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大市口为什么叫大市口

仪征大市口为什么叫大市口,第1张

历史发展

大市口位于城市中心,由此向东,居民住宅密集,往来旅客繁多,清末已形成繁华的商业区,有"五条街挤不开"之说。民国以后,闹市区逐渐向西发展。至1949年解放前夕,大市口十字路四角有各类商店15家。往东有菜市场,并有众多的饮食店;大市口往西有文化用品商店12家。在大市口附近,旅社、理发店、餐馆较多,有当时最大的旅社中央饭店、津帮同兴楼菜馆等。解放后,在此陆续建起百货二店、大市口五交化商店、大市口副食品商店、轻工产品展销门市部、京江饭店、大市口土产杂品综合商店、红光服装店、新华书店等大中型商店,扩建了同兴楼菜馆。 [1]

大市口十字路口早已形成,原是较窄的石板街。1930年代,江苏省会迁到镇江以后,将原有石板街拓宽改建为东西向的中山路和南北向的中正路。1949年以后,中正路改名为解放路。1970年代以后,镇江城市重心东移,原来偏于市区西部的大西路商业区逐渐衰落,而位于市中心的大市口商业区取而代之。

2009年11月6日上午10点,镇江的闹市区大市口西南角的6座大楼(大市口商贸中心A地块)爆破拆除,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堪称“江苏第一爆”,共用12568个导爆管,468.5公斤炸药。

未来展望

20世纪90年代,随着商业城、商业大厦、华联商厦、中山商场、新世纪商厦、国际饭店的建成,大市口商圈的核心地位牢牢确立。之后十几年来,虽然镇江的经济社会均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与周边城市相比,镇江商业中心的“块头”一直难以长大,商业业态相对单一,商贸服务业成了镇江发展的短腿。然而,留心观察,近几年来,大市口商圈开始悄悄“变脸”,大润发超市、苏宁电器、五星电器、国美电器、第一楼街步行街、八佰伴、华地百货……一个个新型商业项目的进驻,意味着诸多新型业态的引进,也促使传统商业改变自身经营模式,适应新的竞争格局。这些变化让人充满了期待。

城市定位,呼唤更丰富的商业业态

“利用5-10年的时间,把镇江打造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富有特色、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宜居城市。”市委、市政府对于镇江城市发展的这一定位,决定了镇江必将迎来商业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也使商业业态和形态的进一步丰富成为镇江商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有关统计表明,镇江目前的恩格尔系数与沿海地区几乎相同,2008年,镇江市城镇人均消费支出近1.4万元,列13个省辖市第五位,且正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递增。而与此同时,镇江的商业发展还有着许多空白,过剩的消费力亟待新兴业态的出现。商业需要进步,文化需要发展,传统需要改变。近年来,镇江商业业态单一,缺乏国际化的复合型商业,与镇江开放的城市形象不相匹配,镇江期待有一个能够体现商业新面貌的载体来实现更大的发展,镇江市民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购物消费,他们需要向更高的舒适、创新、休闲娱乐空间发展。

看好这种需求,2006年,华地集团开始入驻镇江。华地的落户,带给人们无限期待。据悉,华地国际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是集时尚百货、超市、生活会馆、餐饮、影院、娱乐、休闲、商务酒店于一体的时尚购物中心,引领镇江市民感受时尚的消费生活,营造镇江“大商业”氛围。

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市民张女士购买中高档的商品会往南京、上海跑。她表示,之所以舍近求远是因为觉得镇江商业业态太过单一,商品选择余地太小。张女士说,得知华地入驻镇江的消息,非常开心,如果有了良好的购物环境,众多的全球知名品牌,贴近百姓生活的定位,自己愿意在家门口消费,也相信镇江的中高端消费外流现象会明显减少。

商业大项目入驻,促发业态提升

“镇江大型商业缺少必要的竞争”,这一看法成为许多镇江人的共识。然而,近两三年来,随着华地、第一楼街等商业大项目的进驻,平静的镇江商贸业界产生了不小的震动。

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近年来,镇江商业城商品“改换门庭”速度越来越快。面对将要到来的竞争风暴,多年来一枝独秀的商业城近几年开始悄悄地提升自身的经营环境和商品结构,运用新型营销理念和管理模式。低毛利、甚至可能亏损的商品,一一被请出了商场柜台,取而代之的,是珠宝首饰、化妆品、品牌服装等奢侈消费品。

商业城副总石飞说,他不想用“挑战”来形容商业城面临的形势。目前镇江商业的发展态势,对商业城来讲,可以说是个新的环境。他认为,经过过去十多年发展的经验累积,商业城也到了寻求自身发展新起点的阶段。现在的重点是尽快在新的机制、新的市场和新的环境下,制定新的目标、明确任务和制定策略。提升消费能级,寻求更高层次的市场空间,调整商品结构、经营业态,包括改进企业内部运转机制,这些都是商业城新一轮发展的基本方针。

其实有一些动作商业城已经在做了:4年前,商业城在国际饭店开设了分店,经营羽绒服装;面对华地和第一楼街的双面夹击,商业城在到周边城市中高档时尚百货商场进行考察后,开始调整自己的经营布局,提升购物环境,改变商品结构,引进100多个国际国内高新品牌。积极的调整为商业城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商业城提前超额完成了年度销售计划,继续保持了镇江商业龙头的地位。与此同时,为了扩大体量,丰富商品品类,也为了更近距离地与华地抗衡,商业城又在太和广场对面开始了其分店恒盛广场的建设。

除了最直观的商品调整,其实整个大市口商圈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大型超市、专卖店、商业步行街、以及即将开业的华地SHOPPING MALL等多种业态的经营形式,将打破过去一两个百货商场一统天下的局面,餐饮、文化、休闲、娱乐等经营业态的比重将大大增强。

错位竞争,资源互补共享和谐

市经贸委商贸流通管理处处长周军捷认为,多少年来,镇江商业发展的状况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随着大润发、华地、第一楼街、苏宁购物中心的建成,大市口商业格局将发生较大改变,行业面临重新洗牌。大体量的商贸企业进来,会提高市场的层次,引导市场向高端竞争转化,管理层次也会变化,对发展起促进作用。然而,过多的同质竞争会造成商业资源的浪费。考虑到镇江的市场容量,镇江商业发展需要错位竞争,丰富业态,也丰富市民的消费选择。

因为走错位竞争之路,位于南门大街的大祥时尚街开业近两年来,逐步打造出了一个新的消费亮点。大祥时尚街瞄准的是25岁以下的消费群,整条街上卖的全是小青年服饰,设计紧跟时尚潮流,但价位低廉,往往花几十百把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套自己喜欢的服饰。因为定位较准,再加上时尚饰品、格子铺、DIY小店等时尚经营业态,目前大祥时尚街已经成为在校学生和刚就业不久的年轻一族喜欢的购物场所。

在大市口核心商圈一个又一个应运而生的新型商业项目中,第一楼街步行街算是其中一个。错位竞争,打造经营特色,丰富商业业态,也是第一楼街步行街将要走的经营之路。

第一楼街负责招商和营销策划的杨为建经理认为,现代商业步行街不同于传统商业街,它是多业态、多功能的整合,是反映城市特色的商业形态,它更强调的是整合的概念。按照目前的营销和招商定位,第一楼街步行街在保持和尊重大市口的历史商业风貌特征的前提下,改变以往购物与休闲脱节的状况,将服务功能无限延伸,娱乐、购物、美食、休闲融于一体,打破传统单一购物模式,以“餐饮、休闲、娱乐融入购物带动购物”、“吃喝玩乐协调整合”两大策略为经营主轴,对镇江的商业进行有效的差异补缺,打造一个更适合大众化消费的商业场所。

据了解,目前第一楼街步行街的招商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已有近百家商户进驻装修,金铂利、老凤祥、丽婴房、鄂尔多斯、米奇、宝庆银楼等已入驻,屈臣氏、耐克、奥德臣、香港鱼翅馆、钱柜、棒约翰、汤姆熊、一兆韦德等商户正在加紧招商洽谈中。台湾美食,酒吧、KTV,提升商业业态,适合大众化消费。

随着一些商业项目的进驻,大市口商圈的业态和形态将变得更加丰富已是不争的事实:原来的百盛商场、太和广场等综合性商场,大润发、北京华联等超市,五星电器、苏宁电器、国美电器,大祥时尚街,以及即将开业的华地百货、第一楼街步行街等多种业态的组合,将使大市口商圈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差异互补的商业格局,而各种商业的影响力相互渗透,形成合力,将营造出大市口商圈更加广域化、大众化的时尚氛围,也将进一步聚集大市口商圈的人气。

CBCC是一个关于轴承行业的B2B平台,上面集聚了很多轴承的买家和卖家,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和传统的B2B平台一样,仍然没有摆脱“卖家多买家少”的问题,很多在上面做广告的客户反映收到的询盘还是国内同行的询盘,这样造成了僧多粥少的情况。

建议如果想做外贸的话,可以去四海商舟整合营销看看

四海商舟是外贸整合营销服务提供商,致力于帮助想要做出口外贸的企业提供一整套的营销推广服务,并且近期推出了保证效果的套餐,具体是先帮搭建属于自己的差异化的行销平台,然后基于这个行销平台进行Google SEO、Google adwards、海外权威媒体发布、社会化网络营销、网站联盟营销、博客口碑营销、电子邮件营销、比较购物营销等一系列营销推广服务。

镇江地区:镇江中网世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1120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