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第1张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

1、双师型教师,高职教育教师中的特定称呼,是指双证教师或双职称教师,即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如教师+技师(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

2、双师型教师,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

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首先应是个合格的高校教师。高职院的教师,首先应取得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教师资格。从教师的职务、职称来看,只要他是合格的教育者,并具备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力,助教也可以进入双师型教师行列,而不一定非是讲师(或以上)才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否则将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

4、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从技术职务(职业资格)的条件看,如果已经是个合格的高校教师,又具备初级以上技术职务(职业资格)的话,就可以进人双师型教师系列。对已获取初级以上技术职务的教师来说,不能见到双证就定为双师,学院应进行以下方面的把关。

衡量“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

双师型教师(double-position teachers),高职教育教师中的特定称呼,是指“双证”教师或“双职称”教师,即“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如“教师 +技师(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

按照教育界这方面的解释,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应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具有教书育人,又具有进行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2、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要求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针对这一点,有学者还提出,“双师型”教师应能按照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能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等。

3、具备相当的经济素养,即具备较丰富的经济常识、熟悉并深刻领会“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经济理论,树立市场观、质量观、效益观、产业观等经济理论。自觉按照竞争规律、价值规律等市场经济要求办学办事,并善于将经济常识、规律等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4、具备相当的社会沟通、交往、组织和协调能力。即既能在校园内交往与协调,又能在企业与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

5、具备相当的管理能力。即在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教学管理能力的同时,更要具备企业、行业管理能力,懂得企业和行业管理规律,并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

6、具备相应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即要适应资讯、科技和经济等快速变化的时代要求,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善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有关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的通知如下:

一是明确认定范围。以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为主,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和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可参照实施。

二是严格标准要求。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衡量“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的第一标准,突出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考察,注重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实绩。

三是加强组织实施。明确认定基本流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认定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认定主体由具备认定条件的学校、第三方机构或专家组织等担任。

四是强化监督评价。明确国家和地方对“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监督评价等有关要求。

五是促进持续发展。明确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发展路径,制度保障,待遇倾斜,认定和复核周期等内容。

六是注重作用发挥。明确“双师型”教师在综合育人、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带头引领作用,并将“双师型”教师作用发挥情况作为“双高”建设计划的重要指标。

双师型教师是什么:

双师型教师,高职教育教师中的特定称呼,是指“双证”教师或“双职称”教师,即“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如“教师 +技师(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

何谓“双师型”教师,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两种:

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

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

而有的学者则将“双师型”教师的理解概括为三种:

一是“双证书论”,认为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

二是“双能力论”,认为既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就可看做是“双师型”教师;

三是“双融合论”,即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双能力”。但不管是哪种概括,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一是停留在字面解释上,二是表现为较有理性的综合解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0233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