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9汽车品牌精彩营销案例,谁最脑洞大开?

盘点2019汽车品牌精彩营销案例,谁最脑洞大开?,第1张

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产品也需要宣传,回顾2019年,对于大多数车企来说都是比较艰难的一年,很多品牌的销量持续下跌。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和吸引用户关注,很多车企除了在打造产品上下功夫外,在营销上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今天,买车君给大家盘点一下2019年度比较经典的汽车品牌营销事件。

No.1

喜欢洗脑式营销的宝沃汽车

凡是在写字楼上班的人估计没有人不认识宝沃汽车,尤其是在电梯间常响起的“贵才能好,好才能贵,宝沃,好贵!”的广告词。虽然“洗脑式”的营销方式备受争议,但在一定程度来说是成功的,毕竟它让人记住了。

实际上,宝沃汽车在营销方面的实力还是很出众的,无论是从最初品牌诞生时宣称自己是和BBA并列的德系四大豪华品牌,还是后来易主神州之后的免费开1天、联合新代言人雷佳音/短视频网红手工耿/淘宝知名主播陈洁kiki直播卖车等,都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印记。

然而,宝沃汽车在营销方式上的成功并没有如愿换来可观的市场成绩,由于品牌认可度较低,加上产品没有明显优势,导致销量低迷。

No.2

宝马与奔驰相爱相杀

说到在营销上玩得溜的豪华品牌,宝马也是其中一位。

众所周知,在2019年5月份,戴姆勒前CEO迪特·蔡澈宣布退休,然而这时候宝马汽车送来了一个VCR,同时还在微博发布了一条视频,内容是“迪特·蔡澈”在戴姆勒任职的最后一天坐上奔驰S级依依不舍地跟员工道别。不曾想,到家后的“迪特·蔡澈”走进自己的车库,打开车门开出一辆宝马i8,并驾车而去。

当然,视频里的“迪特·蔡澈”仅是一位演员,但不得不说,宝马汽车的这波营销确实很有意思。而从宝马和奔驰汽车的竞争方式也可以看出,即便是竞争,也不一定要你死我活,伟大的竞争是充满阳光的,在各自的领域不断提升,不断以超越对手为目标,但同时又向对手致敬,这才是伟大的企业应该具备的格局与气量。

No.3

奥迪用202元获2020万回报

宝马和奔驰聊完,怎能少奥迪。

关于奥迪的营销,令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11月份在朋友圈的一条广告,标题为奥迪Q8,傲世驾临,内容却是英菲尼迪的宣传片。

虽然这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营销策划,但两个当事品牌的公关反应却赢得了一致好评,将一个乌龙事件转化成了一次正面的品牌营销,实现了用202元收获了2020万广告的效果。而对于英菲尼迪来说,似乎也有点否极泰来的味道,毕竟营销一直都是这个日系品牌的弱项。

No.4

特斯拉:过程“翻车”,结果喜人

Cyberturck是特斯拉旗下的首款纯电动皮卡。这款车有着非常前卫的设计,外观和内饰都很好地满足了很多人对汽车科幻造型的幻想。然而就在发布会当天,Cyberturck在现场“翻车”了。当时,马斯克称这款车采用了超强玻璃和聚合物层状复合材料,坚固程度达到防d级别。但在现场被邀请来到的嘉宾根据指示用钢球用力砸向前门玻璃,一下子就碎了!

虽然截至目前官方还没有说出玻璃破碎的具体原因,但不少人都认为这仅是特斯拉的营销噱头,并且还是一次成功的营销。因为在Cyberturck发布上线后两天,订单量就超14万辆,5天后就收到25万份销售订单。

No.5

WEY/奔腾/名爵,上天下地入海

如果你认为砸玻璃称不上壮观,那么上天应该能满足你。

在2019年6月份,WEY品牌与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射了联合命名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CZ-11 WEY号。这次火箭发射不仅意味着我国打破了中国民营运载火箭成功入轨零的历史,还实现了中国航天发射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用户互动模式创新的三大突破。

随后到7月份,长安欧尚号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将自家的欧尚X7车型送上太空。而被送上太空的欧尚X7在车漆和车身用料两个方面都与实车一样,会在强震动、超低温、强辐射的严苛太空条件下完成首个太空汽车试验,从而帮助长安汽车了解车身材料在极限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加快对航天材料的应用,以便提升车辆的品质。无疑,长城汽车和长安欧尚的名字,也必将会被载入中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史册。

既有上天,也有入地。在2019年5月份,奔腾X40进行了高空摔落测试,车辆以120km/h的时速被直升机拉着,然后空投下来。

而测试车辆由于“入地”失败,在地面了翻滚了一段距离后,车身并没有太大的变形,钢板的强度获得一致的好评。然而,车内乘客的安全气囊并没有正常打开,使得该测试的意义备受质疑。

有了上天和入地,下海自然成为了车企营销的另一条好出路。

在2019年10月,名爵ZS在航母上“飙车”的新闻在汽车圈一度热传。当时由MG XPOWER车队著名车手张臻东驾驶的改装版名爵ZS,成功在基辅号航母甲板上完成了全球首次0-100公里/时加减速挑战,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3.6秒,接着又在33.1米的距离内将车辆刹停。完美秀出了车辆出众的性能。这相比空投车辆无疑更引人关注。

实际上,名爵汽车在营销上一直都有不错的表现,无论是12.98元买车的广告,还是结合名爵6追高铁事件推出名爵6高铁版车型,都获得很好的传播效果。

各大车企在2019年的营销方式可谓是各显神通,无论是宝沃的洗脑式宣传,还是WEY、奔腾和名爵的上天入地下海营销方法,都玩出了新高度。如今已进入2020年,期待这些品牌能给我们带来更多脑洞大开的营销作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对中国企业来说,宝马汽车的市场研究案例深具可借鉴性。这项研究分为四个大的步骤:将市场潜力定量化,理解消费者,确定产品项目,把握市场进入时机。

一、 将市场潜力定量化

怎样界定你的产品即将进入的市场的潜力和容量?中国企业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往往是比较含糊的。

宝马的做法是,通过对外部信息资源和内部信息资源的研究,对到2015年的汽车市场规模作出定量的预测。外部资源包括:专业研究机构,专业传媒,高校。内部资源包括:市场情报,销售部门的数据,市场和趋势研究,竞争者研究等。然后将内外数据进行归并和细分,作出战略性的预测。

宝马将汽车分为豪华轿车、一般轿车和轻卡。在全球范围内,预计从2002年到2008年,豪华轿车的市场将从503万辆增长到680万辆,增长35%;一般轿车的市场将从4143万辆增长到4770万辆,增长15%;轻卡市场将从827万辆增长到986万辆,增长19%。总体来说,全球汽车市场的容量将从2002年的5473万辆增长到2008年的6436万辆,增长18%。

而在亚洲市场,2002年这三种汽车的市场容量分别为32万辆、930万辆和317万辆,预计到2008年的市场容量分别增长到54万辆、1258万辆和420万量,分别增长69%、35%和32%。其总体市场容量将从1279.9万辆增长到1732万辆,增长35%。

通过以上的分析,宝马得出了第一个重要的结论:亚洲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将是全球市场增长速度的2倍,而其中豪华轿车的增长比例又是最高的。

接下来,宝马对日本、中国大陆、东南亚6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三个区域汽车市场进行预测,方法同上。最后的结论是:这三个区域从2002年到2008年的市场增长率分别为6%、66%、73%,其中豪华轿车的增长率依然是最高的,分别为32%(从19万辆到25万辆)、127%(从5.5万辆到12.5万辆)和129%(从3.5万辆到8万辆)。

这样,宝马的第二个重要的市场结论可以得出:日本、中国大陆、东南亚6国对豪华轿车的需求,是所有汽车品种中最具增长性的,日本的市场基准水平高,而中国大陆和东南亚6国的增长空间十分巨大!

二、 理解消费者

既然市场潜力巨大,而且市场容量十分明确,那么是不是可以马上进入呢?还谈不上。

宝马的第二步市场研究是理解消费者。

首先,对消费者进行社会地位的分层,根据受教育程度、收入、公众认知程度来确定其社会地位的高低。 其次,对消费者的价值观进行研究。传统价值观的核心要素包括:家庭、责任意识、社会层级观念、财产所有权等,现代价值观的核心要素包括:西方化/世界性的生活方式、教育、多元化等。

以社会分层和价值观变化为纵横轴线,可以知道,豪华轿车的消费者都处在社会的高层,但其价值观可能传统——例如传统企业家,也可能现代——例如新兴企业家、新的职业精英、向上层攀登的年轻人。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持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的消费者在选择汽车时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前者更看中的是:空间宽敞、后座舒服、安全、耐久,后者更看中的是:空间宽敞、车辆设计、个性、科技。

研究到这个时候,宝马可以给自己定位、而且是针对竞争对手进行定位了:宝马和奔驰一样,都面对处在社会高层的消费者,两者间有一定交叉,但奔驰主要面对传统企业家阶层,代表连续性和社会等级;而宝马主要面对新兴的、现代的企业家、新职业精英、向上攀登的年轻人,代表能量和活力。

三、确定产品项目

知道了自己进入市场的潜力,理解了消费者,接下来就要确定用什么样的产品进入市场。

宝马旗下产品众多,除了通常我们知道的宝马几大系列,还有Mini系列和劳斯莱斯。针对亚洲市场,哪些产品是高度聚焦的?哪些是一般聚焦的?哪些是低聚焦的?

结论是:宝马轿车和运动型多功能车(SUV)是高度聚焦的,Mini系列的产品是一般聚焦的,旅行车和摩托车是低聚焦的。

四、 把握市场进入时机

到此,研究似乎告一段落,但宝马依然是审慎的。宝马把进入亚洲市场的节奏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做独立进口商,其次是在当地建立全散件组装工厂(CKD模式),再次是在所在国建立国内销售公司,最后才是在当地建立完整的生产厂。

在建立CKD工厂方面,宝马已经于1976年在印尼,1987年在马来西亚,1989年在泰国,1993年在菲律宾,1993年在越南设厂。

在建立国内销售公司方面,宝马于1981年在日本,1995年在韩国,1998年在泰国,2001年在菲律宾和印尼,2003年在马来西亚和中国大陆(以合资方式)建立了国内销售公司。

最后一步,宝马要在亚洲建立完整的生产企业。在2003年,宝马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开始生产宝马3系的汽车,宝马还计划于几年内在泰国设厂。

宝马选择在中国大陆设厂的原因是,和德国每千人拥有542辆汽车、日本每千人拥有424辆汽车相比,中国大陆每千人只拥有5辆汽车。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消费者对于品牌有着积极的认知,宝马在中国消费者的心目中代表着豪华和活力。

“豪华与动感的结合”因此而成为宝马在中国的品牌传播口号,而小舒马赫所在的宝马威廉姆斯F1车队的形象正是这一品牌的最好代言者!

宝马还发现,在中国,60%的宝马汽车都是白色的。宝马更将自己的消费者称为“邓小平的孙子辈——改革开放的一代”。根据宝马的预测,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底线在2004年将达到25000辆。

汽摩产业“巨鳄”

宗申产业集团的产融网布局

1982年,重庆巴南区王家坝公路边上的一栋两层小楼,一个窄小的摩托车修理门店开业了,这里,便是宗申的发源地。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宗申集团现已经成为了一家总资产及年销售额均突破200亿元的多元化企业,业务遍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摩托车全球累计销量达1500万辆,并连续8年蝉联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宗申集团主要业务涵盖产、融、网三大领域:以动力、机车、大型农机、通用航空、无人机、新能源、智能装备为主的实体产业群;以小贷、保理、融资租赁、银行、基金等为主的金融服务链;以产业金融共享服务平台(车云数科)、工业互联网创新平台(忽米网)、产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物必达)为主的三大互联网平台。

车云数科产业数字三步走战略

打造行业新生态

作为宗申集团三大平台之一的产业金融共享服务平台,车云数科紧跟集团的“产融网”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深耕产业的雄厚资源,专注服务汽摩产业,首创全国一流的数字账户体系+数字普惠金融+智能营销的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赋能行业内万千家中小企业,让他们能够为自己及用户提供更多元的服务。

针对汽摩行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转型难的问题,车云数科选择以“产业数字化、产业数字普惠金融、产业数字共享生态”的三步走战略来破局。

首先,通过车云数科定制化账户体系——车云宝,实现产业数字化发展,解决他们的对账、分账等难题,帮助商家管好钱;

其次,与各大金融机构合作,依托场景定制便捷、稳定、普惠的金融产品,满足商家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推动产业数字普惠金融落地,让商家更好融钱;

最后实现产业数字共享生态,通过资源整合、收益共享、网络协同,帮助他们引流变现,最终实现资产数据化,从而让他们更好的赚钱。

这三步战略,也被通俗的称为商户“三个帮”——帮管钱、帮融钱、帮赚钱。

聚焦社群营销平台

车云数科加快实现产业数字共享生态

在数字经济的新时代中,汽摩产业风向标企业“宗申产业集团”率先迈出产业互联网的转型步伐。

车云数科全新的社群营销项目——“有车云”,就是转型的重要布局。通过为车主提供加油优惠、汽车用品、车主增值产品为基础服务,依托产业+资本的渠道和资源,集账户、数据、金融科技、社交流量为一体,赋能汽摩产业链,帮助商户快速引流获客,轻松地赚更多的钱,从而加快实现产业数字共享生态。

这个项目的爆款产品便是车云卡,有了它,便能在全国近7000座加油站享受8.8折起的加油优惠,品牌覆盖中石油、中石化、壳牌等多个服务商,车主想在哪里加就在哪里加。不仅如此,成为有车云的合伙人后,既可以赚取更多收益、享受车云数科的各大金融产品,同时还能成为有车云平台的供货商,享受有车云全国车友社群销售福利,帮助每位车云数科合作伙伴组建价值千万的车友社群体系。

和有赞、拼多多、宝宝树、蘑菇街、微盟、云集等社交电商平台一样,“有车云”作为车主圈层的社交电商平台,旨在帮助千万车主加油省钱、帮助经销商、运营商赚钱。同时,也希望通过有车云这个平台,把社交新零售这一创新模式引入到传统企业,并通过加油产品,把整个产业链串联到一起,吸引流量,和平台上所有的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一个传统企业自己的新零售服务模式,享受新零售带来的业务迅猛增长。

不仅仅是有车云,未来,车云数科还将继续深耕汽摩行业,为行业伙伴带来更多可能,与大家共享产业互联网的时代红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0129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