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茂中:争议不断的“广告狂人”,这些洗脑神作你一定看过

叶茂中:争议不断的“广告狂人”,这些洗脑神作你一定看过,第1张

他可能是中国最著名、最有争议的广告人,营销策划领域的天花板。一个接触过市场营销的人都会听到的名字——叶茂中。

这位传奇的“广告狂人”,于2022年1月13日在上海病世,年仅54岁……巨星陨落,一个时代落幕,唏嘘,痛惜……

回顾叶茂中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宝贵的营销理论和经典案例,很多人可能没听过他,但不可能没看过这些作品↓↓↓

北极绒的「地球人都知道!」

恒源祥的「恒源祥,羊羊羊」

妇炎洁的「洗洗更健康」

柒牌男装,让狠人李连杰说出的「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

2018年世界杯期间的两个洗脑广告: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旅游之前先上马蜂窝」

刘昊然夺命连环问你知道吗的「有问题上知乎」

这些耳熟能详又令人窒息的广告语,都出自叶茂中之手。

都带着一股浓烈的土味儿,贼拉魔性,大庭广众下念出来还有种迷之羞耻感(不信请戴好头盔试试看)。长年霸屏某破站的鬼畜区,是许多国人多年后依旧无法忘怀的存在。

这就让叶茂中的广告生涯始终质疑不断,用磕头爱好者半佛老师的话讲就是:

如今斯人已去,洪水滔天再也打扰不到叶先生。我没有评价大师的资格,想向你分享的是: 叶茂中的传奇一生给我辈做人做事的重要启发。

很大程度上,人的命运取决于性格,而性格取决于童年经历。

1968年,叶茂中出生于江苏北部一个渔村,因为生得贼壮,母亲给起名为叶十斤,成年之后才改为叶茂中。

童年生活是清苦而严酷的。 父母是渔民,叶十斤小朋友也就在船上长大。父亲常常出海几个月不回,母亲又体弱多病,经常住院。甚至有一次父母10天不在,船上的食物只有一个南瓜,他和姐姐要靠这个南瓜撑一周的时间,于是姐弟俩把南瓜切成薄片,加上自己偶尔钓到的鱼,居然就这么活下来了。

到了上小学年纪,叶茂中练就了一身武艺和胆识,在学校里是响当当的“扛把子”,据说他上学从来没有自己背过书包,都是由小弟拎着,还有一个孩子一见到他就本能跪下喊爹……

这一点在后来的《广告枭雄》一书里,叶茂中说:

一般小男孩打架,无非就是怕被欺负和想欺负人,而叶茂中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却一点点洞悉出真实世界的游戏规则。 童年经历练就的狠劲和生存智慧,为他以后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22岁,是大学毕业的年纪,干劲和迷茫并存。

而日后名震天下的广告狂人叶茂中,其实是22岁才第一次涉足广告行业。

时值1989年,当时的叶茂中还在泰州电视台工作,由于台里没那么多人手,恨不得把他当生产队的驴来用,美工、记者、摄像全部一担子挑。

这时候的他,没有太多想法,就等着干到电视台分一套房子,这辈子混个铁饭碗,娶妻生子退休,平平稳稳过一生。

但是,命运就喜欢在清汤寡面里扔一大把辣椒。

从小在摇摇晃晃的船上长大的叶茂中,在船上站得贼稳,在平稳的地面上反而一副快摔倒的样子,因为他总在下意识地晃动身体,以适应水的波动。

从后来的事迹看,他确实一直活在时代的波动里,这一生注定跟平稳无关。

当时泰州电视台有个广告部,条件简陋到令人发指,只能用摄像机拍些简单的广告。

有一天,他们接到一个电话,是国内最大的空调品牌“春兰集团”打来的。对方觉得传统的电视广告不够档次,想让泰州电视台帮忙拍一支电影胶片广告。

接到需求后整个广告部都懵了。春兰集团是电视台的投放大户,这个“爸爸”得罪不起,无法拒绝,可关键是这玩意根本没人会拍。

叶茂中了解情况后,犹豫了几秒后说:“我会拍,不就电影胶片嘛,小场面。”

他真的会吗?

会个锤子。

但这不重要,得先答应起来。 因为叶茂中想到,这条片子拍好了是要上央视的,对他一个地方电视台的最普通员工来说,是个绝对不能错过的难得机会。

就算搞砸了也顶多被开除,还能损失什么呢?不懂的事做了不就懂吗?

就这样,叶茂中接手了这个任务。正准备大展拳脚才发现,这个事情太tm专业了!难度之大不亚于给母猪接生,根本无法现学现卖,着实焦头烂额、进退两难。

可人的潜能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 叶茂中冷静下来认真研究,发现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当导演,其他的工作必须得让专业的来。马上动身去了上海,找一个在电影制片厂工作的老乡帮忙。

叶茂中动用了自己一切的资源和力量,终于艰难而漂亮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这则广告投放后在社会上引起热烈的反响,在央视连播了5年。春兰集团满意地付给了叶茂中1300元,这在当时相当于他一年多的工资。

那时候的叶茂中对广告行业一无所知,直到多年后才用自己创造的“冲突”理论去解释当时春兰广告的成功。有人问他为什么当时敢接那么大企业的广告,叶茂中说:

经此一役,叶茂中感受到了创意和金钱之间的联系,逐渐觉得在电视台搞不出名堂,决定切换赛道,投身于更有钱途的广告业。

不知天高地厚和执行力,就是年轻人闯出一方天地的核心因素。

入坑广告的叶茂中,离开泰州去了上海发展,他来到了一家当时很有规模的广告公司(诺贝广告)担任美术设计,头衔是变好听了,但其实做的还是老本行美工。

这时候,他急了。

不久前,叶茂中刚放弃了电视台的铁饭碗和福利房,怀揣着广告梦跑到大城市,如今却在一家私企画图。薪水不高,加上生存压力大,叶茂中又打算转岗做有提成的广告业务员,却发现自己在广告圈里毫无业务资源,根本接不到广告! 再不做点什么,可能就要这样画一辈子了图!

而放眼整个办公室,同事们做业务员主要有三条路:

这对刚刚入行、没有资源的叶茂中都不是最优解。

怎么办?

船还没到桥头,叶茂中强行掰直。他瞅准机会,开辟了第四条骚出天际的路:

具体是,先通过写一本专业广告书,秀肌肉圈粉,接着等粉丝主动拜访,转化为客户变现。

这套打法在90年代可太前卫了。那段时间叶茂中夜以继日地到图书馆自学,一年时间就看了100多本广告和营销的书。到1996年,他的处女作《广告人手记》横空出世!

书一经出版就卖脱销了,出版社不得不数次加印。

此时叶茂中又秀了个让人头皮发麻的邪招—— 不要版税,只要求书上留下他的电话号码。

自此,叶茂中的名字便渐渐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传开了,有越来越多的人看了他的书,顺着封底的电话号码来找到他做广告策划。

自始至终叶茂中出书的目的都不是版税(但是书又很畅销是最气人的ヽ(`Д´)ノ), 他要的只是传播,以及传播带来的高净值私域客户。

后来叶茂中名声大噪后到处买广告位,让人祝贺自己出新书《冲突》,其实又是在故技重施。

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其著作《终身成长》中提到,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两种思维模式:

叶茂中毫无疑问具备着成长型思维。

经常有人觉得,自己学艺不精、毫无经验而不敢接受挑战,或者想等准备到完美再行动。而事实上,90年代的叶茂中,不久前也不过是泰州电视台的一名美工,零基础转型,压根没拍过几条广告。

当时的中国有无数比叶茂中资历更深、更有资格写书的广告人,但他们觉得著书立传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都不好意思写、不敢写。

这一点叶茂中在《广告人手记》里把自己称作“广告鸭子”,意思是:

没有任何业务资源的叶茂中被逼急了,于是扑腾出了一本书。

早年刚出道,叶茂中就曾接过一个别人都不愿意干的单子——帮宝洁去做农村推广。这期间,他跑了无数个村子,并总结出一套理论:

中国有300个城市,2860个县城,4万多个乡镇,66万个村子。那些在办公室里写创意的人,去过多少个县城和村子?当我看到消费群体的时候,他们在我面前都是鲜活的面孔。一个优秀的广告人,和一个优秀的演员是一样的,演谁像谁,就是不像自己。做广告最厉害的是,创作的广告,哪怕你自己不喜欢,但是目标人群喜欢,这是最厉害的。

这几乎是叶茂中广告生涯的底层心法,和互联网最重要的“用户思维”不谋而合,展开来讲就三条原则:

说人话的好处就是让消费者感到亲切朴实,而安全广告没有专业可言,成功的标准只有把产品卖出去。

例如在策划海澜之家的广告时,叶茂中发现大多数男人不喜欢逛街,但又需要体面的着装,发现这个冲突后,就诞生了“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

2003年,广东东莞的两个农民找到了叶茂中,希望叶茂中把他们的餐厅“双种子”打造成中式快餐的霸主品牌。既然定位是快餐霸主,叶茂中就对标了金拱门和KFC,这俩虽然都很流行,但消费者又觉得洋快餐不健康,油炸食品容易长胖。

于是,叶茂中充分利用这个冲突,打出“营养还是蒸的好”,他建议双种子砍掉油炸产品线,并将“双种子”改名为“真功夫”,商标改成了穿黄色紧身衣的功夫高手,神似李小龙。第二年,真功夫的直营店原地突破100家。

顺便一提,叶茂中从小就有红军革命情结,与他的偶像崔健的成长背景相似,他本人也是个红五星帽子控。

这是他打造出来的另一个符号: 营销策划就找叶茂中,请认准这个带红星帽子的男人。

在说人话方面,崔健有一句歌词:

叶茂中认为,这就是在说大家都能听得懂的人话,所以崔健成为了那个年代唯一有能力开万人演唱会的人。

△叶茂中的偶像崔健

追根溯源,叶茂中的身上显著的60年代生人的红色印记,源自他一生崇拜的另一位伟人——毛泽东。传说他在创作《广告人手记》时,一旦累了,就掏出《喋血井冈山》看几页,瞬间鸡血打满,继续肝到天亮!他家里关于毛泽东的书籍就有4、5百册。

毛泽东有句名言:

商场如战场,广告同样也不是典雅的请客吃饭、琴棋书画。

现在回到开篇的土味案例和半佛仙人的评价,就能明白为什么叶茂中会受主流广告圈排斥了。

因为他不仅深刻洞察了人性,还过于直白地说出来,把文人爱惜的羽毛拔个精光。

什么文以载道,什么优秀的广告应该是启迪而不是洗脑,在叶茂中这里都是屁话。怎么有效怎么来!

你收了客户大几百万广告费,拿着去实现你的文化愿景,你是理想主义了,客户的钱却烧干净了,这钱拿着良心不会痛吗?

当谁的兵,吃谁的粮,就要为谁消灾解难。既然广告公司是客户的预算养活的,那就当好客户手里的一名剑客。

亮剑,必见血封喉。去市场上激烈拼杀,提头来见。

当无数创意人还在加班熬夜、想创意遭毙稿的时候,叶茂中早已稳坐上海滩2000平米超大工作室,底气十足地亮出“不比稿、不讨价、不找客户”的三不原则,顺便把几个字的广告词卖出几百万。

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说过:“现场有神灵。”

不放下身段亲自到现场去,神也帮不到你。 很多人嫌弃土,却很少人会拒绝从泥土里捡起黄金。 真正的好机会,不在人人西装笔挺的写字楼里,不在会议室精美的PPT里,都在最脏最乱的土里。

25岁那年,叶茂中正在为一个问题纠结:是留在泰州电视台,还是出走广告行业?

于是他写了一篇名为《解决》的自传体小说,以梳理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书中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

最后他把书中的自己写死了。写完之际,便坚定了从泰州电视台离开的念头。

死去的主人公在现实中涅槃重生。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时代的巨浪如何起伏。

也不知道自己将成为中国的广告狂人,百千个企业和品牌在即将他手中生灭。

命运之河湍急奔涌,看起来却是那么平凡的一天。

如今又过去了20多年,叶先生再也不用忍受病痛的折磨了,也再也听不到那些是是非非的争议了。

他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却像一座灯塔永远明亮,给每一个孤独迷茫而焦虑的年轻人照明前进方向。

叶茂中,一路走好!

引言:著名营销策划人叶茂中的去世,给了很多网友沉重的打击。叶茂中对行内内部的发展做出过很大的贡献,这也是网友为什么会钦佩叶茂中的原因。他对艺术的思维是非常敏捷的,也是在广告行业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像一些营销策划的品牌都是出自于叶茂中,他对品牌管理专家也是非常严格的。

一、大家对此有何感想?

很多人看到著名的叶茂中去世之后非常的难过,因为对于一些品牌的管理是十分严格的。以下手段是不同的,叶茂中还是兼任董事长的,所以大家对他也是十分的喜欢。像叶茂中去世了的消息传开之后,不少网友开始表示叹息,搞营销策划的专家,那么走了之后再也不能听见那么耳熟能详的广告词了。一个好的品牌,有好的广告词,才能够更加吸引大多数的网友,像叶茂中的离开也给了很多人沉重的打击。

二、为什么会这样呢?

每一个人都是会经历这样的现象的,只不过是或早或晚。叶茂中的离开让大家知道了一个事情,只要你不断努力,别人也是能够知道你所做的一些事情的,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也是十分好的,所以每当你看到这样的现象时,你也要努力的去进行调整。一些人做出贡献之后,离开了那么大部分的人,其实也是能够觉得非常惋惜的,他们会觉得这样有贡献的人去世了自己也是十分难过的,所以你要保持一颗好的心情。

三、总结

像一些做出过贡献的人,大家都不舍得离开,也会觉得十分的痛苦。每个人在生活当中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他们也会逐渐的成长,所以说对于策划人的离开,大部分人只是会惋惜,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够做出那么动人的广告了,再也不能够吸引人了。

“广告狂人”叶茂中去世,年仅54岁,有哪些熟悉的广告词出自于他手?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他可能是中国最闻名的广告策划,只需略微了解过网络营销的人都应当听到过他的名字,源于他之手的经典广告宣传语,也是令人广为人知。

中国着名市场营销策划权威专家和品牌营销权威专家,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创办人兼老总叶茂中,因胃癌晚期,于2022年1月13日在上海过世,年仅54岁。

54岁的年纪,针对现在的人们而言,恰好是个人经历和工作经历累积到一定相对高度的环节,他的离开,令人痛惜。在他三十多年的市场营销策划职业生涯中,给大家留下来了珍贵的经典营销策划案例。

1989年叶茂中进到广告宣传圈,拍照了“一杆进六球”的春兰空调广告宣传。那时候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前期,电视逐渐渐渐地发生在平常家中,各种各样新事物让普通百姓惊叹不已。电视栏目的强力传播性让推广视频广告变成各种生产商拉响名气的优选。叶茂中也变成中国最开始的一批网络营销人。

1997年,叶茂中在北京开创了“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这一代着一定代表性棒球帽的男生开始了在广告推广领域的长袖善舞,许多众所周知的经典广告宣传语都源于他之手。

这种广告宣传语你听过什么:北极绒保暖衣“地球人都了解”;柒牌男装“男生就应当对自身狠一点”;洁尔阴“洗洗更健康”;圣象地板“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些”;蚁力神“谁用谁知道”;真功夫“营养成分或是蒸的好”;大红鹰“获胜之鹰”;红金龙“观念多远,大家就能走多远”;361°“勇敢做自己”;海神银得菲“紧要关头怎能发烧感冒”

叶茂中服务项目的知名品牌不计其数,使这种知名品牌的品牌知名度和销售业绩获得巨大的提高。在其中不但有经典的广告宣传语,叶茂中还全过程参加知名品牌的精准定位、包装、融合、方案策划、营销推广这些工作中。

这种知名品牌可以获得成功,身后的叶茂中有目共睹。在其中较为顺利的实例有:真功夫,真功夫的其前身叫“金种子”,那时候只在东莞有几个小商店。金种子的创办人蔡达标寻找那时候有名气的叶茂中,叶茂中为金种子设计方案了武打明星李小龙品牌形象的品牌图标,将餐厅的名字改成“真功夫”,而且提炼“营养成分或是蒸的好”这一句广告宣传语,只是用了6年时间,真功夫在全国各地给出540好几家直销店,变成当时全国各地新中式连锁加盟简餐第一品牌。“营养成分或是蒸的好”的广告宣传语,真功夫也沿用。

相近的经典案例也有许多,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善于品牌策划和知名品牌打广告宣传散播,2018年世界杯赛期内写作的知乎问答和马蜂窝二则忽悠式广告宣传引发网友热议,2019年“上易车价钱全了解”成最各大网站忽悠神片。

叶茂中认为用“矛盾发展战略”主品牌推广一招取胜,注重矛盾越大,要求越大;矛盾越大,产品卖点越强。

叶茂中的品牌策划核心理念深远影响着第几代广告策划,称其为“广告推广第一人”也并不为过。叶茂中先生,一路走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1152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