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银行存定期存款,如果营销人员对你说3种话,就要小心有诈了

去银行存定期存款,如果营销人员对你说3种话,就要小心有诈了,第1张

如果你要问:现在什么企业最值得信任?我想,绝大部分人的回答是:银行!特别在以前,银行是老百姓最值得信任的地方,钱放在银行里一百个放心。

但近几年来,随着银行产品的增多、营销压力的增大、营销话术的大量使用,越来越多人感觉银行也不那么靠谱了。甚至,一些人提及银行,还会从鼻子里哼出一些不屑一顾的态度:钱存银行,算了吧!存支付宝不香吗?!

为什么一些人会不信任银行,对银行的态度不友好。这其中,除了有一些误会,还有一些是银行的“不实营销”“虚假营销”“过度营销”造成的。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银行只办理存款、贷款业务,银行员工没有那么多的营销任务,顶多就是拉拉存款而已,银行的欲望很少,对老百姓的服务很贴心;老百姓对银行也都存有好感,十分信赖银行。

但近几年来,银行为了一天能赚7亿、8亿,不仅要大力发放贷款,还要营销的没完没了的产品,工作压力大了,产品卖多了,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适当的营销行为。特别是一些不打算在银行长久工作的员工,常常会抱有“先完成再说”的想法,就会夸大产品收益,掩盖产品不足,甚至还会出现“存款变理财”“存单变保单”的情况。

如果你去银行存定期存款,一定会有工作人员向你营销产品。银行现在十分重视中间业务收入(也就是手续费收入),向你营销一些基金、保险、黄金等产品也是正常的。但如果有银行工作人员对你说出如下这些话,那么就要注意了,心里要做好防范准备:

1. 如果你的钱可以放到三年或是五年不用,我这边有一款理财产品,收益比3年的定期存款利率高多出许多,你可以存这款理财产品。

2. 我看您挺会赚钱的,每年都有大量的钱存,如果你这些钱好几年不用,建议你给自己做一份长期的储蓄,为以后的养老做准备。

3. 有一款存款很适合你,2万起存,每年存2万,存3年放3年,等到第6年来取,就有好多利息了。

以上这些话术都是银行为了营销产品而设计的,你如果只想存定期存款,就要把持住自己,不管银行工作人员如何说得天花乱坠,也别管银行网点送你米、送你油,你都别改变了自己“存定期”的初心。如果你听信了,你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购买到理财产品、保险产品或是信托产品。

特别是当你办理完“存款”业务之后,银行工作人员将你的yhk和所有材料都装在一个袋子里,并千叮咛万嘱咐:“要保管好资料,平常别拿出来,万一不小心把卡和资料丢了就麻烦了!”这种情况,大多是“存单变保单”了。老年人特别要防范此情此景,“存单变保单”的事大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当然,银行营销人员让你购买理财产品、保险产品、黄金产品等,也不是一无是处,有些理财建议是有可取之处的。如果你觉得银行营销人员说得有理,也符合自己的情况,那么按银行工作人员的建议去打理钱财也是可以的。

银行保险就是保险公司人员在银行驻点来销售保险。一般销售起来,销售人员都是称这是一款无风险的收益比存银行定期划算的理财,然后会讲一大堆话术,以达到帮客户洗脑的效果。

陷阱1 谎称存款送保险

定期存款送保险已成为银保销售惯用的伎俩,近日很多媒体报道称,一些消费者当初办理的存款如今却变成各家保险公司的保单,令人意外。

为何银行人员明明说的是办理定期存款送一份保险,怎么最终就变成了保单?通常,银保销售人员在得知客户要办理存款业务时,便声称目前正在推出一款收益较高的存款产品,还能赠送保单甚至是礼品。由于大家对银行的信任度比较高,便不假思索地签了字,最终酿成了存款变保单的苦果,其中受误导最多的是老年人及妇女。

需要提醒的是,银行存款首先没有起点限制,而且利率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最高也仅可上浮10%,存款的凭证不同于保单,到期只有利息,更不进行分红和送保险,当去银行存款时被要求在保单上签字时就要提高警惕。

陷阱2 保险概念理财化

在银保销售误导行为中,还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对保险概念模糊化,销售人员往往借着理财的由头向客户推销,刻意避免不提保险字样。近日张女士去银行网点买理财产品,工作人员极力推荐一款2万元起步的生命理财一号年金保险,称前两年收益达到最大化,年化收益率高达5.2%,起点比一般理财产品门槛低,而收益又较高。张女士仔细看过产品说明书后,发现上面写着生命人寿的字样,当问及是否是保险产品时,销售人员则称是银行与保险公司联合推出的理财产品,并不是单纯的保险产品。据记者了解,这实则是一款趸缴型的年金保险(万能型),保险期间为终身,投保的初始费用为1.5%,即1万元只有9850元进入个人账户。如果前两年退保还要分别收取5%和4%的手续费,产品的收益率显示前五年最低为2.5%,产品说明书上演示了低中高三档收益率,并不像销售人员说的那样可获得固定收益。

陷阱3 篡改投保信息防退保

银行对保险销售并不排斥,一个主要原因在于银行可以从中赚取不菲的代销费。一位从事银行保险销售的人士向记者表示,按照行情,银行每卖一张保单,保险公司大约需付给银行7%左右的中间业务费,这也不排除一些银行为了自身利益而蓄意进行销售误导,甚至还篡改投保信息阻止保险公司进行客户回访。

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利益关系或许成为销售误导屡禁不止的一个深层原因,丰厚的提成促使银保销售人员为利益而不惜违规 *** 作,而其上司对这种行为常保持默许的态度。投保人则出于对银行的信任,也极易被销售人员误导,而在事后纠纷中,由于取证困难,绝大多数投保客户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保险专家建议,投资者在购买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不要轻易相信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

陷阱4 夸大收益做诱饵

投资者追求高收益无可厚非,但这也成为保险销售误导的一大诱因。保监会通报情况显示,承诺高收益或不如实告知收益情况成为投诉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近几年投资型保险产品收益率普遍较低,使当初销售时承诺、夸大收益的问题更加突出。一些营销员就抓住投资者追求高收益率的心理,在推荐产品过程中打出高收益的旗号,而这也成为销售中的一个陷阱,这里通常宣称的高收益往往是产品演示的预定最高收益率或者累计收益率。

保险产品通常涵盖保障功能,其预期收益普遍不高,分红也不确定,消费者不要被承诺的高收益所蒙蔽,例如一款保险产品宣传海报上称收益率高达10%,实则这是产品五年的累计收益率,其年化收益率远低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如果消费者对产品收益情况不明确,不妨长个心眼,要求销售人员对收益情况、领取方式做个书面说明,或者对其收益承诺进行录音,这样如果日后产品收益落差较大,可以此作为投诉的证据。

陷阱5 保险责任隐藏玄机

购买保险的首要功能就是保障,每位投保人都希望能够得到全面的保障,保险销售人员在推介过程中经常会故意夸大保险责任和保障范围,从而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除了销售人员盲目夸大保障范围之外,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也不排除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将保险责任分得很细,而实际承保的范围很窄。例如,一位女士购买招商信诺趸缴型步步为赢投连险几年后生病去世,其子女本以为可以获得承诺的10万元身故保险金,但却只拿到了3.5万元的赔付,远低于其当初投保的5万元。

仔细看条款才发现,保险期间只有意外身故才能最高获得10万元保障,而非意外身故则只能获得当时的个人账户价值,但在“非意外身故保险金”条款中表示,“被保险人在本合同有效期间内由于意外事故之外的原因导致身故,本公司按索赔申请审核完成日最近的评估日的投资单位价格向身故保险金受益人给付个人账户价值”,实则就是没有身故保险金。然而,这款产品责任免除中并没有明确指出,非意外身故不在保障范围之内。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款产品在设计时就埋下了造成销售误导的种子,投保人如果不专业、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其中的玄机。目前这一产品已经停售。

需要指出的是,市场上没有哪一款产品可以真正做到无所不保,因此在投保时,要仔细了解保险产品的责任范围,最重要的是责任免除条款,对于任何有疑义的问题,都要想办法弄清楚之后再决定是否投保。

陷阱6 保险期限也是谜

在消费者对银保销售的投诉中,不难发现,销售人员在保险期限上也动起歪脑筋,很多银保营销员为了能使客户投保,在签单时并不轻易告知还需要连续几年缴费,特别是一些假借理财之名进行的推销行为,消费者往往在被告知续缴保费时才得知事实真相。

一种最常见的误导就是将期缴产品说成是趸缴,消费者到第二年被通知缴保费时才发现上当受骗,但这时退保却要蒙受很大损失。还有一些消费者反映,有的销售人员称产品期限灵活,可以随时支取,而事实并非如此,只是有的保险产品可按一定的比例提供有息借款。

另外一种就是隐瞒保险期限,因为大多数投资人都希望尽早获得收益,因此倾向于选择短期产品,销售人员为了迎合投资者的需求,例如对一款缴费广告五年、十年后满期领取生存金的产品,销售人员将其保险期限说成五年甚至更短。很多投保人以为保险到期提取生存金,却被告知还需继续缴费,若坚持取出则属于主动退保,从而引发了消费者的投诉。

因此,投保人在选购银保产品时,首先自己要弄清合同中的缴费时间及满期时间,这是两个概念,满期时间才是开始领钱的时间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0216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