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你在网上抢到菜,美团、拼多多、滴滴又打起来了

为了让你在网上抢到菜,美团、拼多多、滴滴又打起来了,第1张

图源:东方IC

30秒快读

1、绕来绕去,生鲜战场的玩家们又回到了熟悉又陌生的社区团购战场。

2、社群销售模式看来仍是最能挑动大叔大妈们神经的卖货方式。

3、社区团购依然比拼的是供应链能力,团长们与品牌间的摩擦势必会加剧。

“得生鲜者得天下。”5年前,投资界红人徐新在一场“未来 科技 峰会”上这样谈论生鲜的价值。实际上,关于生鲜电商的战火就没有熄灭。

作为高频的生活场景,各大互联网公司也没放弃这块大饼,资本的涌入究竟会催生一个新业态还是百团大战后的又一次败局呢?

社区团购布局,图源:招商证券

如果时间倒回到2019年末,社区团购的日子并不好过,呆萝卜、松鼠拼拼等平台均遭遇暴雷。

2019年末,呆萝卜暴雷,供应商拉横幅“保卫萝卜”,图源:网络

而在2018年下半年,社区团购领域融资事件达27起,有超过30家机构入场,融资总金额超过40亿元。

图源:QuestMobile

潮水退去,留下来的只有兴盛优选、十荟团、食享会等少数幸存者。

戏剧性的转折发生在2020年初,疫情催生了这个行业巨大的需求,社区团购的渗透率快速提升。

不仅仅是社区团购,整个生鲜电商都在2020年迎来了复苏。

图源:Pxfuel

在生鲜电商赛道上,社区团购可能比前置仓更“吃香”,它免去了高昂的门店费用和配送费。

借助“ 预售+自提 ”模式,社区团购可以有效降低库存损耗和履约成本,以更低的价格吸引下沉市场消费者,因而被业内认为是生鲜零售业中最可能盈利的商业模式。

社区团购模式,图源:QuestMobile

一般需要设置好自提点才可以选购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上半年中国社区团购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预计社区团购市场规模将达720亿元,2022年有望达到千亿规模。

今年5月,十荟团完成C轮融资,金额为1.6亿美元,7月中旬,兴盛优选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高达40亿美元。

图源:天眼查

社区团购行业不仅融资不断,而且还迎来了互联网巨头的入局。

滴滴内部成立“橙心优选”,美团加速布局“美团优选”,拼多多的“多多买菜”紧跟其后,阿里组建盒马优选事业部,菜鸟驿站也新增了团购服务

小鹿(化名)同时是美团优选、笨笨驴、多多买菜、兴盛优选四大平台的团长,她已经摸清了平台的到货时间,“ 美团优选和笨笨驴一般能早上到货,兴盛优选中午左右能到,多多买菜是最晚到的 。”

150多人的社群是小鹿的立身之本,她经营的便利店距离小区和写字楼最近,新用户打开小程序,她的店铺常常排在第一位。

超过三年的团购经历让小鹿能快准狠地挑选出最合社区口味的爆款, 优质团长是前期稀缺资源,头部5%~10%的团长贡献了社区团购80%~90%的销售额 ,团长作为连接用户的重要渠道,是社区团购能够运转的前提。

图源:网络

“社群中50%以上的客户都会选择复购。”6月以来,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先后加入,再次刷新了平台买菜的售价,甚至带动了其他平台的持续性补贴。

服务于多家平台的团长并不少见,团长和平台之间还未建立强联盟关系,而团长的利益主要来自平台抽佣。

在抢人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的武汉, 美团优选为了拿下市场将佣金提高到10%~20%,高于十荟团的12%、兴盛优选的10%和食享会的5%。

1个月前,太原文具店杨老板开通了多多买菜业务,同一时段营业的还有沿街的三家超市,“多多买菜地推团队在附近几个站点断断续续沟通了半个月,抽成10个点以上确实比较吸引人,相当于零门槛去拓宽店面的业务”。

图源:网络

多多买菜不是杨老板的唯一选择,刚刚入场的他已经注册了美团优选的团长端,“美团的地推来的比多多买菜要晚几天,我算是第一批注册的。”目前,美团还未在太原开通服务,但杨老板已经感觉出二者你追我赶的竞争状态。

在某个固定地点方圆一公里内的范围,多多买菜和美团优选疯狂地攻城略地,甚至隔着几米就会冒出一家竞争对手。 作为多多买菜首批试点城市之一,武汉已经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美团优选开城海报

长达半年社区封闭产生的市场教育已经初现成效,凯度咨询数据显示,目前社区团购用户群体中约有1/4是疫情间新增用户,其中 72%表示在疫情后仍将继续使用社区团购

前期注册的门槛很低,只要提供自提的场地就可以成为团长,平台都不会进行太严格的筛选 。”社区团购从业人员程橙(化名)表示:“不过,这是平台为了拓宽市场的必要选择,团长也能通过多个平台的试水,找到最契合受众群体的平台。后期,尤其是强势平台不会给团长多选题。”

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团优选已经在12个省份(直辖市)、69个城市开通服务, 而多多买菜的速度更胜一筹,服务范围覆盖了22个省(直辖市),126座城市,多多买菜的扩张范围几乎是美团优选的两倍

大额补贴是快速抢夺市场的最有效方式,在这一领域,拼多多是一个老玩家了。在做电商团购时,拼多多喊出来百亿补贴的口号,以低价俘获了五环外的潜在受众。

招商证券关于社区团购的报告数据显示,社区团购平台的消费人群主要是三四线城市的已婚中年女性,他们对产品价格比较敏感,有较多时间来进行比价和挑选,这似乎吻合拼多多一贯的作战路线。

图源:招商证券

前身为拼好货的拼多多,早期就是通过大量低价水果、蔬菜试水了拼团的市场,并且在全国建立起了农产品的供应链优势。

多多买菜早期宣传语,图源:多多买菜

据此前拼多多财报显示,2019年,平台农产品成交额达1364亿元。另据拼多多方面披露,2020年农副产品的平台GMV目标为2500亿元,同比上年增加超过83%。

多多买菜的低价策略让枫叶很快接受了这个新入局者,而兴盛优选早在两年前就进入了社区,“ 多多买菜能提供非常低价的果蔬,当下最刚需的口罩价格要比其他平台便宜1元 。”枫叶已经习惯前一天中午在两大平台间跳转比价,甚至会把二者差价精确到几毛钱。

“我们已经在当地抢到了50%左右的市场份额。” 多多买菜某中部省份网格运营经理透露: 公司的策略是先从几个地级市入手,再把战线落到县域级 ,目前来看,推广效果还算理想。”

首次大规模试水线下业务是多多买菜面临的困境,美团的定位一直是社区服务,它有丰富的线下运营经验。

目前,多多买菜的小程序还不具备产品搜索功能,而且提货时间相对较晚,在商品SKU和物流方面不及对手。“ 在兴盛优选下单30次缺货率没有超过3次,而多多买菜购买3次就会出现一次缺货。 ”枫叶坦言,低价是她选择多多买菜的直接原因。

“社区团购是一门供应链的生意,平台想靠性价比或交付服务突围,终归得靠强大的供应链所带来的规模效应。”莫岱青表示,“这种线上销售、线下体验,只有全方位地服务消费者,把好品质关,才能长久。”

编辑/挨踢妹

排版/黄建

图片/东方IC、招商证券、QuestMobile、天眼查、Pxfuel、网络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本文章是互联网简史第二篇)

2009年1月7日,中国工业信息部举行了一个小型的3G牌照发放仪式,给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发放了3G牌照。

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图像、电子邮件等数据信息,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从前十年成长起来的“BAT”,经过了十余年积累,在资金、技术、人才等储备上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靠着超前眼光纷纷布局移动互联网。

接下来的十年爆发了数场互联网烧钱大战,这些大战是资本与资本的战争,也是BAT三雄之间的战争,更是初创企业与传统霸主的战争。

2011年,“千团大战”,关键词:O2O、团购

随着美国Groupon(高朋)在美国O2O市场大获成功,国内资本意识到了O2O领域将来中国互联网又一高爆发领域。

2010年3月,中国第一家团购网站“团宝网”上线,是中国Geoupon模式的开创者,同时也让国内创业者看到此模式的门槛并不高,但是这个市场却是巨大的,完全有可能再造一个阿里巴巴。

同月,美团网上线,并且在年底完成了a轮融资,红杉资本领投1200万美金。

随后,美团、拉手、团宝、窝窝、满座等5000多家团购网站加入了团购市场。

国内互联网三巨头“BAT”也携着大量资金上场,阿里巴巴扶持美团、百度扶持糯米团、腾讯扶持大众点评。

2011年,团购网大战进入白热化,补贴、广告、地推、商家争夺、人才争夺等方面每天都在上演着激烈的争夺战。广告投入2亿起,团宝网当年的广告投入高达5.5亿,无计划无节制的烧钱,也注定大部分企业的最终归属,倒闭。

不仅在资金投入上,同时在商家争夺、人才争夺上也异常激烈,“三十六计”通通用上了,卧底间谍不只是电视上才有,在这场大战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曾经一家团购网站,华南市场的总经理及以下人员连锅被竞争对手挖走,现场谈价现场签合同,当老板知道后,马上赶往华南,不过已无力回天,随即该团购网逐步退出市场。

2011年资本寒冬降临,短暂而疯狂的烧钱大战后,大部分的参战者以失败者的身份退出战场,仅存几家团购网站活跃在团购市场。

美团在最后关头拿到了阿里的关键性投资,最后活了下来,最终在2015年吞并大众点评网,在团购市场份额占比高达80%,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又一“独角兽”诞生。

2012年,电商之战,关键词:大家电、0毛利、低价

2012年,京东坐稳3C市场后,由刘强东两条微博点燃了2012年的电商烧钱大战

刘强东杀气浓浓的两条微博,让老牌传统家电卖场的国美、苏宁感到后背发凉,随即迎战。

随后易迅、当当加入战场

作为消费者茶余饭后最喜欢的谈资就是刘强东与张近东的微博隔空喊话,反正就一句话,我要做到比你便宜。

这一场烧钱大战下来,对于参战企业来说,算是皆大欢喜,各家的流量及销量大涨。

京东也在2014年合并了腾讯易迅网,从此京东商城在电商行业站稳脚跟,非要说一个赢家的话,那就是京东商城。

苏宁和国美已经正式完成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型

这一场烧钱大战后,消费者的家电、3C产品购买开始大规模从线下走到线上,烧出了电商的新格局,同时也烧出了传统家电卖场的丧钟。

2013年,在线 旅游 烧钱大战,关键词:OTA、携程

这场大战还要从携程创始人梁建章2011年游学海外开始,携程本在线 旅游 市场拥有绝对的地位,由于创始人功成身退后,艺龙、去哪儿等企业纷纷发力抢占市场,导致携程市场份额缩减8成。

2013年,梁建章重出江湖,掀起了一场在线 旅游 的烧钱大战。

经过两年,各自烧了数十亿,却没有最终的赢家,艺龙、去哪儿因烧钱过度,最后被携程控股,同时携程也因此站消耗过度,大额转让股权,以输血续命。

此时大局尚未定局,途牛、同程、飞猪、驴妈妈等后继者陆续上场,最终胜者还未见分晓。

2014年,网约车大战,关键词:共享经济、红包雨、1元打车、高额补贴

2012年,滴滴、快的悄然成立,“网约车”一词正式登上中国互联网的舞台

2014年,腾讯旗下在线支付产品“财付通”上线,对标阿里支付宝。

此时,正在大力推广微信在线支付的腾讯,看到了网约车的市场规模,同时也为微信支付打开局面,于是入资滴滴,滴滴开始向全民每日送400万总额的打车红包。

背靠阿里的快的,快速跟进。

接下来是全民打车的狂欢,打车比公交车还便宜,网约车司机的疯狂补贴,一下子让网约车司机成了“高收入”人群,无数人对于“网约车司机”这一职业蠢蠢欲动。

全民狂欢的背后,是滴滴与快的的疯狂补贴,也是阿里与腾讯的直接较量,短短4个月时间,两家公司光是补贴就发放了近40亿。

经过一年的烧钱后,阿里与腾讯终于冷静下来,在资本市场的撮合下,滴滴与快的合并。

然而还没来得及清理战场,又一位更加重量级的对手上场,美国Uber进入中国。

2015年,滴滴再战美国Uber,这一年滴滴损失100亿人民币,Uber在中国市场损失10亿美金,最后滴滴将中国Uber收入囊中,此时美国Uber也成为了滴滴外部最大股东,最高时曾达到20%,这一 *** 作也成了日后一大诟病。

2016年,网约车经过两年的烧钱大战,格局已定,滴滴一统网约车市场,中国又一巨型独角兽诞生。

2015年,外卖大战,关键词:美团、饿了么、补贴

既B2B、C2C、B2C市场格局已定之时,O2O开始崭露头角,在2011年千团大战中奠定了美团在O2O到店的霸主地位。

2015年之前,O2O到家还一直处于缓慢爬坡中,2009年成立的饿了么、美餐网、开吃吧等外卖平台,依靠着融资来的钱慢慢培养着市场及消费者的外卖习惯。

到了2013年,阿里、美团、百度等加入外卖市场。

到了2015年,美团收编其在团购市场的最大的一个竞争对手“大众点评”,随后空出手来,开始全力抢占外卖市场,四巨头开始了长达一年的近身肉搏。

饿了么当年融资10亿美金,美团融资20亿美金,快速甩开了中小外卖平台,百度外卖也只能并入饿了么,同时近一年的持续烧钱,也让美团和饿了么不堪重负。

到了2016年,中小外卖平台几乎全军覆没,美团与饿了么双雄并立。

这一场烧钱大战,让外卖市场彻底打开,客户群体从学校到写字楼,再到小区,从工作餐延伸到早餐、晚餐、夜宵。

再往后,大局已定,烧钱结束,外卖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接下来做的下提佣金,上收各项费用,曾经的补贴一去不复返,想要低价就冲会员。

2017年,共享单车烧钱大战,关键词:共享经济、单车

2015年,ofo首次提出无桩共享单车概念,在北京校园内运营。

同年,摩拜将ofo概念推广到城市,在上海正式上线。

资本市场从外卖大战中抽身出来,网约车和外卖大战让资本市场看到打造独角兽的魅力,于是眼光放在刚刚兴起的共享单车领域。

随即40余家企业逐鹿共享单车。

具体的火爆程度,看图可知。

短短一年,终成战局,剩下的是一地鸡毛,尸横遍野。

经过此次大战后,最终形成了美团、滴滴、支付宝三家共享单车的格局。

2018年,新零售大战,关键词:无人货架、新物种、便利店

这一次烧钱大战,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细分领域了,而是全面开战,四处开花。

主要分了两大资本阵营,阿里和腾讯。两大产品阵营,前店后仓和新型便利店

阿里系:盒马、苏宁、易果生鲜、联华超市、银泰商业、居然之家等

腾讯系:永辉、京东、家乐福、美团、海澜之家、每日优鲜等

2020年,社区团购烧钱大战,关键词:滴滴、美团、拼多多

2017年,兴盛优选在湖南成立,依托社区便利店(团长),通过“预售+自提”的方式让消费者提供零售服务,主打蔬果、肉禽、米面粮油等食材。经过两三年的沉淀,兴盛优化在社区团购的商业模式及物流模式上已经摸索出基本成熟的模式。

生鲜电商一直是资本市场念念不忘的领域,但是砸了不少钱进去,还没一家上市企业诞生,同时生鲜电商的门槛极高,让不少人忌惮。

同时年规模几十万亿的市场也让人垂延三尺。

之前早就传出滴滴即将赴美上市,但是中国网约车市场的瓶颈也显,为了在国际资本市场讲好未来的故事,2020年6月,滴滴旗下社区团购“橙心优选”在成都正式上线。

随即,拼多多、美团等快速跟上。

第一波,抢人大战,双倍三倍工资抢人都是常事,2020年是生鲜电商从业人员的高光时刻,只要你愿意去,工资多少都可以谈。在西部城市,一个专员级别就可以拿到上万的offer。

第二波,提高佣金抢团长

第三波,加大补贴抢客户,0.9元9个鸡蛋,随处可见。

短短半年时间,整个市场上骂声一片,“和小贩抢生存的饭碗”,“扰乱市场价格体系”,“无序扩张”等等。

随着国家的出面及相关政策的下发,短短一年不到,社区团购大战就平静下来。

橙心优选已经退出市场,还剩下兴盛优选和多多买菜、美团优选等几家还在继续运营,不过运营的方式和手段变得理性多了。

过去十年整个互联网不断的爆发烧钱大战,这些钱主要烧在了真金白银的补贴、营销推广和并购上,极少企业是将钱真正烧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最后在大战中,幸存下来的,恰恰是一开始就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

这十年不仅烧出了新的行业独角兽,同时也烧出了普通群众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等

整体来说有利有弊吧!

7月4日,根据国家网信办整改要求,各大应用商店集体下架了滴滴出行App,包括安卓版、iOS版。

滴滴作为网约车行业龙头,突然下架,对于其他品牌的网约车来说,同样具有较大的影响。 占据共享出行九成市场份额的滴滴下架整改,对于赛道内的其他玩家而言是一个抢占市场的绝佳时间。

各家网约车平台也都“趁虚而入”,疯狂开城拓地。 2019年下架APP的美团打车卷土重来、哈啰出行在部分城市上线快车和特价车、高德推出免佣金活动、T3出行加大营销和补贴力度,并传出内部开启战斗模式誓要连开十五城,曹 *** 出行加大补贴开启撒币模式。

据此前报道,T3出行已经“疯了”,有T3出行的员工在网上透露,T3准备大干一月,当下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产研员工本月主实行007(全月无休),进入战时模式。事实上,当下市场上的网约车平台,也都全面“开战”,疯狂拉新、开城、强人。

美团打车则是“重返网约车市场”,当下也是处于烧钱抢人阶段,7月15日,美团打车司机权益保障委员会(下称“司委会”)宣布面向司机启动“夏季出行保供计划”, 包括升级司机招募福利、高峰奖、全天满单奖、单单流奖、新司机推荐奖励等激励措施,以此增加司机收入,解决司机数量不足的问题。

美团表示,从7月14日至7月20日活动期间,新司机注册后即可享免佣7天政策。此外,美团表示邀请司机最高可赢取8888元,同时推出平台保障服务,为司机提供垫付服务等。

作为聚合打车头部平台,高德打车免佣联盟近期启动了暑期免佣季,宣布在7至9月将采用多种形式的免佣,包括新手司机连续一周免佣、早高峰免佣、免佣卡灵活安排时间等政策。截至目前,参与高德免佣联盟的网约车平台已经超过100家。

至于曹 *** 出行、首汽约车、享道出行等网约车平台,也都加码了“网约车大战”的戏份, 此前滴滴平台15元的路程,最近在狂送打车券的优惠下,甚至5元以内都可叫到车,补贴的疯狂程度可见一斑。

那么,你现在打车用什么软件,有没有比以往便宜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9331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