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蕾斯文案翻车:别拿低俗当有趣

杜蕾斯文案翻车:别拿低俗当有趣,第1张

4月19日,杜蕾斯一如既往地在会微博上和其他的品牌商互撩一下,可是没想到,这车到了喜茶这就翻了、翻了、翻了……

4.19其实有一个年年都会流行的梗,那就是4—(four)、1—(one)、9—(nine),按照英语谐音转译过来的话就是for one night,简称一夜情。作为全世界方位内都是数一数二老大哥存在的知名避孕套品牌商,杜蕾斯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绝佳良机了。4.19日下午开始,杜蕾丝官方微博每隔一个小时就会发一张图片,来和其他品牌商互撩一下。可是万万没想到,互撩的对象到了喜茶这,场面就开始难以控制了。

杜蕾斯和喜茶互撩的这一条博客里,打出的宣传语是“HI,还记得第二次约会,我对你说‘你的第一口最珍贵’?”随后,喜茶的官方博客也进行了跟帖:“HI杜杜,我记得那次约会,说好了从那天起,你唇上始终有我的芝士。”杜蕾斯是一如既往的“污”,也充分证明了自身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司机”。但是喜茶作为一个饮品的知名品牌,跑来凑这热闹,且充满性暗示的互撩回应则难免会让人觉得不能接受,于是有网友评论了:“对不起,有点恶心。”

争议的声音太多,因此杜蕾斯和喜茶的这一次联合品牌宣传可谓倍受关注。在此之前,杜蕾斯的文案可都是称得上是“神文案”,简直就是文案界“教科书式”的存在。且举上一个杜蕾斯和箭牌口香糖的例子:“亲爱的箭牌口香糖,感谢你。这么多年,感谢你在我左边成为购买我的借口。”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一次的文案时间赶的有点紧,以至于生生将品牌联合宣传现场变成了自家的口碑翻车现场。

众所周知,杜蕾斯能够有今天的名气,不得不提的就是以往能够令人会心一笑的文案风格和营销互动。虽然杜蕾斯后台人员很快重发了和喜茶相关的互动海报,将“你的第一口最珍贵”换成了“你是我爱喝的奶nice盖guy”,也替换了海报上的“今夜一滴也不许剩”,同时还修改了另外几则图片上的文案。但是在修改过后,虽然内容不再有什么槽点,可也变得没有新意、流于平庸,被不少网友回应“不满意”。

有网友质疑是不是杜蕾斯的文案换了,不然怎么这么油腻。原来,在今年初,杜蕾斯和之前的文案团队已经结束了合作关系,正式分手了。而新到的文案团队好像还没有意识到,杜蕾斯原本的文案之所以被吹捧,是因为其带有创意的性暗示和得体的品牌包装,既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的同时又不至于过分暴露。更不用说这丝毫不带遮掩且异常暴露的互撩宣传语对面,站着的并不是相关行业的从业者,而是一个饮品的知名品牌商。

下回再见。

往期回顾:

一个痛心疾首的母亲:17岁男孩当场跳桥自杀

顺德孕妇、兰州女车主: 她最害怕的事情似乎已经成真

马云: 996是种福气|你为什么不加班到死?

西安奔驰事件: 年轻人总以为能讲道理?

第一张黑洞图片,版权归属“视觉中国”?

公号黄粱梦      痴小白 出品

一杯清酒敬你    两颗青梅留下

愿数十年后重聚   笑靥仍旧如花

疯言疯语疯子

时光似刀,最为无情。最怕虚度,也最怕消磨。先将二十年断给了成长,再将三十年断给了家庭,最后的三、四十年,如果儿女事业有成,就断给你自己慢慢衰老。

苹果手机推出5G系列最后不幸翻车,被罚款80万。但是其实社会上很多大众并不会在意到这个“翻车”的事情,对于杜蕾斯的广告还是津津乐道的。

首先,杜蕾斯的广告文案一向是惊为天人的,经常蹭社会热点,还和一些名声很大的品牌进行合作,根据热点或者是对方品牌的性质提出有关自己品牌的广告,甚至还会有一些暗示性的语句。杜蕾斯的文案真的是让业内的广告人都感觉啧啧称奇,在一些暗示性的语句背后,其实也是打着一个“擦边球”,每次都能让人感觉有点那个意思但是又假装没有那个意思,而且也嵌入了自己品牌的调性,甚至结合了其他品牌的特点。虽然可能对于产品的介绍没有特别多,但是更多的是对于这个品牌名声的打响。每次的广告文案都能成功冲上热搜,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所以无论怎样,杜蕾斯的广告目的都达到了,让这个品牌的名声更加大。

但是另一面,这些“擦边球”,是否可以每次都顺利通行呢?在广告法里,对于广告的字眼,宣传的内容其实都有严格规定,虽然只是暗示性的词语,但是大众都基本能理解到,甚至是通过网上相互讨论了解到这句话背后的意思。通常,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都是很难直接放在阳光底下的,并且在长久的传统观念以来认为是很私人的事情。虽然现在的社会也在逐步开放,但是对于这些话题的看法也不是完全放开了。所以,每次对于杜蕾斯发布在公众平台的文案,大家都会带有一种猎奇的眼光去看待,也带有一点独特的意味。

所以,对于杜蕾斯的“翻车”,虽然对于企业来说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更大的广告效益却仍然丝毫不差地达到了。

今年的10月14日,杜蕾斯因内涵广告被罚81万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并且迅速占据前排,网友对此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议论。

有些网友大力支持,认为处罚非常到位和及时,毕竟杜蕾斯的某些广告词着实过分;但也有另外一部分网友持相反意见,毕竟杜蕾斯买的就是安全套,不这么宣传该怎么搞呢,况且连广告词都管的过于严苛,那还谈什么青少年教育。

其实,留心的人只要去查一查杜蕾斯的母公司上海曼伦的违规处罚记录,大概就知道杜蕾斯并不是第一次因为广告词挨罚了。

而此次处罚,虽然是10月份才到来,说的却是今年7月份的事情,并且也没有说明具体是因为哪一句广告词被罚,让人感觉到了一丝“营销”的味道。

不过,针对此事,我们其实可以认真思考,这几次对杜蕾斯的处罚是否合理,广告词究竟该如何管理,而对广告词目前的管理模式,究竟是谈性色变还是杜蕾斯真的在打“擦边球”?

其实在此之前,针对杜蕾斯的每次处罚,其实都给出了具体被罚的宣传文案。正如某些网友所认可的,人家就是这个行业,不可能不涉及到,而且如今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这么点车速,还是很OK的。

让我们细数一下杜蕾斯的翻车文案:

杜蕾斯曾经因为一款震动棒的宣传语受到惩罚;在2019年,杜蕾斯与饿了么、喜茶等品牌联合宣传,写出来一些恶俗文案,也被人吐槽。

一般而言,官方给出的杜蕾斯被处罚的理由都是“违背社会风尚”,存在淫秽、恶俗等违法内容。

但是人们更加关心和疑惑的是:“违背社会风尚”也可以算作违法理由了吗?该如何界定这一行为呢?

“社会风尚”可以作为违法处罚的理由吗?

答案是肯定的。公序,一般指社会一般利益;良俗,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风尚。

《广告法》第五条规定:

从事广告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实信用,公平竞争,同时《民法总则》第八条规定了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但是如何界定,还有待商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0349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