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石的设计要点

松花石的设计要点,第1张

松花石砚的雕刻有个不良的倾向,就是雕刻的方向趋于和玉雕的加工方法,把松花石砚制作成了玉雕件,抛弃了砚台研磨墨块的功能。给研磨的空间很小,而不厌其烦地在繁文缛节上下功夫,这是松花石砚发展过程中的误区。砚台,必须保持砚在研磨过程中的实用性,违背了这一点,就只能把这类东西化分到石雕件了面去了,而在石雕件里面,松花石的商品价值并没有普通玉石贵,这就会造成整体商品的低价位抛售,给松花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后果。

在砚台的设计上,要保证砚塘的比例度占七成左右,这样一能体现出砚台的实用性,二能在审美视觉上舒服。而且要讲究深浅砚塘的搭配在一比四的比例度,便于砚出的墨汁收拢。周围的花草树木以及景色人物是起烘托作用,不要喧宾夺主,更切忌把松花砚作为摆设的玉件来雕制。

现代的砚台既是文房用品,又是工艺品。但它首先是研磨的工具,其次才是这种工具的艺术修饰。所以砚的主体性必须保持在七分以上,不能过度地强调它的修饰,毕竟砚石不是玉,不能把砚台当玉来雕琢。过度的雕琢会失去砚台的本性,弄的不伦不类,更失去了它的收藏价值。

一块上品的松花砚石在手,要多动脑,少动刀。先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结构,色泽变化,不要先急着把它磨平磨光,做成成品砚料。高手雕砚讲究“看三个月,思两个月,做一个月”。要看看所要雕琢的松花石料能不能在自己手中妙笔生花,再仔细思索研究它两个月,然后用一个月的时间雕琢,用寥寥几刀就出山现水,画龙点睛,这才是雕刻艺术所达到的最高艺术境界。

《琢砚要法》

--扬眉

其一

去璞留皮自然边,少动多静若悟禅,

两山一景七分水,池阔塘深晚渡船。

其二

天高地迥群峦宽,江清水阔柳如烟,

垆边晓月添春色,冰绡佳人把琴d。

其三

俏色琢出玉容颜,繁星若雪梅花丹,

紫袍绿带衣边锁,金丝银线手中穿。

松花石 是一种比较独特的石,这种 石材 能够展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而且能够还好的将松花奇石古老的文化内函与价值展现出来。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松花石 如何保养好及松花石有什么作用。

松花石 如何保养好

1、首先可以使用工业试剂液体腊涂抹就可以,这种方法 *** 作起来方便快捷成本低,不足之处易挥发,但是需要经常涂抹,且木座及摆放之桌易沾染腊液,另观感欠佳。

2、也可以考虑把奇石放锅中加水煮热,待水温达80度 左右 捞出(此法适用于小型奇石)石体因自身高温水份很快挥发,趁热用工业固体腊在石表面涂抹,石腊遇热溶化浸透石块内里,表面可以使用电吹风吹冷却后,用布手工擦抛即可,此方法可防石体泛白,不足之处日后沾灰也是不容易清理,观感欠佳。

3、你也可以使用柏丽珠喷涂。不足之处柏丽珠造价比较高,而且这个也是需要经常喷涂。

4、这边来推荐一个最佳方案,就是先用柏丽珠喷涂一遍,然后取适量 地板 蜡在奇石表面涂一层厚约0.5毫米,这个时候记得使用鞋刷子粗略打一遍,稍停一刻钟后,再用鞋刷子向擦皮鞋一样细细打磨光亮,完毕再用柏丽珠喷透,如日后各别之处有泛白可用柏丽珠喷涂,这样保养的松花石,会显得玻璃钢光泽、亮丽、品相佳,当首选且宜清理,希望松花石爱好者可以尝试看看的。

5、也可以使用硅油(婴儿润肤露)直接喷涂,这种保养的奇石效果佳且利于 环保 。

6、可以使用手养。即用手经常抚摸奇石,用手掌的汗液直接养护到奇石上,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时间会比较长,但是效果还是比较好。

7、其实可以考虑水养。将奇石直接放入水中,奇石纹理效果直接显示出来,这样也可以经常用水清洗擦拭、喷淋。

松花石 有什么作用

松花石这种又称松花玉,产于中国东北长白山区中国松花石之乡-江源区是海相泥质沉积岩。松花石这种有着数亿年前海相运动过程中海底的淤积细泥,经过沉积、覆盖、压制等物理过程形成的坚硬的沉积型微晶石灰岩。其基本的矿物质成分是:方解石、石英、云母、黏土以及少量的金属矿物质等。且松花石无毒、无味、无辐射,色泽丰富,质地细腻,矿藏稀少,这种能够用以雕刻实用和观赏砚台,还可作为名贵的建筑装饰及加工工艺品用料。在民间更是盛传着可做镇宅之宝之说。

总结:关于 松花石 如何保养好和 松花石 有什么作用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不管什么产品都是需要好好保养,保养好了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但是保养方法一定要用对才行,这样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松花石砚的风格以从原来宫廷定性画本和尺度,定型加工,走向了自由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整合,基本形成了仿制宫廷风格、关东大气风格、江南婉约风格、自然随型风格。 这是依据故宫两院收藏的宫廷松花砚的版本高仿复制而成的,它保留了传统御砚的所有风格,但在刀法和刻工及色泽上有差异。原始的宫廷御砚选料十分苛刻,以杨黄绿为选定标准,雕琢时都采用原始的手工制作工艺,讲究刀法的稳健、流畅。

现代制品则选料普遍,追求数量;复制品,都是以机械加工琢磨而成,有其型而乏其味,难步古法。 吉林省原来并未有砚台加工企业,更没有传统的手工作坊加以穿承。八十年代初的通化工艺品厂出品的砚台,也只是借鉴了民间个人收藏杂砚加以仿制,没有自己的风格。后期,为开发这一文化产业,通化,延边地区的生产厂家,聘请了河北的制砚师傅来厂指导砚台生产,他们的到来,也把燕赵浑厚、大气的风格带来,加上关东人的豪放秉性的影响,形成了早期的高浮雕形式的大气的燕赵风格。

这一类的砚台,大多受京华风俗的影响,表现题材以盘龙舞凤,喜鹊报春、福禄寿喜财等祝福类题材,有着普遍的群众基础。 随着松花石砚在台湾和东南亚的推广和普及,江南柔细的婉约风格也应用到松花砚的雕刻中。一些有绘画基础的雕刻师,开始尝试把古典诗词所描写的场景,应用到松花砚的雕刻之中,表现出砚中有画、画中有景,景中有情,情里赋诗的江南婉约风格。实际上,砚台作为文坊四宝中最能赋予思想情感的物品,是需要它不仅有实用性能,更需要它具有艺术的审美情趣,这才更能体现出文人的内涵和修养。

这一题材的发掘,正符合历史和今后松花砚发展的需要,也是今后应在松花砚雕刻者中大力提倡和引导的。 和田玉的把玩件就讲究自然、随型,在雕琢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保留原有的风化皮层。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喜爱玉石人事的介入,也把和田玉的把玩理念输入到松花砚的雕刻之中。人们领悟到,松花石天然风化的皮层,是最完美的大自然产物,是任何工匠也雕琢模仿不了的。所以在得到好的砚料后,一些艺术修养达到高深境界的雕刻师,就要在能保证突出创作意图的,表现创作思想的情况下,尽量保留原始的风化皮层和肌理,形成了自然随型的风格。

这是文人雅士所向往的最高境界,放荡形骸,寄情自然山水,以不动现万动,以少动达多动。这就要求雕刻师傅不仅要练好手中的活,更要修炼好心中的活。“功夫在功夫之外”,这功夫外的功夫,就是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广泛地涉猎和雕刻有关的行业和领域里的知识和文化,启迪自己的思维空间的广度和深度。特别要加强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品读,理解、融会古典诗词里所包含的意境,把才子诗人所描绘出的空间图画,转变到实景上面来,创作出融诗情画意,更赋予深刻内涵的艺术品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0799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