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蒙牛的产品营销策略??

有谁知道蒙牛的产品营销策略??,第1张

产品创新

寻求差异化、创新化发展,开发各种功能奶、高端奶,区分同质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避免价格战。

“公益”营销

蒙牛绝对是顶尖的营销高手,他们的“送奶工程”,极大的增强了消费者对蒙牛的忠诚度。但最为经典的显示蒙牛公益营销真功夫的篇章,莫过于蒙牛在获得产品创新大奖时总裁杨文俊的演讲。他说:“非常荣幸能够代表中国乳业、代表中国千万奶农,来领取这个世界乳业的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份荣誉,是属于整个中国乳业的、是属于13亿中国人的。特仑苏是蒙语‘金牌牛奶’的意思,我坚信,在民族乳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早日实现‘让所有的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的梦想!’一定能让所有的中国牛奶,都成为全世界的‘特仑苏’!”

品牌升级

从2007年初,蒙牛特伦苏产品问世,蒙牛,只为优质生活的品牌定位也随之传播。这是蒙牛自然给你更多之后的又一品牌定位,用蒙牛自己的解释是:只为优质生活,不仅要提供自然、绿色、营养丰富的产品,更要为消费者营造更优质的生活。此后,蒙牛所有的产品传播定位落点都是只为优质生活。现在,蒙牛又在上海投放新的巴氏奶现代牧场,提出喝鲜奶,找现代牧场的产品口号。蒙牛从大草原的定位已经转变到了优质生活。这是市场发展的需要,因为蒙牛所有的奶不可能都来自大草原。这是一个品牌战略的需要,因为蒙牛要进行全国的扩张。这是蒙牛品牌发展的需要,因为要做中国牛,世界牛。

 1、携手老大共创乳都

牛根生曾做过这样的分析:从历史上看,草原是牛的故乡、奶的摇篮。千百年来,人们一提起内蒙古,首先想到的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不仅是宝贵的草原文化遗产,更是古人留给内蒙古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从地域上看,世界畜牧专家认为,北纬45度左右是最佳的天然养牛带内蒙古大草原恰位于北纬40—45度。从产业看,全世界年人均消费牛奶约为100公斤,我国仅为10公斤在我国,牛奶制品有着无比广阔的市场空间,乳业被公认为朝阳产业。从现实看,呼和浩特人均牛奶拥有量和牛奶增长速度均居全国第一2000年,呼和浩特还确立了“奶业立市”的发展战略。以上诸要素,都是内蒙古创乳业品牌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整合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现实的大背景、大资源,2001年6月,蒙牛公司携手伊利以“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为主题,在呼和浩特市主要街道高密度地投放了公益灯箱广告,将经营企业品牌与经营地区品牌有机地结合到一起。通过多种媒体的广泛传播,“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概念已在国人心目中渐趋形成,蒙牛在为内蒙古创造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的同时,不仅巧妙地扩大了自己的知名度,更打消了伊利的戒心。

蒙牛非常聪明的一点,就是非常清楚自己在特定的时间里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于创业之初的蒙牛,首先需要占领的是本地市场,那么就不应该向国际知名品牌如达能、雀巢去借,也不应该向国内巨头光明、三元去借。最好的选择就是向伊利这样的本地霸主借,借伊利的势长自己的势。同时借自己的地域优势――呼和浩特这个全国最优的奶源之地。在这里,“中国乳都”之光除了照亮伊利,就是照亮自己了。而光明、三元等是无法借到这个光的。因此,他可以先在这里养精蓄锐,等到自己力量强大之后再冲杀出来。

2、借势国际资本武装

2002年12月19日,和林县盛乐经济园区蒙牛公司总部,一个隆重的签字仪式正在举行——3家著名的国际金融投资公司摩根士丹利、鼎辉、英联共同向蒙牛投资2600万美元。一般而言,企业是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对外融资的需求。蒙牛并不缺钱,为何要引进国际资本呢?蒙牛决策层有着自己深远的考虑。

蒙牛的长远目标是做“世界牛”。三家投资公司注资蒙牛后,均派出董事进入蒙牛董事会,使蒙牛的法人治理结构国际化,从而相应提升蒙牛的经营管理水平,使其向国际水准看齐。三家投资公司皆为实力不菲、知名度很高的国际财团。作为专业化的国际投资公司,在其投资行为发生后,必须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公布其交易信息。三家投资公司注资蒙牛后,也必须遵循上述程序。这就意味着蒙牛借助国际资本的跳板纵身跃入了国际视野从而迅速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蒙牛乳业在香港上市,摩根士丹利是两家保荐人之一。

蒙牛的战略时间表是:2003年,中国乳业领导品牌——已经做到了。2010年,世界乳业领先品牌——蒙牛团队正以国际化的眼光、理性的思维、饱满的激情,向着目标阔步前行。

3、赞助申奥初显身手

借势,看似比较容易,人人都可以借。但如何才能借得对,借得准,却不是像说的那样简单。在《红楼梦》里一心要掌握贾府实权的薛宝钗说过一句话:“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不管企业也罢,个人也罢,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好风”,自然也上了“青天”。那种只靠自己的力量达到成功的观念早该扔掉了。

2001年炎热的夏季,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申奥”事件上,奥运会历来是商机无限,刚刚起步仅两年的蒙牛瞄准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时机,打算借助“申奥”的东风为“奥组委”捐助1000万,打响在全国市场的第一炮。蒙牛当时的想法是:既然要借公益活动提升品牌,就必须抢占最佳资源,做中国“申奥”成功后的第一个捐款品牌,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品牌价值。经过慎重推敲,蒙牛将捐款日定在了2001年7月10日,此时“奥组委”即将成立,并且距离“申奥”成功的7月13日仅仅提前3天,正是万众瞩目,翘首以待的时候,蒙牛此时出招,可将传播效果最大化。

蒙牛当时想了一个恰倒好处的捐款理由:内蒙古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是蒙牛的大本营,在1999年蒙牛成立之初是一片荒地,是北京市西城区对口帮扶捐资100万元,启动了盛乐经济园区,可以说蒙牛与盛乐经济园区是同步发展起来的,蒙牛正是借助这个渊源,喊出了“北京援我100万,我助北京1000万!”的口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蒙牛在这个时候捐款,让人们感觉到了中华民族“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因此,蒙牛打出了“一厘钱精神,千万元奉献”的旗帜,意思是蒙牛在每袋牛奶、每根雪糕的销售收入中各提取一厘钱,累计提取1000万元,分期分批捐给“奥组委”,这样,蒙牛的公益行为就天衣无缝的与消费者联系在了一起,让每个购买蒙牛产品的消费者感觉到为“申奥”做了贡献,即体现了消费者的个人价值,又升华了蒙牛品牌形象,可谓一箭双雕。

1.蒙牛法则-全盲定律

盲人们在摸象的时候,每个人摸到的都只是一部分,都不是大象,只有把各自感受到的部分综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大象。

只有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才能得到真相。

2.蒙牛法则-目标倒推

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从目标出发,根据目标的要求,规划实现目标的路径,明了实现目标的条件,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去发现、借助和创造实现目标的条件,按照路径一步步推进,最终实现目标。

3.蒙牛法则-送去主义

先送,大量送,你最终会得到,成倍地得到。

4.蒙牛法则-举贤避亲

举贤避亲,不让自己的亲属进入自己的企业,即使他贤能也不行!

5.蒙牛法则-"天才"源自"系统"

人是环境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一个好的环境,可以使得天才脱颖而出。一个坏的环境,足以毁灭天才的幼苗。

要想员工成为"天才",成为"千里马",就要给员工准备一个好的环境和系统。

6.蒙牛法则-有市场经济的头脑,就有一切

只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要什么就有什么!因为世界的资源都是共享的,你都可以拿来用。只要有市场经济的头脑,你就什么也不缺。

财富不在口袋里,在脑袋里!

7.蒙牛法则-难易律

在做事情的时候,如果你先从容易的做起,那么你后来会越来越难,而如果你从难的做起,那你后来会越来越容易。

8.蒙牛法则-王妃原理

戴安娜嫁给了查尔斯王子,于是成了王妃,也有了王室的高贵与尊严,否则,她将永远是平民,是一个普通的女人。

9.蒙牛法则-走好"品牌的最后一公里"

销售终端是离消费者身体最近的地方,售后服务是离消费者心灵最近的地方。这是品牌的"最后一公里"。

只有走好了这"品牌的最后一公里",品牌才最终真正树立了起来。

10.蒙牛法则-选才"三合论"

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并不是由他的学历、能力、经验等来定义的,而是由他与将从事的岗位的契合程度来定义的,只要是合适时间合适地点合适岗位的人(称为"三合"),就是人才。

11.蒙牛法则-学学球场上的"换人哲学"

当球队处于下风的时候,教练就会将一些表现不好的人换下来,往往这样一换,就能改变比赛的结果。

换人的目的和出发点只有一个:赢!

12.蒙牛法则-经营人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心向背,决定成败。

13.蒙牛法则-三力法则

世界上存在三种力量:体力、财力和脑力。

三种力量的协同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各种力量的效果,实现最大的产出。在任何时代,脑力都是统御体力与财力的最高力量。

14.蒙牛法则-一切竞争从设计开始

所有的竞争,并不是从面对面短兵相接的时候才开始,而是从想竞争、形式逼迫要竞争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而在竞争中获得胜利,取得优势,必须在设计的时候就确定自己的"基因",而且要确定正确的"基因"。

15.蒙牛法则-密集进攻,全力打击一点

在进攻的时候,聚焦于一点,集中自己的力量,采取所有的手段,在短时间内,密集地、大量地、高强度地对目标进行打击,形成完全覆盖,最终获得胜利。

16.蒙牛法则-与自己较劲

与自己较劲,就是什么问题都从自身开始考虑,考虑是不是自身的问题,自己能不能做出改变?自己还需要做出什么改变?

为了做成、做好事情,强迫自己改变。而不是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去埋怨别人,指责别人,把自己择出来。

17.蒙牛法则-财聚人散,财散人聚

如果将财散给其他人,那这些人就会聚集在你的身边。而如果你将财聚集在自己的手里,那么,将没有人跟随你,人们就会象水一样离开。

18.蒙牛法则-媒体无大小,新闻无小事

无论是什么层级的媒体,只要是作为新闻事件登出来,企业就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是一个网络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交流非常顺畅的时代,小媒体、小事情也足以给企业带来一场风暴,更何况其他。

19.蒙牛法则-参观是伟大的生产力

百闻不如一见。

将你的消费者、合作伙伴请进来,让他们亲眼看看你的企业,将会比你自己的任何宣传都要有效,都更能说服你的消费者和合作伙伴。

20.蒙牛法则-广告打造"玻璃品牌",新闻打造"钻石品牌"

原广告无疑是打造品牌的好形式,但新闻是比广告更有效、更持久、更可信的打造品牌的方式。

广告打造"玻璃品牌",新闻打造"钻石品牌。

21. 蒙牛法则-事件营销的"点"汇成品牌成长的"线"

事件营销是结合广告与新闻共同打造品牌的绝佳载体,它既能够达到广告推广知名度,又能实现新闻打造美誉度的目的。

每个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很多有独特意义的事情。将每个事件营销的"点"做好,就可以汇成品牌成长的"线",最终形成品牌的坚实"底座"。

22.蒙牛法则-投身于、沉浸于消费者的海洋

产品要得到消费者的喜爱,就必须能够满足、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要求企业投身于、沉浸于消费者的海洋,了解消费者,把握消费者。

过去,共产党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赢得政权;今天,企业靠"从消费者中来,到消费者中去"赢得市场。

23.蒙牛法则-营销的最高境界是培训消费者

"要想让顾客接受你的产品,首先培训你的顾客。"——这是营销领域的一句至理名言。培育一个新的市场往往需要改变消费者的观念和习惯,而这些正是要靠教育来完成。

"培训你的顾客"——这正是营销的最高境界。

24.蒙牛法则-用才的三级火箭论

企业的用人是有"阶段性"的,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不一样的。

就像火箭在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燃料并抛弃前一阶段的废弃物一样,企业也应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适合该阶段的人才,让不适合该阶段的人才退出岗位。

25.蒙牛法则-一次成功

做事情,要么不做,做了,就一次做成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9912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