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品牌上海车展“旗”放E彩,以变应变开启新征程

红旗品牌上海车展“旗”放E彩,以变应变开启新征程,第1张

4月19日,作为国内两大国际A级车展之一的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装亮相,这届上海车展相比去年的北京车展,在规模上大了很多,共吸引了1000余家企业参展,由于全球疫情持续,本次的上海车展极有可能成为2021年全球规模最大,也可能是全球唯一一个超大型国际车展。而红旗品牌也不负众望,在本届车展上以超强的阵容震撼登场,共带来“1+10”项重磅成果,其中包括一套完整产业生态创新解决方案、3款全新整车产品、5项关键技术和总成、以及2个正式接受预订的顶级产品。强大的阵容也迎来了红旗家族的又一高光时刻。

红旗品牌顺势“产业之变” 引领品牌向上

当前,汽车产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和颠覆式转型,新能源、数字化、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加速驱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新型消费也带来全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而红旗品牌以变应变,以新应新,在车展首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一汽董事长徐留平就为我们分享了一系列创新前瞻的产品和技术,向外界释放了红旗品牌面向未来的深入思考。 

在产业层面,中国一汽正全力打造一套以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为核心链,融新型消费链、智能绿色交通出行链、智慧能源链、新基建链等“五链”为一体的未来型智慧绿色城市汽车生态系统——EcoLin5。。

在产品层面,新红旗品牌带来了3款全新整车产品,以及2个正式接受预订的顶级产品。三款整车产品分别是全球首款为“美妙出行”量身打造的高端纯电动轿车E-QM5、承继新红旗 “尚·致·意”设计理念和高辨识度的红旗基因的EV-Concept、全新诠释L系列极致设计理念和卓越技术精神的L-Concept,将品牌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新红旗超级跑车S9采用全球首创的V8T发动机和三电机混合动力技术,系统总功率超过1400马力,百公里加速低于2秒,最高车速超过每小时400公里。新红旗超级跑车S9正式接受全球预订,首批限量99台,并将于2022年2季度正式交付。

同时,新红旗H9+白玉兰主题定制版也正式开启预订,车展现场,在红旗展台举办了新红旗H9+至尊定制购车签约仪式,著名表演艺术家唐国强先生以及一汽集团领导共同参与,正式完成首批100台新红旗H9+至尊定制购车签约。

新红旗h9+至尊定制产品,已经收获2021年首批100台订单,现接受2022年订单,在线下红旗体验中心、红旗官网和红旗智联APP均可接受预定,限量300台。

在技术层面,中国一汽董事长徐留平还在现场分享了红旗品牌最新研发的超前技术,包括新红旗全新开发的氢能发动机、全新开发的下一代先进电动化、智能化整车平台-HEi2.0、新红旗独创的300千瓦高功率电驱系统Hm3、FEEA3.0电子电气架构技术以及新红旗旗偲.Smile交互体验平台——“旗偲2.0”,这些新技术的发布,也标志着红旗品牌已经做好了“换道超车”的准备。 

红旗品牌赋能“营销之变”创销量历史新高

从产品的超前规划到营销模式的创新,再到技术的引领,红旗品牌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每一步成长发展背后,除了拥有完整的产品布局之外,还要在营销上有更前瞻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作支撑。自2018年新红旗品牌战略发布以来,红旗品牌以3年增长42倍的成绩成就了中国汽车产业的佳话。这一系列“旗”迹的背后,是红旗在战略、产品、营销方面打出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组合拳”。红旗首创 “智慧六位一体”的体验式营销模式,围绕用户的体验场景、体验通路、体验内容开展全面数字化赋能,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知。 

4月13日,红旗品牌打造的高端圈层IP《红旗回家》正式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位红旗车主一同走进红旗,重回爱车的“老家”,活动强化了红旗用户专属尊贵感和荣誉感,开辟红旗优质口碑新声量,打造高端品牌圈层运营新标杆。4月17日,红旗品牌打造的融外滩灯光秀和高端圈层品鉴活动为一体的《2021上海·红旗夜话》在沪上演,同时也是通过红旗H9和红旗E-HS9的联动,以上海为一线城市汽车市场为突破点,搭建红旗与行业嘉宾的沟通平台,让民族品质走进高端消费者的出行生活。

4月18日,以“新红旗、新征程、新贡献”为主题的旗迹中国 红色之旅活动在上海正式启程。红旗品牌从上到下全员参与,并同时邀请党媒央媒、红旗车主及经典车爱好者、革命家属等,一同缅怀革命精神,致敬改革发展,感悟品牌初心。从红旗车主到圈层人物再到媒体,红旗近期的一系列密集活动拉开其精准营销的序幕,也将红旗的豪华形象展现给了更多的人群。 

今年红旗的主要工作也将围绕重点区域展开,从全国一盘棋到区域一张网,针对不同的城市,聚焦重点区域,以极致的产品力对市场持续深耕和精准引爆,从而建立起红旗品牌在不同城市的核心竞争优势,实现区域市场单点击破。今年3月,红旗品牌就以红旗H9和红旗E-HS9作为重点体验车型,在武汉、成都、北京、上海、广州五城联动,通过全面、深入的静态品鉴和动态体验,充分体验红旗“双9”的极致魅点,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此外,通过开展“双周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打造极致服务体验,由以往的海量曝光运营,向针对目标用户圈层的精细化的运营转变,红旗品牌真正融入用户群体,感知用户真实需求。

这些举措不仅为红旗品牌销量持续火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在庞大的用户群体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让营销成为品牌和市场销量的助推器。今年1季度,红旗品牌再以“超出满分”的优异成绩强势交卷,销量突破70000台,同比增长180%,在去年一季度同比增长88%的基础上,红旗品牌再次实现销量连级跳。

红旗品牌发力“产品之变”抢位豪华车市场

三年的时间,红旗品牌先行于时代,在产品矩阵上日臻完善,红旗H9和E-HS9作为红旗品牌的旗舰车型,自去年上市以来,销量持续攀升,口碑持续爆棚,更是成为打破豪华车市场格局的先河之作,有别于国外的豪华品牌,红旗对于豪华有着自己的理解,红旗品牌所诠释的豪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岁月履痕与现代科技的融会贯通,营造出天人合一、流韵有致的东方美学新意境,这种豪华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全尺寸智慧纯电SUV红旗E-HS9不仅集中展示了红旗在电动化、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更体现出红旗品牌对于美学的独特见解。以中式美学为思考基础,以现代艺术为表达的设计,成就了红旗独特的风格;内饰扬声器面罩上的“山水意境”、旋钮纹理上的“光芒万丈”等细节都凝结出内饰空间独特的艺术美感,让整个设计呈现出和谐的五觉感受。 

而红旗H9是由新红旗团队运用全球资源、集成最新前瞻技术全新打造的“五新红旗,九鼎之作”,以新标杆、新设计、新体验、新科技及新安全五大超越创新,奠定新时代新红旗设计灵魂,以九大顶级技术,奉献客户专属愉悦体验,尊享极致驾乘乐趣,树立当代中国汽车产业C+级车全新标杆。

2021年,红旗品牌已经进入中国汽车市场高端豪华品牌第一阵营。不断向前的红旗,正在用自己的表现和成绩为民族品牌打下一个夯实的样板。未来,红旗自当横刀立马,披坚执锐,担当历史重任,不负领袖嘱托,为打造汽车强国而坚毅笃行。

易车讯 威马汽车2021年上海车展期间举行了媒体专访活动,也请到了众多行业大咖以及媒体老师,各位媒体老师一直以来对我们威马汽车的关注以及大力支持,今天我们沈总也是希望借助此次机会,与各位老师多交流多沟通,接下来各位媒体老师在提问时举手示意,工作人员会给到话筒,辛苦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谢谢配合。

   Q1今年怎么看新能源市场,威马W6的预期如何?

    沈晖:首先,感谢大家关心威马的上市进展,根据相关上市规定,我们现在正处于静默期,很多东西不能乱讲。我们能说的是,前两天有关威马上市的消息都是不实消息,请大家以上交所的公告为准。

    其次,是有关威马W6的问题。W6是我们花了几年时间研发的智能汽车产品,最能体现“智能”的是无人驾驶以及智能座舱这两个部分。

第一个,无人驾驶。想要实现全场景无人驾驶技术的落地,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全场景无人驾驶也并非某一家公司能够独立研发的,不管是威马这样的创新公司,还是体系庞大的大众,都是如此,它需要整个社会的协同,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

但有限场景下的无人驾驶是可以实现的,也就是解决用户觉得最麻烦的、最大的痛点。比如,对于中国用户来说,停车很麻烦,找车位很麻烦,找到了停进去很麻烦,这就是有限场景下无人驾驶的高频使用场景。

在威马W6上,我们先交付的是H-AVP功能,它的使用场景是家以及公司等固定停车场景,只需一次简单学习,便可以解决用户的停车难题,而且能够实现对于停车点位的自动校准。下一步,我们将通过OTA推送更为复杂的P-AVP功能。相对于H-AVP,P-AVP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学习过程,便可以实现更多的复杂使用场景下的自动泊车,但P-AVP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很高,比如高精地图的覆盖。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W6所搭载的无人驾驶技术,不仅仅是UI或UE这种直观的交互体验,稳定性也很重要,稳定、功能齐全、交互简单好用,W6的无人驾驶功能是往这个方向来做的。

第二个,智能座舱。SOA这两年比较热,比如上汽先做的是开发者生态,而我们想的是先把产品进行量产出去,先有了产品,用户再参与进来,也能达到做生态的目的,也就是我们说的“用户来定义汽车”。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管是AVP,还是SOA,都是W6的现有功能,不是期货,4月20日交付的W6就能做到我说的这些,谢谢。

  Q2:关于W6的市场预期,还请您再讲一下。

沈晖:威马EX-5累计销量超过五万台,已经成为爆品,我们希望W6也能够成为另一款爆品。我们的渠道还在增长,随着威马“千城千店”计划的开展,我们希望W6的销量会超过EX-5。

   Q3:未来威马会不会进行自动驾驶的自研?第二,威马是如何处理合作伙伴腾讯和百度关系的?

沈晖:全世界没有一家可以完全自研自动驾驶技术的企业,这个是百分之百的,谁说可以,那肯定是吹牛。昨天发布会上我也说过,搞无人驾驶,不可能关起门来单打独斗。

无人驾驶就三块东西,感知、策略规划和执行。其中,执行算法百分之百是主机厂干的;策略规划通常也是主机厂干的,但不是百分之百;感知算法没有一家主机厂能做到。在国内的感知算法领域,百度是第一,是最强的,与百度进行战略合作很正常。

第二个问题,腾讯和百度都是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两者的关系对于威马的发展来说没有影响。

 Q4:对于新的跨界造车新势力威马有没有感受到压力?如何看待更多跨界造车者的进入?

沈晖:首先,欢迎更多的友商的进入这个赛道,一起把新能源汽车这个市场蛋糕做大。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才一百多万辆,整体乘用车市场的产销两千多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还是比较小的。

其次是您说的压力,我觉得没有压力,只有动力。比如小米,小米对于用户运营或是粉丝运营的理解是很深刻的,我们可以看看小米的造车过程,对我们有益的,可以刺激我们学习。

 Q5:现在主流车企业都说瞄准超过90%的主流市场,您觉得能够撬动90%以上主流市场的,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还是说小米、滴滴这些科技公司?威马针对的也是主流市场,您认为要撬动90%以上的市场,威马的汽车产品要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沈晖:当一个新品类出现时,往往是比较有钱、有闲的人会率先玩起来,但这个品类要实现爆发,就需要大众消费者的参与。

传统车企的优势在于生产制造,也就是售前环节,把产品做到极致,二十万公里、三十万公里不坏,尽量不出问题,售后环节存在劣势。但对于跨界势力来说,生产制造是弱项,售后环节才是强项。

说到威马,打个比喻,我们是“潜伏”在传统和跨界的中间圈层,哪些东西做不过跨界的,我们就不去争,哪些做不过传统的,也不去争。相对来说,威马还是一张白纸,知道我们的人远远不如知道大众的人多,但了解我们的人通常都会知道我们的一些新理念和新打法。所以我觉得如果抓紧一点,我们还是可以从传统势力那里抢一些份额的。

再补充一点,跨界有自己的打法,不管是小米、滴滴、百度,它们进来,会对这个行业带来很多新意,我也非常期待他们的打法和做法,能够给我们一些借鉴。

   Q6:威马跟百度有合作,但百度跟吉利也有合作,这对威马和百度的合作有影响吗?未来是否有所调整呢?

    沈晖:这个没有影响,百度在与吉利合作之前对我们通报过,百度是我们的股东,董事会上也有研讨过。在他们内部也会有相应的区隔,和威马的合作与和吉利的合作是两个团队,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Q7:现在国内电动车的市场销量呈现两极化,一种像五菱,另外就是高端,恰恰威马想打的主流市场是难做的,您有没有想过稍微改变一些这个策略?另外,总有一些声音说威马不科技,没有足够的创新还是像做燃油车一样在做电动车,您对这些声音有没有什么回应?  

沈晖:第一个问题,高端车爆发是正常的,刚才我说过,一个新品类出现,最先购买的是有钱有闲的用户,所以,高端市场的爆发是可以预料的。

五菱则比较特殊,五菱抢占的是低速电动车的市场,我觉得挺好,未来五菱这些用户需要消费升级,不就是威马的潜在用户嘛!我们还是要坚持做主流的,因为这个品牌要深入人心才行,不能说忽高忽低。

第二个问题,很多人说我是老汽车人,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李斌和李想当年进入汽车行业的时候比我都早,那时候我还在美国电力公司呢!再说关于科技和创新,所谓新旧势力,其实没有那么泾渭分明,比如百度造车也会找传统车企的人,比如夏一平就在传统车企里待过。

所以,我认为“新势力”有几个特性:

第一,理念和思维。比如用户思维,用户要什么,就赶快干。硬件与软件,哪些可以马上迭代,哪些要等到下一代产品,哪些是软件做出来就可以OTA推过去,哪些需要用户到线下店增加硬件,这都是用户思维;

第二,新的组织结构,你有了用户思维还需要以用户为中心的组织结构配合才行,传统企业要变革组织结构是很困难的;

第三,工程测试经验,在智能座舱、软件、智能驾驶方面的测试能力。

说回威马,比较幸运的是我们从零开始,我在传统汽车公司干过,现在在做威马,新旧两个体系我都经历过,还是刚才说的,潜伏这么多年是我的优势,不是劣势。

  前面您也谈到关于品牌的问题,您也说到传统车企的品牌力还是比较强大的,现在我们看中国目前市场上的造车新势力也都有各自品牌标签,尤其是前面的几家企业。

我们想请您,如果给威马品牌做一个定位的话,您是怎样规划的?第二个问题,关于代工这个问题,您开始坚决把制造的能力放在自己的手里。从近两年市场表现看的话,新势力自己造的车产品质量并不比蔚来代工产品要好,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您对于代工这个事情,有没有调整?我们注意到威马在去年跟地方政府有很多合作,这种合作会影响威马之后产能规划之类的吗?谢谢。

  沈晖:质量好不好不好评估,但是可以横向对比整个产业,肯定自建工厂是利大于弊的。国内也是这样,其他造车新势力在我们之后也都开始自建工厂了,比如理想,比如小鹏。所以威马走的自建工厂的路不会错的。另外一点,是容易溯源,这是对用户负责任,一旦出现问题,能马上追查到源头,是批量问题还是个体问题?容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另外,威马的数据能力非常强,并设立有数据研究院,这一直是我非常自豪的。威马从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整车制造、电池包制造、线上营销、线下渠道、售后服务等,全部实现了数字化运营管理。而这一点,恰恰是传统车企多年来一直加速在做的事情。

其实威马的两个智能制造基地还肩负了用户运营的职能,举个例子,比如在疫情有所缓解之后,我们为用户在温州基地举行了一场草莓音乐节,这是疫情之后国内的第一场音乐节,当时还是受人数限制,没能邀请更多用户到来,用户参加音乐节,听音乐是一方面,更吸引用户的是,他们能够亲眼见到自己的车是怎么造出来的,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环节都是透明的。

现在温州基地主要覆盖华东,黄冈基地覆盖华中。未来随着华中区域用户服务、用户运营的逐渐展开,黄冈基地在用户运营方面的作用也将逐渐发挥出来。所以,其实威马的智能制造基地并不只是生产制造。

其实,全世界自动化程度最高、数字化程度最高的整车工厂大部分都在中国。而这其中,数字化能力是最难提升的,涉及团队管理运营理念、业务流程等等很多方面。当然,只有用数字化打通整个链条,才能更好的服务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您刚才提到不看好传统的势力现在在竞争上,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传统车企它的资金实力是很雄厚,以及我们看到现在的苹果也在参与造车,他们这种科技巨头的账上也是资金很雄厚。像威马今年在谋求IPO上市,像威马这样的造车新势力,之后在资金上的困扰,是否会成为比较大的弱式?

第二个问题,现在舆论上对智能汽车安全性是有很大的担忧。像传统的车企,他们造车安全性的检测是整车建好之后会有一个测试。像智能汽车OTA的升级,它是远程的升级,我们如何保证升级之后它的软件对于它安全性带来的隐患?

第三个问题,与政府的合作。威马在温州和湖北有建自己的工厂,去年上海投资国资品牌也参与了融资。我想问接下来是否会与其他地方政府新的合作?

 沈晖:投身智能制造、智能汽车这个行业,有钱真不一定能行,没钱是一定不行的。所以,我认为威马现在的状态非常好。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效率,威马目前的团队规模是3000人左右,项目的时间、成本投入都非常严格。特别是在现在,不能只向市场承诺,而一再跳票,决定成败的关键就是效率,其中也包含效果,以及市场认可。所以,钱少可能撑不到效果和认可,钱太多可能容易忽视效率,因此威马的状态是最好的。另外,地方产业基金的投资相比市场资本更为谨慎,流程也更完整,我们很自豪地方产业基金对我们的认可,足以证明威马是经得起推敲的。

对于数据安全而言,是完全不用担心的。我们生产制造和交付的是智能电动汽车,因此每台车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数据上传至后台。这些数据我们分两类,一类是国家要求的数据,一类是质量、体验的数据。而这些数据,我们并未与任何其他机构合作,这些数据会通过威马的数据研究院,建立核心算法,建立数据模型,去更好地保障和提升用户体验、用户服务等。

而OTA则是另外一个课题,首先来讲,威马的它从量级商来说只是车更复杂一点而已,就跟手机一样,其实在线升级一个软件版本之前是做大量的测试,这个测试里我们公司的测试团队,本来大部分都来自互联网行业,经过反复测试才能上线,有些非常难的我们还搞核心用户进行内测才会上去,并且后面也会进行数据跟踪。

以续航里程为例,客观讲续航里程是用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你过去五十天、过去一年开车习惯走这些路径是这样的,怎么保证你未来是一样的?所以它永远是有点差异的。但这个算法我们是不断迭代,理论上是越来越精准的。我们W6做了几个核心的技术突破,也是业内第一个。比如说我们的网关是最先进备份装置,现在W6有一点很重要的突破:我在使用车的时候,不影响使用时也可以OTA升级,现在绝大部分汽车不能使用时进行在线升级,要么停下来,停下来升到一半的时候我急着出去又开出去,我这个升级照开,不影响你使用。

在线升级,是在解决一些老Bug问题,不可避免也会产生新的Bug,然后新的功能加进去,使用习惯上体验还不如老功能,这都是可能的,但是这是我们不断在实践、不断在提升。总体来说这不是一个大的技术问题,因为手机也改了很多年,但是车比手机OTA复杂很多的,还是需要很多经验跟实践的。

近期有很多声音在制造一些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对立,您作为在传统OEM厂商还有在新造车势力都有共同经历比较丰富的人,您怎么看待对立?您怎么看待竞争关系对于整个新造车来说,会有哪些不太好的影响?

沈晖:这个也不能说对立吧。但客观讲新势力发展好了的确是在抢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中国乘用车一年两千多万辆,很大的增长不容易,所以是一个存量市场。存量市场新能源汽车本身的存量就不如老的这些车,我们发展越快它们丢失的市场份额越多嘛。我们跟蔚来、小鹏、理想大家都是一个月几千辆,你说全给我,或者我全给他,品牌受众上不能平衡,也不现实,只能去从传统车企的市场份额里挖,这个很正常呀。</s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0229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