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的广告形式有哪些

vivo的广告形式有哪些,第1张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电影、路牌、橱窗、印刷品、霓虹灯等媒介或者形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刊播、设置、张贴广告。具体包括:

(一)利用报纸、期刊、图书、名录等刊登广告;

(二)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录像、幻灯等播映广告;

(三)利用街道、广场、机场、车站、码头等的建筑物或空间设置路牌、霓虹灯、电子显示牌、橱窗、灯箱、墙壁等广告;

(四)利用影剧院、体育场(馆)、文化馆、展览馆、宾馆、饭店、游乐场、商场等场所内外设置、张贴广告;

(五)利用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设置、绘制、张贴广告;(六)通过邮局邮寄各类广告宣传品;

(七)利用馈赠实物进行广告宣传;

(八)利用网络Email、BANNER等进行广告宣传,数据库营销的一种

(九)呼叫中心,数据库营销的一种

(十)利用短信(sms)、彩信进行广告宣传,数据库营销的一种

(十一)利用其他媒介和形式刊播、设置、张贴广告。

(十二)现在还有人用口头广告

(十三)通过手机短息和彩息服务传播广告,还有诸如邮箱中发布广告,近期也在泛滥。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退出了舞台的中心,从此之后,“谁能坐上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头把交椅”便成为手机圈的热门话题。

在Canalys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报告中,vivo以2160万出货量,23%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而在Counterpoint公布的今年6月前三周销量数据中,vivo以2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OPPO和小米则分别以21%、20%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显然,vivo已经坐上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头把交椅。

在这个群雄逐鹿、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手机市场,vivo是如何取得这么漂亮的成绩?它到底作出了什么努力?

定位:

和很多手机品牌一样,vivo采用了全线战略,实现了1000-6000以上的5G手机全价位段覆盖。不同的是,vivo并非盲目加入到硬件配置的“军备大赛”当中,而是坚持以用户为导向,在市场细分建立精确的产品定位,以设计为驱动,打造体验畅快、更懂消费者且具有差异化的产品,以此赢得更大市场份额。

进入vivo手机官网,我们可以看到主打高端旗舰的NEX系列、主打极致影像的X系列、主打 时尚 自拍的S系列、入门级的Y系列等,各系列的目标用户明确且清晰,依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转变,在每一代产品中不断调整、提升产品亮点,达到用户使用体验最大化。

以vivo S系列为例:该系列的主要目标人群是年轻潮流的年轻女性,除了满足日常的功能需求外,手机也成为这部分消费者彰显个性、品位的 时尚 配饰。因此,vivo S系列手机着力设计出更轻薄、 时尚 、新颖的外观,多次创造vivo最薄5G手机纪录。通过高水准相机配置与软件算法调校,提升自拍效果,并带来“傻瓜式”自拍体验。

在5G时代,多数机型因为内部元件的增加导致机身更厚重的市场环境中,vivo S10 Pro在不减配的前提下实现了7.29mm毫米的机身厚度,173克的机身重量。同时聚焦、拓宽自拍场景,通过4400万像素前置双摄、双柔光灯、AI优化算法等软硬件配置提升全场景自拍效果,美颜算法迎合主流审美,更加突出自然美感,将“自拍”的长板做长,给用户带来记录生活的新方式。

可见,vivo的产品定位并不是在行业趋势下随波逐流,而是在深度洞察消费者需求后,以更极致体验来引领行业发展。

技术:

vivo高级副总裁、首席营销官倪旭东曾表示:“ 科技 创新是一家 科技 公司前进的原动力”。2019年,vivo将设计、影像、系统和性能,确定为主要创新方向,进行长期,不设上限的研发投入。

以影像为例,vivo已在全球共设立了七个影像研发中心,比如:在人像、夜景方面取得出色成果的杭州算法研究中心,主要做图像处理引擎的圣地亚哥研发中心,目前从事影像领域研发的工作者已超1000人。

2020年12月,vivo还与德国蔡司达成全球战略合作,vivo X60系列旗舰便是双方合作后推出的首款产品,其中的vivo X60 Pro+不仅搭载了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还采用了世界三大镀膜技术之一的蔡司T*镀膜,有效改善拍照鬼影、眩光、杂散光等光学问题,获得了“专业影像旗舰”的赞誉。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vivo也将用户导向的理念落实,新技术多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而研发,切实解决用户的现实痛点。比如:微云台,它将云台结构缩小到塞进手机的程度,可以在抖动更加复杂的拍摄场景保持画面稳定,提升用户拍照的成片率和视频拍摄效果。

消费者对技术创新有切实的诉求,而vivo则是重金投入研发,连续首发多项关键技术,有效改善用机体验,让消费者的好口碑为品牌“背书”。

品质:

目前,vivo在全球布局了五大智能制造中心,分布于东莞、印度、孟加拉国等地,具备年产近2亿部终端的制造能力。其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vivo新智能制造中心共有两座生产厂房,总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月产能高达600万台,年产能超过7000万台。

自有工厂在保证充足供货的前提下,还可以牢牢掌握产品生产的具体环节,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产品良品率。

vivo对产品的试模、试产、量产三个环节进行的细节掌控都高于行业测试标准,仅仅是在机型开发阶段,就要报废7000到10000台手机。vivo手机想要通过可靠性实验室的考验,需要进行近6000次的插拔试验,期间要在充电口滴入汗液并要保证充电不失效;以一个扭矩单位的力进行300次的扭动测试,保证在显微镜下审视主板和芯片没有裂纹……多项“严刑”考验着手机品质的方方面面。

营销:

梳理vivo营销史就会发现,它是以目标用户的 情感 、用机需求,产品卖点、企业战略为核心,通过具有针对性、系统的营销宣传与消费者展开双向沟通。

在宣传方式上,vivo一直注重广告的场景化和观看体验,坚持产品与营销的互相促进的核心思路,而且拥有很灵敏的市场前瞻性。2016年,vivo发布全球首款前置双摄像头新品vivo X9,在广州、上海、山东的城市地标打出“照亮城市之美”宣传语。vivo会选择在一线城市发力,是因为vivo X9是当时市面上最好的拍照手机之一,而一线城市的消费能力更强,对手机品质要求更高,有利于助推产品迅速“出圈”。事实证明,这一次城市营销不仅成功带动了vivo X9的销量,还为X系列的产品定位定下基调,后续的vivo X系列机型持续在影像领域突破,以专业影像旗舰的定位在高端手机市场打下一片疆土。

回看开拓印度市场时,vivo和印度板球超级联赛也建立合作,并在2017年印度板球超级联赛10周年之际,发布了vivo V5 Plus限量款手机。

渠道:

得益于我国消费市场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城市及农村等下沉市场增量较快,使得vivo渠道市场获得了新的规模扩张,线下门店数量在全国1-5线城市超过25万。就百度地图搜索“vivo”呈现出的线下店铺分布情况来看,在全国主要城市、县城乃至乡镇vivo的销售点遍布其中,而且在消费力旺盛的东南地区,分布相当密集,保证了消费者到店购机的便捷性。

用户到店之后,能够切实体验产品,对颜值、手感、功能等满不满意可以直接判断,而且可以保证买到的手机没有品质问题,这些是线上购机无法满足的,而且对于vivo而言,与消费者面对面,也可以实时获取用户反馈,让后续产品能够精准把脉用户需求。

此外,消费者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以通过vivo庞大的售后服务网络解决。目前,vivo在全国布置了900多家服务中心、1000多家服务站,可以提供专业维修、手机保养、免费贴膜等服务。通过vivo官网可以查询到当地的服务中心地址,对距离较远的用户还可以提供寄修服务。

vivo能取得如今的成绩,是战略、产品、市场等多点发力取得的结果,但深挖根本,是vivo“本分”的核心价值观持续作用的结果。所谓本分,是vivo对用户导向、设计驱动、 科技 创新、互信共赢这四点“坚持”的长期践行,并将其转化成用户喜爱的产品。辉煌成绩已经成为过去,道阻且长,面对未来的挑战,恪守“本分”的vivo,仍需拿出更多勇气和实力。

其中最关键的,我相信不会是产品本身,而是“渠道”二字。无论是华为在19年的强势崛起,还是Ov这些年来经久不衰的强大市场表现,都离不开这些品牌在“渠道”上的精心经营,强大的铺货、运输、销售等渠道环节,让他们能实现销量与门店的互相促进,门店越来越多、销量也节节攀升,这无疑是它们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

不过我今天的这篇文章主题倒不是想去讨论渠道和经营,而是想来研究一下他们是怎么在产品上布局的,而介于我之前在工作方面比较多地接触过了绿厂产品,所以今天这篇内容,我更想跟大家探讨,蓝厂vivo到底是怎么打造手机产品布局的。

先谈谈大的层面吧。虽然是以线下渠道为主力的品牌,但vivo其实也在前些年推出了子品牌iQOO,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过毕竟篇幅有限,今天想跟大家的探讨的,就只有vivo这个主品牌旗下的那些产品。在vivo的官网,我们可以看到vivo目前的产品线一共是四条,分别是NEX、X、S和Y四大产品系列,不过因为新款NEX迟迟未到,所以实际上 目前vivo的主品牌只有三个系列

而如果我们进一步细细查看,就可以看到vivo官网目前在售的机型一共有22款机型,其中X系列和S系列在售的机型都是6款,覆盖了1999起至4998这三千元的价格区间;而Y系列则有10款机型,覆盖了999至1999的价格区间,可以说vivo在千元至五千元的价格区间布置里做得相当不错。

不过布置得不错不代表产品线本身不混乱。 且不论配置和定价最为混乱的Y系列(各品牌的最低端系列总是不可避免地会有一点乱),单看S系列的机型,我都会觉得头大。

要知道S7系列是发布于2020年的机型,尽管跟S9系列发布时间没差多少(不到半年),却能有卖出更高的价格的型号,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要知道,无论是天玑820还是骁龙765G,都是要略次于天玑1100的,而其他的配置上S9本身几乎没有一项弱于S7,但偏偏官网就是能在S7与S7t毫无降价活动的基础上,给S9减了500,来到了更便宜的2499元,不由得让人怀疑:难道vivo不打算清掉S7的库存了吗?

在这样的产品布置下,想要看清vivo的布局思路,我觉得还是得要从根源出发,看看vivo“ 在意”哪些配置,“省略”了哪些配置,才能看清vivo到底是怎么打造产品的

要说近两年vivo最关心的配置,我想就是影像能力了,先是把APEX概念机的微云台带到了X50系列上,然后又和蔡司联合研发了影像系统、搭配上了蔡司光学镜头,连T*镀膜都有,可以说是相当原汁原味,毫无疑问是近年来vivo手机上最有价值的卖点之一。

而来到稍低一档的vivo S系列,vivo也认真地打造了一套独特的自拍配置。别的不说,就说在千元机都用上了挖孔屏的今天, vivo为了自拍的效果与配置还坚持着刘海设计,无疑就是一种很有勇气的行为 ,而44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先不论实际效果如何,单看参数,就是一种连自家的顶级旗舰X60 Pro+(3200万像素前置)都能吊打的自拍配置。

这样大张旗鼓打造影像能力,先不论实际效果究竟如何,单论对品牌的形象加持,就是很有价值的一种 *** 作,毕竟就算不混数码圈的朋友看不懂传感器型号代表啥,也能在别人提起“vivo”牌子的时候,首先想到“那个很努力做拍照的品牌”这样的形象, 哪怕他要买的其实只是Y系列的机子

另一项vivo看重的配置,就是性能配置了。 虽然某种程度上来说,都这样的定价了,这些配置也算是理所当然的 ,但其实蓝厂在芯片选用上还是比较用心的,比如理论数据还不错的Exynos1080、天玑1100和骁龙888处理器,海外版的X60则是用上了骁龙870处理器,从这些配置来看,就不跟小米比吧,跟在Reno6系列上还用天玑900的OPPO对比,还是要“良心”一些的(当然vivo多少也贵一点)。

再谈一些可能会被大家忽视的性能配置吧,在闪存方面,vivo堆料还是要更加厚道一些的,只要处理器支持UFS 3.1,就不会拿UFS 2.1来“凑数”。比如2499的vivo S9,在这一点上就有超越了2799的OPPO Reno6的配置表现——后者搭载的是 同样支持UFS 3.1 的天玑900,虽然售价略超降价后的S9,但搭载的确实UFS 2.1的闪存,虽然很难说体验上能有啥实际区别,但就长期使用的寿命和用料成本来说,还是不如vivo S9的。

从这些配置来看,vivo其实已经想得很明白:就是要做基础使用不卡,然后拍照体验上与其他机型有所不同的手机(虽然Y系列并不是这个思路下的产品),加上一个家族性的后盖设计,就能让大家认为“vivo手机好用”了。

不过,vivo手机真的有那么好吗?我们不妨再来研究一下vivo会刻意“省略”掉哪些硬件配置吧。

这里要放在第一位讲的就是屏幕了。 就拿目前vivo最高配置的一款手机来说吧 ,如果你去看过vivo X60 Pro+ 产品购买 的介绍页面,你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难道vivo超大杯用的这块屏幕就只有120Hz刷新率和240Hz的触控采样率值得说道吗?还是说vivo自己并不知道屏幕有哪些营销点?

显然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尤其是第二问,如果你转移视角,去看看iQOO的产品,你就会发现, 明明vivo自己也知道屏幕会是一个大卖点,为什么就是不愿意努力多堆点料、让屏幕也能多点卖点呢?

真要解释起来,那就是 “不愿意” 了。毕竟屏幕这种配置,对于vivo自己定义的目标用户来说就是不容易产生感知的硬件,刚刚 “够好” 就行,不需要像OPPO那样硬堆出一个LTPO屏幕出来——毕竟你看我之前在《让人遗憾的旗舰——OPPO Find X3 Pro:为何优秀的屏幕最终寂寂无名》之中咋吐槽的:

看吧, 反正屏幕够鲜艳就行,E3和E4对于线下选购的一部分人群来说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就算是有一点区别,大家也并不是那么在意,甚至连分辨率还是1080P也根本不重要 ……

类似这样在vivo看来无所谓、不重要的配置其实还有很多。给大家举举例子啊,很多在其他旗舰上都是标配或者亮点的配置,比如 双扬声器、X轴线性马达、无线充电、红外发射器、背后的光线传感器 等等它都没有,电池4200mAh算是 略小 的,在自家iQOO都有120W快充的状况下只上了55W,我也总觉得不够意思。

虽然我觉得拿那些可以当做加分项的配置认为是“麻将打得好不好”是比较偏激的比喻(好歹也比喻成烧菜好不好吃嘛),但考虑到网友的热情有时候确实会过高了,产品经理一时脑热,这么回应也能理解,但无论如何,哪怕是在vivo旗舰上也见不到这些配置的原因还是显而易见的,就是 单纯地认为这些配置不能带来更多的客户罢了

关于这点,还真别嘲笑vivo,因为其他的厂商也多少有这种“舍弃”的行为,就像是小米一直没有用上USB 3.0的接口,就像是其他厂商很少兼顾红外线摄像头,就像是其他影像旗舰没有做华为那样的温度传感器……确实,有的时候一些配置被舍弃掉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我甚至都能在自己的脑海里幻听到vivo的那个蓝色LOGO在跟我对话:“拜托,堆料是要成本的,影像和性能都花了这么大的成本了,还想挣钱,那X60 Pro+这样的超大杯不得来个超6000起的定价?”

可能有朋友看到这里就会发现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了:是,堆料是要花费很多在成本上,性能和影像确实都是要钱的—— 但为什么同价位还有不少产品同样做到了不错的堆料,还能去兼顾其他的那些,能提升用户体验、但在vivo看起来觉得不重要的配置呢?

是的,vivo这次的超大杯在配置上的问题就是, 明明其他家也有差不多的定位的产品,但似乎vivo是“舍弃”了最多配置的一家 。结合本文最开始部分对渠道的理解,我推测这其中有一部分答案是这样的:vivo有可能是放弃了很大一块的堆料,以此换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对于渠道而言,这样的利润空间能给渠道带去的诱惑还是很大的,另一方面,有 流畅的性能 作为基础,在 感知很容易凸显出不同的拍照上又有出色表现 ,这对于销售来说多少也算是一件好事——当然,即便如此,来到了5K这样的价位之后,vivo X60 Pro+的销量表现具体如何我就不清楚了,应该不会太好?

最顶配的旗舰机型尚且如此,那接下来的那些机型显然也就是一刀刀削掉了亮点之后的存在了。我们再来看看别的例子吧。

vivo X60,主摄动了一刀,不过微云台还在;砍掉了潜望式长焦,留下了比较关键的人像镜头,不过也从3200万像素砍到了1300万像素;处理器动了一刀,换成了5nm的三星Exynos 1080。至于其他的配置倒是蛮接近的,甚至电池还比超大杯大了一丢丢,不过快充换到33W,感觉还是差点意思,加上其他配置的依旧缺席,说实话,原定价3498还真没啥吸引力,现在的3099的售价下倒是还行,影像亮点和性能亮点是有,但我觉得很难支持它在线上站稳3K价位,毕竟就算不考虑性价比品牌,同价位也还有一加9R呢, 但X60在线下的表现确实很不错。

vivo S9,虽然有着不错的性能和还说得过去的影像配置,但电池却只有4000mAh,这在2021年可以说是相当小的一块电池了,据说屏幕还是E2的,这点我没办法查证,但考虑到其他方面的配置也乏善可陈,哪怕是以此前2499的优惠价格(如今是2699,价格变得更乏味了)去看待它,我依旧会觉得这是一款“ 适合特定人群”的机型,相比之下可能OPPO的Reno6还稍微更平衡一些,起码后者充电更快、续航更好,拍起照来的表现还差不大多(甚至还有线性马达哟)……

当然了,毕竟是vivo的老主打价位了,两三千这样 更普适 的价位段以这样的打法去设计机型倒还算合适,毕竟 能在保证性能和体验的基础上拉高毛利率,确实是有利于销售 。但如果来到4K以上,在堆料的时候还以毛利率为准,很容易就进入一个不敢堆料的误区——要知道,哪怕华为手机毛利也不算低,但配置还是会尽可能堆满的,毕竟你总得到真正的配置顶配,才能当上货真价实的旗舰。 有些体验,品牌当然可以觉得不重要,但这不代表真的没有人会在乎。

话又说回来了,vivo X系列的 超大杯 目前看来也不见得真就是往顶级旗舰走的一款机型,毕竟之后NEX新机出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所以目前的超大杯没有足够的堆料还是可以理解的。我在2020年上半年就听到NEX 5会很猛的消息了,现在都来到2021年的下半年了,NEX总得出个一台吧?

另外,虽然手机市场表现很好,但vivo这个品牌的布局依旧还是有一定的隐患的。从华为的鸿蒙主打多设备联动、到小米生态逐渐成型,再到OPPO自己也有了一套略显简单的IoT生态圈,迟迟没有行动的vivo或许在未来也会被其他厂商甩开—— 但或许按兵不动坚守目前的手机份额也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打法?

不管如何,我还是很期待vivo接下来的新产品和今年的市场表现的,毕竟就上半年来看,X60系列跟S9系列的机型都依旧显得很熟悉,希望未来vivo能掏出一些破局的产品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9308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