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打造品牌的流量池

怎样打造品牌的流量池,第1张

-----农夫山泉的产品营销

1、什么是流量池。

流量池思维——急功近利的营销理论。“急功”就是要快速的建立品牌。品牌,就是消费者对你的认知、认同、认购,而如何快速的建立品牌是当下企业的难点和痛点。

“近利”就是快速的获取真实用户,实现流量变现。这也是实现品牌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2、流量思维的核心。通过获取外部流量,实现流量转化。流量池思维其实是一种运营型思维。核心就是,建一个蓄水池把获取的水存贮起来,不轻易的漏掉——通过水的存储、运营和再生,想办法将一吨水变成了两吨水,形成自己的流量池。量变形成的势能引起质变。

3、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传统营销,把品牌总结成: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这三度。所以梳理品牌像是和客户谈恋爱,就是认识、好感、依赖。

4、品牌=定位、符号和场景。要让品牌活起来,有丰富的联想内容。

A、定位,在用户心理投下一个锚。一提到一个品类,消费者马上就能想到你的品牌。空调-好空调格力造;矿泉水-农夫山泉有点甜。

农夫山泉-----“农夫山泉有点甜”。

7个字的广告语,简短便于记忆。

“农夫山泉”,品牌名称。“有点甜”很感性的告诉消费者,水源来自大自然(千岛湖水源)。

同时这个广告语衍生当时人们理想的生活状态:农夫、山泉、有点田,无形中加深了人们的记忆点。

三种定位方式

a、竞争型定位,和最好的比不同,最好是市场的领导者,(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b、USP定位:基于你产品物理层面的一个重要功能、特性,把它放大、包装成产品的强力卖点,形成产品的定位。举例:送礼就送脑白金;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

c、升维型定位:当一个老的品类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传统概念时,你很难打破它,因此要创造新的品类,实现真正的消费升级或技术升级,也可以称为降维打击。

为了稳固天然水的营销概念,农夫山泉提出了“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

B、符号,你的品牌希望让大家记住的是什么?符号都是显学,不是隐学,要可见可听可视,对用户形成一种心理的占有。三种方式a、视觉符号:得到猫头鹰,色彩,形象(广告要点:重复和好玩。最好的广告15秒钟看一遍等于看三遍。b、听觉符号:品牌口号(简单,说人话),创造你的Jingle(品牌的小韵曲,如因特尔等灯等灯)

C、场景,场景是扣动流量的扳机,如果没有场景突破,可能会把有限的资源消耗在无限的场景中去,品牌就很难突破出来。送礼就送脑白金,场景:送礼,领导、客户、长辈;

打造高端纯净水

连续4年,农夫山泉在微博上为自己的生肖水做营销。一直“只送不卖”的策略吸引了一大批人参与,让品牌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增强了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 提高了高端纯净水送礼的场景识别度。

流量池思维感悟

1、一切产品皆要可裂变。寻找你的产品本身最性感、最容易被分享、最能够带来口碑的地方,打造成可以裂变的技巧。

2、一切创意皆要可分享。无论是你的文字、包装设计、图文贴,还是去做抖音、直播等,你创意的前提就考虑到它是要能被分享出去的。这个创意本身不是自嗨、自吹自擂,而是别人看到之后愿意帮你分享。

3、一切效果皆要可溯源。这句话是很根本的,在今天这个时代,如果你要做企业、做商品,无论是电商还是线下创业,最好能跟技术搭上边,使用一些数据去了解、计算、追溯流量渠道的效果。这样,你才敢于投入,才能对你的品牌更有信心。

流量池是“引销学”网络成交率倍增体系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流量池就是流量的蓄积的容器。

主要是为了防止有效流量流走而设置的数据库。

流量池的建立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种情况而提出来的。

第一、 流量的即时效应比例不高。有急迫需求的流量的比例不高。而又兴趣、有意向的流量肯定比有及时需求的多好几倍。

第二、 人都有选择的习惯。在同等条件下,人们会自动选择感觉更好的那一个。而感觉是对比出来的。因为流量池可以把沟通时间有效延长。

第三、 人们会下意识选择行为成本最低的行为来执行。流量池是网络成交行为中成本相对比较低的行为模式。

第四、 可以把有效流量和垃圾流量进行分流,传统的方式无法把有效流量和垃圾流量分离出来。只能把急迫需求和潜在需求分离出来。浪费了大量的有效流量。

第五、 可以多次使用一次营销带来的流量。有了流量池储存流量。我们就可以随时和流量池的对象做有效沟通。

第六、 提高成交率非常明显。一般比没有流量池的成交量上升一倍以上。

最近看了杨飞《流量池》这本书,想到了一些点,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一、市场营销之困

讲流量池这本书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下百货业之父的一句话。

“我知道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这句话来自百货业之父约翰·沃纳梅克(John Wanamaker)

他讲到了一个很尴尬的事情,传统的市场营销工作中,你不得不投广告,因为酒香也怕巷子深,持续的曝光才能带来用户增长、销售增长,但是投了之后又很尴尬,不知道我的钱投了,怎么去追踪效果。不知道追踪效果,就很难去优化我的广告,提升广告的销售转化。

杨飞这本书《流量池》就讲了个很鸡贼的方法,别等用户去认识你的品牌,记住你的品牌,然后再回过头来买你的产品了,想办法让他一见就很感兴趣,觉得挺好,然后情不自禁地买了回家。

这就是这本书的中心——要建立急功近利的流量池思维。

那么,什么是急功近利呢?

急功,就是快速建立品牌,打响知名度,让用户觉得这牌子,哎呦,不错哦,然后情不自禁地想买了。

近利,就是获得流量的同时,快速转化成销量。

为什么杨飞提出这个急功近利的方法,以前没人用呢?

我们现在不比以前了,用户接触广告,比如说电视上,走在大街上,想要转化销量一定要去某个地方才行,比如说商店超市,所以讲的是品牌认知和记忆,不停地重复,建立信任感,让你一说起手机就想到苹果,一说起咖啡就想到雀巢,现在买东西太方便了,我动动手指,直接就在淘宝上买了,从我认知这个品牌,到我去买,非常方便,所以为毛我们要放过所有路过的用户呢?

这就是流量池的第一个核心,走过路过,不要放过。

二、流量池的魅力

流量池还有一个重要的核心,用户可以买,也可以分享,那就是人人即媒体。

以前我们做广告,喜欢找大平台。

为什么找大平台呢?

第一,大平台看得人多,曝光频率多。

比如说之前的央视标王,一个广告一个亿,是不是特别贵,但是投了不亏,一年回报你两个亿。

第二,大平台有品牌背书,值得信赖。

这个也比较好理解,比如说一个大明星往屏幕上一站,说,用这个牌子的,好!大家都信赖这个明星,都纷纷掏钱买了。

然后流量池又做了个很鸡贼的 *** 作,它把人都圈起来,把这些人培养成分享者。

把这些人培养成分享者有什么用呢?

那就是直接解决了信任背书的问题。

你们想,一个陌生人向你卖东西,可能要花很多功夫,给你介绍这产品多么多么牛逼,质量多么多么好,你可能还不一定搭理他,那如果是你好基友呢?如果你好基友一般给你推荐,一边说,你看,用了这产品,现在我皮肤细腻有光泽,我以前都坑坑洼洼的,你也是知道的。你看得到,摸得到,产品质量不行,你也揍得到,所以就特别放心,特别容易买买买。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我一个普通人,又没啥销售能力,能给公司带来多少销量转化呢?

其实一个人带来的量不多,但是几百个,几千个,甚至几万个人呢?

这就是一下子把曝光量也做起来了。

三、流量池书本内容总结

杨飞这本书讲得挺简单的,大概给大家总结一下。

第一、他讲了为什么要做流量池

一方面,现在市场上人傻钱多的老板越来越少了,大家都要拿效果、销量说好了,不好糊弄了。

另外一方面,现在好玩好用的方式那么多了,还拿老一套砸钱,傻不傻呀?

第二、他讲了怎么做流量池

怎么做流量池这块,是特别喜欢他那句话——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虽然说刚才我们讲了,客户走过路过,不要放过。亲,不买我们可以先加个微信嘛。

加了微信,把用户拉群里,每天骚扰他,天天搞促销,那人家真的不想买,你能咋办呢?

天天给人发广告,low不low啊!用户转头就把你拉黑了。

那咋办呢?

杨飞说了一句很好的话,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就是说,急功近利可以,或者说急功近利不成功,还是要回归到品牌建设当中去,从品牌到销量,再回归到品牌,只有用户全身心认可你的品牌了,他也就被圈在池子里了。

在这里要特别表扬一个品牌,就是樊登读书会。

樊登读书会这个产品其实挺简单的,就是把书用40-50分钟讲出来,而且大家也很反感这种做法,觉得书怎么能读呢?而且还是二手书。

但是这个品牌很厉害,他不着急向你卖会员,他就让自己的代理发,做线下读书会,然后让产品里的用户分享,整个产品营销上不强势,反正你不买,也可以听7天,分享还能再拿几天,就是这么不瘟不火地让人分享,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款产品转化率还挺高的。

具体数字我可能很难说,但是我自己光分享,就已经带来了两个年费会员,我之前还拿了几十张21天体验卡,全被人要走了,这批卡里面我自己知道的就有两三个年费会员。

就是这么从品牌中来,再到品牌,让大家都特别喜欢这款产品。

第三、他讲了很多跟流量池配套的新式营销方法

方法有很多,比如说裂变营销啊,事件营销啊,数字广告,直播营销和跨界营销。尤其是裂变和直播这两块,现在火得不要不要的。

我本人是做拼多多导购返利,我们自己建了个微商平台,然后我自己一直做线上营销和产品设计这块,可以给大家分享下。

直播这块,真心不是很多,不是很懂现在的年轻人,等会有经验的小伙伴可以分享下。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下裂变营销。

什么是裂变营销呢?

简单来说,就是老带新,一个老客户,给你带来他身边的三姑六婆。

大家觉得,一个用户,可以带来多少个新客户呢?

我们以前统计过自己的活动,一个用户带不了太多人,大部分人最多带5-6个,再多的就是本来做销售或者渠道商,或者就是刷单的。

所以说设计裂变活动,不要设门槛超高的,让一个人带30个,难度太大,用户就不跟你玩了。

设个三个,就差不多了,大部分人跳一跳就够得到,那他就愿意陪你玩。

我之前喜欢玩套路,做1:1奖励的,就是你带一个人过来我就奖励你,效果比较好,三天就拉了十多万用户,把我们老板都吓到了,而且成本非常低,才几毛钱。

杨飞在书里面讲了很多套路,有花钱的,有不花钱的,有线上的,也有线下的。

大家在平时见到过什么样好的裂变活动?可以给我们分享下吗?

总结一下,杨飞把裂变营销总结为一句话“存量找增量,高频带高频”。

这话讲得实在太好了,一定要点赞,为什么呢?因为我之前的一家公司,就是没有想透这句话,公司业绩就一直做不上去。

大家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存量找增量,就是前面讲的培养种子用户,让他们老带新。

杨飞在书里讲到,会玩的企业往往两手抓,一手抓广告拉新,通过补贴迅速扩大存量用户;一手抓老客户裂变,降低整体获客成本。

高频带高频,就是用高频的需求去影响用户的行为,让他更愿意、更有动力去分享,分享了呢,接受者也是很喜欢这个产品,转化率也会非常高。

这里点名表扬一下那些红包和优惠券裂变活动。

我自己以前做过一款智能硬件产品,老板也想做裂变,搞不起来,为什么呢?

第一,存量找增量,增不起来,涉及用户隐私,是备孕避孕的,中国的用户主要用来备孕的,用户只想偷偷买,不想让人知道自己不孕不育,分享到朋友圈,别开玩笑了。

第二,高频打高频,也不行,场景太少了,很多人一辈子都不需要一个,需要的这辈子买一个也就够了。

其实杨飞在书里没有提到的一点,对裂变营销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叫做裂变奖品的边际成本几乎为0。

什么叫边际成本,就是我每增加一个用户,我额外需要维护的成本。

边际成本几乎为0什么概念呢?比如说我开一个小饭馆,我中午最多同时容纳30人吃饭,第10个人和第11个人之间,我多一个其实多花不了多少钱,但是第30个人,和第31个人之间差别就有了,我可能需要付出额外的代价了,我可能得多招个人招呼他,或者多放桌椅,或者这人不想等,直接跑了,我就损失了这个人的消费。

那么有哪些边际成本几乎为0的东西呢?

比如说线上课程,我把我今天讲的东西整理下,做成线上视频,发到什么荔枝微课,我的劳动已经结束了,我不需要再额外付出了,顶多转发下,边际成本几乎为0,但是营收却没有因此停止,10个人听,还是100个人听,我收入完全是两个级别的。

那为什么要强调这个点呢?

我们之前维护的产品,买一增一,送给同一个人,人家已经有了,我们这产品质量也挺好的,送给她,她也是浪费,送给她好朋友呢,那就是产品成本+快递费了,真太可怕了,我们要额外付出那么多代价,而且更可怕的事,因为这产品用户一辈子用一个差不多了,所以送一个,购买用户就少一个,没法玩。

这里再回来讲讲现在比较火的瑞幸咖啡的例子。

大家觉得瑞幸咖啡是怎么起来的呢?

瑞幸咖啡刚开始起来靠了两招,一招是新用户免费领一杯,第二招是买一增一。

大家会想,这瑞幸咖啡作死,这么好的咖啡一杯一杯送。

那么大家想想,它跟我维护的产品有什么差异?

第一、咖啡的边际成本也是几乎为0。

大家可能会说,你这不扯淡吗?一杯咖啡30块,怎么可能为0呢?

不知道大家平时喝不喝咖啡,我自己自己买一包星巴克88块的咖啡粉,天天喝,可以喝一个多越,粉的钱,可能才2块,加上纸杯纸袋,水电费,一杯成本肯定不到10块。

那又有人会说,他们顺丰配送的,顺丰多贵啊!

瑞幸咖啡这个又有点鸡贼了。

首先,他们是o2o的一种模式,超过我们线下店3公里,对不起,我就不送了。

然后,不满35块,收6块快递费。

最后,他就赌你会分享给同事,为什么呢?因为瑞幸咖啡很多线下店就开在写字楼,或者写字楼隔壁,一幢楼一次性让顺丰小哥送个十杯,还是划算!

不像我们,天南地北地用顺丰配送,一次还只送一支,唉,说多了都是泪。

其实《流量池》 这本书里面还提到了不少做品牌,做线上营销的方式和方法,这次我先分享到这,欢迎大家阅读此书,一同分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0044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