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营销事例

事件营销事例,第1张

5·12汶川川大地震无情地夺走了数万同胞的生命,给13亿人民带来了无尽的伤痛,同时也对企业进行了一次大考:什么社会责任,什么以人为本、顾客至上,在灾难面前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评判。与万科老总王石的拙劣应试相比,王老吉可以说是最优秀的考生。网民们发出的“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的网上留言,就是王老吉事件营销的得分。

要捐就捐一个亿

5月18日,央视赈灾晚会。老百姓都守候在电视机前,不亚于看春晚,只不过,这是一个悲情的“春晚”,从节目一开始,感动、眼泪就一直伴随着全国观众,从5月12日地震以来,大家心中一直苦苦压抑的情感在此刻得到了充分的宣泄,群情激昂下,就需要一种方式来表达,然而当下又无马上能实现的途径。这时,在晚会上捐款的个人和企业自然都会成为关注的焦点。这时候,老百姓的感性远远大于理性,谁捐得多,谁就得到大家的追捧,谁就是大难面前的英雄。对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利用重大事件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绝佳时刻,对品牌的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

随着捐款的企业陆续走上台,排名顺序是捐得少的排在前面,捐得多的排在后面,开始的100万、200万都没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大家心里有个标准,对一个企业来说,这也太少了点,念在你至少还捐了的份上,姑且不去追究。当一个亿出现的时候,每个人的情绪被调到了最高点,一个亿是高标准,老百姓认为一个企业捐这么多那就是“好”的企业,所以都在密切关注是哪些企业捐了一个亿。“希望他们能早日离苦得乐。”几乎从未在公开场合露过面的公司老板阳爱星,手持一张硕大的红色亿元支票,在节目将近结束前短暂出现在央视直播画面上。一直隐身于公众媒体的加多宝顿时引起电视机前网友的极大关注。10分钟后,一网友在天涯社区上贴帖子:广东加多宝集团官网,由于网友拥挤“瘫了”。当网友查清楚广东加多宝集团是罐装王老吉的生产商,更为公司预制今年的新广告语:“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患难见真情,真爱王老吉”等。有网友还为该笔1亿元捐款算了一笔账:“假如一罐王老吉出厂价是2元的话,要卖掉5000万罐王老吉!”很多人表示,马上就去买王老吉,而且以后就喝王老吉!也有人发帖子认为这是炒作,马上就被群起而攻之。网友回复,捐了一个亿,我们欢迎这样的炒作。有人刚发帖子说王老吉口感不好,马上就被拍砖,被认为是王老吉的竞争对手嫉妒。网友回复,口感再不好,俺也喝,就是苦死,俺也喝,你管得着吗?

要喝就喝王老吉

抛开企业的社会责任话题和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实际上王老吉是借助公益活动进行的事件营销。同其他类型的事件相比,利用公益活动进行事件营销的效果要好得多。

企业参与公益活动,如王老吉的赈灾捐款,不同于一般的广告传播。广告是一种买卖关系,企业花钱向广告主购买广告传播权是为了企业的私利,是一种纯粹的交换关系。而公益活动在一般人看来完全是一种不求回报的奉献活动,在提供人类福利和增进公共利益,它包括提供有形的财物或无形的劳务,对他人表达善意,对社会做有意义的贡献等等。企业资助公益活动是以企业名义,用提供金钱、实物或实务等方式,主办、参与或协办上述的公益活动,所以更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共鸣。而企业借助公益活动与消费者沟通,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借助良好的企业形象影响消费者,使其对该企业的产品产生偏好,在做购买决策时优先选择该产品。公益行为效果亲切自然、易于被接受,而它实质上是一种软广告,只不过其商业性及功利性不像硬广告那么明显。其次,公益活动的沟通对象面广量大、有针对性。公益行为虽然不能直接带来产品的销售,但长远地看,它会改变人们对企业的看法,间接地促进品牌的声誉、形象以及销售等。

赞助灾区活动。王老吉捐助灾区,为灾区人民排忧解难,是社会公益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人素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当灾情到来之际,企业能够适时地组织此项公关活动,就会极大地触动社会公众的情感心弦,使社会公众产生共鸣。就在王老吉捐款后不久,一则“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在网络热传,几乎各大网站和社区都能看见《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他!》等帖子。“王老吉,你够狠”。网友称,生产罐装王老吉的加多宝公司向地震灾区捐款1亿元,这是迄今国内民营企业单笔捐款的最高纪录,“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封杀”王老吉。这显然是正话反说,目的是鼓励大家都去购买王老吉,支持王老吉。王老吉现象。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爱人者,人恒爱之。王老吉在汶川地震中的突出表现以及随后网友们的反应,客观上让国货重新以醒目、高昂的姿态进入了国人的视野,前所未有地拉近了国货与国人的距离。

而通过王老吉在地震之前公布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得出,他们2007年在王老吉凉茶业务方面的总利润也就是1亿元左右。也就是说,本次汶川地震捐款,等于是捐出了企业2007年的全部利润。这才是让广大网友感动不已,并号召“封杀”王老吉的主要原因。在感性的网友号召“封杀”王老吉的同时,也有理性的声音说王老吉此举从主观上或许存在营销策略的考量。即使王老吉方面主观上确实有这种考量,客观上也确实取得了这样的效果,但这种做法不但无可厚非,反而值得提倡。

很多企业和商家在平时总喊着要回报社会,回报消费者,而在灾难面前站出来,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就是对社会和消费者最好的回报。企业通过回报社会赢得赞誉和树立形象,这种赞誉和正面的形象又帮助企业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选择,促使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的后续发展才会更有力量,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这样的一种良性循环显然是企业和社会都需要的。

营销要学王老吉

从王老吉这一事例来看,进行事件营销不但要求营销人员有全面的攻关技巧,更要有深刻的洞察能力,从而发现“事件”的价值、事件的影响及事件的后果。此外,企业策划人员还要有敢为天下先的胆略,如果是东施效颦、人云亦云,不可能制造出有轰动效应的亮点。企业进行事件营销,一方面可以通过密谋策略来亲自制造,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热点事件”这个便车开展营销活动。比如,近年来的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申奥成功、非典流行都是世人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此次大地震更是亿万人关注的焦点。万众注目之下,也正是营销人员可资利用的事件营销资源。

为达到预期的效果,事件营销必须策略先行。对于企业而言,公益赞助可能视为一项企业营销行为,所以在执行公益赞助时必须视同企业其他营销行为一样,策略先前,预先将整个过程的每个步骤考虑周到,包括何时赞助、赞助多少、何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是否邀请政府官员见证、媒体宣传计划如何执行等等。只有考虑充分,把握得当,才能使企业避免成为“无名英雄”,使结果朝着企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虽说不可能预测事件的发生,但企业也应有整体的预案,做到有备而来。

事件营销及公益捐助与营销战略相一致。擅长于公益营销的公司在选择公益项目时其实是非常谨慎的,他们注重项目和时机的选择,往往选择能够促进本身目标的社会公益事业,绝大多数的公益项目针对公司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客户、员工、社区、政府官员或供应商,以有意义的方式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重要的一条是公益活动的受众面,应与自己的消费者群有相关性。王老吉此次的大规模捐助就是看准了事件对消费者的影响力。事实上,从收到的效果来看,也确实如此。

公益性事件营销要把握时机:恰当的时机进行恰当地赞助。当社会出现重大事件或重大事故时,社会、媒体、民众对事件的关注度是最高,如果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主动表态,必须可以引来更多注意力,也最能吸引媒体的报道。与市场营销一样,最重要的并不在于投入的数量,而是能够预先抓住最适合的时机,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比如,同样捐1亿元,王老吉与万科的结局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王老吉在爱国热情高涨的敏感时期,树立了爱国品牌正确而良好的形象,赢得了人们的好感,其次,王老吉在网络营销中,起用“封杀”王老吉的口号,直接拉动了销售的增长。当前,网络媒体的传播力已经丝毫不逊于传统媒体,而中国现在有2亿多的网民。可以说,王老吉利用为灾区捐款的企业行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超级情感营销。而万科却由于捐款而陷入一场危机之中,原因是万科先捐出区区200万,迫于舆论压力,数日之后又做出回应,将拨出1亿元在未来的3到5年用于灾后重建。谁料,此公告一出,还是难以平息网友们的“愤怒”,甚至有网友大骂万科为“奸商”,认为万科做出的捐款1亿元毫无诚意,而是在玩弄人们的感情。

长期坚持的原则:公益赞助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性的营销策略。持续投入与持续回报,才能使企业积累起深厚的品牌美誉度,也获得媒体持续的报道与关注。事实上,作为饮料行业的翘楚,王老吉一贯将商业运营与企业公民责任进行了很好的平衡,始终把有益社会、关注民生作为企业发展的理念。持续八年的“学子情”活动,将自助和助人的信念贯彻始终,为企业、贫困学生、热心公益的个体建立了互助学习平台,让关爱和帮助始终延续和传递下去。王老吉的种种善举,同时也展现了“中国饮料第一罐”企业所应有的大家风范。所以,在实力允许情况下,企业应将公益赞助纳入企业战略的一部分,通过对某一公益项目持续性的赞助,最终获得政府、媒体的高度认可与持续关注。

在事件营销的具体运作中,企业在展现爱心、责任、业绩过程中,都应该尽量淡化商业痕迹,引导第三方进行评价,增加大众对企业价值的认可。任何企业的成功都与社会良性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连,我们只有远离经济效益的短视行为,倡导和谐和发展,才能与社会、政府产生良好的互动,为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事件营销经典案例有哪些?2016年事件营销经典案例盘点:

1.PAPI酱 从“2200万”到与罗胖低调分手

2016年4月,在由罗辑思维主导的「网红PAPI酱广告资源招标会」上,上海丽人丽妆以2200万元拍下,被认为“创人类历史上单条视频广告最高纪录”,PAPI酱成为史上最贵网红。

——美生康贝网络整合营销机构

然而,随后的质疑声中称,这场招标会其实是一场“阿里家宴”而已。而就在几天前,罗辑思维从papi酱撤资,低调分手,表示将全力做新产品“得到”。这所有的一切,不管是不是联合炒作,但这次史无前例的自媒体网红标王拍卖,已经载入中国互联网的营销界史册。

2.深夜食堂《一千零一夜》,淘宝内容营销新战场

淘宝通过大数据发现,晚上10点是一天流量的最高峰值。于是淘宝团队在淘宝二楼打造了一款季播栏目,“一千零一夜”是第一季,以淘宝美食为主题。

2016年8月10日晚十点,“一千零一夜”第一集《鲅鱼水饺》上线,在朋友圈引起一阵刷屏。据了解,视频播出后,截止到第二天中午12点,这加水饺店在14个小时内卖出了6400件饺子,按照以前的速度,这些饺子得卖13年。这样的成绩似乎比什么十万加还要振奋人心;而且淘宝食品全行业成交增长了11.86%,水饺所在的水饺/馄饨类目,更是暴增了488%,绝对算得上一次叫好又叫座的营销活动。

虽然随后的《一千零一夜》播放量一集不如一集,但总的来说,作为淘宝的首档视频栏目,这已算是一次较为成功的试水。此后的淘宝二楼,将成为淘宝内容营销新玩法的阵地。

3.苹果风卫龙辣条,成功转战互联网

作为传统食品品牌,卫龙应该算是互联网化最成功的品牌之一了。从最早的一系列苹果风外包装、官方网站,到最近的自导自演天猫店被黑,每一次都能赚够眼球,掀起一波热议火一把。

从营销角度来说,卫龙辣条处处模仿苹果风,本身就是一个亮点。如果你是手机品牌,各方面模仿苹果,不论做到再好,都摆脱不了山寨的嫌疑;但如果你是个休闲零食,各方面模仿高大上的苹果风,就会让人眼前一亮。

不论是哪种营销套路,这一路走来,卫龙似乎已经渐渐把“垃圾食品”这个标签远远甩开,朝着“年轻人的休闲食品”一路向前狂奔。

总结

如今,是否造成大规模刷屏,似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营销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每个人都在争做刷屏活动、微信十万加,但是真正做出来的没有几个。如今这些能达到刷屏级传播效果,做成全网覆盖的现象级活动,已经被互联网巨头的包揽。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在往后的刷屏事件中,互联网巨头们将占据一大半壁江山,而其他体量、流量太少的品牌和公司,出头的机会将更加渺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0907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