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核桃和承德露露过气了?

六个核桃和承德露露过气了?,第1张

六个核桃、承德露露这两个植物奶品牌的2020年都挺惨。

4月26日,六个核桃母公司、养元饮品(603156.SH)披露了2020年度业绩。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27亿元、归母净利润15.7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0.65%和41.46%。同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80亿元,同比减少35.34%。

大单品核桃乳是养元饮品的收入主要来源。诞生于1997年的养元饮品的发展重点一直是以核桃仁为原料的,植物蛋白饮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六个核桃”是其核心品牌。到2020年,这家公司整体营收的98.67%依然来自核桃乳,其他植物饮料收入占比仅1.33%。

聚餐、走亲访友,春节这类假期是养元饮品的传统销售高峰,养元饮品在财报中称,一方面2020年春节提前导致产品销售周期减短;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减少甚至取消了聚餐和走亲访友,导致公司产品市场需求下降,致使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同比下降。

但即使没有疫情的影响,养元饮品的业绩也已连续三年下滑了。自养元饮品2018登陆资本市场至今,其营收分别为81.44亿元、74.59亿元和44.27亿元,净利润也从从28.37亿元、26.95亿元、滑到了15.78亿元。

过度依赖核心大单品核桃乳,是养元饮品业绩连年下滑的主因。自2017年有公开记录披露以来,养元饮品核桃乳产品的产量、销量及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核桃乳产品产量从2017年的82.28万吨降至2020年的43.76万吨;销量从82.92万吨降至48.72万吨,销售收入从76.19亿元降至43.66亿元。并且在过去几年里,核桃乳产品收入占公司收入比重均保持在98%以上。

靠杏仁露起家的“承德露露”也遭遇了跟养元饮品同样的境况。

承德露露(000848.SZ)于4月26日晚间披露的2020年年报显示,其实现营收18.61亿元,同比下降17.50%;归母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减少7.03%;公司营收中的99.47%,来自大单品杏仁露 ;同样将业绩下滑的主因归咎于疫情,其实增长乏力已持续良久。

无论是养元饮品还是承德露露,都面临着旗下产品品类老化,市场上竞争新品突起的挑战。

养元饮品也在财报中承认,核桃乳饮料作为植物蛋白饮料的一个主要品类,在经历了快速增长期后进入了成熟期,也吸引了一些饮料行业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厂家进入,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而眼下风头正劲的植物奶品类无疑是燕麦奶。

瑞典燕麦奶公司Oatly2020年7月的估值才20亿美元,今年2月估值已经上涨到100亿美元,并且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19日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请。

Oatly通过与星巴克、Seesaw、MANNER等咖啡、新式茶饮等餐饮渠道合作来建立品牌知名度,进而又推动了零售渠道的销量增长。这一“咖啡店包围超市”的策略甚至让整个燕麦奶品类在2020年红了起来。

根据ECdataway数据,2020年1月-4月,燕麦奶品牌Oatly在天猫、淘宝的销量同比增长115.4%和2305.7%。不止是Oatly,另一燕麦奶新品牌oatoat上线天猫两月销量也迅速达到百万。

对燕麦奶市场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非常多,大型快消公司如达能、维他奶、伊利已开始在植物蛋白领域开发引入新产品,专注于燕麦奶的新锐品牌如小麦欧耶、oatoat、谷物星球等都屡获融资。

对比来看,趴在昔日“功劳簿”上,既不能从营销上对拳头产品进行升级,又迟迟难以推出立得住脚的新品,养元饮品和承德露露离被消费者遗忘的日子也不远了。

9月2日晚,养元饮品(603156.SH)发布公告,将此前一则市场传言彻底坐实,其孙公司正式拿下泰国天丝旗下红牛安奈吉饮料在长江以北地区全渠道独家经销权,而当天,养元饮品也以涨停收盘,9月3日养元饮品开盘再次涨停。

从双方合作的背景上看,养元和天丝的组合各取所需的意图明确。

养元饮品是北方大型饮料企业,以六个核桃的大单品而著称,但近年来,受到品牌和产品老化的影响,养元饮品的核桃乳销售遇到了瓶颈而不断下滑,也一直在寻找多元化的机会。

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的冲击,养元饮品半年报收入为17.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了48.4%,而净利润也下滑44.2%至7.1亿元。同时,养元饮品的收入降幅明显大于承德露露等同类企业,因此也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

红牛安奈吉是泰国天丝用于争夺红牛市场份额的产品之一,其瞄准的华彬红牛也是中国功能饮料的大单品,2020年上半年,华彬红牛即完成了133.9亿元的销售额。

虽然当天养元饮品在公告中提示风险,指红牛安奈吉饮料所占市场份额较小,且本次合作尚处于初步开展阶段,市场拓展活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这对于养元饮品而言,无疑是一次“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机会。

对于天丝而言,由于红牛之争的诉讼旷日持久,等不及的天丝从2019年开始,先后引入了两款外包装与华彬红牛雷同的产品——红牛安奈吉和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试图在市场上抢夺华彬红牛的份额。

而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华彬红牛在渠道端占据优势,天丝的两款产品市场推进缓慢。公告显示,截至目前,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只占10%的市场份额,红牛安奈吉则只占到5%,与华彬红牛85%的市场份额相差甚远。倘若可以借助养元饮品成熟的经销渠道,也可以降低天丝红牛攻城略地的难度,对华彬红牛形成挤出效应。

但在笔者看来,天丝和养元的组合,只是理论上的强强联合,但实际效果要打一个问号。

公告中不难发现,红牛安奈吉是在2019年5月在国内生产并销售,但从销量上看,只是同年10月份引入国内的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的一半。

在安奈吉上市之初,天丝也曾对其寄予厚望,不但请来红牛旧将王睿 *** 盘,并挖角大量红牛前员工和前经销商。但在2019年全国铺货之后,红牛安奈吉市场快速遇冷,天丝不得不在10月份引入泰国进口版红牛,即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救场。

这与其口感的差异有关,红牛安奈吉脱胎于功能饮料产品曜能量安奈吉,其配方中的西洋参添加物带来了淡淡的苦味。曾有山东的经销商抱怨称,由于客户喝不惯苦味,天丝不得不将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与红牛安奈吉按比例配给终端门店销售。

因此养元饮品接手后,依然要面对红牛安奈吉的口感难题。

从天丝角度看,其希望养元开拓长江以北地区的市场,但2020年上半年养元饮品的主要销售地为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占到总收入的77.6%,长江以北固然包括了部分华东和华中地区,但养元在华北、东北地区的销售额只占总收入的17.5%;经销商分布也呈现同样的特点,这似乎与天丝的意图有所背离。

另一方面,在引入“亲儿子”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之后,其表现让红牛安奈吉的定位更加尴尬,更像是“继子”,天丝的重心似乎也放在了销售情况更好的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上,8月初,天丝公布了针对红牛的明星代言计划,但并不包括安奈吉。

因此,未来天丝在红牛安奈吉的品牌上是否还会有更多投入,就变得未知,而根据行业经验,如果缺乏品牌方支持,代理方养元饮品拓展市场也会变得更加困难。

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即红牛安奈吉或已是“弃子”,而天丝将其交给养元饮品,目的只是“换家医院,再找个大夫看看”,也许还会有转机。

这不禁让人想起电影《无名之辈》中的场景,胡广生在盘算销赃后可以“弄把AK,做大做强,再创辉煌”,但就看抢到的是不是真材实料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1040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