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商品房越来越不好卖了,为何开发商不降价卖房自救?

现在商品房越来越不好卖了,为何开发商不降价卖房自救?,第1张

因为市民是买涨,不买跌,如果开发商房价降了,那么买房子的人可能会更少了。现在开发商的日子并不好过,甚至有一些房地产商已经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甚至会出现倒闭的风险,然而现在开发商应该选择打折出售,以此来维持企业的现金流,可是很多商品房的价格并没有明显的降低,我觉得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政府在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政府的调控政策并不是对房价进行打压,而是为了维持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也就是说需要保持房价,既不上升也不会出现下跌,虽然现在开发商没有降价卖房自救,而房价也没有出现上涨,而是维持在一个平稳的区间,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不允许开发商私自低价抛售商品房。

很多开发商知道市民是买涨不买跌,如果我把房价降了,很多市民肯定认为现在买房子不合适,就更加没有买房的意愿,如果现在开发商保持房价不变,那么很多市民可能还会继续购房,而不是处于观望的状态,甚至有一些开发商商品房的价格没有出现降低,但是如果你买房就会进行一些打折或者送你一些家具,这其实也是在变相的降价卖房。

现在商品房的利润并不是很高,所以开发商降价出售很可能会出现亏损,我们都知道商品房最大的成本就是地,而其建筑成本并不是很高,而且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交很多的税,所以导致开发商的那地成本是很高的,就连万达的创始人王健林也曾说过其实地产商的利润并不是很高,所以开发商想要降价,也没有相应的降价空间,对于我们市民来说,需要看清形势,理智购房。

一旦降价,前期购房的老业主必然会百般阻挠,对于此类例子,大家都已经司空见惯。2、地方施政主体不愿意看到房价出现大跌,因为这不仅会扰乱房地产市场的平稳,也会影响到市场信心和土地收入。因此,过去一两年,我们看到不少城市通过出台“限跌令”或“约谈”的方式来防止房价大幅下调。比如,去年11月,马鞍山住建部发布文件称:商品房售价,不得高于备案价格,同时也不得低于备案价10%。3、避免同行陷入恶性竞争,尤其是对于同一片区同一类型的商品房来说,一家房企带头降价,其他同行就会认为你破坏了行业规矩,结果就会导致行业陷入恶性竞争,这显然也是政策不允许的。

由此可见,根据业内人士的说法,“阻碍”或“不允许”房价下跌的主要有四类人:已经购房的群体、银行、地方施政主体,以及房企同行。

既然“不允许”房价下跌,未来买房还是最好的投资手段?

既然这么多人“不允许”房价下跌,是不是意味着买房子仍旧是最好的投资手段呢?在笔者看来,作为政策性市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看政策对于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定调。实际上,从去年12月份的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5月份的全国大会,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定调没有发生改变,“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一直都是总基调,而且在7月25日的房地产座谈会,国家还明确表态,要“时刻紧绷房地产调控这根弦”。由此可见,平稳将会是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基调。

鉴于此,“不允许”房价下跌可以分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不允许”房价下跌是不允许短时间内大跌,但可以跌小幅度下跌或平稳回落,前提是要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和老百姓财富的稳定。另一方面,“不允许”下跌不代表允许房价大涨,是允许房价在可控和合理的范围内上涨,一旦楼市异常升温,热点城市的调控仍然会加码升级。进入7月份以来,已经有杭州、东莞、宁波、深圳、长春、南京等热点城市相继开启了新一轮调控,很显然,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房地产的投资价值正在被抑制。

不过,笔者最后还是要多说一句,处在房住不炒的新周期,虽然靠买房“躺赚”的阶段慢慢过去了,但不可否认,现阶段房地产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城镇化进程也仍然还在继续,所以对于人口不断流入,新兴产业聚集、住房需求旺盛的一二线城市来说,买房依然会是保值增值的一种手段,跑赢通胀基本没有问题。但是,对于房价过度透支,人口不断流出,棚改逐步退热的“收缩型”中小城市而言,房地产几乎没有了未来。一句话概括,闭眼买房的阶段过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0917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