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唐朝的官员选拔制度的具体执行步骤

想问一下唐朝的官员选拔制度的具体执行步骤,第1张

选拔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科举

另一种是门荫。科举即“分科举士”

按科目性质又可分文举、

武举。

除科举举制外,还有“门荫”和“入流”

所谓“门荫”

指“因父祖为高宫,

子孙因而可通过父祖的荫庇,

凭借先辈的

官资以荫得官;

”即无须经过考试而直接取得做官的资格。所

谓“入流”

就是“流外官经过考铨,升职为流内官”

(二)官

吏的任用

科举考试中第者,只是通过考试取得做官的身份,

获得进一步考官的机会,是充任官吏的后备军,但还不就是

官,取得做官资格后,还必须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真正成

官。

唐代任官考试由吏部负责,并以身、言、书、判四项

为考试内容。笔试、口试结束后,根据考试成绩,并综合考

察官员的品德、才能、勤劳等诸多方面,予以评定品级,并

最后正式委任。

唐代官吏的考核、奖惩制度

在科举选拔官

员的基础上,唐代又对官吏的功过、品行和才能等规定了一

套考核制度,定期对官吏进行考核评定,并根据考核结果对

官吏进行升降赏罚。

(一)

考课制度

所谓“考课”

即是指“考

核政事的优良得失和考核官员的功过善恶”

其包含两种意

义:

“一是考,就是考察自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

任职资格创锟咨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_工作效率倍增

广告 10余年任职资格服务经验_特色服务包括人力资源咨询,股权激励咨询,薪酬绩效咨询, 查看详情 >

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二是课,就是依照国家的行政计

划进行督课”

唐朝所有官员不论职位高低,每年都需经过一

定的考课,称为小考;每隔三至五年,又举行一次大考。对

官吏的考课工作是由尚书省的吏部主管,且具有严格的标准

和具体的内容。

考课的标准分为“四善”和“二十七最”

根据善、

最,评定上、中、下三等及九级,最后依据不同级别予以不

同程度的奖惩。

(二)奖惩制度

唐代对于官吏的奖惩,一

般是以考课为基础的。就是国家依照所颁布的法令和行政规

则,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

现,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

凡在考课时,列于中

等以上的官吏,在政治上可以升官,在经济上可以加禄;反

之,若列于中等以下的官吏,就要降级罚禄,情节严重的,

甚至要受到罢官的处分。

这些赏罚规定在

《新唐书·百官志一》

有记载:

“中品以下,四考皆中者,进一阶;一中上考,复进

一阶;

一上下考,

进二阶……”由此可以看出对百官的升降赏

罚与对其的政绩评定等第有密切的关系。

唐代官吏的监督

制度

封建社会中的官吏监督制度,发展到唐代,已相当健

全和成熟,

唐代官吏监督制度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考核,

二是御史台,三是谏议制度。

唐代的“考课制度”即起到了对

百官进行监督的作用。通过定期对官吏的考核,对中央至地

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进行考

察,

并依照国家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

,

以此检验在职官员是否

历史文化展厅用笔中展览-中国展览馆工程一级资质

广告 设计/策划/多媒体/施工一站式服务商,专注历史文化展厅20年 查看详情 >

尽职尽责,评定其功过,保证官员依法行政,使国家政绩得

以保障。

御史台是独立于其他机构之外的专门的监察机关,

其下设台院、殿院和察院。台院负责纠d中央百官的行政违

法行为,并参与审理;殿院主要对朝廷上官员违反礼仪的行

为进行纠正,

以维护皇权;

察院则负责纠察地方的不法官员。

三院各有分工,互相配合,起到了对一切官僚进行全面监督

的作用,保证了中央及地方各级官员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

率和质量,巩固中央统治。

同时,唐代行政法令上正式规

定有以谏议为专门职责的官员,其主要职责是对国家政策、

法令的执行情况,以及最高统治者执行政务的情况进行监

督,提出意见,或批评,甚至可直接对皇帝本人进行规谏。

唐代官吏管理制度

一是严格官员选任制度是整顿吏治的首

要环节。

官员是行政机关的基本构成单位,

行政官员的选任,

是吏治的首要环节,官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政绩的优

良得失。严格官员的选任制度,是提高和改善官僚队伍素质

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国家政绩得以保障的决定性因素。为了

规范官员选拔的管理,要保证官员素质,应建立严格官员选

任制度。

二是实行官员考核奖惩制度是吏治的关键环节。

员是行使国家权力的主体,

其承担遵纪守法、

认真履行职责,

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接受监督、

忠于职守,

勤勉尽责等义务,

同时,官员作为国家工作人员,也享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

福利、接受嘉奖的权利。为确保国家事务得以有效实施,应

中国史学不朽著作,历史类北大核心,值得收藏!

广告 期刊论文发表不会怎么办别担心~ 查看详情 >

结合具体岗位职责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定期对官员进行考

核,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

实绩。三是健全官员监督制度是保障国家法令、政策得以实

施的重要举措。官员是否尽了自己的职责,国家法令、政策

是否得以有效实施,国家政绩是否得到保障等,这些问题均

通过对官员的监督考察来实现。

通过健全官员监督制度,

对职官工作、功过表现以及国家法令、政策正确与否进行监

督,既督促了各级百官依法行政、尽职尽责,以达到选贤任

能、整顿官僚队伍,又保证了国家法令、政策的正确以及有

效实施,满足治国需要的目的。

国家对官吏的管理体制直

接影响着国家机器的运转效能,是巩固统治的根本保障,因

此说,

唐代这一套较为健全的官吏选拔、

任用、

考核、

奖惩、

监督制度对今天的官员管理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进

一步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以保障官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其

的监督,为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

高国家机关工作效能,保证国家业绩做出更大的努力。

唐代科举制度一般来说主要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

“帖经”就是将书本上的某行贴上几字,要求应试者将贴住的字填写出来,类似现在的填空题。

“墨义”相当于现在的简答题,是一种简单的对经义的回答。如果考生用笔来回答问题,就称之为“墨义”,若以口来回答就称为“口义”。

“策问”是比帖经、墨义高一层次的考试方法,大概与现代的论述题相近。

“诗赋”是为克服考生存在的多背诵经义和旧策,而乏真学实才的现象,在后来加试的一种方法

我认为今天的考试制度和唐朝有区别,但区别不大。唐朝的考试制度考的是四书五经,今天无非是多考了一点罢了,在某些科目上没有原来那么死板,老套,但是我认为在很多科目上考得也很死板,没有灵气。不过我觉得实质的东西仍然没变,都是简单的凭考试成绩来断定学生的好坏,这是很不科学的,但没办法呀,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很多东西。要问我利弊嘛,我觉得利就在现在的考试制度能让我们学会很多,接受的更广泛;弊就在单纯的以分求人会造成“高分低能”的人出现,这些人没有实战能力,很难适应现在社会的需要。

我认为解决办法是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考试制度,具体的说就是不要单纯的“以分取人”,综合考虑人的各方面因素,比如社会经验,交际能力,创新能力等,从多方面入手,综合考虑个人的能力,尽量作到公平。但是我认为这不仅仅是考试制度的问题,还有整个教育制度的问题,还要联系的中国的国情来解决,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切勿 *** 之过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欲速则不达”嘛!

至于怎么样才更能体现公平的原则,我想这样改变中国现行的应试教育的制度,公平的原则就更能体现了。

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科举制度简介

科举制度是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之一,它由隋文帝创建,完善于唐朝。作为我国古代版的"高考"制度,科举制度也颇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从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科举制度大约走过了一千三百年的历程,而历次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士子,也成为了历朝历代举足轻重的官吏。

只有通过了殿试,士子们才算是真正走上了仕宦大道。不过,进士及第者毕竟还不能直接做官,一般来说,殿试的状元、榜眼和探花都会先到翰林院而供职,直到掌握了具体的做官程序,才会被皇帝指明任用。

隋朝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诞生于隋朝。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的),始置进士科,这是科举制创立之始。

隋王朝虽然是个短命的王朝,但是却是一个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作为的王朝。它不仅结 束了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国家统一,开凿了贯 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而且废除了以门第取士的九品中正制,代之以科举制,加强了皇权。 �

据《旧唐书·杨绾传》载"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旧唐书·薛登传》也说"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于是后生之徒,复相仿效。因陋就寡,赴速邀时。 辑辍小文,名之策学。不以指实为本,而以浮虚为贵。"�

由此可见,隋炀帝始置进士科取士之时,科举制草创伊始,只是试策小文,还很不成熟。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下诏曰:�

天下之重,非独治所安,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自古明君哲后,立政 经邦,何尝不选贤 与能,收采幽滞。……夫孝悌有闻,人伦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或节仪可称,或 *** 屡 清洁, 所以激贪厉俗,有益风化。强毅正直,执宽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并为廊庙之用,实 乃瑚琏 之资。才堪将略,则拔之以衔侮,膂力骁壮,则任之以爪牙。爰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 善必 举,与时无弃。……文武有职事者,五品以上,宜依令十科举人。有一于此,不必求备。朕 当待以不次,随才升擢。

该诏书已明确提出十科举人的项目和标准,即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仪可称、 *** 屡清洁、 强毅正直、执宽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选士的项目和标准皆较 明确、具体。�

其后,在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六月,再次下诏曰:�

诸郡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 ;立性正直、不避强抑,四科举人。

该诏书把过去的十科举人改为四科举人,其分科举人的标准较前者更明确、更具体了,为唐 代正式确立科举制奠定了基础。�

隋朝统治者在选士制度方面废除九品中正制而实行科举制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

就选士制度的实质而言,它是一种封建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因此,从哪个阶级、阶层选拔官吏、通过什么途径,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选拔具有什么样标准的官吏,只能根据不同历史阶段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定。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重新走向统一和空前繁 荣昌盛的时期。从统治阶层内部的关系来看,庶族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 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之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 ,巩 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再实行按门第取士的九品中正制和实行大权旁落地方官 手中的察举制,让地方豪强大地主和往往握有士人生杀予夺大权的地方官享有选士用人的大 权,则既不利于满足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也不利于满足中小地主做官从政的合 理 要求,所以两汉以来的察举制,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以来重门第不重才学的九品中正制已不再 适 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因此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新的取士制度已势在必行,在这种宏观历史 背 景下科举制应运而生,她以暂新的姿态,蓬勃进取的精神,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她以自由报考("投牒自进")为特点,以考试优劣为取舍的主要依据(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以考试大权集中在封建中央的吏部,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淘汰的差额考试为主要筛选办法,以加强皇权为宗旨,广泛地向地主阶级各阶层打开了入仕的途径。�

隋王朝虽然希望通过科举制选拔封建国家所需要的统治人才,但是在隋统治的30余年里,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上来的人才是十分有限的。"秀异之贡,不过十数"。此时的科举制无论是在考试目的确定、考试内容的选择,考试规程、方式方法的完善等方面皆不完善,是科举制的初创时期。科举制的完善与发展是唐代的功绩。

唐代科举制的实施

唐代科举制的实施(1)

唐代虽在政治上推翻了隋王朝的统治,但在文化教育上,尤其在选官制度上却继承了隋王朝的一切优良建制,补充和发展了科举制,使科举制在唐太宗和唐高宗间(即627-655年)的20余年里发展成为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科举制度的典型,以后各代只是在此基础上修修补补,稍有变易。

唐王朝于公元618年建国之后,李世民君臣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认为“致安之本,惟在 得人”。只有“任官惟贤才”,“量才授职,务省官员”,才能加强封建政权的基础,达到长治久安。基于以上的考虑,唐朝继承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并使这一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高祖五年(622 年)的选举诏令标志着以面向社会,自由报考,公开竞争为特点的科举制度的正式建立。

1考生来源与报考手续

唐代考生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出身的曰“生徒”;二是通过州县地方 选 拔考试而选送的“乡贡”;三是皇帝亲自选中的考生"制举"。实际上考生的主要来源只有二个,即生徒和乡贡。

关于报考的手续问题。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两级进行,即地方州县及中央官学的预试和尚书省的省试。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是:乡试(州、县的地方考试)--省试(尚书省的礼部考试) --吏部复试。

2考试科目及内容

唐代科举,设科繁多。据《新唐书·选举》载:

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明法,有明书,有明算,有一 史,有三史,有开元礼 ,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穷一经,有三礼,有三传 ,有史科。

其中常设的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这些科又称常科。

3考试方法

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虽多,但方法却只有五种,即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

4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流弊及影响

隋唐统治者创立并实施科举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皇权,扩大统治基础,从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制度。而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历史作用。

首先表现在选举用人的大权集中到了封建中央的吏部,加强了皇权。自实行科考以来,一般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他们专心致志地考科举,尤以“进 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增强了朝廷的凝聚力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性。

其次是有利于思想的统一。科举选官有了统一的内容和共同要达到的标准,全国上下欲通过 科举做官的人们将竭力适应并达到这一标准,这就在有形无形中起到了统一思想的作用。再次是较广泛地向地主阶级的各阶层和广大平民子弟打开了入仕的途径,使过去的所谓寒门 ,亦即中小地主和社会一般平民通过科举获得了参政的机会,甚至获得了高官厚禄。唐代科 举 制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选士原则,通过严格的考试选拔出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

唐代科举制的实施(2)

唐代科举制虽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但其缺点和流弊也是显而易见的。从表面上看,它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但实则不尽然。考生能否被录取,并不完全取决于 卷面上的成绩,这突出表现在当时通行的“通榜”和“行卷”等做法上。

所谓“通榜”,即主考官可以采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榜贴”(名单),有时主 考官委派专人进行这种采访,叫做“通榜贴”,简称通榜,供主考官录取时参考。在采访过程 中,社会名流,文坛巨子,达官贵人的推荐延誉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在考试之前,主考官就已 经根据“榜贴”内定了及第者、列甲科(上等)者,乃至状元的人选。例如《唐摭言》卷六《公荐 》载:崔郾知贡举,太学博士吴武陵向他推荐杜牧,极力称赞其《阿房宫赋》之佳,建议取为 状元 。崔郾答:状元以下前四名皆“已有人”。吴武陵说:“不得已,即第五人。”于是杜牧乃得名列第五。有人向崔郾提出异议说杜牧品德不端,崔郾说:“已话吴君矣。牧虽屠沽,不能易也。”姑且不论杜牧是否符合录取状元的条件,而这种做法却说明了考试本身成了走过场, 这无疑是给达官显贵等权势者的子弟大开了方便之门。

所谓“行卷”,即是举子在考试前,将自己平时所作的诗文择其佳者汇集成册,投献给当时 的 名公巨卿、社会贤达,求其赏识,制造声誉,向主考官推荐。往往投献一次不够,还要投二 次、 三次,称为“温卷”还有举子直接向主管考试的尚书省礼部投卷,称为“省卷”,又称“公 卷”:,供知贡举官参考。据史料记载,唐代一些著名的文人在考前都有过这样的活动。但在科举实施过程中,“行卷”、“温卷”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通过行卷可以看出举子的史才、诗笔、议论之高下,可以 增加考官录取的准确性。对于那些公正无私,致力求才的主考官和公卿名流来说,“行卷”是 全面了解,考察人才的较好办法,因而对于举子录取与否,行卷事实上比单凭考场一纸试卷 定 乾坤确有积极意义。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又为请托、通关节、私荐、场外议定等提供了方 便。所谓“贵者以势托,富者以财托,亲故者以情托。”这种现象是屡见不鲜的。科举中有 些 弊端的出现是同当时社会政治上的腐败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随着考试竞争的日益激烈,则 营私舞弊的现象更是愈来愈严重。因此,防范营私舞弊便成了科举考试中一个突出问题。

科举制的实施(3)

唐代统治者为了解决科场中营私舞弊的问题,曾实行糊名制,它始于武则天即位的初年。所谓 “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起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实行糊名法是考试制度的 一项重大改革,有利于客观评卷,公正选拔人才。它为后日宋代全面推行弥封(糊名)制度开 辟 了道路。这种做法已为我们今天所吸取。此外还曾实行复试制,即怀疑考官取人不实时,则 派 专人进行复试。例如,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宰相段文昌、元稹等指责礼部侍郎钱徽取士 不 公,所取郑郎等十四名进士都是无才子弟。"寒门俊秀十弃六七。"于是穆宗令白居易等人 对郑郎等十四人复试,出题《孤竹管赋》,《鸟散余花落诗》,结果黜落十人,钱徽被贬江 州刺史,其它涉弊官员也受到处分。这种复试的做法,对于保证考试质量确有积极意义。

唐代的科举考试对当时的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首先,科举考试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发展的兴衰。当然,就其根本而言,学校教育发展状况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但科举考试对其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科举是国家选拔官吏 的制度,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机关,二者既有一致性,也有冲突和矛盾。

科举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经过科举选拔,才能获得 吏 部试的资格,吏部复试后铨选合格人才才能授予官职。由于学校出身的生徒可以获得参加科举 考试 的资格,从而有从政为官的机会。加之唐代前期重视从两监出身的生徒中选拔人才,这就调 动 了地主阶级子弟,尤其是中小地主阶级子弟入学读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所 谓“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因此,唐代前期的官学在科举的推动下,无论是在数量上, 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但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由于统治者偏重科举,而轻视学校,科举及第者很少从学校出身 的生 徒中选拔,则造成了学校教育在数量上的萎缩和质量上的下降,这是科举对学校教育的消极 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到清末。

其次,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准备参加科举,因此,学校便逐渐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或附庸。入学读 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读书的目的、教育的宗旨调侃着士人的心 态,决定着学生的人生定位。

科举考试的内容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科举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比如,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的教学计划就是按照科举九经取士的标准安排的。科举考试侧重书判、策论和诗 赋,学校的教育内容也将以习字、习时务策和作诗赋为重点,为核心。

科举考试的方法也是校内考核学生成绩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比如科举注重帖经、墨义,学校也采用帖经、墨义的方法考学生。科举注重策论和诗赋,学校则也考策论和诗赋。结果导致学 生只注意背诵经典章句,善辞赋而少实学,应试能力强,任事能力差,这是学校教育的消 极影 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科举考试也促进了学校教育内容的标准化和考试方法的多样化。

科举制对学校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

唐代科举制

唐代科举制的特色:

吏部授官: 唐代士人科举及第后,并不是立即授予官职,再经吏部的释褐试,才能做官。吏部重视士子的学问与才德,以身、言、书、判作为甄选的标准

进士特盛: 唐代科举虽以进士、明经两科最盛,但因应考进士科目远较明经困难,政府又提倡文学,故进士地位凌驾明经之上,士人趋之若骛,进士科成为读书人做官的踏脚石。

公卷通榜: 唐代取士不仅评估考试成绩,还注重考生平日的作品及地位声望,故考生竞将平日的得意作品,遍送京师的达官贵人评阅,一旦临场失准,亦可获取录,称为「公卷」;考试出榜只根据名流先进的舆论来定名次,甚至由考生代定,称为「通榜」。

唐代科举制之影响

唐代以科举代替九品中正取士,开放政权,收网罗人才之效,然亦带来很多问题。唐代科举制度的影响约有下列各端:

士子凭本身才智,晋身朝廷,打破魏晋南北朝以来豪门世族垄断政治之局面。

唐代以考试选才,开放仕途,平民得以参政,致人才鼎盛;惟应考人数日增,取录名额相应提高,造成冗官日多。

唐代应进士科者多为寒门子弟,士族子弟则多应明经科,为争逐官位,各自结成朋党,互相排斥,引致牛李党争。

科举重视诗赋文章,引发唐代文学兴盛;士子忽略技艺之钻研,造成日后科技发展缓慢。

唐科举以诗赋取士,缺乏行政知识及经验,容易造成诗赋日工,吏治日坏之现象。

总言之,科举制度成为日后各朝选拔人才之方法,影响深远。

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

唐初,为了笼络豪强势力,曾一度实行过九品中正制,但是唐王朝很快就发现,这种选官制度分散了朝廷的权利,助长了豪门世族分裂势力的发展,不利于国,因此不久就废止了这一制度,改而采用科举选官制。

但在唐初,科举取士还未处于主要地位。当时每年入流得官者大约一千四百人,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流外的各种杂色官吏,能以科举入仕者相当少。高宗以后,随着国家承平日久,要求做官的人越来越多,因此科举取士的数量比过去明显增多。科举选官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武则天当政后,更为重视科举取士,每年选士多达五万。除不拘资格任用外,她还多次举行制科考试,对入选者授以高官后禄,又创立武举科,并亲自在洛城殿试贡士,开创了皇帝殿试的先例。这些都使得科举考试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此获得高官显位的人也逐渐增多起来。

玄宗即位后,一方面整顿吏治,裁撤冗官,但另一方面则进一步扩大科举选官的规模,以诗赋取士的风气空前盛行。中小地主和下层知识分子通过科举入仕,特别是以进士科获得显要官职的人越来越多,从而对于凭借门第荫封取得官位的权贵子弟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于是从唐代中叶起就出现了以凭仗门荫为主的旧官僚贵族集团与主要依靠科举入仕的新官僚集团之间的激烈党争。这种激烈的党争一直贯穿了整个唐朝中后期,而科举制度的发展为朋党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由于朋党双方的政治利益不同,因此对于科举制度,尤其是进士科举取士的态度也截然不同。科举制度对于大官僚贵族依靠门荫把持选官权力是一个沉重打击,故而不断地遭到他们的批评和反对,但因为科举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满足封建国家对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政治,保持官僚机构的活力,从下层社会吸收有才能者参与国家的治理,缓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终唐之世,科举非但没有被废,相反却发展成为唐代地主士大夫入仕的唯一正途。

唐代的科举选官途径主要有三种,即生徒、乡贡和制举。其中凡属于朝廷所设之国子监、弘文馆和崇文馆,以及地方各州县学馆的学生,皆为生徒,经学校考试合格后,便可直接参加朝廷于尚书省举行的科举考试,也称为省试,只有通过省试才能取得入仕的资格,后来又有殿试,直接决定授予官职的高低;而不属于上述之列的学生则向所属州县“投牒自举”,即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后,再由州县送尚书省考试,这些考生因随着各州县进贡的物品一同解送,故称之为乡贡。乡贡的人数要多于生徒。另外还有制举,这是皇帝为选取“非常之才”而举行的特别考试,人数最少。

通过乡贡和生徒两种途径来选拔官吏,每年冬天都举行,是唐代的长设科目,故为常科;而制举则是偶一为之的临时选官途径,非常设,是为制科。

科举制历经了以下四个阶段:

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3、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4、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查看全部2

深圳市艾矽科技有限广告 

天猫电器城-家电,品牌旗舰,省心特惠!

关注佳年华新生活的人也在看

天猫电器城-家电,超高性价比,品牌惠聚,型号齐全,超值包邮,闪电到家,给您智新生活!

杭州易宏广告有限公司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主板芯片组天梯图-京东电脑配件,精心打造,给电脑高度配合!

主板芯片组天梯图,「京东电脑配件」精致细节,稳定耐用,强悍性能。游戏更畅快,工作更高效!

572020-05-01

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3、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4、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附答案) 专题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081 浏览331312017-12-16

说说科举制的发展过程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3、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4、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69 浏览15642017-11-22

科举制度的演变过程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也是现代选拔公务员的一种制度,改名为“国考”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

浏览15532020-03-14

科举制的演变过程和影响

科举制产生的目的、演变过程及评价 目的:其根本目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 演变过程: ①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②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③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考试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④唐玄宗开元年间,由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 ⑤北宋时科举制发展,主要表现在:严格考试程序,考试分三级进行,殿试成为定制;减少科目,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完善方法,实行糊名法;增加录取名额。王安石变法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太学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为官。 ⑥明清时,演变为八股取士,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形式上严格分为八个部分。 ⑦1898年戊戌变法时,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设经济特科。⑧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 评价: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以考试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在明清之前,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 积极作用:①抑制门阀。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②扩大了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科举制使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了政权,扩大了官吏来源,从而扩大了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③提高了官员的素质。科举考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④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⑤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朝科举制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到明清时其积极作用消失殆尽。 消极作用:①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②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③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④科举制不利于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出现。

55 浏览19322018-04-05

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1000字

(2017·江汉)“ _____ 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 , 材料中“ _____ ”处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对实行八股取士的抨击。

评论两句

下面是有关唐朝科举的内容:

唐王朝于公元618年建国之后,李世民君臣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认为“致安之本,惟在 得人”。只有“任官惟贤才”,“量才授职,务省官员”,才能加强封建政权的基础,达到长治久安。基于以上的考虑,唐朝继承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并使这一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高祖五年(622 年)的选举诏令标志着以面向社会,自由报考,公开竞争为特点的科举制度的正式建立。

1考生来源与报考手续

唐代考生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出身的曰“生徒”;二是通过州县地方 选 拔考试而选送的“乡贡”;三是皇帝亲自选中的考生"制举"。实际上考生的主要来源只有二个,即生徒和乡贡。

关于报考的手续问题。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两级进行,即地方州县及中央官学的预试和尚书省的省试。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是:乡试(州、县的地方考试)--省试(尚书省的礼部考试) --吏部复试。

2考试科目及内容

唐代科举,设科繁多。据《新唐书选举》载:

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明法,有明书,有明算,有一 史,有三史,有开元礼 ,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穷一经,有三礼,有三传 ,有史科。

其中常设的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这些科又称常科。

3考试方法

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虽多,但方法却只有五种,即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

4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流弊及影响

隋唐统治者创立并实施科举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皇权,扩大统治基础,从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制度。而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历史作用。

首先表现在选举用人的大权集中到了封建中央的吏部,加强了皇权。自实行科考以来,一般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他们专心致志地考科举,尤以“进 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增强了朝廷的凝聚力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性。

其次是有利于思想的统一。科举选官有了统一的内容和共同要达到的标准,全国上下欲通过 科举做官的人们将竭力适应并达到这一标准,这就在有形无形中起到了统一思想的作用。再次是较广泛地向地主阶级的各阶层和广大平民子弟打开了入仕的途径,使过去的所谓寒门 ,亦即中小地主和社会一般平民通过科举获得了参政的机会,甚至获得了高官厚禄。唐代科 举 制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选士原则,通过严格的考试选拔出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

唐代科举制的实施(2)

唐代科举制虽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但其缺点和流弊也是显而易见的。从表面上看,它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但实则不尽然。考生能否被录取,并不完全取决于 卷面上的成绩,这突出表现在当时通行的“通榜”和“行卷”等做法上。

所谓“通榜”,即主考官可以采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榜贴”(名单),有时主 考官委派专人进行这种采访,叫做“通榜贴”,简称通榜,供主考官录取时参考。在采访过程 中,社会名流,文坛巨子,达官贵人的推荐延誉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在考试之前,主考官就已 经根据“榜贴”内定了及第者、列甲科(上等)者,乃至状元的人选。例如《唐摭言》卷六《公荐 》载:崔郾知贡举,太学博士吴武陵向他推荐杜牧,极力称赞其《阿房宫赋》之佳,建议取为 状元 。崔郾答:状元以下前四名皆“已有人”。吴武陵说:“不得已,即第五人。”于是杜牧乃得名列第五。有人向崔郾提出异议说杜牧品德不端,崔郾说:“已话吴君矣。牧虽屠沽,不能易也。”姑且不论杜牧是否符合录取状元的条件,而这种做法却说明了考试本身成了走过场, 这无疑是给达官显贵等权势者的子弟大开了方便之门。

所谓“行卷”,即是举子在考试前,将自己平时所作的诗文择其佳者汇集成册,投献给当时 的 名公巨卿、社会贤达,求其赏识,制造声誉,向主考官推荐。往往投献一次不够,还要投二 次、 三次,称为“温卷”还有举子直接向主管考试的尚书省礼部投卷,称为“省卷”,又称“公 卷”:,供知贡举官参考。据史料记载,唐代一些著名的文人在考前都有过这样的活动。但在科举实施过程中,“行卷”、“温卷”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通过行卷可以看出举子的史才、诗笔、议论之高下,可以 增加考官录取的准确性。对于那些公正无私,致力求才的主考官和公卿名流来说,“行卷”是 全面了解,考察人才的较好办法,因而对于举子录取与否,行卷事实上比单凭考场一纸试卷 定 乾坤确有积极意义。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又为请托、通关节、私荐、场外议定等提供了方 便。所谓“贵者以势托,富者以财托,亲故者以情托。”这种现象是屡见不鲜的。科举中有 些 弊端的出现是同当时社会政治上的腐败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随着考试竞争的日益激烈,则 营私舞弊的现象更是愈来愈严重。因此,防范营私舞弊便成了科举考试中一个突出问题。

唐代科举制的实施(3)

唐代统治者为了解决科场中营私舞弊的问题,曾实行糊名制,它始于武则天即位的初年。所谓 “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起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实行糊名法是考试制度的 一项重大改革,有利于客观评卷,公正选拔人才。它为后日宋代全面推行弥封(糊名)制度开 辟 了道路。这种做法已为我们今天所吸取。此外还曾实行复试制,即怀疑考官取人不实时,则 派 专人进行复试。例如,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宰相段文昌、元稹等指责礼部侍郎钱徽取士 不 公,所取郑郎等十四名进士都是无才子弟。"寒门俊秀十弃六七。"于是穆宗令白居易等人 对郑郎等十四人复试,出题《孤竹管赋》,《鸟散余花落诗》,结果黜落十人,钱徽被贬江 州刺史,其它涉弊官员也受到处分。这种复试的做法,对于保证考试质量确有积极意义。

唐代的科举考试对当时的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首先,科举考试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发展的兴衰。当然,就其根本而言,学校教育发展状况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但科举考试对其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科举是国家选拔官吏 的制度,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机关,二者既有一致性,也有冲突和矛盾。

科举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经过科举选拔,才能获得 吏 部试的资格,吏部复试后铨选合格人才才能授予官职。由于学校出身的生徒可以获得参加科举 考试 的资格,从而有从政为官的机会。加之唐代前期重视从两监出身的生徒中选拔人才,这就调 动 了地主阶级子弟,尤其是中小地主阶级子弟入学读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所 谓“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因此,唐代前期的官学在科举的推动下,无论是在数量上, 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但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由于统治者偏重科举,而轻视学校,科举及第者很少从学校出身 的生 徒中选拔,则造成了学校教育在数量上的萎缩和质量上的下降,这是科举对学校教育的消极 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到清末。

其次,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准备参加科举,因此,学校便逐渐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或附庸。入学读 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读书的目的、教育的宗旨调侃着士人的心 态,决定着学生的人生定位。

科举考试的内容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科举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比如,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的教学计划就是按照科举九经取士的标准安排的。科举考试侧重书判、策论和诗 赋,学校的教育内容也将以习字、习时务策和作诗赋为重点,为核心。

科举考试的方法也是校内考核学生成绩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比如科举注重帖经、墨义,学校也采用帖经、墨义的方法考学生。科举注重策论和诗赋,学校则也考策论和诗赋。结果导致学 生只注意背诵经典章句,善辞赋而少实学,应试能力强,任事能力差,这是学校教育的消 极影 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科举考试也促进了学校教育内容的标准化和考试方法的多样化。

唐代一般每年都设科取士。一般是正月考试,二月放榜。

科举制对学校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

以上就是关于想问一下唐朝的官员选拔制度的具体执行步骤全部的内容,包括:想问一下唐朝的官员选拔制度的具体执行步骤、唐代科举制度有哪些考试方法常科主要设有哪些科目、关于唐朝科举制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93160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