速过载、剧烈震动甚至是事故所带来的任何影响,毫发无伤,且时间精准。

这样的初衷,也为后来里查德米尔与各种 体育 运动结合埋下伏笔。

2001年,里查德米尔第一枚作品面世,RM001陀飞轮,尽管它带着实验性质,仅制作17枚,只够Richard Mille身边的朋友“瓜分”。

里查德米尔第一款腕表RM001,编号17

里查德米尔第一款腕表RM001,编号17

里查德米尔第一款腕表RM001,编号17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当年巴塞尔钟表展上,Richard Mille直接将一枚RM001陀飞轮腕表扔到地上,向他未来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展示里查德米尔腕表的坚固可靠。

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标志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

02

-

偏执狂

从第一只作品开始,Richard Mille就为自己的品牌立下了“三个基本原则”:创新,强大的设计,不设成本限制。

也是从第一枚腕表起,里查德米尔在制表材料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和革新性,这一点贯穿它接下来的二十年制表历程,目的只有一个:超轻、坚固抗震、符合人体工程学(佩戴舒适)的完美腕表。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里查德米尔常常成为新科学材料与新技术领域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仅仅是在制表行业。

2004年,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分离出石墨烯,一种神奇的纳米材料,具有高强度、轻、特殊光电效应等特质,其密度为钢的七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两百倍,应用前景无限,科学家因此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7年,里查德米尔成功将石墨烯注入碳纤维,用于其新作RM50-03的表壳,腕表总重量不足40克,成为钟表史上最轻的陀飞轮机械计时表,且在高达5000g的冲击测试中安然无恙。

使用石墨烯材质的RM50-03

使用石墨烯材质的RM50-03

使用石墨烯材质的RM50-03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瞬闪烧结”,陶瓷行业一项新技术,最早由美国大学于2010年提出,在加热加压条件中引入电流场,以改变陶瓷烧结所需的条件、速度以及结果,这项技术起初是为电子行业制造精密陶瓷元件而研究。

科技 嗅觉敏感的里查德米尔看到了“瞬闪烧结”技术的可能性,经过多年研究,里查德米尔2019年推出兼有金属色泽与陶瓷硬度的棕色金属陶瓷材质,于2020年又制得一种灰色金属陶瓷。

灰色金属陶瓷维氏硬度高达2360,几乎可媲美钻石2400维氏硬度的耐磨性,这款金属陶瓷成为当年新品RM11-05的表圈材料。

RM11-05的 金属陶瓷材质耐磨性媲美钻石

RM11-05的 金属陶瓷材质耐磨性媲美钻石

RM11-05的 金属陶瓷材质耐磨性媲美钻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企业家都有自己的哲学,松下幸之助要做“像自来水一样”的产品,人们必需且价格便宜;乔布斯是完美主义者,追求超越时代的极致,Richard Mille显然与后者同类,是极致完美的偏执狂。

二十年来,Richard Mille将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应用于钟表行业,穷尽一切办法打造他心目中的完美腕表,等着人们来发现、喜欢、追赶,正如今天的市场局面,人们为它无与伦比的外观、牢靠和佩戴舒适性趋之若鹜。

偏执,却不失亲和,这是Richard Mille身上更难能可贵的闪光点,下属称他大家长、导师、教练,而非上司;合作伙伴,包括创业搭档、品牌挚友、经销商,皆高度认同他的品牌哲学,他们自称“Richard Mille Family”。

03

-

冒险家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底色,然而创新意味着未知、充满风险,往往需要付出沉重代价。但不循规蹈矩、冒险突破,正是Richard Mille带领里查德米尔成功的又一关键。

创立品牌伊始,Richard Mille要做一块可以戴着去赛车的腕表,而F1围场,也顺理成章成为他最早的腕表测试场。

赛车手Richard Mille

巴西车手菲利普·马萨,是“Richard Mille Family”最早的成员之一,他从2004年开始佩戴里查德米尔腕表参加比赛。

纳米碳纤维底板、航天用铝锂合金材料等,最早便是在马萨的腕表上测试使用。十多年里,它们陪伴着马萨历经荣耀,也闯过那些危及生命的事故难关。

赛车之外,高尔夫、网球、马球、田径等 体育 运动,后来都成为了里查德米尔的实验场。

广为人知的,要数网球名将纳达尔,他从2010年起佩戴里查德米尔腕表打球,直到今天。

纳达尔一开始并不愿意戴表走进赛场,他认为腕表很重,会影响成绩,他告诉Richard Mille,如果做出了足够轻的腕表他才会戴。

于是就有了纳达尔第一款专属陀飞轮,RM027,包括表带重量不到20克,轻若无物。

戴着陀飞轮腕表打球的纳达尔,成了网球赛事上的一道风景,他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于陀飞轮这种精密调速机构的认知,于是有人说,里查德米尔只是作秀罢了。

纳达尔佩戴RM27-03比赛中

确实,在早期研发测试阶段,纳达尔打坏了不少原型表,Richard Mille不但没否认,还把它们摆在工厂展示柜里,让每一个到访的客人都能亲眼看到它们的“惨状”。

纳达尔打坏的每一只表都被工程师、制表师认真研究,找到损坏原因,在下一只或研发下一代时予以避免。

十年间,纳达尔陀飞轮历经五代,从RM027到RM27-04,每一代都在精进,在超轻、坚固抗震、佩戴舒适这条大路上趋近完美。

RM27-01不仅可承受5000g的冲击,总重仅不到19克,钟表史上最轻陀飞轮表;到了RM27-03,可抵抗冲击力已达到10000g。

而RM27-04更是从网球拍穿线原理获得灵感,以钢缆网格替代碳纤维底板,完全颠覆传统钟表架构,抗冲击力高达12000g,而总重仍不到30克。

马萨戴RM011驰骋赛场,纳达尔戴RM027挥舞球拍,帕布洛ㆍ麦克道格戴RM53-01在马球比赛中激烈冲撞……这不仅是腕表性能测试,也不仅是展示里查德米尔的坚不可摧。

Richard Mille同时要表达的是:运动员用娴熟的技能和身体去挑战人类极限,这与里查德米尔追求极致完美异曲同工,里查德米尔与每一个具有冒险精神、追求极致的个体共鸣,包括每一个运动员、每一个企业家、每一个不平凡的普通你我。

04

-

经营者

企业家是感性的战略家、设计师、冒险家,更是理性的经营者。天马行空之外,企业家创新更是一种有组织、有系统、理性化、规律性的工作。

创业最初十多年里,Richard Mille总是办公室里那位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的人。

今天市场对里查德米尔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供远小于求,按照经典经济学原理,里查德米尔理应通过提升产量来满足新增需求,供需平衡曲线向价高、量多方向移动,里查德米尔从中获得更多利润。

但现实并不是这样,企业家Richard Mille不会依市场短时需求来盲目增加产量,不会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目标,他冷静地按既定经营策略,逐步推出规划中的新款,有条不紊地扩充产能。

Richard Mille是一个理性严谨的经营者

从2015年至今,里查德米尔产量仅保持着10%左右的年平均增长率,与市场需求存在着巨大缺口。

建立并维护品牌价值,是Richard Mille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从产品规划到市场营销,从新技术、新材料开发到店铺设立、售后管理等,所有经营活动都围绕这一核心展开。

里查德米尔表款是按照计划顺序编码的,从RM001一路下来,但实际表款并没有完全按顺序依次推出,因为Richard Mille要把每一款产品都研究透,全部成熟之后才会发布。

每一款新品亦不会依市场需求定产,大部分表款只发售几枚、几十枚,多则百余枚。

纳达尔系列市场追逐火爆,但RM27-04仅发布50枚;2021年迈凯轮合作新款RM40-01限量106枚,对应拥有优先购买权的迈凯伦Speedtail跑车106名车主。

高稀缺性是品牌价值的体现之一,Richard Mille严格执行着低限定数量的策略。

市场均衡也是维护品牌价值的手段之一,里查德米尔是最早 探索 全球市场同价策略的品牌之一,亚、欧、美在Richard Mille眼中同等重要,各市场不偏不倚,销售平均分配。

2014年时,里查德米尔销售网络仍以经销商为主,全球有108家经销商,品牌旗舰店只有20家;到了2021年,经销商数量下降到40余家,而品牌旗舰店已增加到42家,包括上海和北京两家。

对品牌来说,经销商的好处是轻资产,腕表批发出去之后大部分事情都由经销商完成。但问题是给品牌形象、价格稳定、服务质量、客户关系维护等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受到不同地区、经济水平、文化甚至是个人行为的影响。

Richard Mille很早意识到这一点,也很早便开始自建渠道,2015年起更是大幅度收缩经销商规模。如今里查德米尔主要通过品牌旗舰店销售,余下的经销商也大都是“Richard Mille Family”,价值观一致。

今年3月,Alexandre Mille,里查德米尔商业总监,Richard Mille儿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去二十年,我父亲的愿景基本达成。他的大部分计划都实现了:生产和销售方面极其可控的增长,分销转型,创建我们的42家精品店,等等。”

如今Richard Mille有四位子女在公司工作,创业搭档的女儿也任职品牌创意与发展总监, 独立公司里查德米尔新一代成员的交接班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左:里查德米尔市场总监,Richard Mille儿子Alexandre Mille

右:里查德米尔创意与发展总监,联合创始人之女Cécile Guenat

企业家Richard Mille用二十年时间绘制了顶级奢侈运动腕表的发展蓝图,未来5到10年的产品线以及经营策略也被制定好,Richard Mille的企业家精神早已渗透到公司的每一个毛细血管里,不管他退休与否,下一个十年、甚至二十年,里查德米尔应该还是会像今天这样持续经营下去。

卢曦采访手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9302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