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的哪些优势会吸引哪些客户群体

余额宝的哪些优势会吸引哪些客户群体,第1张

1、得到收益

用户将yhk中的钱转入到余额宝中,能够得到比银行更高的收益(高不了多少),俗话说鸡蛋不能装到一个篮子里,因此很多用户也将银行中的一部分钱装入到余额宝中获取收益。

2、随时消费和转出

使用余额宝还可以进行购物,可以随时将余额宝中的钱转出到其他地方,比如转出到yhk或微信中,而且还能够进行随时消费、网上购物。

3、扫描上车

余额宝还能够进行先乘车,后付款的功效,用户可以直接通过余额宝扫码上车即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4、购买理财基金

余额宝中还推出了一些理财产品,用户使用余额宝就可以直接购买理财基金产品,还能够随时看到收益和亏损。

扩展资料:

蚂蚁金服称,虽然沿海发达城市仍然是余额宝用户集中地,但余额宝用户增长则更多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其中,四、五线城市的余额宝用户规模增长速度最快,分别达到48.1%和45.5%,反映余额宝理财正从发达城市向小城市、县城普及。

数据显示,余额宝农村用户数排名全国前三的地区,分别为温州、苏州和东莞;而此项指标排名前20的地区,除成都、重庆、北京和保定四地外,清一色都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南部沿海地带。这说明,民营经济越发达的地方,那里的农民对互联网金融的需求也越强烈。

数据进一步显示,2015年,余额宝的90后群体数量进一步攀升,占总体达到41.1%,80后余额宝用户占比32.9%;而2014年90后的余额宝用户占比也只是32.9%,90后取代80后群体成为余额宝理财的中坚力量。

余额宝钱管家转入500是支付宝平台推出的一种优惠活动,通过每月将用户余额存进余额宝半年的时间而给予奖励红包的方式,每月会自动在用户yhk内扣减500人民币而给予小额的红包奖赏,分3次将奖励随着500人民币存进余额宝中,这也是支付宝的一个营销策略。这500人民币存进余额宝一定要超过半年时间,提早在余额宝中取出的话,红包奖赏也是随着提出来的。

一.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讲起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里,人类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由低级的需要开始,逐级向上发展到高级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不仅仅是生理的,还有心理的,他们是人类天性中固有的东西。

需求的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分别为:

1.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如:食物、水、空气、性欲。

2.安全的需要(Safety needs),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拥有家庭、身体健康以及有自己的财产。

3.社交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4.尊重需要(Esteem needs),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

5.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包括针对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因此前面四项需要都能满足,最高层次的需要方能相继产生。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有一定的道理,这个理论将人们的需求按级别来进行了分层,每一层都对应不同的方式,满足需求的方式也大为不同。

但作为一种理论解析,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并不能给我们提供直观可 *** 作的指导。

二.需求的起点——解决麻烦

那我们怎样去捕捉一个细化的、切实的需求呢?

解决麻烦!

有麻烦的地方就有需求,能够解决麻烦的方案就有价值。

什么叫麻烦?麻烦就是你要去做一件事,虽然你可以找到途径去完成,但你不能很简便地完成,在现有的方案下,你需要经历比较复杂的流程才能做到。

一个伟大的例子就是Uber,处理打车的麻烦。在Uber、滴滴这才打车APP出现之前,你要打车你只能在路边等,祈求有空的出租车经过,你不知道哪里有车,你也不知道车什么时候会经过,你只能等;出租车司机也是,他不知道那个确切的地点有一个确切的乘客,他只能开车兜圈,祈求很快能有人招手打车。

这就是打车的麻烦,Uber、滴滴就是通过处理这些麻烦来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

类似于打车这种大的领域问题还有很多,衣食住行统统都有——电商,外卖,租房/买房O2O,专车/快车/租车/代步平衡车,等等,都是建立在处理这些领域麻烦之上的商业模式。

当然,除了这些大的领域问题外,日常中也有数不尽的麻烦尚待处理。

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家里的地板清洁,角落和床底清洁很麻烦,这就有了清洁机器人;而有一些则需要有点洞察力进行挖掘——比如拍照,只有专业的人才会用PS进行修图,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是一个极高的门槛,而美图秀秀,VSCO,Snapseed则为用户解决了修图的麻烦。

生活中处处有麻烦,因而处处有需求,你觉察到了麻烦你就发现了需求,你能提供更方便的处理方式,你就找到 了商业模式。

三.麻烦之外——Save Time,Kill Time

因为“稀缺”存在,人们对速度和效率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以便能够生产更快、更多。而上面说到的“麻烦”的处理,我们也可以认为是对效率的追求的一种具体表现方式。

在工业革命时代,正是纺织机,蒸汽机等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机器代替手工让生产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也因此获得了飞跃。之后的电力革命,计算机革命,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有的发明,都是建立在一个目标之上——提升效率,节省时间。

现在回过头来再思考,我们现在有什么样的需求是建立在“提升效率,节省时间”这个目标之上的呢?

事实上,所有的“将手工变为自动”,“将实体变为信息”的方式都是。

在工业时代,任何一部机器做的都是前一项事情;在现在,任何一款办公软件,做的(不仅仅)都是后一项事情!

你看看你平常用的OFFICE,word、Excel,PPT,哪一个不是将工作内容信息化了。当然,它同时也在做“将手工变为自动”,各类统计排版等工作,完全不再需要你手工去校对和计算,你只需点击几下,工具自动帮你完成。

顺着“将手工变为自动”,“将实体变为信息”的思路,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效率革命。

比如Email,对信件的革命;类似Slack,Trello这些协作工具,对团体 效率革命;还有现在许多关于进销存管理的创业APP,正在对传统手工或者简单的电子表格记录进行效率革命。

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效率的提升就意味着节省了时间——工作需要的时间少了,那么个人可支配的时间就多了。多出来的个人时间就需要被消耗。

这就产生了娱乐的需求。而娱乐其实就是消耗多出来的时间。所以说我们的社会其实就是一方面在想方设法地节省时间,然后又再想方设法地把节省下来的时间消耗掉。

Save time and kill time !

关于消耗时间,最典型的就是游戏和视频。庞大的游戏和电影产业,都归于人们有需要被消耗的时间。

现在大热的直播,也是同样的道理。

四.势差的产生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

在过去,商人就是那些将货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卖出去,然后赚取差价的人。商业的本质,简单点说就是在交换中逐利。而商业行为就是将供给和需求连接起来。

我们这个社会,尤其是现在,供给能力异常强大,但似乎对应的消费能力却没有匹配上,但真的是消费能力不足吗?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像在恋爱关系里那样,两个人不能在一起不是双方没有恋爱的需求,而是对方不是自己的菜。我虽然想恋爱,但你根本不是我喜欢的那种。

至于供给侧改革,又是什么呢?

你喜欢我怎样啊?我都可以照做啊!

但无论你自己本人为刘亦菲做了什么,刘亦菲也不大可能就会喜欢你对不?除非你能把自己改成胡歌。

这就是供给侧改革。

所以说其实供给能力和消费需求都是有的,问题是在于供给和消费之间存在障碍,使得供给和消费不能对应起来。

供给能力——障碍——未被满足的需求。

解决了中间的障碍,就像势能那样,供给流向需求,就能引爆这个市场。这就是势差。

余额宝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

基金是早就存在的了,也就是供给能力是早就有了的,同时基金公司也非常想找到更多投资者,扩大业务量。另一方面呢,普通人也有投资理财的需求。

那障碍在那里呢?传统的方式,你要投资就得先去开户,大多数情况下千元起投,而收益月结,用户感知非常不明显。

余额宝就是通过打破中间的障碍,将供给能力和需求连接起来。

回过头来看人民优步和滴滴快车,也同样可以理解为势差。开私家车的人可以提供载客的能力——反正也是空跑,而需要出行的乘客就有想开点打到车的需求,滴滴快车通过提供信息平台来解决这个障碍,让满大街跑着的车都可以成为载你去目的地的车。

这两年火热的互联网金融,也是势差的能量。资产的供给,互联网用户理财的需求,互联网金融公司处理中间的障碍,引爆市场。

不是供给不行,也不会消费不足,而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障碍没有没疏通!

在过去,中国有强大的瓷器和丝绸的生产能力,而欧洲对瓷器和丝绸有着旺盛的需求,而商人们通过丝绸之路将两者连接,获得绝大的利益。

互联网公司并不生产什么,但本身正是通过“修路”来实现价值。

五.情感需求

情感需求是一种更为高阶段的需求,就像吃饭那样,如果一个人仅仅能解决温饱问题,那他对菜式和摆盘肯定没什么要求,能吃饱肚子就行了。不过如果你已经过上了小康,走上了中产,那么吃就不单单是要饱,还要有品味、体验。

然而也正如乔布斯以前所说的那样,用户并不知道自己具体要什么,只有在把产品给他看的时候才知道。

所以很多时候,很多超越于基本使用需求的产品需求,并不像解决麻烦、提升效率那样明显,而是需求很好的洞察力,深入去挖掘。

也正是因为这样,市场上的赢家,属于那些能够传造出让用户产生情感共鸣的产品的人。芭比娃娃的成功,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孩子的玩家这种使用属性,它更是因为让孩子看到自己长大后的美丽——这种心底的情感因素的把握是成功的关键。

如果你去做过关于消费者的问卷调查,那么你肯定会发现那些是否需要更好质量、更便宜价格等的产品的问题,被提问的消费者多数会给出肯定的回答。但如果你据此对产品进行规格上的优化,用户却不见得会买单。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每个人都说自己是要质量更好,价格更便宜,使用更便捷的产品,然后当你推出符合他们口中所描述的那种产品之后,他们却没有乖乖地掏出钱包。

为什么呢?因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它同时也是人们的自己的表达方式——通过消费行为来表现自己“是什么”!

更好质量、更便宜价格、更便捷实用的产品固然是好,但人们并不想让其他人觉得自己是一个使用便宜货的人!人们需要用消费行为来让自己变得bigger,至少看上去bigger。质量和价格并不是唯一的述求,尤其是在你有办法去消费的时候。

当年很多人节衣缩食,花费一两个月的收入去买一部iphone4时候,所追求的正是这种bigger的感觉。甚至很多人还买了Macbook,装windows来用——因为不会用MacOS,但用Macbook会让这些人觉得bigger。

在网上,去星巴克用Macbook被认为是最装逼的行为。这种“装逼”所追求是一种bigger,让“装逼者”(原谅我使用这个词,事实上有很多人就是喜欢而已,与装逼没半点关系,但对另一个群体的解读却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感觉到自己跟那些使用PC,喝速溶咖啡的人是不一样的,层次是要高一点的。

就像喝星巴克的觉得喝速溶咖啡的low那样,喝咖啡这个行为也有自己的鄙视链——那些喝精挑原产地,手磨冲泡咖啡的人,也觉得和星巴克缺乏品位。

而这些行为的背后,人们都是想表达我跟你是不一样的,我要更有品位——这些都通过他们的消费行为来进行表达。

所以说通过提高质量,降低价格这种方式来去提供产品,是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的。他们消费的不是产品本身,他们需要的是产品给予他们的身份,以及高人一等的存在感。

再比如现在火热的“消费升级”,除了对产品本身的品质进行升级外,事实上也是在升级你的情感。

一个背包,要讲究是XX设计工作室出品,颜色要使用xx风格,里面的图标也有深层意思,用料的原产地有要求,最好背包的产生还有个有情怀的故事。

虽然它的质量和舒适度并不见得比淘宝买来的好上多少,但消费者背上它的心情感觉却截然不同——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要满足情感的需求,就要让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时候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比别人更有品味,要得到身份上的升格,要满足他们的自我幻想。

六.技术因素

科技技术在商业需求的挖掘里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一是提供新的可能性,比如电磁波的发现带来电话远程通讯的可能等等。

但革命性的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积累,时间可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但另一方面,只要我们将技术改良,甚至是换一种技术的使用方式,也同样会带来巨大的收益。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在本质是一种帮助我们增加对稀缺资源访问和获取东西。

而我们知道,我们这个世界的商业,就是围绕着稀缺资源来进行的。

所以说当我们去分析了解一个行业的时候,找出这个行业的稀缺资源是最重要的。

在过去的新闻行业,好的消息和故事是稀缺的,一般人是没办法去获得这些内容的,你要看那你只能买他们的报纸,所以内容是最核心的资源。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获取内容变得越来越简单方便了。这都是技术的作用,它极大的扩展了人们对内容这项稀缺资源的访问和获取能力。

这个时候内容就变得不那么稀缺了,反过来用户的注意力就变得稀缺了。在这个由技术因素引发的稀缺资源改变的过程里,传统的报纸集团衰落,而像Facebook,google,腾讯这类公司崛起。

在一个行业里,谁能够捉住这个行业的稀缺资源,谁就能获得成功。而技术的发展会改变稀缺资源,让原本稀缺的东西变得泛滥,并出现新的稀缺资源。只有能够及时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适应新的变化,控制新的稀缺资源的公司,才能持续的获得成功。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公司(或者政府)会对新的技术(比如区块链)和模式(比如共享)痛恨——你让他们控制的稀缺资源变得不稀缺了,那是砸了他财路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1154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