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法:“限时抢购”“秒杀”等词能用吗亲,违法吗?

广告法:“限时抢购”“秒杀”等词能用吗亲,违法吗?,第1张

限时抢购”“秒杀”两词能用,不违法。其他词语使用时注意:

广告法第九条 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

1、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

2、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

3、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4、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

5、妨碍社会安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6、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泄露个人隐私;

7、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8、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

9、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10、妨碍环境、自然资源或者文化遗产保护;

1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扩展资料:

每逢双11购物狂欢节,商家们都使出浑身解数开展促销活动,吸睛的广告语更是屡见不鲜。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16年“双11”网购节综合信用评价报告》,曝光了八大电商失信行为,其中就包括广告用语的大面积违规。

报告指出,2016年“双11”网购节期间,凭安征信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出现违法使用违禁广告词的商品及商铺信息进行监测发现,出现违禁词的商品件数占促销商品的42.19%。

其中,“最新”“独家”“完美”使用频次最高,并主要集中在礼品饰品、美妆护理、母婴用品等商品品类中。出现违规广告禁用语的店铺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北京、福建、河南等地。

现在,电商平台中的违法广告已经有所减少。为了避免“踩雷”,一些电商平台会在后台系统中过滤走“第一”“最”等字样的宣传语。

先下许多卖家将此类宣传转移到了社交媒体上。不少卖家和品牌商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带有“全网最低价”等绝对字眼的广告,并附上电商平台的网店链接。

新《广告法》明确规定,自然人在自媒体发布广告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微博、微信、网站、手机APP等平台都已纳入互联网广告的监管范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广告法》施行两年多 问题广告依旧满天飞

拼多多并没有存在违反特斯拉的相关合同条款。

大家都知道,拼多多是家电商企业,在售卖各种商品的同时,也售卖汽车。既然是电商企业,而且汽车也是主营业务之一,那么赚取利润自然是理所当然的。那么拼多多是否存在违反特斯位的相关转卖合同条款呢?

一.拼多多拥有售卖汽车的资质。

我们知道,售卖汽车需要相关政府审批的资质。拼多多作为国内知名电商,是拥有汽车售卖资质的,这是与特斯拉合作的基础

二.拼多多作为国内第三大电商购物平台,特斯拉应当知道拼多多的业务目的。

拼多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第三大知名网购平台,特斯拉应该是知晓的。电商与车企的合作,自然是转卖,赚取利润,否则一家电商企业拿这么多车放着干什么呢?这不符合逻辑。

三.双方合作事宜,有合同为证。

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合作,双方肯定会签署相关合同,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截至目前,我们只看到拼多多作为受害者出现,特斯拉一直未提供有效、合法的证据。

四.两家企业,都有知名企业,自然拥有专业的法律咨询团队。

对于知名企业来讲,流程与制度是完善的。这么大的合作项目,两家企业都应该有专业的律师团队来审核相关的合同条款,从目前来看,特斯拉的理由站不住脚。

五.限时秒杀是拼多多一直在运用的营销手段。 

限时秒杀是拼多多最常见的营销手段,在这方面,拼多多经验丰富,从常理上讲,拼多多不可能因为售卖汽车事情而发生违反合同的事情。

从最新的情况来看,拼多多一直是作为受害者出现的,特斯拉也不能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拼多多违反合同。诚信是企业的生存之本,特斯拉的做法我们只能理解为傲慢和任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9455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