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销中国中产阶级

如何营销中国中产阶级,第1张

去年我做了一个关于“中产蜕变”的主题演讲,引起了很多企业和媒体的关注。我认为未来十年,会是中国中产文化全面形成的阶段,因此我分享一些对于中产的研究给大家,期待与大家探讨,也请提出一些您关心的问题,我们可以继续深入研究。

社会学界、营销学界和经济学界都在探讨“中产阶级”,他们为何会引起各界的关注呢?过去中产阶级的崛起只是社会学家关心的问题,今天,中产也成了各品牌主和广告商关注的对象。

中产的出现

中产阶级是如何诞生的?回顾中国30年的阶层之变可以发现,1977年之前,中国的阶层分布是非常固化的。那时,中国处在计划经济阶段,77年恢复高考到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很多人都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也有很多人利用了政策的空隙和机会,成为第一批暴发户。

1984年,国家提出“务工经商”的概念,此时,出现了第一轮的打工潮,80年代末的时候出现了留学潮。另外,邓小平南巡讲话出现了九二派,也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通过了《公司法》,人们可以创办自己的公司,主导自己的命运。21世纪初,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加入了WTO,草根明星备受关注。社交媒体为大众舆论提供了途径,现在90后进入到社会舞台,十二五规划迎来了中国新一轮的创业大潮。

恢复高考之前,中国阶层是属于“先赋型”阶层,一个人出生是什么阶层,一辈子就是什么阶层,没有什么多元化的路径可以让一个人的阶层发生改变,那时候没有中产。而现在的阶层划分属于“后致型”,一个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其在社会当中的地位,主导自己的命运。这个过程中,各种新的创富浪潮让中产阶层在中国逐步的发展壮大起来。

中国社科院数据显示,中国的中产阶层已经占据人口的23%,并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扩大。招商银行是第一个定义中产阶层的品牌,马蔚华在2012年达沃斯论坛中表示非常关注中产阶层,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中产阶层展开的。此外,中产阶级已经被搬上了大银幕。这些艺术表达形式都说明中产已经在这个社会现实存在了。

中产的消费和生活形态

中产阶层保证品质生活,有圈子有修养有内涵,他们要从容消费,有品牌建设,有鉴赏力。

这里并没有说中产一定有多少钱,他们更多代表的是消费学意义上的阶层特征。在中国的整个社会改革开放过程里面,一开始中产在寻求身份认同和身份构建,他们曾模仿一些暴发户,模仿富二代,跟从这些人的消费模式,他们曾模仿国外和西方的中产阶层,来建构自己并向别人炫耀。

渐渐地,他们发现只能模仿别人的表面,但内涵并不相同。于是,他们开始进行了一些调整,并最终形成自己的消费特征,它从模仿中区隔,向上看。中国很多的奢侈品是由中产阶层消费了,他们向上看,会出现很多跨界的消费,导致中国不存在非常理性的消费。

中产是在蜕变中看未来的群体。

现在的中产阶级很重视知识,很多的财富新贵都是留学回来的。他们强调知识,强调国际化,强调下一代的发展,强调着眼于未来的规划理念,强调圈子。很多的中产靠社会资本赢得机会和财富。对于自己的人生,中产阶层认为自己还有提升的空间,还在追逐成长。他们希望在工作中释放更多的时间回归家庭,他们希望取得家庭和事业的平衡。

他们会用心地经营自己的人脉圈子,会对圈子进行分类,比如,朋友、事业伙伴、兴趣相投者,他们的圈子相对比较多元化。中产所追求的成功是财富的积累、自我的成就、家庭的美满和理想的实现。所以,中产阶级的一个比较有特点的符号就是非常多姿多彩的人生。他们很忙,但并不是工作狂,很多中产阶级家庭中都会有一个人为家庭做出相应的牺牲。

中产阶级爱有品有型的生活。

我们的调查显示,中产阶级每天出门上班之前在镜子面前会停留很长时间,男性平均花费的时间是14分钟,由此可见,中产阶级对个人的形象有很高的要求。此外,他们还追求精神生活,比如,中产阶级旅行的活跃度很高。

对于自己的圈子,中产阶级则是抱有物质和精神双高标准的要求。所以,他们会构建自己多元化的圈子。中产阶级有很强的文化符号。他们很重视格调,他们不断塑造属于自己的经典品牌,在未来的黄金十年里,将会有很多的品牌得到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的亲睐,高端品牌也会有一定的调整。他很在意有投资价值的东西,但他们喜欢一个品牌不仅是喜欢价格,更喜欢内在。他们选择一些低调的奢华,但不会炫耀。

面向中产阶级的营销策略

面向中产阶级的有效传播,一种是以兴趣为导向的,另一种是以内容为导向的。

中产阶级关注财经娱乐法制,他们甚至成为社交媒体的主力军。现在的社交媒体对中产阶级的影响很大,同时,中产阶级中存在明显的口碑传播,他们很重视家庭对他带来的影响。一个品牌要去影响中产阶级,首先就是成为那些富一代、富二代还有暴发户青睐的品牌,中产会关注这个品牌。

其次,品牌主应当考虑子品牌,独立品牌,专门为中产阶级这个群体进行设计。

因为高端品牌向下延伸一定损害它的形象,而中端品牌向上延伸又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品牌主和广告主要把握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以及他们对优质生活的憧憬,进行有效的品牌传播。例如,LV的广告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因为它诉求了大家的心灵理念想达到的共鸣。品牌主和广告主首先要定位中产,要满足中产的需求,时时创新,产品设计要独特,要有文化内涵。

刚过去的38妇女节,各大公司又都无所不用其极的跪舔广大女性,天猫女王节——女人不设限,京东蝴蝶节——活得漂亮等活动主题设计都从侧面印证了女性意识觉醒,消费更自主悦己。向来以男性消费力为主的京东也从17年就开启了其一系列的女性化战略落地,可见当代女性尤其是中产女性的消费能力已经大到我们在战略布局、活动设计过程中不得不去主动出击

针对于此,我们在营销活动设计、广告投放等如何紧紧抓住这部分用户群体?本文就将就此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

一、人群解构——中产女性的人群特征

所谓中产人群是指具有较高经济资本、购买力较强、消费意愿强烈,代表着国内最活跃消费力量,对国内需求有非常大的影响。而中产女性约有7746万,该部分群体其地域、职业、收入等方面也有其鲜明的特征。(数据参考艾瑞咨询)

1、年龄结构上,一二线呈现倒三角,小城中产则呈现橄榄形

一二线城市中39岁以下的女性达93.7%,而中小城市则为84.1%;一方面大城市更吸引年轻人前去奋斗,同时也和其职业分布相关。

2、职业分布方面,一二线女性职业分布更加集中,小城则更加分散

大城市各个行业岗位更加细分,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投入,也可以看到一二线中产女性中接近30%从事专业人士相关岗位;而小城中岗位种类相对没有那么多,反而公务员、创业等成为了更多的选择。

3、收入与支出方面:4成中产女性年收入增长20%,而支出结构中各城市层级差异较大。

女性消费意识的觉醒背后一定是女性收入增多的事实,从数据研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68%的中产女性收入逐年攀升。而在他们的收入结构当中工资及理财收益都占据最大份额,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不同城市层级其投资偏好也不相同:一二线相比更倾向于股权债权、三四线相比更倾向于房产投资收益。

在支出方面一二线城市相比在子女及自身教育方面支出较多,这和大城市生活教育成本较大有关,同时一二线城市中产女性也更愿意进行旅游消费来获取身心的愉悦及眼界的拓宽,而中小城市家庭则更愿意健身等体育类消费。

4、学历分布上:一二线女性水平明显高于小城中产女性

 主要原因还是下线城市对高学历水平人才吸引力小,留存难度大。

分析总结 :

1、中产女性普遍拥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对新鲜事物较容易接受,有一定的投资管理意识。

2、产女性有较高的收入水平,收入增速也较明显,未来消费能力可有更进一步期待。

3、各层级城市的中产女性在学历、职业等分布特征差异较明显,对应与之产生的影响就是一二线中产女性有急切的身份认同,实现阶级跃进的进取心,小城中产女性生活方式进阶并像一线,但圈子较为固化。

二、消费解构——中产女性的消费观

1、消费注重品质和性价比,其次是需求程度,这也是该人群容易冲动消费的重要原因。

中产女性“自主悦己”,相关消费资源超过90%通过自主学习获取,因此中产女性购物更加有目的性,但当遇到了商品品质感较强,性价比也较高时,即使需求没那么强烈,也能较强刺激其购买的。

如何在活动信息中充分的传达出品质和性价比,也将成为该活动能否吸引中产女性用户的重要因素。

2、产品及品牌认知渠道较多,但受电商网站的导购推荐影响最大

该部分用户已经有良好的网购习惯,产品及品牌认知多通过电商网站进行了解,同时以人为主导的熟人推荐、明星带货等也是重要方式。

3、中产女性对品牌促销敏感度较强烈

当某一知名品牌进行打折放价时,会较强吸引中产女性群体的购买,说明该群体对品牌的促销敏感度较强。因此在活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以品牌为维度的活动玩法。

三、活动策划设计过程中如何抓住这部分群体

1、获取关注,动用一切渠道和手段获取该部分群体的关注。

无论一个活动设计或一款APP产品运营,用户的关注是流量产生的关键。京东战略投资唯品会、和美丽说蘑菇街成立合资公司等战略布局,市场宣传上就吸引了大批女性用户的注意,而背后是几家公司商品和用户的打通和共享,让女性用户可以在京东有更多的选择,享受更品质的商品和服务。这都是获取女性关注的市场策略,那么我们应该从哪几点着重关注呢?

a、品类。为什么淘宝有天然的女性客群优势?为什么女性同胞都爱在小红书上面种草?这都和各个平台的品类优势相关,女性天生更偏好关注服饰、鞋包珠宝、美妆护肤等品类。这也是为什么京东不惜重金投资唯品会,其背后是为了拓展平台品类,增强品类优势,发展女性客群。

b、品质感。在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看到中产女性在消费关注的主要因素里,品质占比47.1%。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品质感不仅仅包含所购买的商品,还有购买商品过程中一系列的所接受的各类服务,也就是说品质感不只包含在使用的商品中,我所看到的APP的UI设计、售前售后的服务、商品的包装等都是品质感的传递载体。

c、性价比。性价比在中产女性关注的消费因素中占比达45.8%,好用不贵几乎是每个人的消费追求,中产女性也不例外。但这追求背后的逻辑不光光是好用不贵本身,还有消费智慧的比拼炫耀。活动策划中,一方面确实要甄选出性价比高的商品参与,但同时如何让消费者意识到也非常重要。

2、构建站外—站内—服务—分享协同闭环

站外获取用户的关注吸引更多用户进入站内后要形成有效的转化,而服务则决定了转化的高低及用户是否愿意分享传播。

a、站外。站外渠道是获取新客的重要渠道,制定有效的投放策略渗透目标群体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闲逛是女性用户在互联网环境下常见的行为,而站外咨询渠道如返利网站、新闻、娱乐网站等都是女性用户聚集地需要重点关注。

b、站内。以电商网站为例,一场活动策划中,女性用户更喜欢逛促销、逛店铺、逛内容导购。因此一场活动站内的导购内容、导购形式非常重要。

c、服务与分享传播。售前服务和售后服务能让用户享受到便利的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让用户意识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视,这也是用户愿意进行分享传播的重要原因。

2014年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之为跨境进口电商的元年,传统零售商、海内外电商巨头、创业公司、物流服务商、供应链分销商等纷至沓来,好一番野蛮生长的景象。结束这一场面的是两年后的“408新政”,资本和价格战的疯狂终究还是昙花一现,同时也意味着流量时代和屌丝经济的过时。

尽管跨境电商新政的过渡期一再延长,但所有的玩家都意识到了一个事实,政策红利正在不断消减,被供给侧改革和消费升级两大趋势推向风口浪尖的新中产阶级,成为跨境电商平台为数不多的抓手。

从野蛮生长到服务新中产

在艾媒咨询日前发布的《2017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中,网易考拉海购以24.2%的市场份额居首,紧跟其后的是天猫国际、唯品国际和京东全球购。市场排名前四的玩家掠走了超过72%的市场份额,那些在2014年前后盛极一时的跨境电商平台,要么已经退出市场,要么沦为“小而美”。

究其根本,跨境电商不再是在政策和流量红利下成长起来的“野孩子”,而是迎合消费升级和新中产的电商新贵。而从艾媒咨询等第三方机构的用户行为研究来看,跨境电商的用户画像越发的倾向于新中产的标签。

1、66.2%的消费者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的单次消费金额在301-1000元之间,远高于淘宝、京东等大众电商平台的客单价。

2、每月至少有一次跨境电商购物的用户高达68.2%,其中有11.6%的用户每周都有进行消 费。

3、在艾媒咨询的数据中,仅有1.6%的消费者对仅一年的购物经历不满意,且会从产品品质、性价比、品牌等更多维度选择。

更重要的是,这些用户行为直接决定了跨境电商的行业格局,以及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方向。比如说,在新增用户的主要消费的平台中,网易考拉海购占比34.1%,天猫国际占比32%,京东全球购和小红书分别占比26.4%和21.5%,新增用户越来越集中。

一方面,诸如网易考拉海购、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等背靠互联网巨头的平台,在商品品类、品牌合作、物流服务等方面占据优势;另一方面,在消费升级浪潮下,用户消费更注重满足自身个性化需求,对商品品类、品牌丰富度及新品更新速度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也更考验平台的模式和运营能力。

按照吴晓波的观点,新中产已经跨过使用和低价的需求,开始愿意为生活质量、健康、品味买单,他们愿意为高品质生活支付一定的溢价。也有人恰当的将国内的新中产阶层定义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目前来看,大多数跨境电商平台不断倡导服务新中产的理念,新中产已然成为跨境电商的主要消费人群,并且引领了消费升级的浪潮。

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理念上的革新,头部的跨境电商平台已经开始将新中产作为自己的核心用户群。除了品牌营销方面的新中产属性,天猫国际正在从消费习惯、选品要求、服务体系等全方位的满足新中产阶层的需求。同样的还有网易考拉海购,在选品上更倾向于个性化和专业化,高价值的大牌母婴、百元以上的洗发水等快消品,在服务新中产的路上越走越远。

围绕新中产阶级的争夺战

瑞信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度全球财富报告》中,对中国的新中产数量有一个预估:到2021年,全球预计新增的2亿中产阶级人数中有一半将来自中国。马云更是乐观的表示,中国已经有超过3亿的中产阶级,未来10到20年将积累5亿中产阶级。

反观现有的跨境电商用户规模,艾媒咨询给出的数据是,截止到2016年末,国内的跨境电商用户增至0.41亿,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0.74亿人。一边是远未饱和的市场,一边是中产阶级庞大的消费能力,呈现到行业层面来看,一场围绕中产阶级的争夺战已经在跨境电商平台之间上演。

电商的成熟,根本上是消除了信息不对称,但在跨境电商领域,这种信息不对称仍然存在,甚至演变成为用户体验上的痛点,即消费者对正品保障的质疑。事实上,这也是跨境电商平台在用户争夺战中的落子之处,简而言之便是供应链之争。

从整体层面来看,吸引大牌入驻是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的主要发力点。以今年上半年为例,花王乐而雅、Caprilac、赛诺菲、Bio-Island、轻曲线、Hape、贝拉米、Rafferty's Garden、Royal Nector等海外大牌等入驻网易考拉海购,ALDI、Garden of Life、Spa Treatment等入驻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吸引了ASDA、拜耳、德龙等国际供应商,蜜芽、格格家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动作。原因不难理解,跨境电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日益明显,除了商品质量外,跨境电商平台还需要覆盖更多商品品类和品牌。而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各平台势必会继续加强上游供应链建设,扩大与国际品牌的合作并扩充商品品类。

所不同的是,不同背景的电商平台在供应链的争夺和布局的重点上,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模式。

一类是以天猫国际为代表的生态链模式,意在整合自身的行业资源和数据优势。比如说天猫国际已经与天猫平台进行战略布局的贴合,依靠大数据的精准用户画像、流量优势和自身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来吸引更多的国际供应商。无独有偶,京东全球够也有着类似的打算,并且与沃尔玛等扩大合作,整合国内的电商平台和供应链,以达到吸引供应商和大牌的目的。

另一类是网易考拉为代表的自营直采模式,逐步覆盖了数据、选品、供应链、物流等环节。自营模式是网易考拉海购快速崛起的驱动因素之一,并以此建立了不错的用户口碑和正品保障。进入2017年之后,网易考拉明显加快了供应链方面的布局,先后在欧洲和澳洲举办招商会,宣布未来3年内从欧洲采购超过30亿欧元的优质商品,并一举成为澳洲品牌在华最大的跨境合作伙伴。

网易考拉的聪明之处在于,自营直采减轻了海外运营的负担,大规模的招商会也换来了大批的优质供应商,比如欧洲大型连锁供应商P+M、澳洲知名全有机品牌贝拉米、德国最大连锁日用超市Rossmann等,为今年的再加速和未来三年的布局夯实了基础。在阿里和京东对电商近乎垄断的情况下,对电商领域的后来者而言,网易的电商突围以及电商第三极的行业地位,颇有值得借鉴之处。

再者,格格家等深耕垂直领域的电商平台,似乎为跨境电商领域的中小玩家指出了一条明路,在品牌和品类上难以对标互联网巨头的现实中,选择垂直领域突围,进而建立起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倒也不失为一种可行之策。

未来怎么走?

从2011年兴起的海淘热,到2014年之后的跨境电商,再到如今的巨头林立,长达多年的行业进化中,始终未能走出迎合中产消费习惯的圈子。网易考拉海购CEO张蕾在早前的分享中提出了“生活进化”的概念,倡导消费者为品质生活买单,这会是跨境电商主动引导用户习惯,重新思考电商初衷的开始吗?

在发达国家,生活美学已经成为一种中产阶级热捧的生活方式,一种在满足基本生活物质之后所产生的精神需求。在某种程度上,跨境电商是最接近生活美学的电商模式,用户淘的不只是商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阿里从淘宝到天猫再到新零售,京东努力营造仓储和物流优势,网易考拉海购和网易严选两个围绕生活方式展开的电商思维……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电商注定会朝着那个方向进化。

不管怎样,新中产作为中国互联网的现象级热点,直接左右了电商的产业形态。跨境电商也好,新零售也罢,得中产阶级者得天下。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云计算、VR等行业的观察研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0647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