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的发展规划

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的发展规划,第1张

瀛湖不曾辜负民众对它的期望,它壮阔不失温婉,衔秦巴,吞汉江,浩渺烟波,混无际涯。秦巴山水之间,在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竟蕴育了如此大美!美则美矣,安康人民为之欣喜骄傲,但肩负全市经济发展和民生稳定的安康市委市政府却在紧张的规划这一区域新的发展战略——为建水电站,5万移民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聚合的人工湖产生后,如何利用发展的问题。 一份来自安康市移民局的材料显示,1996年以后,安康水库移民工作由安置型向开发型转变。为了适应这一转变,省上领导提出了开发旅游、致富移民的移民工作新思路。根据这一指示精神,省、地、市三级移民部门迅速行动起来,于1996年11月率先开工建设瀛湖的第一个人工景点金螺岛,随后,翠屏岛建设完成。 “两岛”的建成,带动了坝上瀛湖周边10平方公里左右数以千计移民旅游收入的增长,带动了移民航运、移民农家乐的发展。一时间,瀛湖旅游成为安康旅游的新亮点和旅游龙头。很多安康人把对瀛湖的态度分为两个阶段:“2000年之前,瀛湖景区是安康的旅游龙头,那时候提到瀛湖,我们很自豪2000年之后,别的地方旅游大发展,瀛湖却裹足不前,我们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当安康周边地区旅游产业大发展时,瀛湖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不仅景区建设多年来停滞不前,原有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服务项目呈萎缩之势。玉兴岛继旅馆停业几年之后,百鸟园已行关闭;金螺岛和翠屏岛旅游服务设施均已基本闲置,只剩景点开放供旅客观光。许多旅游设施呈闲置状态,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这种局面的症结在于当时景区的管理体制滞后,隶属关系混乱,极不利于旅游资源的重组和深度开发,也使一些投资者望而却步。同时,管理者专业化程度不高,再加上资产的分散,经营主体也很分散,多头经营,多头管理,所以体制上的制约也导致了瀛湖后来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和制约。

全省唯一一个以“生态旅游”命名的区域管委会挂牌成立近些年来,国家和省上接连颁布政策文件,对陕南三市特别是安康市给予了准备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走绿色生态可循环的发展路线。安康市委市政府也提出要“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在一系列政策背景下,经过长达一年的调研论证,安康市委、市政府果在大力推进“一山一湖一城”旅游发展战略实施进程中,下决心用“大瀛湖”概念推进瀛湖风景区体制改革,设立生态旅游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重点负责瀛湖、吉河、流水和香溪洞核心景区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工作。2013年3月31日,全省唯一一个以“生态旅游”命名的区域党工委、管委会挂牌成立。安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鲍永能担任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原安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莲担任管委会主任。“在整个安康发展思路的确立上,民生为本是我们的发展基础,循环发展是我们的路径,建立美丽富裕新安康是我们的目标。瀛湖有77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养好这方水,富好这方民,是我工作的根本目标。”陈莲主任说,“我们要牢固树立循环发展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做大旅游产业为主题,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要求,以建设生态环境优美、旅游产业聚集、田园新城引领、统筹城乡示范“四位一体”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全力培育安康生态旅游新的增长极,为安康旅游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实现以旅游产业为主导,资源要素充分整合、规划建设整体推进,经营管理全新突破、区域综合协同发展,成为摆在瀛湖生态旅游区党工委、管委会一班人面前现实而又严峻的任务。根据现有的工作基础和未来发展目标,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了一年强基础,两年促开发、三年大发展的工作目标。并在充分实地调研和广泛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12345”旅游区发展基本框架。即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一湖为核心、围绕两大板块,确立三条主线,发展四大区域,培育五大产业,实现“四位一体”目标。具体地说就是以瀛湖为核心,围绕香溪洞、瀛湖两大旅游板块,以瀛湖——吉河——香溪、瀛湖——岚河——南宫山、瀛湖——流水——紫阳三条旅游线路为主线,发展香溪洞道教福文化体验区、吉河运动亲水园林体验区、瀛湖生态观光休闲区、流水滨湖古镇度假区四大区域,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培育以林果业、茶产业、水产养殖业、农(渔)家乐和旅游地产业五大产业。突出山水园林主题、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实现互补联动开发。通过瀛湖核心景区辐射带动,连通汉江水,建设旅游村,建成集山水园林、休闲观光、养生度假、特色种养、服务配套及旅游产品开发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实现“一山一湖一城”联动发展。

时任陕西省副省长的景俊海同志前往安康调研旅游产业发展时提出“建设南宫山,联通汉江水,培育中心城”,在此基础上安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山一湖一城”的安康市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在安康这个限制开发区大搞文化旅游发展,通过发挥生态优势,培育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循环产业。在这个发展规划中,“一山一湖”,绝不仅仅是指南宫山和瀛湖,而是具有安康典型代表性的山水,同时要联动城市中的人,真正参与到旅游开发和城市发展中来。瀛湖的开发模式,正是安康旅游发展的缩影,是大战略在小区域上的试点。如何将山水资源挖掘出来,培育旅游业,进行集中建设,其带动力最强,承载力最大,资源最好最完整,这样的试点可以引领安康旅游的发展和方向,它的发展实质上是对全安康发展的思路和决心。

瀛湖体量大,辐射带动力强,加快连通汉江水,依托汉江水系打造水上旅游黄金走廊,对于安康市拉动经济增长,增加群众收入,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必须加快进度,下大力气抓紧做好景区建设各项工作。瀛湖景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建设中一定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运作、高品质建设,要从体制、机制、政策入手,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分步实施,不能零敲碎打,影响景区长远发展。要积极与有实力、有远见的大型企业集团开展合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景区建设步伐。

安康网红打卡景点:

1、“陕西千岛湖”-瀛湖风景区

瀛湖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水质优良、物种繁多,蓝天碧水,岛屿众多,享有“陕西千岛湖”的美誉,是独具秦巴汉水自然风光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也是“陕西十大美景”之一。

景区内的主要景点有:白云寺、天柱山、牛郎织女石、玉兴岛、翠屏岛、金螺岛等,在这里既可以享受烟波浩渺的湖光山色自然美景,又能感受久负盛名的人文古迹,还有精巧别致的亭台楼阁等景观点缀其间,和周围的自然风光、湖中倒影交相辉映,构成一幅诗情画意的壮美画卷,让人漫游其中心旷神怡。

2、燕翔洞风景名胜区

燕翔洞景区汉江水滨,景区主要包括燕翔洞天、汉江三峡、长岭峡谷、狮岭风光、熨斗古镇等众多风光秀丽的生态主题景区,将众多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形成特色鲜明的秦巴文化生态自然风景区。

3、南宫山风景名胜区

南宫山又称笔架山,是处在巴山深处的罕见古冰川和火山遗址的国家森林公园,奇险秀幽的冰川地貌,千姿百态,奇趣横生,各种奇特的地质景观和自然资源,可以体验山林溪泉的野趣。南宫山还是座当地有名的佛教圣地,众多寺庙古建等人文景观,让南宫山增添了不少神秘的人文气息,前往游览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

4、凤堰古梯田风景名胜区

凤堰古梯田是秦巴山区保存完整的清代古梯田,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国家4A级水利风景区,享有“中国最美田园”的美誉。依山傍水的梯田,和古朴的民俗文化相结合,众多的山水田园风光,是休闲度假和摄影文创的圣地。

国家AAAA级旅游区瀛湖,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城区西南16公里处,是西北五省最大的淡水湖。总面积102.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7平方公里,周长540公里,库容26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00余米。景区碧水蓝天,秦巴仙境,水质优良,物种丰富,气候温和,岛屿众多,素有“陕西千岛湖”之称,是独具秦巴汉水自然风光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陕西十大美景之一。2014年1月安康瀛湖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瀛湖湿地保护区)通过国家环保部、财政部评审,列入全国首批15个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之一。

瀛湖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2012年9月,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统一管理瀛湖镇、吉河镇、流水镇行政辖区所有景区景点规划区域,另将汉滨区管辖的香溪洞风景区也纳入范围。设立生态旅游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重点负责瀛湖、吉河、流水和香溪洞核心景区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工作。2014年11月瀛湖将成国家级旅游目的地 项目规划投资30亿。顶总长541.5米,坝高128米,故有“陕西第一坝”的美称。水平。 景区内不但有电站揽胜、水上世界、幽谷探游、白云进香,瀛湖乐园,垂钓等多种游览项目,购物场所。到瀛湖旅游享受大自然的回报,是理想的旅游去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0861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