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外国品牌进入中国营销失败的案例?

有哪些外国品牌进入中国营销失败的案例?,第1张

佐丹奴服装营销案例分析港资品牌“佐丹奴”在90年代初开始进驻国内市场,短短几年里,其专卖店数量发展迅猛,而且其销售和利润率都跃居同行业榜首,成为成功实施品牌战略的经典之作。现在在走下坡路了。

国外跨国公司失败案例一一安然公司倒闭与企业文化失误的关联度

安然公司的倒闭震惊世界。因为它的超常规发展带有一种传奇色彩,由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性企业在短短的几年中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大集团。它的经营理念是为获得成功不择手段,对内部员工采取残酷的优胜劣汰制度,即“压力锅”文化。前安然公司石油和天然气勘探部门负责人福里斯特.霍格伦说:“驱动力是一种非凡的形象,并且使其业绩记录不断上升。”但是这种“只能成功”的格言在这种环境下,使偷窃他人成果变成很平常的事情。一位安然公司的员工心有余悸的描述到,“在公司中处处感受到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下班时不但要把文件资料锁在柜子里,还要仔细的检查一遍,以免被同事窃取,使自己的劳动成果化为乌有”。在安然,失败者总是中途出局,获胜者会留下来,获得做成最大交易的那些人可以得到数百万美元的奖金。这是安然公司的“赢者获得一切”这种赌博文化的缩影。1)、“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制度使得员工铤而走险 。在安然公司,失败者总是中途出局,获胜者会留下来,指望获得做成最大交易的那些人可以得到数百万美元的奖金。在巴克斯特之前,已有三位高级管理人员在几个月内相继离开的董事长肯尼思.莱。这是安然公司的“赢者通盘吃”这种文化的缩影。该公司保持安然股价持续上升的压力,诱使高级管理者在投资和会计程序方面去冒更大风险。他们说,其结果就是虚报收入和隐瞒越来越多的债务,从而造成了那个一一用前经理玛格丽特.切科尼的话来说-“一座用纸牌搭成的房子” 2)、“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缺乏人文关怀。巴克斯特永远不能就安然公司倒台前发生的情况和他所担心的事情作证了,因为就在25日巴克斯特走进了他的奔驰汽车,举起手q对准头部,扣动了扳机。当局宣布,这名43岁的百万富翁已经死亡。警方认为他是自杀。前安然公司雇员萨莉.艾森说:“今天你受到了青睐,明天就可能失宠。你知道谁得势,谁失势。你希望继续与这个组织联系在一起。为此,你肯去做你所能做的一切。”全球变化同仁公司的彼得.富萨罗说,直到去年秋天,安然公司还在吹嘘它的“压力锅”文化。去年8月份,该公司发表了一项对安然公司的深入分析。 富萨罗的报告说:“安然公司如果不再需要什么人,这些人就会被取代。”报告引用了该公司的一项年度报告中的一句话一一“我们只重结果.” 安然公司的一些前高级负责人说,对高级管理人员来说,他们的升迁往往取决于争夺对公司的战略及将励之控制权的高层斗争的结果。

 2013年4月,现代为推广低排放的汽车在英国投放了一则名为“Pipe Job”的广告。广告中,一名男子试图以吸入汽车尾气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片中详细描述了他在车库里的准备工作,几个小时过去,这名企图自杀的男子并未成功,广告最后给出了答案——“新款IX35, 100%水蒸汽排放。”

这样一则带着黑色幽默的广告在保守的英国市场引来强烈的反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0408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