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新媒体营销案例?

精准扶贫的新媒体营销案例?,第1张

京蒙两地的共同推动下,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依托北京优质网络资源,与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多层次、全方位打造内蒙古特色优质农畜产品和文旅产业品牌,创新互联网新媒体下造血式、带动式、精准式消费扶贫理念,探索“互联网+新媒体+消费扶贫”新模式。截至目前,线上线下销售额达2080.98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户1993户、4464人增收受益。

启动“扶贫达人培训计划”造血扶贫,

培养优秀草原新媒体创作者

启动“扶贫达人培训计划”,组织锡林郭勒盟、兴安盟、乌兰察布市、阿尔山市4次线下培训和持续30次线上培训,共培训3380人,发布31208条消费扶贫信息,让全国1.1亿用户了解到内蒙古特色农副产品和好风光。另外,指导学员开通了13个头条店铺,成交838个订单,交易额127万元。“扶贫达人培训计划”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年轻自媒体导游、优秀扶贫干部、全职妈妈、民族手工业店主等不同职业的平台用户通过内容创作传播推广家乡美景好物,为当地品牌宣传、产品销售、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提供持续造血,真正实现“造血式”扶贫,带动家乡产业发展。

实施“山货上头条”带动扶贫

助力打造内蒙古优质农产品品牌

实施“山货上头条”项目,帮助32家扶贫企业完成销售平台入驻,销售特色农产品101359件,线上线下助推国贫旗县特色农产品销售额1953.98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户1993户、4464人。一是开展“山货上头条”锡林郭勒羊肉扶贫项目,打造消费扶贫“爆款”产品。邀请国宴大厨、抖音头部美食达人、当地内容创作者和三农创作者等,通过视频、直播、图文、微头条等形式,传播锡林郭勒羊产地环境特色、品质特点、特色吃法等内容,传播量达14328万次,品牌曝光量超过2亿次,宣传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带动字节跳动平台其他商家销售内蒙古羊肉产品12282件,销售额达225.3万元。同时,项目联动当地企业通过提高收购价、消费扶贫、资产收益分红、定点帮扶、安置就业等机制,惠及735户建档贫困户,1830余人,有力的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增收。此外,通过项目宣传,内蒙古扶贫企业羊羊牧业与知名餐饮企业小尾羊公司达成716.8万元产品订单,并与北京市匹夫涮肉、四季涮肉、丰茂串城等餐饮企业合作,开拓线下销售渠道。二是组织“内蒙古山货节”活动,集中推介国贫旗县优质农产品。先后开展“秋季山货节”和“内蒙古山货节”网络专场营销活动,集中推介锡林郭勒即食羊杂、兴安盟大米、赤峰敖汉小米、乌兰察布益生菌酸奶等18款产品,邀请抖音达人、本地达人和明星围绕内蒙古风土人情、美景好物进行内容创作,以优质的内容吸引用户关注,助力内蒙古脱贫攻坚。项目传播量达到23918万次,总销售商品73610件,销售额达417.4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258户,贫困人口2634人,带动贫困户增收41.48万元。

随着传统零售模式转变以及互联网技术发展,直播带货作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互联网营销模式,让人们消费方式及理念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线下销售模式受阻,对线上销售模式提出了新需求,直播带货不仅在疫情期间成为了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最直接的销售渠道,而且更成为了不少行业复工复产的重要抓手,促进了经济复苏。

许多人通过直播带货方式,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直播带货使得销售者与消费者互惠互利,直播带货省去许多中间环节,销售者售出产品价格比较低廉,消费者可以享受到实惠。要想做到让消费者放心购买,首先要保证产品质量,在挑选一些农产品是要要严把关,只要质量有保证,消费者才会购买;其次要做好售后服务,在销售产品时要做好售后服务,通过提高服务让消费者满意;最后是要完善物流,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后,要及时发货,避免消费者购买后迟迟得不到商品。

在湖北恩施柏杨坝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身着土家族服饰的何贞碧正在“村花直播室”向网友推销着当地的特色产品,有柏杨豆干、紫山药、茶叶、冬桃、李子、腊肉、大米、党参等土特产,带货2000余万元!通过直播带货,既销售了当地特色农产品,还可以带动当地劳动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直播带货是一种新型扶贫方式,通过消费者购买扶贫产品,带动当地农民提高收入,从而实现致富梦。我们要做好直播带货助力作用,让其能够真正帮助当地贫困户销售农产品,改善他们生活,提高收入水平,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0631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